1 / 46

教育原理

教育原理. 自我介绍 何齐宗 , 1962 年生,江西萍乡人, 1984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2002 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江西师大教育学院院长。 1995 年晋升教授 ,1998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赣鄱英才 555 工程 ” 领军人才人选、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原理

  2. 自我介绍 何齐宗,1962年生,江西萍乡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2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江西师大教育学院院长。1995年晋升教授,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选、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省级课题20余项;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在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著作15部,主要有:《审美人格教育论》、《当代教育理论》、《世纪之交的教育沉思》、《教育美学》、《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教育原理与艺术》等;29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1项成果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6项成果分别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电 话:88506553 手机:13879159420 E-mail:qzhe2006@163.com

  3. 绪论: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第一节 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什么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教育现象:指教育的外在表现或外表形态。(学校、家庭、社会; 学前、成人;公立、私立;集体、个别等等。) 教育问题: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并被意识到的问题。(教育学是 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的问题大多来自教育实 践。) 教育规律:指教育与其它社会现象及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 系。 教育艺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遵循教育与美的规律,创造性地运 用各种教育手段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的教育活动特征。

  4. 教育规律 ●宏观规律(基本规律):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它子系统(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的相互关系的规律。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各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 ●中观规律:德育规律、智育规律、体育规律、美育规律、劳动技术教育规律等。 ●微观规律:各学科教学的规律及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的规律等等。

  5. 二、研究的重点 教育学主要研究什么?本国现时的教育,还是各国普遍性的教育? 答案是:本国现时的教育。原因在于,研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本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不研究本国现时的教育问题,就指导不了本国当前的教育实践。 应注意:“为主”不等于“唯一”。应以本国现时的教育为主,同时还要兼顾别的国家的和历史上的教育问题。

  6. 第二节 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一、教育的内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该定义存在的问题: 1.“泛化”,即过于宽泛。没有把教育活动与人类的其它社会活动区别开来。教育与其它社会活动的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第二,教育活动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 2.窄化”,即教育的影响作用的范围过于狭窄。它不仅没有包括身体,心理方面的内容也不全面,亦即未将美、劳等列入。

  7. 下定义的要求: 被定义概念=种差+临近的属 如“人是 能够制造工具 的 动物” (“临近的属”是动物,不能定为生物。“种差”指人这种动物与其它动物的差别:“能够制造工具”)

  8. 教育定义新解 广义的教育: 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临近的属”是社会活动,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的一种,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区别。“种差”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与人类的其它社会活动相区别。) 该定义的优点: ●与人类的其它社会活动区别开来了(“不会太泛”) ●由于抽象程度更高,因而实际上影响作用的范围更全面。(概括地讲“人的发展”,而不是列举人的几种素质,因为列举总是避免不了遗漏)。(“不会太窄”)

  9.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该定义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字表述过于繁琐。给狭义的教育下定义,只需要突出学校教育自身的本质特点,将它与其它各种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区别开来即可。 二是它只考虑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这是一个片面的和社会本位的定义。

  10. 学校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其主要特点有两个:学校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其主要特点有两个: 第一,学校教育是目的性和计划性最强的教育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教育活动。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定义新解: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或者说由学校和教师承担),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

  11. 附:《教育大辞典》关于教育的解释: 1.教育: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的定义 “旨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有意识的、系统的活动”,包括一些国家中所谓的文化活动或培训。“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持续的交流活动”。其关键词的涵义如下: ●交流(communication):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涉及传播信息(信息、思想、知识、方法等)的关系。交流可分为言语的或非言语的、直接/面对面的或间接/远距离的,并可通过各种各样途径及媒介进行交流。 ●学习(learning):任何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长进。 ●有组织的(organized):有明确的目标,并按一定的形式或程序作出计划。必须有创造学习环境的提供者(一人或多人或机构)和一种开展交流的教学方法。 ●持续的(sustained):学习应该持续一段时间并有连续性。

  13. 与早期标准分类中对教育涵义的表述(“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比较,新定义的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与早期标准分类中对教育涵义的表述(“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比较,新定义的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教育是一种导致学习的活动; 二是把“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交流”。 前者变动的理由是考虑到学习是一种含义十分广泛的活动,新的定义强调教育是以学习为目的的交流,不以导致学习为目的的交流不属于教育。例如,通过一个研讨会可以使与会者从多方面受益,但这种活动并不能被看做教育。 第二个方面是具有本质性的修改。修改的原因是: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扩展,在很多场合下已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只是一种通过传授知识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按照交流一词的涵义,教育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面对面的或远距离的,可以通过人,也可以借助其他工具进行。按照新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学习与正常教育相同的课程,在家中通过购买计算机软件、磁带拷贝等系统地学习某些课程,以及按照一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自学等,都被认为是符合定义要求的教育活动。

  14. 二、教育的变化 从形式上看,教育的发展是沿着三个方向不断拓展其范围的。 1.由非正式教育向正规教育发展 非正式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至今仍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教育,它与生活及劳动融合在一起。 奴隶社会专门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正规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本身经历了从个别教学到集体教学的漫长过程。(从奴隶社会到十六世纪末都是采取个别教学的形式。)

  15. 2.学校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古代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无统一的教育制度━━非制度化教育) ↓ 近代学校教育 (封建社会后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初步制度化教育━━ 双轨制,即存在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两种体系) ↓ 现代教育系统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化教育,即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教育系统) 当代的教育范围非常广泛,但其主体还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正规学校教育在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中仍然处于核心的地位。

  16. 20世纪20年代后期原苏联学者舒里金 等人提出 “学校消亡论”。 (1)认为学校与国家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的消亡,专门行使教育职能的学校亦一定会消亡,年轻一代的教育和教养将以各种形式的校外工作来实现,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2)强调自发教育的重要性,否定系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强调学生应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习。 (3)贬低教师作用,提倡以工人、农民为师,以各种专家为师。 阿那托尔•法朗士:“我认为,只有一种学校才能培养人的心智,那就是不上任何学校。”(见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P26注释)

  17.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非学校论”,代表人物为伊万•伊里奇 (美籍奥地利人),他主张废除现行学校制度,设想构建四种学习网络: (1)教育媒体咨询服务,由图书馆、租书处、博物馆、戏院、游乐室以及工场、农庄等附设的学习中心构成; (2)技艺交流,由各种类型的技艺中心构成; (3)同伴切磋,由地区布告栏、计算机、各种出版物等媒介构成; (4)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非专职教育家一般由长者担任。 比尔•盖茨在2010年9月参加Tcehnonomy大会时,对教育的未来进行了预测。他认为5年之后,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不再有学院和大学。他说,5年后,你将能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比任何一所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教育文摘周报》2010-9-22) 以上观点共同之处是认为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可以取代学校教育。

  18. 针对“学校消亡论”,西方一些教育家提出了批评。针对“学校消亡论”,西方一些教育家提出了批评。 英国教育家 艾利克•阿许比:“五个世纪以来的出版物,都没有取代人们对于讲座、研讨会和个别辅导的需要。在大部分知识领域,甚至在科学技术方面,最佳的教育特点所具有的直觉价值判断、丰富的想象力,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才能体现出来,而不是演绎对数据的推理。教师教会学生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理论和事实,而是头脑中的治学态度和思维风格。” “互动式多媒体留下的想象空间极为有限。像一部好莱坞电影一样,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太过具体,因此越来越难找到想象力挥洒的空间。相反地,文字能够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读者能够从想象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阅读小说时,是你赋予它声音、颜色和动感。我相信要真正感受和领会‘数字化’对你生活的意义,也同样需要个人经验的延伸。”(尼葛洛庞蒂<美> :《数字化生存》,P17)

  19. 美国教育家 欧内斯特•L•博伊 进一步发挥道: 新技术无论以任何形式出现,都不应该让它成为设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屏障,或束缚创造思想,或妨碍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自由沟通。电视能把学生带到月球和海底,计算器能比人脑更快地计算数字,计算机可以马上重新获得数以百万计的信息,文字处理机能帮助学生写作、编辑,教室能够成为观看纽约爱乐乐团在林肯中心作演出实况的地方。但是,无论是电视机、计算器,还是文字处理机都无法进行价值判断。它们不能教会学生智慧。而恰恰这是学生所必须要学会和掌握的任务,而且,课堂应当成为让学生学会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方法,能够辨明是非、区分优劣的场所。为此,我们需要优秀的教师,而不是计算机。

  20. “虽然我们必须更多且更广泛地利用新技术和媒体,它们的确具有辅助的作用,但却永远不会取代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年轻人的指导者与榜样的重要作用。”(赵中建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P242)“虽然我们必须更多且更广泛地利用新技术和媒体,它们的确具有辅助的作用,但却永远不会取代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年轻人的指导者与榜样的重要作用。”(赵中建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P242) 针对要求用电视代替学校作用的观点,有人报以针锋相对的斥责,主张学校应成为电视的“解毒剂”,因为电视不是以暴力、软弱和愚蠢的方式腐蚀青年便是在思想上制造混乱。(《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P116)

  21.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不久前举行的“教育家论坛”上发表意见说:我发现上网很可怕,因为网上信息太多了,一个链接接着一个链接看下来,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好象看了很多,但是没有时间思考,脑子还是空空的。所以我现在要写文章时“不敢接电话,也不上网”。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不久前举行的“教育家论坛”上发表意见说:我发现上网很可怕,因为网上信息太多了,一个链接接着一个链接看下来,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好象看了很多,但是没有时间思考,脑子还是空空的。所以我现在要写文章时“不敢接电话,也不上网”。 前不久,他和自己的博士生就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本以为学生会动脑筋自己思考,但几天后学生们都在网上搜来一大堆资料。“他们这是陷入网上的东西了,没有自己的想法。”(见《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9月9日⑩)

  22. 论教育的诗性(节选)梁晓声一向觉得,“教育”二字,乃具诗性的词。 它使人联想到另外一些具有诗性的词——信仰、理想、爱、人道、文明、知识等等。 它使人最直接联想到的词是——母校、学生时代、师恩、同窗。还有一个词是“同桌”——温馨得有点儿妙曼,牵扯着情谊融融的回忆。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实体。学生将自己毕业的学校称为母校,其终生的感念,由一个“母”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与教育这一特殊事业之间的诗性关系,无须赘言。没有学生时代的人生是严重缺失的人生,正如没有爱的人生一样。“师道尊严”强调的主要不是教师的个人尊严问题,而是教育之“道”,亦即教育的理念问题。全人类的教育理念从前都未免漏狭,“尊严”二字是基本内容。此二字相对于教育之“道”,也包含着古典的庄重的诗性。虽然褊狭。人类现代教育的理念十分开放,学校不再仅仅是推动个人通向功成名就的“管道”,实际上已是关乎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文明前景的摇篮……于是教育的诗性变得广大了。 “教育”二字,令我们视而目肃,读而声庄,书而神端,谈而切切复切切。 因为它与一个人的人生关系太紧密啊。

  23. 一个生命就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奇迹。父母的精血决定了生命的先天质量。生命演变为人生的始末,教育引导着人生的后天历程。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左右其人生轨迹的因素尽管多种多样,然而凝聚住其人生元气不散的却几乎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教育的作用和恩泽。一个绝大多数人渴望享受到起码教育的愿望遭剥夺的社会,分明的是一个被关在文明之门外边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极少数人的幸运,除了给极少数人的人生带来成就和光荣,很难也同时照亮绝大多数人精神的暗夜。 教育是文明社会的太阳。因为教育与时代的关系太紧密啊。 爱迪生为人类提供了电灯。他改变了一个时代。但是发电照明的科学原理一经被写入教育的课本里,在一切有那样的课本被用于教学而电线根本拉不到的地方,千千万万的人心里便首先也有一盏教育的“电灯”亮着了……全世界被纪念的军事家是很多的,战争却被人类更理智地防止着;全世界被纪念的教育家是不多的,教育事业却被人类更虔诚地重视了。

  24. 少年和青年们谈起文学家、文艺家难免是羡慕的,谈起科学家难免是崇拜的,谈起外交家、政治家难免是钦佩的,谈起企业家难免是雄心勃勃的——但是谈起教育家,则往往是油然而生敬意的了(如果他们也了解某几位教育家的生平的话)。因为有一个事实他们必定肯于默认——世界上有些人是在富有了以后致力于教育的,却几乎没有因致力于教育而富有的人。他们正从后者鞠躬尽瘁所致力的事业中,获得人生的最宝贵的益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们是体现教育诗性的优美的诗句。 而教育的诗性体现着人类诸关系之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别致的一种关系——师生关系的典雅和亲近。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上学这件事,对于一个学龄儿童,究竟意味着些什么吧! 记得我报名上小学那一天,哥哥反复教我10以内的加减法,因为那将证明我智力的健全与否。母亲则帮我换上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并一再替我将头发梳整齐。我从哥哥和母亲的表情得出一种印象:上学对我很重要。我从别的孩子们的脸上得出另一种印象:我们以后将不再是个普通的孩子……

  25. 报完名回家的路上,忽听背后有一个清脆的声音高叫我的“大名”——也就是我出生后注册在户口本上的姓名。回头看,见是邻院的女孩儿。她的母亲和我的母亲要好,我和她稔熟之极,也经常互相怄气。此前我的“大名”从没被人高叫过,更没被一个稔熟的女孩儿在路上高叫过。而她叫我的小名早已使我听惯了。 我愕然地瞪着她,几乎有点儿惶起来。 她眨着眼问我:“怎么,叫你的学名你还不高兴呀?以后你也不许叫我小名了啊!”又说:“你再欺负我,我就不告诉你妈了,要告诉老师了!”一个人出生以后注册在户口本上的名字,只有当他或她上学以后才渐被公开化。对于孩子们而言,小学校是社会向他们开放的第一处“人生操场”,班级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单位”。 儿童从入学那一天起,一天天改变了“自我”的许多方面。他或她有了一些新的人物关系:老师、同学、同桌。有了一些新的意识:班级或学校的荣誉、互相关心和帮助、尊敬师长以及被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愿望等等。有了一些新的对自己的要求:反复用橡皮擦去写在作业本上的第一个字,横看竖看总觉得自己还能写得更好。甚至不惜撕去已写满了字的一页,直至一字字一行行写到自己满意为止……第一个“5”分;集体朗读课文;课间操;第一次值日……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怀着本能般的热忱进入了学生的角色。

  26. 那一种热忱是具有诗性的,是主动而又美好的,是在学校这一教育事业的实体环境培养之下萌生的。那一种热忱是具有诗性的,是主动而又美好的,是在学校这一教育事业的实体环境培养之下萌生的。 儿童和少年到了学龄,只要他们所在的地方有学校,不管那是一所多么不像样子的学校;只要他们周围有些孩子天天去上学,不管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都会产生自己也要上学的强烈愿望。 这一愿望之对于儿童和少年,其实并不一概地与家长所灌输的什么“学而优则仕”或自己暗立的什么“鸿鹄之志”相关。事实上即使在城市里,绝大多数家长也并不经常向独生子女灌输那些,绝大多数的学龄儿童也断然不会早熟到人生目标那么明确的程度。 它主要体现着人性对美好事物的最初的趋之若渴。 在孩子的眼里,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单独或结伴去上学的身影是美好的;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美好的;即使同样是在放牛,别的孩子骑在牛背上看书的姿态也是美好的…… 这一流露着羡慕的愿望本身亦是具有诗性的。因为羡慕别的孩子的书包,和羡慕别的孩子的新衣服是那么不同的两种羡慕。

  27. “我要上学”(1991·苏明娟)

  28. 一旦自己也终于能去上学了,即或没有书包,即或课本是旧的破损的,即或用来写字的只不过是半截铅笔,即或书包是从母亲的某件没法穿了的衣服上剪下的一片布做成的,终于能去上学了的孩子,内心里依然是那么激动……我问他们上学好不好? 他们说好。说还有什么事儿比上学好呢? 问上学怎么好呢? 都说识字呀,能成有文化的人啊。 问有没有志向考大学呢? 皆摇头。有的说读到小学毕业就得帮家里干活儿了,有的以庆幸的口吻说爸爸妈妈答应了供自己读到初中毕业。至于识字以外的事,那些孩子们根本连想也没想过……解海龙所摄的、成为“希望工程”宣传明星的那个有着一双大大的黑眼睛的小女孩儿,凝聚在她眸子里的愿望是什么呢?是有朝一日能跨入名牌大学的校门吗?是有朝一日戴上博士帽吗?是出国留学吗?是终成人上人吗? 我很怀疑她能想到那么多那么远。

  29. 我觉得她那双大大的黑眼睛所巴望的,也许只不过是一间教室,一块老师在上面写满了粉笔字的黑板,一套属于她的课桌椅——而她能坐在教室里并且不必想父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自己也不必因买不起课本文具而愀然……我觉得她那双大大的黑眼睛所巴望的,也许只不过是一间教室,一块老师在上面写满了粉笔字的黑板,一套属于她的课桌椅——而她能坐在教室里并且不必想父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自己也不必因买不起课本文具而愀然…… 总而言之我的意思是,恰恰在那些被叫做穷乡僻壤的地方,在那些期待着“希望工程”资助教育事业的地方,在简陋甚至破败的教室里,我曾深深地感受到儿童和少年无比眷恋着教育的那一种简直可以用“粘连”二字来形容的、“糯”得想分也分不开的关系。 那是儿童和少年与教育的一种诗性关系啊! 我在某些穷困农村的黄土宅墙上,曾见过用石灰水刷写的这样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它是农民和教育的一种诗性关系啊! 有点儿豪言壮语的意味儿。然而体现在穷困农村的黄土宅墙上,令人联想多多,看了眼湿。

  30. 3.学校教育从人生的一个阶段扩展为终身教育3.学校教育从人生的一个阶段扩展为终身教育 (1)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 义务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17-19世纪中期为义务教育运动的兴起时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为义务教育制度在欧美各国和日本形成与实施的时期;20世纪上半期为发达国家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和发展中国家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并存的时期。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始于17世纪),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于19世纪中后期实施。发展中国家则于20世纪开始,我国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在不断延长,普遍由普及初等教育向普及中等教育过渡。

  31. 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世界文盲人数在不断减少。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世界文盲人数在不断减少。 世界文盲人数1995年到2000年期间减少1千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9月2日发表的统计和预测表明,在1995年到2000年期间,全球文盲人数减少了1000万。 全球成人文盲由1995年的8.72亿减少到了2000年的8.62亿,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也由22.4%下降为2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妇女识字率的提高尤为令人鼓舞。1995年到2000年,全球15岁及15岁以上的女性文盲在这个年龄段女性中所占的比率已由28.5%下降为25.8%。(新华网巴黎2002/9/2电)

  32. 中国的努力令世界瞩目:50多年来,我国的成人文盲率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下降到8.72%。但我们并不因成绩而轻松,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世界上每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每1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基本不识字,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中国的努力令世界瞩目:50多年来,我国的成人文盲率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下降到8.72%。但我们并不因成绩而轻松,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世界上每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每1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基本不识字,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 又有统计表明,全球文盲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文盲总数却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由于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由于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还有些地区扫盲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难以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盲。

  33. 个人脱盲的标准 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1988/2/5) 文盲新标准 2005年,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新标准。分为三类: 第一类: 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

  34. (2)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开始于18世纪末。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武昌创立的。) 世界幼儿教育真正取得发展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法国、日本、美国等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3)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为职业技术教育兴起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为职业技术教育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为进一步发展阶段。 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于18世纪40年代产生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部分国家颁布职业教育法的时间:德国(1969)、法国(1963)、英国(1964)、美国(1963)、中国(1996)。

  35. (4)高等教育的发展 据统计,从1960-1982年,世界初等教育入学人数增长了70%,中等教育增长了185%,高等教育增长了276%。全世界高等学校招生人数:1950年是630万,1960年是1200万,1970年是2600万,1980年是5000万,2002年达到1亿。(几乎每隔十年增加一倍)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美国学者:马丁•特罗) 入学率:15%(高等教育精英阶段) 15-50%(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50%以上(高等教育普及阶段)

  36. 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变化情况表

  37. (5) 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 据考证,终身教育一词首先于1919年出现在英国。我国教育家陶行知 于1945年在《全民教育》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终生教育的概念。其终身教育的思想观点出现更早。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但是终身教育思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 保罗•郎格朗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集中阐述了其终身教育思想。该书自1970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17种文字,影响极为广泛。他认为,数百年来,人们把人生分成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继续着的过程。

  38. 究竟什么是终身教育? 现在一般认为,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从时间上看,是指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即一般人们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从空间上看,指教育渗透到人生的各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成人教育 |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 学前教育

  39. (6)老年教育 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即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社会,对老年教育具有普遍的要求。 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新华网北京2013年2月27日电:中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7日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

  40. 人均寿命的演变

  41. 第三节 教育科学的发展 一、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1.萌芽阶段 《论语》(孔子)、《理想国》(柏拉图)、《学记》、《论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 2.独立形态阶段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普遍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漫话》(洛克)、《爱弥儿》(卢梭)、《人的教育》(福禄倍尔)、《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林哈德和葛笃德》(裴斯泰洛齐)、《教育论》(斯宾塞) 3.深化与拓展阶段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学》(凯洛夫)、《教育过程》(布鲁纳)、《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学与发展》(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等)

  42.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简介 1934年入师范学校学习,次年因病中断学业当小学教师。同时参加高师函授学习,1938年取得中学教师合格证书。后到中学任语文教师。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不久,应征上前线,在战斗中受重伤。伤愈后重新回到教育岗位,先当校长后任区教育局长。1947年他要求到帕夫雷什中学(一所农村中学)工作,1948年任该校校长,在这里工作了22年,直至逝世。1955年获副博士学位。1957年(年仅39岁)当选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著有40多本著作,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故事及小说。代表作有:《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并出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 他的全部教育著作都明显地反映了学校(尤其是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的真实而生动的情景,是对学校教育的典型、丰富、生动事例的高度概括和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43. 二、教育学的分化 1.教育学的几个组成部分分化成为几门科学(教育原理、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 2.对学校所授学科的教学分别进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学科。(如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 3.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将教育学分化为一系列教育学科。(如学前教育学、基础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 三、理论基础学科的发展 以其他学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教育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四、新兴学科的发展 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未来学、教育美学等都有不少成果。

  44. 五、教育科学面临的挑战 ●批评 理论方面—科学性、精确性不够。 实践方面—脱离实际,实践指导作用差。 ●辩护 理论方面:教育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 实践方面:教育科学不是教育工作手册,教育的成败与指导的教育理论有关,也与教师本身的整体素质有关。 ●改进 理论方面:在保持教育科学社会性和人文性特色的同时,努力增强其科学性。 实践方面: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其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45. 第四节 教育科学的功能 1.帮助未来的教师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 2.帮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 3.帮助教育行政部门调整教育政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