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10 Views
核电站. 核燃料. 放射性物质. 风险. 风险. 公众. 环境. 核 安 全. 目标 : 在核电站建立并维持一套 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 , 以保护作业人员、公众、社会和环境的安全。 (核电站严重事故概率每运行堆年< 10 -4 ∽10 -6 民航飞机失事概率每机年约 10 -3 ∽ 10 -4 ). 设备管理中的核安全控制与质量保证要素( 1//2 ). 管理法规与程序体系的建立. 人员培训和资格的控制. 核安全与质量保证. 工作过程的控制. 人因失效控制 — 倡导核安全文化. 屏障. 屏障. 屏障. 屏障. 程序. 培训. 过程.
E N D
核电站 核燃料 放射性物质 风险 风险 公众 环境 核 安 全 目标: 在核电站建立并维持一套 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以保护作业人员、公众、社会和环境的安全。 (核电站严重事故概率每运行堆年<10-4∽10-6 民航飞机失事概率每机年约10-3 ∽ 10-4)
设备管理中的核安全控制与质量保证要素(1//2)设备管理中的核安全控制与质量保证要素(1//2) 管理法规与程序体系的建立 人员培训和资格的控制 核安全与质量保证 工作过程的控制 人因失效控制—倡导核安全文化
屏障 屏障 屏障 屏障 程序 培训 过程 人因 安全、可靠 屏障 失效 失效 失效 失效 事件 设备管理中的核安全控制与质量保证要素(2/2) 图例:
要素之一:管理法规与程序体系 上 层 文 件 国家核安全法规与导则、IAEA导则、国标、核电站设计与制造法规、电站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支 持 文 件 电站运行技术规范书、电站系统设计手册、设备运行维修手册、概率风险分析、可靠性分析… 法规 和标准 设 备 管 理 和 维 修 政 策 设备管理和维修政策 在役检查大纲 试验监督大纲 维修大纲 工作程序 工作指令、规程、质量安全计划、风险分析、工作流程图 记录/报告 设备维修/试验报告、设备性能趋势分析、故障根本原因分析、经验反馈…
培训教 材编制 培训实施 岗位任务和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效 果评价 终身培训制 每年复 训考核 保持和提高 员工技能 要素之二:人员培训和资格控制(1/4) • 终身培训制度: 授权上 岗要求 • 系统化培训方法(SAT): 培训大 纲设计 反馈 反馈 反馈 反馈
安全授权 培训要求 (ATR) 资格培训要求(PQTR)=在岗 培训(OJT)+专业培训(ST) 职 (CET) 业 训 拓 展 培 要素之二:人员培训和资格控制(2/4) • 个人培训大纲:
复训(每年) 培训中心 课堂培训 培训中心 安全授权 各部门 制定ATR 各部门 组织技能培训 各部门+培训中心 上岗/继续培训 各部门 制定PQTR 各部门 要素之二:人员培训和资格控制(3/4) • 组织实施过程:
要素之二:人员培训和资格控制(4/4) • 大亚湾核电站培训设施和教员: • 教室:面积580m2,容纳 280~300 人次/天 • 实验室:目前有3个,阀门实验室, 电气实 • 验室,转动机械实验室 • 实物模拟设备:蒸汽发生器水室,反应堆 • 压力壳法兰段等 • 教员:26名专职教员和73名兼职教员
要素之三:工作过程的六大控制(1/2) 使用的材料符合 设计基础要求, 工具仪器须测试 合格 工作执行前编写 程序、工作指令、 质量计划和风险 分析 文件的准备和 工作的实施由 授权人员承担 文件控制 资格控制 材料控制
要素之三:工作过程的六大控制(2/2) 工作实施步 骤按准备好 的书面文件 要求进行 工作结束后将维修 检查记录、试验结 果整理成标准文件 格式后存档备查 跟踪处理工作中出现 的不符合项、开展设备 可靠性、可用性、维修 成本和故障根本原因分析 实施控制 记录控制 反馈控制
要素之四:人因失效控制—倡导核安全文化 我了解这项工作吗? 我的责任是什么? 我具备完成任务的必要的技能吗? 其它人的责任是什么? 我是否需要帮助? 出现失误会造成什么后果? 应该怎样防止失误? • 质疑的工作态度 • 严谨的工作方法 • 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弄懂工作程序 按程序办事 对意外情况保持警惕 出现问题停下来思考 追求纪律性、时间性、条理性 谨慎小心地工作 切忌贪图省事、走捷径 从它人处获取信息 向它人传送信息 必要时请求帮助
核电站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目标 • 保证核安全 • 使设备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可用率 • 降低设备运行、维修成本、提高 核电机组的竞争能力 • 减缓重要设备的老化,使电站能 够达到预期的40~60年的寿命
安全1级设备 安全2级设备 安全3级设备 质量安全相关设备 质量相关设备 无级设备 所有电站设备 维修成本敏感设备 可用率相关设备 核电站设备分级(1/2) 目的: 对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策略和质保控制,集中资源和优势,对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管理
设备的在役检查和性能试验(1/2) • 目的: • 了解关键设备的材料性能变化、缺陷及其发展情况,这些设备在高温、高压、高速、高放射性工况下运行 • 验证处于备用状态下的安全相关设备的性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这些设备的性能下降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 验证运行中的安全相关设备的性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设备的在役检查和性能试验(2/2) • 要求: • 必须符合规范要求:RCC、RSEM、最终安全分 析报告和运行技术规范等 • 检查和试验大纲须经国家核安全局审查 • 检查和试验的变更须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 • 检查和试验符合要求是指: 周期得到了遵守、项目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结果满意、试验条件与规范相符
监督试验 在役检查 预防性维修 改造 纠正性维修 预防性 定时维修 预测 性维修 核电站设备管理及维修策略(1/2) 设备管理及维修策略
监督试验 在役检查 预防性维修 改造 纠正性维修 预防性 定时维修 预测 性维修 核电站设备管理及维修策略(2/2) 设备管理及维修策略 • 以风险为基础的分析优化: • 应用这种技术,在役检 • 查范围缩小60%~80% • 检查集中在最大应力计算 • 值和预测疲劳状况的计算 • 值均为最高的一些地方 • 检查集中在高风险后果的 • 区域和部位 • RCM分析优化: • 减少规定频度的预防性维修(40%-50%) • 运用各种状态监测技术,建立预测性维修系统 • 提高设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