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一、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 .市场经济的概念 ( 1 )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共有 8 种观点,从以下三个角度考察: 第一种是从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的。 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制度;二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决策高度分散化、一切经济活动均由 “ 看不见的手 ” 来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2. 一、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市场经济的概念 (1)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共有8种观点,从以下三个角度考察: 第一种是从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的。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制度;二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决策高度分散化、一切经济活动均由“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

  3. 第二种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角度考察的。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二是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其中又有三种说法: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三是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种组织管理体制。第二种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角度考察的。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二是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其中又有三种说法: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三是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种组织管理体制。 第三种是从经济形式的角度来考察的。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二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调节方式、手段;三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或配置方式。

  4. 结论: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或运行机制,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因而反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形式就是经济运行的方式、方法、机制等的总和,它的对应面是经济制度。经济形式有三种: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5. ——市场经济有多种定义,而不是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资源配置说”。——市场经济有多种定义,而不是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资源配置说”。 ●“资源配置说”的历史考察 ※亚当·斯密的观点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经济人) ◎市场机制(自然秩序)是资源配置的最好方式 ※马克思的观点 ◎看到市场机制的弊端 ◎提出计划机制配置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中国28年的实践证实了计划经济的问题(没有市场机制的实践) ◎提出并实施市场机制,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收入分配、社会矛盾、就业) ◎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中吴敬琏具有代表性

  6. ●改革初期四种不同的观点 ※“有计划” ※“吴市场” ※“厉股份” ※“杨承包”

  7. 自然经济 自用 自然经济 自有 生产要素 取得 企业生产 上缴国家 计划经济 产品去路 调拨 计划经济 市场销售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市场购买 (2)我的观点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即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经过市场这个“中介”才能进行的经济叫市场经济。

  8. 结论: ●市场经济是销售经济(计划经济、自然经济是生产经济):“商品爱货币,但爱情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是有些货币是不爱商品的;二是人们有储蓄货币的偏好。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生产型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型 ※企业改革的实质:生产型→生产经营型→资本经营型 ●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计划经济与自然经济是短缺经济。

  9. ●从机制上认识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从机制上认识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 ※资金的来源方式 ※生产资料的取得方式 ※劳动者的就业方式 ※产品的去路 ●计划经济的影响 ※职业化的要钱队伍 ※生产经营中的市场观念淡薄

  10. 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个东西的两种不同叫法 ●两种叫法的来源及一致性趋势 ※两种不同叫法的形成(西方与东方) ※两种叫法趋于一致(国际化;西方化)

  11. 市场经济比自然经济的成本低 市场经济比自然经济更能创新 市场经济比自然经济活动的空间大 市场经济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比自然经济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比自然经济更具有制度性 市场经济比自然经济更能发挥人的积极作用 (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1.市场经济的产生 (1)市场经济产生的原因 ——从逻辑看:

  12. ——从历史上看,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因此出现了交换——从历史上看,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因此出现了交换 ●剩余出现引起了交换(偶然) ●交换促进了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

  13. 人的需要的多样化 ——社会分工 人的生产的单一性 (2)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 ●解决矛盾的办法是交换 ●这是一般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产品交换 ※商品交换

  14. ——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归不同的利益主体占有:产生了你我之分,存在着互相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归不同的利益主体占有:产生了你我之分,存在着互相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 ●这是充分条件(商品交换) ●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不是私有制 具体案例: ※学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室都是国有资产,但存在着无偿分配与有偿使用之间的矛盾 ※两条狗交换骨头的例子 ※黄河边上老百姓对“产权排它论”的理解及其合理占有与交换“河财(柴)”的行为

  15. 2.市场经济的发展 (1)原始市场经济 ——概念界定 原始市场经济又称为初始市场经济,是以手工生产力为基础,以单家独户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在自然经济夹缝中存在,并作为自然经济补充形式的一种市场经济。它的典型形式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市场经济(小商品经济)。

  16. ——原始市场经济特征 • 生产资料高度分散,基本上以个体所有为基础 • 建立在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上生产力水平之上 • 商品生产者目的不是为了买卖,商品价值是为使用价值服务的 • 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 有竞争,但竞争不充分 • 只有部分产品市场,而且规模和交换数量有限,统一市场没有形成 • 生产过程中劳动职能与管理职能没有分工 • 劳动者占有和支配全部劳动产品,基本上不存在剥削 •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有限 • 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前的社会形态中 • 不占统治地位,只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 主要有三:①生产力水平低;②竞争不充分;③管理没有职业化

  17. (2)古典市场经济 ——古典市场经济的定义 古典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是以机器生产力为基础,以单个厂商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政府采取不干预的市场经济形式。古典市场经济的典型形式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经济。

  18. ——古典市场经济的特征 • 生产资料分散在单个厂商手里 • 生产能量得到释放,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唯一动机 • 产品的商业化得到发展,产品商品率较高 • 存在比较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 • 不但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形成了国际市场 • 劳动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工,出现管理者阶层 •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只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 •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范围扩大,程度提高 • 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势,自然经济成了它的补充 • 主要有三:①生产力高度发达;②竞争充分③管理成为一种职业

  19. (3)现代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又称计划市场经济,是以现代生产力(电子化、信息化)为基础,以生产资料的集团化、社会化、国家化为特征,采取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它的典型形式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

  20. 3.市场经济的消亡 (1)关于市场经济消亡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万岁论”(卓炯) ※“万岁论”的提出与意义 ※卓炯学派的情况 ※卓炯学派的评价 ●第二种观点:“补课论”(主流学派) ※“补课论”的理论观点与历史 ※“补课论”的局限论

  21. ●第三种观点:“长期存在论”(我的观点) ※“长期存在论”的主要观点 ※“长期存在论”的依据 ◎市场经济是否存在不只是“发达与否”的问题。如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发达的,还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发达的?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劳动是生存的第一需要”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 (2)市场经济消亡的条件 ——经济方面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现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 ●全社会范围内各个经济单位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不存在差别 ●劳动者实现了人人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切实得到了保证 ●实行按需分配,劳动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政治方面 ●上层建筑完全为经济服务 ●政治上高度民主,劳动者的意见被高度重视 ●人事管理制度和干部制度完善,从根本上杜绝了以权谋私。 ——社会方面 ●生产力高度发达,使劳动不再具有谋生手段的性质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使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与程度均等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三大差别”消失

  23. (3)对市场经济消亡的理解 ●搞清市场经济消亡条件与产生条件、存在条件的区别,认清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把市场经济视为社会主义本身所固有的东西。 ●从市场经济消亡的条件看,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 ●即使具备了市场经济消亡的条件,市场经济的消亡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4. (三)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市场经济的主体无上级无级别 ※无级别:权本主义受到冲击(权本主义→钱本主义→人本主义) ※无上级:市场经济主体都是具有法人资格,自主决策 ●市场经济的利益性:正确看待“利己” ※“利己”是市场经济的原始本质 ※“利己”有多种层次,“己”不一定是个人 ※如何利己:两种方式的选择或者三种选择(机会成本起作用) ※案例:有些行业是不能“国营”的

  25.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优胜劣汰是第一准则 ※重要性:自然界进化与人类进步的保证 ◎竞争是残酷的 ◎但只有竞争才能进步 ※现实:竞争上岗走过场 ●市场经济的动态性:自然经济的静态性 ※时空上不变与变化 ※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变化

  26. ●市场经济的差别性:差别是动力,不仅是物质的,也是心理的●市场经济的差别性:差别是动力,不仅是物质的,也是心理的 ※有差别才有动力 ※富不过三代 ●市场经济的交际性:人际关系是重要资本 ※人和:和气生财 ※资本运行能力与交际能力有关 ●市场经济的国际性:资本是国际主义战士,在全世界安家落户 ※经济全球化的机制 ※国家及行政区划会受到一体化的影响

  27. 二、现代市场经济 (一)现代市场经济涵义 现代市场经济,又称现代型市场经济或计划市场经济。它是指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上,以生产资料的高度集团化、社会化和国有化为特征,采取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28.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生 ●现代市场经济是古典市场经济矛盾的产物 ※古典市场经济的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具体表现为: ◎个别企业的有计划与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购买力的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的认识 ◎背景:古典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重合 ◎把古典市场经济的矛盾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从而得出“灭亡”的结论

  29. ●现代市场经济产生的表现 ※生产资料的社会化(股份制) ※计划调节产生(计划由个别企业的行为逐渐变为向社会行为) ※社会福利的发展(购买力的扩大) ※知识及管理作用的扩大(无人车间、机器人):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

  30. (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1.生产资料社会化 ●生产资料发展趋势:个体所有→社会所有 ●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两层含义(宏观、微观) 2.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的背后是政府竞争” ●宏观调控与计划调节、宏观管理的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31. 3.以智力劳动为本位(古典市场经济以体力劳动为本位)3.以智力劳动为本位(古典市场经济以体力劳动为本位) ●关于管理人员与企业主劳动的不同看法 ※马克思认为是“监督”、“剥削”行为 ※中国人认为高级管理人员是“走狗”、“狗腿子” ※劳动人民即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案例:西安有这么多的闲人要农民养活,知识分子辛苦还是农民辛苦? ●目前对收入分配不同看法的本质 ※什么是劳动? ※按不按劳动贡献分配? ※能不能做到按劳动贡献分配即如何保证按劳动贡献分配的实现?(合理性、规范性、法律性以及能致富)

  32. 具体来讲:12个特征 ※以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为特征的生产力为基础 ※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 ※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体系高度完善 ※市场机制健全 ※流通手段信用化 ※以技术劳动为本位 ※商品和价值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文明程度更高 ※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结构合理 ※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性更强

  33. 三、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认识的发展过程 ※“否定论”(否定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与公有制排斥轮) ※“利用论”(利用论阶段:过渡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外在结合论”(保留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结合的) ※“内在结合论”(发展商品经济阶段)

  34. ●学术界的几种不同观点 ※“排斥论”(现在很少有人这样讲,但从内心深处还是这样认识的) ※“统一论”(统一于谁?谁是主体?) ◎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服从于社会主义; ◎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适应于市场经济(改革); ●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与产品经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涵义的变化 ※两种社会主义的区别(所有制、分配、运行机制、个人利益)

  35. (二)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1.内在特征:一种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 (1)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 ●马克思对商品、货币、资本的论述 ●现实中对商人的评价与商人自身行为 ●领导职务是职务的人格化 (2)现实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三防”行为的出现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缺乏了人情

  36. 2.外在特征: (1)生产资料社会化程度高 (2)宏观调控与侧重点不同 (3)收入分配的形式不同

  37. 3.建设社会主义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要走出六个误区3.建设社会主义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要走出六个误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 ●走出市场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是矛盾的误区 ※市场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的历史考察 ※中外比较的案例(公共服务) ●走出“利己”必然“损人”的误区 ※“利己”与“损人”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影响“损人”的因素 ◎机会成本 ◎伦理道德 ※案例: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

  38. ●走出“为人民服务”是无偿的误区 ※理论:等价交换就是为人民服务 ※现实:为人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为人民服务能力建设:收益与服务能力成正比 ●走出“伦理道德建设”是政治行为的误区 ※精神文明建设是经济行为 ※不能搞突击 ●走出精神文明建设重在教育群众的误区 ※重在教育领导干部 ※“群众为什么不让座?” ●走出抓宏观的误区(重点加强企业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伦理道德建设抓两个支点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当务之急

  39. 四、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 (一)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特征 1.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同时并存 ●运输生产力的多层次性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 ●市场经济“三世同堂”以及与自然经济“四世同堂”

  40. 2.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具有非规范性 (1)表现:竞争的非规范性;市场的非规范性;交换的非规范性。 (2)原因: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中断了的过程,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的,不是按“原始—古典—现代”模式发展起来。 ● 30年来靠政治催化剂催化起来的,很脆弱,如同周至的猕猴桃。 3.具有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 ●政治体制 ●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 ●教育制度 ●医疗卫生体制

  41. (二)中国发展的应当是现代市场经济 原因: ●从外部条件看,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国发展古典市场经济。 ●从国内条件看,我们已经具备了现代市场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从我国近30余年的改革实践看,不能把发展古典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42. (三)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界定 ●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测定是一个大课题 ●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