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 根源及其治理

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 根源及其治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朱俊生 庹国柱 2009 年 5 月 22 日 北京. 致 谢. 感谢中国保险学会的邀请! 感谢庹国柱教授的推荐!. 内容提要. 引言 表现 风险 根源 治理 结论. 一、引 言. “ 防风险”成为保险市场及其监管的重要关键词 只有探寻风险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干预。 以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为例,以揭示保险业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为了争夺业务,给予中介的手续费飙升,连破 15% 、 4% 、 70% 等底限

Download Presentation

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 根源及其治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根源及其治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朱俊生 庹国柱 2009年5月22日 北京

  2. 致 谢 • 感谢中国保险学会的邀请! • 感谢庹国柱教授的推荐!

  3. 内容提要 • 引言 • 表现 • 风险 • 根源 • 治理 • 结论

  4. 一、引 言 • “防风险”成为保险市场及其监管的重要关键词 • 只有探寻风险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干预。 • 以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为例,以揭示保险业风险产生的根源

  5. 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为了争夺业务,给予中介的手续费飙升,连破15%、4%、70%等底限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为了争夺业务,给予中介的手续费飙升,连破15%、4%、70%等底限 • 分析普遍认为,这种竞争是恶性的,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监管部门要强势介入。 • 必须回答: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是什么? • 产生的根源何在? • 谁应该真正对其负责?

  6. 二、表 现 • 笼统地说“恶性竞争”可能并不妥当 •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界定保险公司向中介支付高手续费的行为的属性 • 商业贿赂 • 低价倾销

  7. 商业贿赂行为 • 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暗中给予交易相对人或其有关人员好处(回扣),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暗中接受回扣的行为。 • 商业贿赂行为强调的是“账外暗中”。 • 如果保险公司支付商业车险及附加险手续费超过了监管部门规定的15%,然后不如实入账,就可以视之为商业贿赂。

  8. 低价倾销行为 • 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 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并具有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

  9. 三、风 险 • 低价倾销与快速扩张的危险性 • 假设一家保险公司,主要经营车险业务,注册资本2亿元,2003-2008年保费规模分别为:5、15、65、105、150、180亿元 • 业务成本: • 理赔成本——65-75% • 费用率——35-45%(增设分支机构、支付高手续费和管理人员的奖金提成) • 取平均值:110%

  10. 2008年180亿元保费对应的业务成本为198亿元,亏损缺口18亿元2008年180亿元保费对应的业务成本为198亿元,亏损缺口18亿元 • 资金运用 • 增资扩股 • 继续滚雪球 • 假定2008年资金缺口18亿元,以前年度累计缺口12亿元,总数为30亿元,2009年必须做到210亿元 • 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公司业务停止增长(新闻事件、突然的高管人事变动、监管处罚、资金链断裂)

  11. 四、根 源 • 公司层面 • 规模偏好与逆向淘汰机制 • 监管层面 • 管制不当与目标错位

  12. (一)公司层面:规模偏好与逆向淘汰机制 • 基层公司如何应对不正当竞争 • 跟风,导致违法违规 • 抵制,影响业务发展 • 基层公司经理只得被迫违规支付或变相支付高额的代理费用及佣金,承担了巨大的责任风险 • 假退费、假赔案、业务不进账和挂假应收保费

  13. “劣币驱逐良币” • 守规矩的代理人、职业经理、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被不守规矩的同行通过不正当竞争给挤跑了、或挤得变“坏”了。 • 考核激励机制扭曲 • 诚实的员工向不诚实和得到高额收益的员工转变,导致市场欺骗行为逐步普遍化

  14. 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源在于总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考核导向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源在于总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考核导向 • 一些公司经营目标尚不明确,考核导向多变 • 一些公司规模与效益明显背离

  15. 公司理性经营? • 考核体制使得业务做进来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 不在乎企业盈亏,只追求短期利益和现金流 • 不在乎市场规则,不在乎保险市场长期良性发展

  16. 一些公司的规模偏好与世界500强情结 • “大有大的难处” • 如果保险公司规模过大,超过了有效管理的边界,即便进入了500强,充其量只是“500大”

  17. 实证分析表明,一些保险公司片面追求规模不断扩张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制约了其效率的提高,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内部管理水平没有随之提高,由此导致了效率损失。实证分析表明,一些保险公司片面追求规模不断扩张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制约了其效率的提高,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内部管理水平没有随之提高,由此导致了效率损失。 • 如何在业务规模迅速扩张时及时提高管理能力才是很多保险公司需要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扩大规模(李芸、朱俊生,2007)。

  18. 学者的研究表明,保险增长是具有客观规律的(郑伟等,2008)。学者的研究表明,保险增长是具有客观规律的(郑伟等,2008)。

  19. 对中国保险发展潜力的估算 图 保险深度与人均GDP关系图

  20. 与同期GDP相比,保持比同期GDP高 • 2~4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比较容易 • 4~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也很有可能 • 6~9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则比较困难 • 9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速度更为困难 中国保险业年均增长率浮动区间(2006~2020年)

  21. 不可拔苗助长 • 一些公司热衷于跨越式、甚至跳跃式发展战略本身是违规规律的,因此必然难以持续。

  22. (二)监管层面:管制不当与目标错位 • 监管理念、体制、机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放大、助长了、甚至直接制造了保险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1.对于手续费的不当监管 • 关于商业贿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实是由于监管部门对于手续费支付上限的人为规定而衍生的。

  23. 市场秩序混乱似乎给监管的介入提供了合法性,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恰恰是不恰当的监管本身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秩序混乱似乎给监管的介入提供了合法性,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恰恰是不恰当的监管本身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 监管制造了问题,然后试图以更严厉的监管去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 • 手续费监管使得不敢如实入账,造成商业贿赂与财务数据虚假。 • 为了打击商业贿赂与治理财务数据虚假,加大市场行为监管的力度 • 保险公司为了躲避监管处罚,只能更加隐蔽地处理手续费支付问题

  24. 2.对价格竞争的不当管制 • 监管部门压制价格竞争的取向也扭曲了竞争行为 • 新《保险法》进一步强化了保险条款和费率监管,这与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是背道而驰的。

  25. 强化条款和费率监管往往能赢得很多人的喝彩。强化条款和费率监管往往能赢得很多人的喝彩。 • 很多人认为,保险竞争主要是体现在服务上,而不是在价格上,保险市场应限制价格竞争 • “新车共保” • 反对“竞标承保” • 行业统一条款、费率

  26. 车险市场所谓的恶性竞争、全行业亏损与费率市场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车险市场所谓的恶性竞争、全行业亏损与费率市场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其真正的原因在于: • 保险公司具有强烈的“保费偏好”,片面追求规模 • 二是监管不力 • 一些公司保费规模迅速膨胀,资本补充的速度远远低于保费扩张的速度,但缺乏有力的惩戒 • 2003年以后市场承保能力的快速膨胀使得费率呈现周期性变化 • 不正视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而把板子打在费率市场化上,已经是错。而以此为由强化条款与费率监管,则更是错上加错了。

  27. 要为保险市场的价格竞争正名 • 价格竞争是天然的市场法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重要机制。 • 统一产品和定价本身就是一种垄断行为,其以行政手段抹煞了这其间的差异,必然制约了竞争机制的有效性。 • 高代理费高手续费就是在统一条款和统一价格下的价格竞争的表现形式 • 车险电话营销也是对现行高度管制的费率的突破与“纠偏 • 行业统一条款的结果只能是一种“非合作博弈”

  28. 3.监管部门的角色冲突与目标错位 • 监管的客观环境 • 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机构合一 • 发展目标与监管目标合一

  29. 监管者与行业主管者的角色存在不可避免的内在冲突。监管者与行业主管者的角色存在不可避免的内在冲突。 • 作为监管者 • 关注市场主体是否合规经营,是否存在破产风险,是否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等,需要严格风险监管; • 作为行业主管者 • 关注行业的增长问题,甚至会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促进行业的增长,这就在客观上对那些风险严重的公司难以真正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结果造成了风险监管执行不力,执行标准不一,削弱了风险监管的权威性,使得一些高风险的公司仍然在继续玩着扩张的游戏。

  30. 4.监管部门的不良经济激励 • 按照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比例提取监管费用,这给监管部门提供了不良的经济激励。 • 有研究者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监管部门可以支配的资金是按照其所监管的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那么,如果仅从经济利益考虑,保险监管部门就有可能会把追求保费总收入作为核心目标(王国军,2008)。

  31. 发改委、财政部确定的保险业务监管费的收取规则

  32. 自监管部门到保险公司整个链条的“保费冲动”:自监管部门到保险公司整个链条的“保费冲动”: • 基层保险公司:上级公司的考核导向 • 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业绩考核和管理评价 • 若保险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缺陷,比如国有保险公司的所有者缺位,加之以行政任免机制取代职业保险经理人市场,保险公司管理层不必对若干年后支付的保险金和消费者的权益负责,而保费规模又至关监管部门对其的评价和地位升迁甚至重要会议的排名和座次 • 只重保费数量、不顾保险质量的“保费论英雄”的局面就可能形成,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33. 五、治 理 • 公司: • 重塑经营理念以及以此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和用工报酬制度 • 必须将保险业的 “增长”与“发展”区别开来,逐渐摆脱单纯的“规模偏好”与“保费冲动”,将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上面来,即发展的重点是核心价值定位的回归、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升。

  34. 监管 • 重塑监管目标 • 消费者保护应成为保险监管工作的最终目标与归宿 • 消费者保护本身就是高度值得追求的目标,没有必要通过其对行业发展的功能性作用来体现。 • 保险监管部门必须改变同一个主体身兼两种不同角色的尴尬地位,避免目标和理念的二重性必然所引发的两种角色之间的冲突,这是中国保险监管目标真正落实的前提和基础。

  35. 改变监管思路 • 不能简单地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本身,而要从制度和机制上逐步解决造成市场秩序不规范的深层次问题。 • 监管部门应该顺应车险市场价格竞争的内生需求,尊重市场规律,即产品开发权和定价权应该交给保险公司,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促进市场竞争和规范发展,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 强化风险监管 • 要加强审慎监管(风险监管) • 通过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来促进保险公司进行内部风险管理。

  36. 六、结 论 • 根源 • 公司的规模偏好及其衍生的逆向淘汰机制 • 监管部门对于手续费与价格竞争的不当管制、监管部门自身的角色冲突与目标错位以及其不良经济激励 • 治理 • 公司:摆脱“规模偏好”与“保费冲动”,将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上面来,即核心价值定位回归、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 • 监管:重塑监管目标,改变监管思路,强化风险监管。

  37.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