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0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主讲 赵菁. 甘肃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世界观和方法论. 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在全书的地位与作用. 1. 2. 3. 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的学习目的. 1. 3. 2. 物质世界和实践.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章的 学习内容. 1. 2. 4. 3.

stel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主讲 赵菁 甘肃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 世界观和方法论 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在全书的地位与作用

  3. 1 2 3 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的学习目的

  4. 1 3 2 物质世界和实践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章的学习内容

  5. 1 2 4 3 如何准确理解“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如何准确掌握对立统一规律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本章的学习重点

  6. 第一讲 哲学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7. 学习主要内容 一、哲学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8. 一、哲学世界观 何为哲学?

  9. 一、哲学世界观 哲学是飘浮在空中的学科,但哲学又是朴素的,朴素地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哲学既是智慧的思想,也是一种理论思考的活动。

  10. 为 哲 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威廉·文德尔班认为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哲学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著名中国现代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认为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古希腊 哲学家 亚里士 多德认为,哲 学是研 究“有” 的一门 学问。

  11. 1 2 哲学是智慧的思想 哲学也是不断地进行批判、反思的活动 何为哲学?

  12.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何为哲学的理解 何为世界观?何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3. 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4. 包含两层意思 怎 么 观? 观 什 么 ?

  15. 观什么? 整个世界用中国哲学的话说,看的是宇宙“大全”。(在中国古代,时间称之为宙,空间称之为宇,时空就是我们现在所就的世界) 最深层次 就是对“整个世界”最深层次本质的看法,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对宇宙“太极”的看法。

  16. 马克思主义关于何为哲学的理解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抽象(理论化、系统化) 存在(普遍、一般)——哲学↑有机物   ——有机化学↑生物   ——生物学科学↑植物   ——植物学↑花↑一朵红花 (个别) ——常识

  17.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是哲学家、思想家们运用一系列概念、范畴,对一般人的世界观进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哲学世界观 世界观

  18. 2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关于何为哲学的理解

  19. 包含两层意思 哲学是一门科学知识体系,具有与科学知识一样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0. 哲学(一般之理) 科学哲学 价值哲学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知识 技术工艺 教化规范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类实践活动(个别之事)

  21. 理论指导 具体科学 哲 学 基 础 部分世界 整个世界 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

  22. 二、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

  23. (一)主要内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24. 辩证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25.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26.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27.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28. 客观 唯心 主义 主观 唯心 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29.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物是感觉的复合 陆九渊 贝克莱

  30. 唯心主义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主观唯心主义 慧能 风动! 旗动!

  31.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朱熹

  32. (一)主要内容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思维 存在 能否认识 ? 怎样认识

  33.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荀子

  34.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休谟 康德

  35.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个命题中包含着两层含义: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个命题中包含着两层含义: (1)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认识论问题。 (2)思维怎样反映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方法论问题。

  36. 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古代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37. 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公孙龙

  38. 1 2 3 4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

  39. 小结 1 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哲学家的回答是不同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对哲学的本质做了如下的界定: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而使我们能够准确理解什么是哲学世界观.。 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

  40. 作业: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是什么?

  41. 阅读书目 1.《何为哲学》,胡军著。 2.《西方哲学史教程》 3.《中国哲学史教程》 4.《老子》 5.《苏菲的世界》

  42. 第二讲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43. 从本讲开始将要围绕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意识论。“物质观”主要是从物质和精神,一般和个别的基本关系上来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运动观”则要说明物质是自动的,不需要诸如“上帝”等神秘的东西从外面推动它,从而反对宗教神学以证明世界的物质性。“时空观”则要说明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是有时空特征的,因而是可感知的、客观的。同时,时空是无限的,因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帝是无藏身之处的,进一步论证了物质是自本自根的,因而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共性。“意识论”是要说明人类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进一步论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在我们的头脑中还有一个和物质不同的意识存在着,因而要论证世界统一于物质就必须说明意识究竟是怎样一会事。可见,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的内容有机联系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从本讲开始将要围绕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意识论。“物质观”主要是从物质和精神,一般和个别的基本关系上来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运动观”则要说明物质是自动的,不需要诸如“上帝”等神秘的东西从外面推动它,从而反对宗教神学以证明世界的物质性。“时空观”则要说明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是有时空特征的,因而是可感知的、客观的。同时,时空是无限的,因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帝是无藏身之处的,进一步论证了物质是自本自根的,因而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共性。“意识论”是要说明人类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进一步论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在我们的头脑中还有一个和物质不同的意识存在着,因而要论证世界统一于物质就必须说明意识究竟是怎样一会事。可见,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的内容有机联系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 内容提要:

  44. 学习主要内容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45.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是什么?是多元的还是唯一的? 抽象(理论化、系统化) 存在(普遍、一般)——哲学↑有机物   ——有机化学↑生物   ——生物学科学↑植物   ——植物学↑花↑一朵红花 (个别) ——常识

  46. 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物理世界 精神世界 客观知识世界

  47. 辩证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48.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把万物的共性即“始基”认定为物质,这个能产生万物的“始基”就是宇宙的本源、本质,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物从“始基”中流出,万物又流回到“始基”,万物的这个活动轨迹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客观的。

  49. 泰勒斯的“水”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 阿那克西米尼“空气” 赫拉克利特的“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