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第七課 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國際組織的功能與運作 參、我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第七課 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國際組織的功能與運作 參、我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 課前引言 】.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冷戰劃下句點,更改變了世界的權力平衡,使世界朝向民主政治、自由經濟的方向前進。 許多國際組織的成立與運作,生活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和其他國際社會成員互動 你準備好迎接國際社會與全球化的到來了嗎?. 柏林圍牆倒塌.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國際間彼此合作、競爭與衝突的種種現象,就稱之為 「 國際政治 」 一、當前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 (一)單極體系:

steff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課 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國際組織的功能與運作 參、我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課 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國際組織的功能與運作 參、我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2. 【課前引言】 •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冷戰劃下句點,更改變了世界的權力平衡,使世界朝向民主政治、自由經濟的方向前進。 • 許多國際組織的成立與運作,生活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和其他國際社會成員互動 • 你準備好迎接國際社會與全球化的到來了嗎?

  3. 柏林圍牆倒塌

  4.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 國際間彼此合作、競爭與衝突的種種現象,就稱之為「國際政治」 一、當前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 (一)單極體系: • 國際政治中只有一個強權,其他國家在國力上無法望其向背,其影響力也不如此強權 • 如:16世紀的西班牙、17世紀的荷蘭、18與19世紀的英國 案例探討:日不落帝國

  5. (二)兩極體系: • 國際政治有兩個對立的強權,各自分庭抗禮,各據一方,而且各擁盟國 • 因為雙方大致勢均力敵,因此兩極體系下權力平衡的國際情勢其實是很穩定的 • 如:二次大戰後至1990年初期,國際政治就由美國、蘇聯及雙方盟國形成兩極體系

  6. 古巴飛彈危機 • 又稱加勒比海飛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 • 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 • 在世界史中人類從未如此近地從一場核戰爭的邊緣擦身而過。

  7. 驚爆13天 《驚爆13天》,是一部描述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從美國的政治領導角度看待整個事件。

  8. (三)多極體系: • 國際政治有三個或以上的強權,各據一方,彼此結盟、相互抗衡 • 如:二次大戰爆發前的日本、 德國、蘇聯、美國、英國及法 國或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9. (四)當前的權力結構:一極多元(一超多強) • 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國際政治結構從兩極對峙的冷戰狀態轉變成美國獨強的狀態 • 但是儘管美國的軍事力量、經濟實力及科技水準都相當突出,卻也很難稱霸世界,因而形成「一超多強」的權力結構 • 一極:全世界只剩下一個真正強權國家:美國 • 多元:國際舞臺上還有一些政經實力亦不可忽視的國家與區域組織 案例探討:美國並未取得號令全球的地位

  10. 歐洲聯盟 •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英文縮寫:EU,歐盟的正式官方語言有23種),是根據1992年簽署的《歐洲聯盟條約》(也稱《馬斯垂克條約》)所建立的國際組織,現擁有27個會員國。 • 經濟上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實體(其中法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為八大工業國成員) 。 、

  11.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 • 東南亞國家協會 (以下簡稱東協 )是一個旨在加快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以及社會和人文發展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於1967年8月8日成立。 • 東協10+3(中、日、韓) 。希望2015年成立共同體。 • 東協10個會員國包括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汶萊、越南、寮國、緬甸與柬埔寨。 、

  12. 獨立國家國協 • 獨立國家國協(簡稱獨聯體或獨立國協,蘇聯解體後由各加盟共和國協調成立的一個國家聯盟,屬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

  13. 二、爭取國際地位的重要性 • 當代的國際社會,彼此互動頻繁,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重大利益。 • 衡量國際地位的標準: • 政治 • 經濟 • 軍事實力 • 獲得各國外交承認的多寡 、

  14. 二、爭取國際地位的重要性 1、獲得國際承認 法律承認:官方的正式承認,被承認國得 與承認國建立平等互惠的外交關係。 EX:2011年7月南蘇丹獨立加入聯合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8%98%87%E4%B8%B9 事實承認:無正式外交關係下所建立的實 質關係通常只限於經濟、文化、社會方 面的互動。 EX:我國的外交處境http://zh.wikipedia.org/wiki/AIT

  15. 二、爭取國際地位的重要性 如歐盟、日本即給予我國國民免簽證的優惠待遇等。

  16. 貳、國際組織的功能與運作 一、國際組織的興起 • 17世紀中葉(1648年)歐洲誕生主權國家開始,到二次大戰結束,國際政治的運作幾乎完全以國家為核心。 • 一次大戰後,美國總統威爾遜成立國際聯盟,但仍舊以主權國家為主 • 二次大戰結束後,透過國際組織來解決國際事務的重要性才開始受到重視,此後陸續出現有關維持和平、發展經濟的相關國際組織 UN(聯合國)、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IMF(國際貨幣基金會)、WBG(世界銀行集團)

  17. 國際組織的類型

  18. 一、國際組織的種類及功能 1. 國際組織的種類 (1) 全球性與區域性的國際組織:以地理範圍來區分 • 全球性國際組織:如聯合國(UN)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組織 • 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如東南亞國家協會。 (2) 政府間與非政府的國際組織:以會員資格來區分 • 政府間的國際組織(IGOs):如聯合國和歐洲聯盟等 • 非政府的國際組織(INGOs):由各國人民或民間團體組成 • 東協:全名為東南亞國家協會,1967年創立時,有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尼五個會員國;後來又陸續加入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五國,它的目的主要在促進會員國的經濟、社會、文化、安全等方面之合作與發展。 • 東協加三:中國、日本、韓國 • 如國際紅十字會(ICRC)以醫療救助為主。 • 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以兒童服務、人道救援為宗旨。

  19. (3) 一般性與專門性的國際組織:以組織功能來區分◎一般性國際組織:不限某一特定目標,著重會員普 遍利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利益)的擴大與 維護,如歐洲聯盟、東南亞國家協會◎專門性國際組織:專注於照顧會員間的特殊利益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宗旨在於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目的在促進各國的金融穩定, 推動經濟成長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是專門調查及打擊跨國性 的犯罪,並掌握恐怖分子的行蹤,有效打擊恐怖主義。

  2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 於1945年成立,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 • 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 • 184個會員國

  21.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簡稱:ADB) • 是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區域性政府間國際金融機構,成立於1966年。 • 總部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主要資金來源是日本,因而歷屆總裁都是日本國民。

  22.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縮寫 NATO) • 是一個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49年,北美洲及西歐共 12 個國家與美國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後正式成立。 • 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 28個成員國 • 該組織的宗旨是締約國 實行集體防禦,任何締約國同他國發生戰爭時, 必須給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華約解體後,北約謀求擴大其使命, 如維持和平和通過對話促進區域穩定等。

  23. 世界銀行World Bank Group,縮寫WBG • 今天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聯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24. 國際特赦組織(非官方)(Amnesty International,簡稱AI) • 人權監察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於1961年創立,由世界各國民間人士組成,監察國際上違反人權的事件。 • 現時在全世界已經有超過200萬名會員,是全球最大的人權組織。 • 根據組織的簡介,「我們奉行並推廣《世界人權宣言》及其他國際法的人權法則,主要的工作為預防及終止肆意侵犯身體以至精神方面的健全、表達良心的自由以及免受歧視的自由。」

  25. 國際刑警組織( 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通稱Interpol,縮寫ICPO), • 成立於1923年 ,專門調查及打擊跨境罪案 • 國際刑警組織是除聯合國外,規模第二大的國際組織,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組織,包括184個成員國 • 總部:法國 里昂

  26. 國際外交運作取向:聯合國 • 軍事安全取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金融貿易取向: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集團

  27. (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簡稱NGO) 1.國際透明組織 • 1993年成立,是國際上唯一專門致力於抑制貪汙腐敗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 • 此組織對於政府的貪汙不法設定一套標準,並且逐年評比每個國家,促成各國政府走向廉明

  28. 國際透明組織公佈貪腐排名

  29. 2.無國界醫生組織 • 該組織的會員都是志願服務的專業醫師和志工,在開發中國家進行醫療救援行動 • 1999年無國界醫生組織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彰顯該組織重視人權的人道關懷

  30. 無國界醫生

  31. 三、國際組織的功能 • 確保國家安全 EX:聯合國、北約 2.解決跨國性的問題 EX: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會 3.促進國際合作 EX: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32. 三、國際組織的功能

  33. 四、聯合國與其關切的重要議題 • 於1945年在舊金山成立,是當今世界上最具規模與代表性的國際組織 • 主要的任務就是維持世界的和平與增進對人權的尊重 •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目前共有192個會員國,會員國不論大小、貧富,在大會中皆享有發言權及投票權

  34. 聯合國的主要機構

  35. 聯合國主要機關介紹

  36. 我國退出聯合國

  37. 四、聯合國關切的重要議題 (一)國家主權及自決權的承認與尊重 • 聯合國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也必須尊重人民的自決權 • 1960年通過授予殖民地及人民獨立之宣言,所有的人民皆有自決的權利 案例探討:聯合國國際法庭認可科索沃獨立

  38. (二)維持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維持國際和平最主要的機構 • 國際社會發生衝突時,可能由聯合國的祕書長親自出面調停,或是派遣特使進行談判或調查工作,以解決衝突

  39. 安理會要求緬甸釋放翁山蘇姬

  40. (三)維護人權 • 聯合國憲章中,特別重視人類的尊嚴與價值,並強調性別與種族的平等,通過不同的權利公約及活動來保障不同族群的基本權利 • 2006年成立人權理事會,致力於維護各國人權免於受到侵害

  41. 潘基文宣是人權是聯合國的核心

  42. (四)推動全球永續發展 • 透過各種國際會議的討論,形成國際規範,以期達成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 案例探討:哥本哈根會議

  43. 哥本哈根會議開幕片

  44. 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

  45. 正負2度C紀錄片

  46. 聯合國關注的重要議題

  47. 參、我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一、我國的外交處境 (一)當前的外交困境 1.邦交國很少,不易增加 • 至2009年12月為止,我國有正式邦交關係的國家,僅有23個

  48. 2.不易加入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 我國目前擁有會籍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有29個 • 較重要的包括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織、亞洲開發銀行、艾格蒙聯盟防制洗錢組織等 3.難以成為重要條約的締約國 • 為解決跨國性問題,許多國際條約乃應運而生,但我國卻難以成為締約國

  49. (二)外交困境的成因 1.中共對我國的打壓 • 中共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否定中華民國為一主權獨立的國家 • 中共常以破壞我國與邦交國的關係、阻止我國參與重要國際組織等手段,打壓我國的外交空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