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692 Views
蔬菜報告. 園藝二乙 10 陳嘉英. 不結球白菜. 不結球白菜類. 學名 : 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 ( Rupr .) Olsson Brassica rapa L. ssp. parachinensis (Bailey) Tseu&Lee 英名 :Pak- choi 科別 : 十字花科 別名 : 菘、小白菜、青菜. 概說. 原 產地 : 中國
E N D
蔬菜報告 園藝二乙 10 陳嘉英
不結球白菜類 • 學名:Brassica rapaL. ssp.chinensis(Rupr.) Olsson • Brassica rapaL. ssp. parachinensis (Bailey) Tseu&Lee • 英名:Pak-choi • 科別:十字花科 • 別名:菘、小白菜、青菜
概說 原產地:中國 醫療效用:可以用來治療100多種疾病和條件,含有大量的水,滋補元素,如維生素A,B1,B2,B6,B9,C,E,K,鈣,鉀,鈉 ,鐵,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預防結腸癌、貧血症;對於老年人來說,這種蔬菜有助於對抗老化。加速傷口癒合或神經痛,癤它有一個有利的影響。 • 歷史:白菜起源於中國南方溫暖和多雨的地區,約在唐代到宋朝,才傳入北方;而台灣是明鄭時期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引進,從此廣為栽培。 • 食用方式:以炒、煮湯等方式食用。
植物特性 根:鬚根發達,根系淺 莖:短縮 葉形:呈匙、圓、卵或長橢圓形 葉面:無茸毛,葉片淺綠、深綠或墨綠色 葉緣:全緣.有不明顯鈍齒和波狀,少數有缺刻 花:總狀花序,黃色花 果實:長角果 種子:圓形,紅棕色或紫褐色
花:總狀花序,黃色花 • 種子:圓形,紅棕色或紫褐色 • 果實:長角果
氣候條件 溫度:6~40度C發芽,生育適溫25度C 水份:每天澆水約1-2天即可發芽,土壤含水量維持60~70% 日照:喜日照充足 土壤與營養:使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質5.6~6.8砂質、黏質壤土
品種 依外型分為:小白菜、青梗白菜、油菜及油菜心 小白菜:(早春)尼龍白菜、切葉白菜、三鳳白菜、三鳳二號、鳳京小白菜、晚生交合白菜(夏季)鳳山白菜、黃金白菜、土白菜、台農一號、台農二號、台農三號 青梗白菜:青芳、普通青梗、白梗 油菜心:普通油菜心、農友早(晚)生油菜心、秀珍
栽培管理 選種:選擇無損傷、顆粒飽滿的種子。 栽種前準備:在盆底鋪上2公分的缽底石,加入土壤及適量有機肥混勻。栽種:將種子均勻撒播於土上,再覆薄土(約0.5公分),並避免澆水時沖散種子。 間拔:種植約3天即萌芽,一週後生長本葉時,即可將一些生長較弱的拔除,留下健壯的植株繼續生長。待本葉長至3片,即可進行第二次間拔。 施肥:種植約10天後,視基肥投入量及作物成長狀況適度追肥;可在株間施肥,或噴灑有機液肥。 採收時機及方式:小白菜生長期短,一般約25~30天即可採收。採收時可從較大株的開始,整株拔起即可。
病蟲害防治 蟲害: 1.小菜蛾:在乾旱期較嚴重,用3.8%蘇力菌粉劑家用速效性10%百滅寧乳劑來防除,採收前4天應停止用藥。 2.黃條葉蚤:發生於高溫期,用43%不飛松或24%歐殺滅溶液或50%馬拉松乳劑、35%魚藤精乳劑。 3.夜盜蟲:性費洛蒙緩釋劑誘殺或58%乃力松乳劑、50%馬拉松乳劑,採收前4天應停止用藥。 4.白粉蝶:1%第滅寧乳劑或25.3%美文松乳劑,採收前應停止用藥。 小菜蛾 黃條葉蚤 夜盜蟲 白粉蝶
病害: 1.霜黴病2.炭疽病3.小白菜根腫病 4.絲核菌葉片腐爛病5.軟腐病6.病毒病 • 1.霜黴病 2.炭疽病 3.小白菜根腫病 • 4.絲核菌葉片腐爛病 5.軟腐病 6.病毒病
採收處理 約30天至45天後可採收,植株肥大而嫩時及全株採收;以300克扎成一束:油心菜早生播種30~35天,晚生45天採收,採收後可再採一次側苔。
芥藍 學名:Brassica capitataL. var. Alboglabra 英名:Chinese Kale 科名:十字花科 別名:綠葉甘藍、芥藍菜 、格藍菜
概說 歷史:原產中國南方和東南一帶,是近似甘藍的原生種。台灣只要的栽培品種由大陸或東南亞引進。 食用方式:炒食,東方人習慣食用平滑葉種,西方人食用捲葉種 醫療效用:富含維生素A、B、C及鈣、鐵等礦物質
植物特性 根:草本,高 0.5~1 公尺,常 30~40 公分,無毛,具粉霜 莖:直立,有分枝,開花時莖會抽長 葉:葉卵形,長達 10 公分,邊緣有微小不整齊裂齒,不裂或基部有小裂片,葉柄長 3~7 公分;莖生葉卵形或圓卵形,長 6~9 公分,邊緣波狀或有不整齊尖銳齒,基部耳狀,沿葉柄下延,有少數顯著裂片;莖上部葉長圓形,長 8~15 公分,頂端圓鈍,不裂,邊緣有粗齒,不下延或有顯著葉柄。 花:白色或黃色,總狀花序,完全花 果實:長角果 種子:近圓形,褐至黑褐色
花:白色或黃色,總狀花序,完全花 • 種子:近圓形,褐至黑褐色 • 果實:長角果
氣候環境 溫度:好冷涼,15~20度C,種子發芽適溫25~30度C。黃花品種較不耐熱,白花較耐熱。圓葉種較耐熱,白花尖葉種較不耐熱。從15~30度C皆有品種可生長 日照:需有良好充足的日照 水份:喜濕潤但不耐積水 土壤與營養:土壤適應力強,但以富含有機質、肥沃、排水利及保水利佳、Ph5.5~6.8之壤土至黏壤土最佳。極酸、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栽種
品種類別 分為黃花及白花芥藍。 白花芥藍可分早、中熟、晚熟種。 依葉形可分:平葉、皺葉、及捲葉種。
栽培管理 育苗:芥藍根系再生能力強,適宜育苗移栽。我國北方地區由於保護地的發展,可進行週年生産,育苗需在露地和保護地進行,4~10月露地栽培期間,可採用露地育苗,11月至翌年3月氣溫低,需在保護地栽培,育苗應在保護地進行。 定植:定植前整地、施底肥,每公頃露地施腐熟堆肥30~45立方米,保護地施肥60~75立方米,耕翻時將肥和土摻勻,平地,按每畦栽4~5行苗做畦,種植密度根據品種、種植季節而定,露地種植,早熟種行距30釐米、株距20~23釐米,中熟種行距33釐米、株距23~25釐米,晚熟種行距33~35釐米、株距30~35釐米,保護地種植,由於溫度低、側薹少,可適當密植,中熟種行株距30釐米23釐米,晚熟種行株距33釐米30釐米。 施肥:追肥一般進行2~3次,分別在緩苗後3~4天、花薹開始形成和主薹收穫後、側薹開始萌發時各追肥一次,隨水追速效氮肥每公頃150~225千克,或腐熟糞肥每公頃15000千克。
病蟲害防治 蟲害:青椿象 、大菜螟 、小菜蛾、蚜蟲類、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擬尺蠖、紋白蝶、菜心螟、切根蟲、黃條葉蚤、銀葉粉蝨、番茄斑潛蠅、薊馬類、蔬菜跳蟲、猿葉蟲。 防治:50%撲滅松乳劑、20%撲滅松乳劑(十字花科避免),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青椿象 大菜螟 小菜蛾 蚜蟲
病害: 立枯病、軟腐病、露菌病、黑斑病、灰黴病、菌核病 • 立枯病 軟腐病 露菌病 • 黑斑病 灰黴病 菌核病
採收處理 直播後,40~45天植株肥大幼嫩時,可連續全株連根把起,或自地面10cm處割收,每10株捆成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