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33 Views
中国贫富差距 -- 现状与分析. 轻化 2102 许超. 一、贫富差距的定义 ---- 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 ---- 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方法 二、中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 三、造成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四、遏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对策措施. 一、贫富差距的定义. 贫富差距:指在特定的区域和时段内,在一部分较为富有的居民和一部分与前者数量相同的较为贫穷的居民之间,依照一定的规则,在对他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财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所计算出来的特定比例关系、系数或差额等。 包括 收入差距、财富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 三个方面的内容。.
E N D
中国贫富差距 --现状与分析 轻化2102 许超
一、贫富差距的定义 ----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方法 二、中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 三、造成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四、遏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对策措施
一、贫富差距的定义 贫富差距:指在特定的区域和时段内,在一部分较为富有的居民和一部分与前者数量相同的较为贫穷的居民之间,依照一定的规则,在对他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财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所计算出来的特定比例关系、系数或差额等。 包括收入差距、财富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三个方面的内容。
-------------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 财富差距 指在一定时点上人们占有的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量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收入存量的差别。 三者相互关系在于: 财富差距决定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又决定生活水平差距。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又影响着财富差距。 收入差距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们获得货币收入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收入流入量的差别。 生活水平差距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们用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消费上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支出量的差别。
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其中包括6万个亿万富豪,比去年增长9.1%。北京有17万个千万富豪和1万个亿万富豪,排名第一。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其中包括6万个亿万富豪,比去年增长9.1%。北京有17万个千万富豪和1万个亿万富豪,排名第一。
由总部在美国纽约的经济实验室集团(economic)颁布的中国贫富标准线,看看你生活在哪个位置?由总部在美国纽约的经济实验室集团(economic)颁布的中国贫富标准线,看看你生活在哪个位置? 超级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万以上 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万 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万之间 富人:年收入在100--300万之间 高产者:年收入在30--100万之间 中产者:年收入在15--30万之间 低 产 者:年收入在8--15万之间 穷 人:年收入在3--8万之间 很穷的人:年收入在1--3万之间 非常穷的穷人:年收入在5千--1万之间 穷得没衣服穿的人:年收入在1千--5千之间 穷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穷人:年收入在100—1000元之间 穷得几乎要死的穷人:年收入在30--100元之间 死路一条的穷人:年收入在30元以下...... 不到20%的人掌 握着超过80%的 财富!
据最新数据公布: 中国目前还有3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不少于100万人住在危房、草房、土房当中,有不下于10万名的中小学生没有教室或在简单的棚中读书学习,有超过26万的孩子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而至今处于贫穷一线的人在中国仍不少于1忆!
--------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方法 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标准有很多, 如泰尔指数、变异系数、平均离方差( 又称库茨涅茨指数) 和基尼系数等。 最常用的是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讲的是市场总发货值的百分比与市场中由小到大厂商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 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45,贫富差距较大。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 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深绿色:少于 0.25;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 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1999年——2010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由此可见,全国居民基尼系数逐年攀升,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
二、中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 • 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 •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 1.城乡间差异 • 2.地区间差异 • 3.行业间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较 收入是消费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可以很好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真实差距。 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总体呈不断扩大趋势。
2、 地区间差异 •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中国确定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作为贫困线,此后根据物价指数,逐年微调。目前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的为贫困人口,新的贫困线可能设定在1,300到1,400元之间。 • 从1978年到2010年,按照我国贫困标准计算,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减少了2.28亿多人。但是相比于世界银行规定的平均每人每天1.25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目前的标准被认为过低。 •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一篇《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的文章引用“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 “中国目前10%的人口占有了41.4%的财富”
各省胡润内地富豪榜上榜人数统计 • 结论: • 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福建,山东(富豪数均超过50人)贫富分化最严重。 • 但富豪数量和贫富分化之间并不完全对应。比如江苏,实际贫富差距从全国水平来看并不突出;而山东的贫富差距更是比较小。其富豪数量也得益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背景。
3、行业间差距 根据国家2008年度统计结果, 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 • 证券业17212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 • 金融业8767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 • 航空运输业757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 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66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6%; • 纺织业16222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5.5%; • 农副食品加工业1755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60.1%。 •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11:1。
三、造成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 1、历史原因导致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 历史上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2、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些因政府限制市场准入造成的行政垄断行业,诸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凭借其垄断特权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职工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垄断排斥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些部门和单位凭借行业垄断构筑市场准入壁垒,造成企业之间的竞争机会不平等; 二、是某些部门和单位在吸纳就业方面采取武断措施,造成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机会不平等。在这些部门和单位,即使勤杂工的收入和待遇也很高,人工成本直线上升。
3、权力腐败因素造成的差距 权力腐败,是滋生一批暴富分子的土壤。得利的主要是这样几类人: 一是部分资源的管理者,这些人手中握有的权柄使他们拥有计划内物资的审批权和资金的使用权,通过收受贿赂和贪污挪用公款获利; 二是少部分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这类人特别容易将国有资产通过各种途径变为己有; 三是有能力将权力变换为金钱的中介者,他们和社会资源管理者中的腐败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四是一些派驻海外及港澳地区的中资机构的少部分工作人员,这些人或者擅用公款经营超范围业务,或者收取贿赂或索取回扣,从中大量获利。 以上这些因权力腐败而获得的非法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虽然这一原因所引起的收入差别扩大可能从数量上来看对全国收入差别的效应并不明显,但对人们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效应却是巨大的。
4、税收执法漏洞导致的国税流失 据国家统计部统计,中国每年被截留、漏失税款至少达1000亿元以上。这些流失的税款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个人手中,为高收入者“锦上添花”。 违法经营、以权谋私等“灰色行为”也致使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拉大。 市场经济开放搞话,有些生产经营者产生拜金主义,利欲熏心,不顾法纪。他们不择手段,违法经营,伪劣假冒,走私贩私,偷税漏税,上坑国家,下坑百姓,谋取暴利,大发横财。
5、机会不平等扩大了贫富差距 机会不平等理论主要研究了市场分割状况下或制度上的歧视性设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 ①教育机会不平等:我国的教育主要地方政府提供资金,经济落后省份普遍存在投资不足问题,而且投资常偏向的城市。 ②就业机会不平等:农民充分就业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种种限制和歧视性规定。 ③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平等使得城乡居民不能平等的化解市场风险,使弱势群体及处于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民被置于边缘人的地位。 制度上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存在歧视, 农村居民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导致农村居民难以通过内生人力资本投资来改善自身的收入能力,沦为贫困。
四、遏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对策措施 1、创造起点和规则平等的社会环境 公共权力阳光操作,打破体制壁垒,实现多元竞争, 从严立法、执法、惩治,实现依法治国 2、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个税起征点,规范垄断收益分配, 打击偷漏税行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缓解公众不满情绪,公正与效率统一,广泛倾听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4、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组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的质和量、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适时调整工资标准 5、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注重农村发展,农村自身加快发展,城乡发展相协调,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6、限制部分国企高管畸高的薪酬 • 从整个社会薪酬状况着手,实现与社会平均职工工资的挂钩 • 从国有资本经营状况着手,实现与企业分红水平和程度挂钩 • 从各行业市场环境着手,实现与具体企业垄断程度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