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801 Views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申培轩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邮箱: pxshen@yeah.net. 主要内容. 1 、改革重点:专业 2 、转变:教育层次 →教育 类别 3 、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4 、教学模式:工学结合 5 、改革中心:课程 6 、改革抓手:师资 7 、改革手段:评价. 一、专业建设:引入社会需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 新的质量观: 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个适质量. 教育的两个不适应. 1 、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 、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E N D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申培轩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邮箱:pxshen@yeah.net
主要内容 1、改革重点:专业 2、转变:教育层次→教育类别 3、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4、教学模式:工学结合 5、改革中心:课程 6、改革抓手:师资 7、改革手段:评价
一、专业建设:引入社会需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 新的质量观: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个适质量
教育的两个不适应 • 1、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 2、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62.03%的人对当前大学就业教育表示不满:实践类教学的缺失。 2、62.7%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够找工作。 3、60.4%的学生认为,现有知识结构很难胜任今后工作。
杯子质量 • 水杯的质量:厚度、高度、保温、密封性………… 以上:内适质量 • 外适质量:有市场,卖得出去 • 个适质量:使用者用得满意
适切性质量观 1、内适质量 2、外适质量 3、个适质量
温家宝:四条建议 • 1、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 2、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 3、教育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 • 4、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一)专业建设的五个维度 • 1、经济社会(区域、行业)发展 • 2、教育规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律) • 3、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存量(物质、条件、文化) • 4、学校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比较优势 • 5、学生就业需求及终身发展需要
(二)专业目标 1、培养的学生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能在什么领域、行业、什么岗位 3、做什么层次和类型的何种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贸易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 • 面向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营销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汽车零件加工与装配工艺、车辆改装、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技术管理、汽车营销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 • 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技术运用型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具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以及控制等基本技能,着重掌握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小型电子产品、日常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型家用电器,对电子信息系统、通信和网络系统及其设备,具备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培养具有汽车制造、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的重点 1、人才培养方案 2、师资队伍建设 3、教学条件 4、课程体系建设 5、实践教学 6、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 7、社会服务和制度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1、调整专业结构(集中度、产业结构) 2、企业参与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方案 3、适用性(学校、学生) 4、实用性(显性、潜在)
师资队伍 • 1、双师素质 • 2、与企业联合培养 • 3、双师素质90% • 4、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 • 5、兼职教师(课时比50%) • 6、管理干部队伍
课程建设: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 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 实习实训基地: 校中厂、厂中校
(四)专业评价标准 • 1、专业群中的位置 • 2、专业品牌 • 3、特色 • 4、学生就业力 • 5、学生双证书率
专业建设分类管理 • 1、不同的位置; • 2、不同的优势和特色; • 3、不同的标准与要求; • 4、不同的投入
引入专业群概念 一所高校把专业分成若干专业群。 专业群至少有一个主干(核心)专业,该专业在专业群所涉及的业务范围或技术领域内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较强的辐射带动性(优势专业、重点专业,品牌特色专业)。
举例: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土建类专业群(8个专业)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专业群(5个专业)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类专业群(4个专业) 服装设计与加工、服装设计、服装表演、鞋类设计与工艺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土建类专业群 专业群专业(12个):建筑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物业设施管理
纺织服装专业群 专业群专业(7个):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纺织品设计、服装表演 我院还有两个专业群:机械制造、财经商管,每个专业群只有三个专业
专业群分析 • 我校28个专业,有25个专业划入4个专业群(有3个专业未入群)。 1、25:28 =0.89 群组专业集中度 2、25:4=6.3专业群组强度
结论 • 1、积极进行专业整合 • 2、提高专业的集中度 • 3、坚持特色发展 • 4、规避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倾向
专业特色建设的策略 • 1、注重职业性 • 2、多样化发展 • 3、地方性、行业化 • 4、错位发展
(五)专业建设途径:专业剖析 • 1、专业发展沿革与现状 • 2、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 • 3、师资队伍 • 4、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和思路 ) • 5、专业特色 • 6、专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二、转变:高职由教育层次向类型转变 1、不再是本科的基础(准备) 2、实现由普通教育向职业类型的 转变 3、类型特点:第一线、高技能
几个转变 • 1、由学科型向职业型转变 ; • 2、由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转变; • 3、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 4、由知识逻辑向项目载体转变; • 5、由理论与实践分离,向教学做一体 化转变; • 6、由传统考试向过程考试转变。
类型转变的困难与出路 • 1、困难:教师 • 2、出路:课程改革,教师参与
三、校企合作:内涵 1、以学校为主体 2、以企业为主导 3、以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为依据 4、校企共同参与、组织 5、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 办学体制机制: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 校企合作机制体制 1、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 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2、内部人事改革:激励教师深入企业
校企合作:要点与模式 • 1、订单培养 • 2、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 3、课程开发(教材开发) • 4、实验实训室建设 • 5、教师培训与锻炼 • 6、项目开发与合作 • 7、实习就业一体化(顶岗实习) • 8、服务社会 • 9、深度合作 • 10、企业依赖(企业回报)
四、工学结合:内涵 • 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或教学模式 • 结合工作的学习 •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学中做) •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做中学) • “工”是手段、“学”是目的
工学结合的要点 • 1、实验、实训和实习(重点); • 2、工学主体的结合; • 3、工学地点的结合; • 4、工学环境的一体化; • 5、考核方式的一体化; • 6、工学交替; • 7、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组织模式: 1、多学期 2、分段式
五、课程建设:问题与出路 • 问题: 1、专业与行业的融合度不高 2、教师课程整合、开发的能力不够 • 出路: 1、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综合培训课程 2、课程针对性、适应性、整体性与前 瞻性
课程开发的措施 • 1、基于工作过程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行业技术标准 • 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 3、标准:精品课程建设 • 4、方法:说课 • 5、措施:课程专项评估
说课要点: • 1、课程性质(地位、作用、目标) • 2、教学安排(学时、内容,实践) • 3、重点和难点 • 4、教学方法 • 5、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灵活多样,将优势和特点说出来,如师资,教材,教学大纲,参考资料,多媒体、教具等,学生情况。
领导方法的特点 特点:宏观性、动态性…… 动态性:“领导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是动态性。” 教学方法:案例 作业:设计方案 方法特点:案例教学,参与式、问题式
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举例) 吸引感觉的因素分析 动、强、变(运动、强度、变化)
1、旋转——运动 2、刺眼——强度 3、变换——变化
1、动——配合部分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有起色1、动——配合部分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有起色 2、强——工作有优势,能他人所不能 3、变——打造特色和亮点 运用了参与式、问题式、类比式、引申式教学法
六、师资队伍 兼职教师: 1、兼课教师 • 2、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可没有教师资格证书); • 3、签定协议的可算为专任教师 • 4、带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兼职教师来上; • 5、参与校内的改革和决策、论证 • 6、参加教师培训 • 7、形成向专职教师和正式编制教师转化的机制
双师素质 教育部(教高[2008]5号)文,“双师” 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 1、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在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校内重大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