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1.21k Views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指導教授 : 黃光明教授 組員 : 戴立華、黃月樺、黃欽鎰、葉維加、陳昭如.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 二、新住民之子女在學校所產生的問題為何 三、個案介紹 四、教師對新住民之子的輔導及如何做好親師溝通 五、結論: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因應策略.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 何謂新住民? 新住民產生的原因? 內政部戶政司新住民人口統計情形 台灣新住民現象與其衍生的問題.
E N D
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關係的探討 指導教授: 黃光明教授 組員:戴立華、黃月樺、黃欽鎰、葉維加、陳昭如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二、新住民之子女在學校所產生的問題為何三、個案介紹四、教師對新住民之子的輔導及如何做好親師溝通 五、結論: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因應策略
一、何謂新住民子女 • 何謂新住民? • 新住民產生的原因? • 內政部戶政司新住民人口統計情形 • 台灣新住民現象與其衍生的問題
外籍新娘俗稱。1990年代以後,台灣外籍配偶人數漸增,台灣主流媒體往往特別對於其中的女性配偶,冠以「新娘」的稱呼,例如:印尼籍者稱呼為「印尼新娘」,越南籍者稱呼為「越南新娘」,並以「外籍新娘」統稱這個群體 。 「新娘」-歧視。因此於2003年,婦女新知基金會曾舉辦「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徵文活動」,以表達這些女性希望社會能稱呼她們為「新移民女性」的訴求。 何謂新住民?
新住民產生的原因 • 隨著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並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助長之下,使得國人與國際人士互動交流機會頻繁,形成國民與外籍及大陸籍通婚的情形日益增加。台灣地區的跨國婚姻家庭的女性配偶多來自於東南亞國家。1997年以後幾乎都是來自越南的外籍配偶。 • 社會變遷現象而產生性別偏移現象(女多於男)。 • 東南亞地區婦女普遍為經濟弱勢。 • 近年來台灣女性主義抬頭,大部份女性都晚婚。
娶不到老婆可以考慮到越南,20萬就可解決,並可以換一位。娶不到老婆可以考慮到越南,20萬就可解決,並可以換一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qClOtic-g Student Work/SHU-T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學生作品/樹德科技大學視傳系/龔蒂菀老師
近5年國籍結構趨勢變化: • 外籍配偶在台人數 96年底外籍配偶以越南籍占59.24%最多,其次依序為印尼籍(占10.80%)及泰國籍(占10.73%),近年來因外籍配偶逐漸減少且國籍別漸趨均勻化,至101年底雖仍以越南籍最多,但其所占比率已跌至43.23%(或減16.02個百分點),其次依序為泰國籍占13.55%(或增2.82個百分點)及印尼籍占10.16%(或減0.64個百分點)。
新住民子女父母國籍別統計(新北市地區) • 外籍配偶所面對的問題 1.語言、文化與生活適應不良。 2.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網絡缺乏。 3.感情基礎薄弱、婚姻缺乏互信。 4.貧窮與就業問題。 5.子女養育與教養壓力。 6.婚姻暴力的問題。 2012.01.02教育部外籍及大陸配偶及其子女教育通報系統 (新北市地區)
一、課業學習障礙問題 • 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表現上普遍較差(除少數家庭環境較佳者例外),學業適應不良的情形出現在國小低年級和幼稚園階段,以語言學習及語言結構的科目較差,數學科目次之。 • 許多外籍家庭子女進入學校就讀後,因為母親語言表達和閱讀中文的障礙,無法正確、適當教導學童課業,使得學童在注音符號及國字書寫上的學習有停頓的現象。
教師在輔導外籍配偶子女學業及生活適應問題時,常因為學校、社會相關資源不足、辦理補救教學或課後輔導意願不高、教師認為外籍家庭的家長比較不關心子女學習狀況的刻板印象,影響教師對學童的指導成效。教師在輔導外籍配偶子女學業及生活適應問題時,常因為學校、社會相關資源不足、辦理補救教學或課後輔導意願不高、教師認為外籍家庭的家長比較不關心子女學習狀況的刻板印象,影響教師對學童的指導成效。 • 由於班級師生對多元文化的不了解、誤解和偏見,許多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發生適應上的問題,老師又無法適度處理這些孩子適應不良的情況時,便導致這些孩子被貼上標籤。
二、語言學習困擾問題 • 父親外出工作,孩子教養全由媽媽負責,在長期親子互動下自然而然學習媽媽說話的方式、口音,使得學童說話腔調遭到糾正或被同學取笑,因而覺得自卑,拒絕與人交談,產生許多學習問題。 • 多數研究顯示外籍配偶子女在語言學習表現上呈現明顯弱勢,尤其在閱讀理解、口語理解、基本讀寫字方面表現各不相同。 • 研究指出,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智力、注音符號能力、語詞理解、聽覺理解與一般兒童並無差異,但語詞表達顯著地低於一般兒童。
三、人際學習問題 • 雲林縣外籍配偶子女在校同儕關係時發現:約有兩成的幼兒園及國小兒童在同儕關係上出現問題,幼兒園常出現的問題是"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語言影響人際關係"、"獨來獨往",國小兒童最常出現的問題則是:"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遊戲時與同學互動不良",極不容易與其他同學建立友誼關係,尤其是那些在語言溝通表達能力欠佳的兒童在與同儕互動時,容易產生內向互動,不易與同儕互動,常利用肢體動作表達,容易與同儕產生衝突。
外籍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 A學校狀況簡介: • 海邊A國小為鄉內中心小學,全校學生約八百人,每班學生數約二十八至三十人。 • 本社區產業兼具農漁特色,主要農產品以稻米、甘蔗、高粱、玉米、大豆為主以及經濟作物為輔。漁業以養殖虱目魚、吳郭魚、鰻魚為主。 • 本社區緊鄰布袋鎮布袋漁港,以八掌溪與台南縣鹽水鎮相隔,交通便利。
A國小外籍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 (一)學習適應 1.學習較為遲緩 • 總是比別的同學慢半拍 • 常常因為跟不上而放棄 2.學習成就低落 • 學習能力佳 • 學習動機弱,態度被動馬虎 • 字跡潦草
(二)常規適應 1.上課不專心 2.自理能力需加油 (三)人際互動 1.師生互動 • 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2.同儕互動 • 少數不知如何與同儕相處或與同儕相處容易產生摩擦
大山國小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概況 【學校狀況簡介】 • 大○國小位於平地,屬於鄉下郊區小學,於兩區交界地帶,全校學生176人,每班學生數約10至21人,學校距區中心約15分路程。
訪談大綱 • 新住民學童之家庭狀況(含家庭社經、教養方式) • 新住民學童學業適應狀況 • 新住民學童常規適應狀況 • 新住民學童同儕相處狀況 • 新住民學童師生關係狀況 • 新住民學童在學校最大的困難處為何? • 新住民家長如何協助處理學童的困難處
四、教師對新住民之子的輔 導及如何做好親師溝通
新住民輔導 • 一、課業學習障礙問題 • 加強新住民子的課業輔導機制,並藉由政府的力量帶動民間來合力舉辦課後輔導等相關機制,拉近新住民子女課業學習障礙問題。
二、語言學習困擾問題 • 推動外籍配偶識字教育的各項工作。 • 蒐集、彙整外籍配偶識字教育資源,建立新移民識字教育資源網絡,並提供諮詢服務。
三、人際學習問題 • 因大多數學童,因家長屬於外籍配偶時,往往會產生語言的隔閡及溝同不良等情況,教師應該多加強班級上同學與這些同學的互動,並帶領學生認識學習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從中學習到互助合作精神
親師溝通 • 親師溝通 • 接納並肯定家長 • 促近雙方的認知與瞭解 • 建立相互尊重 • 提供多元管道與機會 • 善用社會資源 • 因地因人制宜
五、結論:新住民子女教育 之因應策略
一、對外籍媽媽的教育與協助 吳清山認為,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所以要能夠有效處理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必須從外籍媽媽的基本教育著手,才能見效,因此: • 提供學習中文的機會 • 實施產前教育 • 設置輔導網路 • 學校協助發揮親職功能
二、對新住民子女的教育輔導與協助 謝慶煌指出,學前教育對於外籍配偶子女而言,是補強其早期語文與學習經驗的重要管道,故: • 「機構式」的學前教育 • 加強外籍新娘子女研究 • 提升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成就
三、教師相關能力的提升 • 為能對新台灣之子的學習提供更多更有利的協助,教師必須了解新台灣之子的家庭背景,可透過家庭訪問獲得最直接的訊息。 • 而由於為數不少的外籍配偶子女有發展遲緩或學習障礙等問題,所以教師也須具備相關知能,使自己能應付教學現場的各項問題,並提供外籍新娘最適當的建議與幫助。
四、目前政府的相關政策 • 教育部深覺新住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將其列入教育優先區範圍,補助學校辦理親職教育、學生學習輔導等,也將規畫新住民子女,比照原住民、低收入戶或單親家庭子女等較弱勢族群學生,行文建議各縣市開放其可優先入讀公立幼稚園,讓他們在四至六歲及早接受教育,以奠定良好語文學習基礎。 • 「弭平落差計畫」 • 「火炬計畫」
五、加強社會大眾的多元文化教育 車達(2004)鑑於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入學人數的逐年增加,對於學校環境中的教師及學生,宜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態,接納並協助學童能夠在多元包容的環境中順利成長。
六、結合民間力量共同推動與辦理 偏遠地區,更需要結合鄰里鄉鎮等社區單位,共同來合作推動外籍家庭成員的成長與融入。善用民間團體的力量,讓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進入需要服務之外籍配偶家庭,期能透過長期且持續的關懷與協助,讓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感受各界支持與關懷的溫暖。
七、內政部推行的「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 • 102學年度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行動方案 • 102學年度火炬計畫說明會簡報(二)
結 論 現在的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外籍配偶和新住民也成為台灣不可多得的一份子,因此欣賞多元文化和尊重及認同,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課題。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04),臺閩地區各縣市出生登記人數按生母國籍分, 資料來源: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處(2006),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 資料來源: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出入國即移民署(2013) ,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 資料來源:http://www.immigration.gov.tw/np.asp?ctNode=33976&mp=1 黃沛文(2009),新住民子㊛教育困境與因應策略 , 資料來源: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4_06_19vol024_06_19.pdf 陳慧(王苓)(2006),新住民子女教育問題與解決策略之探討, 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5期,2006年5月15日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