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 济南二中 高玉玲. 一 . 命题趋势. 例 1 :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A. 市舶使 B. 总税务司 C. 澎湖巡检司 D. 理藩院. 例 2 : 20 世纪 50 年代,话剧 《 等待戈多 》 的 上演均引起轰动 ,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 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 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 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一 . 命题趋势.

stas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专题讲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 济南二中 高玉玲

  2. 一.命题趋势 例1: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A.市舶使 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 例2:20世纪50年代,话剧《等待戈多》的 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3. 一.命题趋势 例3: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 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 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举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 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 等领域

  4. 二.教材分析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5. 二.教材分析

  6. 二.教材分析

  7.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 法家思想 1.主张进行政治改革; 2.主张实行法治; 3.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8.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商鞅变法 A.实行连坐;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燔书明法 A.统一度量衡 B.实行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9.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三公九卿 C.地方:郡县制度; D.法律:颁布秦律 经济:A.土地私有; B.三个统一 文化: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0.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3.巩固:两汉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A.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B.选拔人才,重视考核 C.削弱王国,控制地方; D.完善法制,打击豪强 军事: 出兵匈奴,改变被动;进军南越,南海九郡 经济: A.改革币制,法定五铢; B.盐铁官营,国家垄断 C.平抑物价,营财两税 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封建统治思想; B.中央太学,地方郡国学----确立封建官学制度; C.尊儒尚法----形成统治根本思想

  11.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3.巩固:两汉 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不给武将实权; B.重用有才文官; C.扩大尚书台权力

  12.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3.巩固:两汉 两汉政治制度 监察:刺史制度 地方:郡国并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选官:察举制(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

  13.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3.巩固:两汉 4.完善:隋唐 隋唐政治制度 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科举制 军事制度:府兵制—募兵制(中央集权 人民负担)

  14.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3.巩固:两汉 4.完善:隋唐 5.加强:北宋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统军大将/节度使/枢密院/更戍法/禁军 行政:中央---参知事、枢密使、三司使 地方---知州、通判 财政:转运使 司法:文官 教育:改革科举制

  15.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史实:1.形成:战国 理论---法家思想 实践----商鞅变法等 2.确立:秦朝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明: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三司分权; 军事----五军都督府 法律----《大明律》 特务----厂卫机构 科举----八股取士 3.巩固:两汉 4.完善:隋唐 5.加强:北宋 6.发展:元朝 7.顶峰:明清 清:中央----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思想----文字狱

  16. 政治制度 一.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认识: 概念:专制主义----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 皇帝---中央机构---地方 矛盾: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17. 政治制度 二.其它政治制度 1.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3.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科举制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 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太宗---进士、明经最为重要 武则天----殿试、武举 玄宗----高官主持,成为定制 3.北宋:等级---乡/省/殿试 科目---减少 方法---糊名法 名额---增多

  18. 政治制度 二.其它政治制度 1.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3.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4.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保甲制---八旗制

  19. 农民战争 1.原因:政治黑暗,土地兼并,自然灾害 2.特点:秦末----首创精神 东汉----组织准备 隋末----走向联合 唐末----流动作战 明末----均田免粮 3.作用:A.推翻腐朽王朝; B.迫使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4.结局: A.失败 B.农民起义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 C.农民起义领袖蜕化成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20. 分裂与统一 史实:1.三次大分裂: 春秋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宋元 2.四个完成统一的朝代: 秦、西晋、隋、元 3.九个基本统一的朝代: 秦、西汉、东汉、西晋、 隋、唐、北宋、明、清

  21. 分裂与统一 认识: 统一因素: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民族因素; D.人民愿望; D.局部统一; E.中华民族凝聚力; E.中国传统文化. 分裂因素:A.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B.政治根源:中央集权的削弱; C.民族原因:民族矛盾的激化; D.外部原因:外来力量的干涉

  22. 封建盛世 史实:1.西汉---文景之治 2.东汉---光武中兴 3.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4.清朝---康乾盛世 认识:盛世是相对的 A.即使在封建盛世农民也随着沉重 的剥削; B.由盛世走向衰落是封建王朝的规律

  23. 社会改革 史实:春秋----A.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 B.承认土地私有的改革: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 2.战国----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等 3.新朝----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王莽改制 4.北魏----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改革 5.五代十国----顺应统一趋势的改革: 周世宗革命 6.北宋----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24. 社会改革 认识: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A.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B.改革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C.改革派与反动派的力量对比.

  25. 古代经济概论 一.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1.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3.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科学的积累, 4.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 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6. 古代经济概论 二.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①生产工具改进: ②耕作技术提高: ③水利工程兴修: ④作物品种增加; ⑤粮食产量提高 ⑥农业商品化增强: 2.手工业:A.部门的增多; B.技艺的提高; C.手工业内部分工的扩大 D.花色品种的增多 3.商业:A.商品种类 B.集市和城市 C.货币的发展 D.对外贸易

  27. 土地制度 史实:封建社会: ①战国时废井田,开阡陌 以法律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屯田制:A.招募流民,军事编制, 开垦荒地,设官管理 B.享有使用权,交纳收获物 ③均田制:A.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奴婢和耕牛也可授田; B.土地不得买卖 C.官吏可在官府附近受田; D.农民交纳租调,服兵役和徭役 ④更名田:将明清蕃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 所有.

  28. 赋役制度 一.史实: 1.春秋: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2.西汉:编户齐民 3.北魏:租调制 4.唐朝:前---租庸调制,后---两税法; 5.北宋: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6.明朝:一条鞭法; 7.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29. 赋役制度 A.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 -----以两税法为标志;到摊丁入亩丁税取消. B.征税时间由不固定转向固定 ----以两税法为标志; C.农民由必须承担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转变 为可以代役 ----以租庸调为标志,募役法发展为纳钱代役; D.税种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至摊丁入亩丁税消失. E.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 ----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0. 古代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四.资本主义萌芽: 1.实质:雇佣关系; 2.地位: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3.缓慢原因:A.农民非常贫困 B.地主买田置地 C.重农抑商的压制 D.闭关锁国的影响

  31. 民族关系 史实: 1.春秋战国: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北---匈奴/东胡,西---戎,南---越 2秦朝: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灭掉六国,统一南越/西南/匈奴 3.两汉:与边疆各民族关系的发展. 匈奴/西南夷/百越 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 途径:民族迁移/民族战争/封建化改革/改善关系 5.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个特征/五个民族

  32. 民族关系 史实: 5.宋元:A.封建经济向边疆地区扩展---辽/夏/金 B.元朝出现民族大融合 双向迁移/称为汉族/形成回族 7.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家巩固 蒙古---抗击瓦剌,通好鞑靼, 平定准噶尔叛乱,土尔扈特回归 回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建伊犁将军 西藏---乌思藏/卫所/僧官 五世达赖/五世班禅/驻藏大臣 西南---改土归流

  33. 对外关系 一.秦汉:对外关系的开拓时期 1.范围:东亚---朝鲜/日本等; 西亚—安息; 欧洲----大秦 2.交通:海陆丝绸之路; 3.影响:A.东亚文化圈形成; B.欧亚两大文明中心直接交往 二.隋唐:对外交往的繁荣时期 1.交通发达:海陆并进 2.范围广泛:继续亚欧,开始非洲 3.内容丰富: 4.双向交流:

  34. 文 化 二.秦汉: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1.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2.中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 气势恢弘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承上启下 ①科学技术新的成果: ②玄学形成道学变化: ③佛教传播反佛灭佛: ④文学内涵大大丰富: ⑤书法绘画大放光彩:

  35. 文 化 四. 宋元:高度繁荣 ①科技:三大发明为代表; ②教育:私人书院为特点; ③文学:宋词/元曲为主要成就 5.明清:承古萌新 ①科学:科技新的成果,集大著作相继问世; ②思想:理学走向极端,民主思想产生; ③文学: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小说成为主流; ④类书:古典文化进入总结;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⑤外来文化:西学东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