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34 Views
对甄嬛的伦理分析 ——应用伦理学期中课题实践. 组长 : 周 迅 12300130118 组员 : 高溱徽 13300270092 郭慧纯 11307100412 张懿雯 12300130104 朱 迪 13301020113. 研究背景 甄嬛的热播及背后的争议. 目 录.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总结与思考.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调查复旦大学学生对 《甄嬛传》中相关 伦理争议的态度和看法 ; 2、 为现实生活中面临类似伦理困境的人们提供指导和借鉴 ;
E N D
对甄嬛的伦理分析——应用伦理学期中课题实践对甄嬛的伦理分析——应用伦理学期中课题实践 组长:周 迅12300130118 组员:高溱徽 13300270092 郭慧纯11307100412 张懿雯12300130104 朱 迪 13301020113
研究背景 甄嬛的热播及背后的争议
目 录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总结与思考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调查复旦大学学生对《甄嬛传》中相关伦理争议的态度和看法; 2、为现实生活中面临类似伦理困境的人们提供指导和借鉴; 3、抛砖引玉,引发人们在相关伦理课题上更深层次的思考; 4、对于文艺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的讨论。
研究方法与内容 理论综述 只有同相关理论相结合,才能做到对具体化问题探其本源,服务于之后的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 问卷调查 关照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考察身边的人们对这一议题的看法,将问题引向现实生活。 专业学者能对本组课题做出更为专业的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人物访谈
理论综述 ——研究内容与方法 关于人性的理论 1、道德的可能与必要:人性的二重性决定需要和利益的二重性 2、利己主义:“为己利他”或“单纯利己” 爱情伦理 1、爱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爱情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2、爱情与婚姻 有关社会的伦理 1、人是社会性动物 2、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
问卷调查 ——研究内容与方法 问卷概述 1、采用方法:问卷星网络调查方式 2、调查主要内容为:复旦大学学生对《甄嬛传》相关伦理问题 的看法与态度,整张问卷共包含11道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 3、问卷于11月20日发放至12月1日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124份 (问卷内容及具体回收结果详见附录)
问卷调查 ——研究内容与方法 局限性分析 1、问卷设计过程中的局限性: 问卷设计的繁琐复杂; 答案偏差; 2、定性分析的局限性 3、问卷回收过程中的局限性: 样本代表性问题; 所获信息质量问题。
问卷调查 ——研究内容与方法 数据分析 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分析主要方面:爱情伦理、人性伦理、社会伦理、文学伦理。
对《甄嬛传》的了解程度: 问卷调查 ——研究内容与方法
对甄嬛与十七爷的乱伦之恋: 爱情伦理 ——问卷调查
对甄嬛与十七爷的不伦之恋: 爱情伦理 ——问卷调查 • 爱情的本质为何? • “婚外情”与不伦之恋? • 女性在婚恋当中地位的改变与解放
甄嬛入宫后变得工于心计的原因是: 社会伦理 ——问卷调查
甄嬛入宫后变得工于心计的原因是: 社会伦理 ——问卷调查 • 人的社会属性 • 社会化问题 • 避免陷入“环境决定论”的谬误
如何看待甄嬛不择手段地复仇: 人性伦理 ——问卷调查
甄嬛的勾心斗角、以恶抗恶对现实生活的借鉴:甄嬛的勾心斗角、以恶抗恶对现实生活的借鉴: 人性伦理 ——问卷调查
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或遭迫害排挤时,你会作何选择: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或遭迫害排挤时,你会作何选择: 人性伦理 ——问卷调查
对复仇、以恶制恶和实际操作的分析 甄嬛的复仇复仇心 目的善与手段恶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为己利他 利己不损人 人性伦理 ——问卷调查
对利己主义的理解: 人性伦理 ——问卷调查
对利己主义的理解: 人性伦理 ——问卷调查 • 合理利己主义为己利他 • 个人主义单纯利己 • 心理利己主义自私利己 无私利他
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观传播的看法: 文学伦理 ——研究内容与方法
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观传播的看法: 文学伦理 ——研究内容与方法 • 文艺创作环境宽松 • 观众的判断、鉴别能力 • 文艺创作应当坚持的底线
人物访谈 ——研究内容与方法 访谈介绍 • 访谈对象:陈金华老师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负责人 本课程任课老师
人物访谈 ——研究内容与方法 访谈视频
人物访谈 ——研究内容与方法 访谈总结 • 对现实生活的借鉴意义 • 对于恶意中伤,以德报怨还是以牙还牙,抑或声张正义? • 好的结果和不好的手段之间如何权衡 • 文艺作品应当坚持的价值观导向
总结与思考 课题总结 • 人性的二重性使得道德成为必要 • 多角度审视研究对象 • 从历史真实看宫廷剧,历史剧 • 复仇是人性的真实展现,也是现价段人类的需要
总结与思考 反思与展望 • 局限与不足 • 期待大家的讨论与批评
参考文献 [1]陈金华.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章海山,罗蔚,禹芳琴.伦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局,2003. [5]邬移生.利己主义的理论分析[D].学术理论,2006年第5期下. [6]汪怀君.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2003年3月10日. [7]柳俊杰.“家国一体”与中国古代伦理政治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祁飞,张海南.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辨析[N].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5月,第26卷,第3期.
组员信息与分工明细 组员信息
组员信息与分工明细 分工明细
谢谢观赏 报告人:张懿雯 周 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