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再认识

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再认识. 杨九俊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顶层设计的基本思想. 1. 指导思想是 “ 三个面向 ” 思维方式的突破 目的手段的统一 精神、内涵相互包容. 日 1866 福泽渝吉 25 万册 (1 年 ) 中 1856 江南造船局 1.3 万册 (30 年 ). 工具性 内在的统一 本体性. 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 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 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 2. 核心价值观是 “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再认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再认识 杨九俊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 一、顶层设计的基本思想 1.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 思维方式的突破 目的手段的统一 精神、内涵相互包容

  3. 日1866 福泽渝吉 25万册(1年)中 1856 江南造船局 1.3万册(30年)

  4. 工具性 内在的统一 本体性 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 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 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 2.核心价值观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5. 3.改革目标关注“新人”培养 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出发点 灵魂 根本指向

  6. 具体目标:怎样培养人 体系的勾勒 课程功能的转变是核心 课程管理政策调整在于增强适应性

  7. 4.开发和实践的理念是超越“学科中心” (1)增强课程综合性 学科类综合课程(科学、艺术等) 高中“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结构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 学科内部“综合性学习”板块 柔化学科界限,加强生活联系

  8. 增设新的学科 必要的删减 内容的时代性 三个维度的设计 学科课程在为学生建立富有逻辑、理性、系统的个体认知框架,以及发展高级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改进学科课程

  9. (3)丰富、激活地方和学校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责任和义务 调整比例 80-84% (92%)

  10. (4)构建选修课程 (5)倡导探究性教学 (6)推进多元化的评价

  11. 5.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 方案设计(目标、内容、制度) 组织实施(先实验后推广)

  12.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建设 1.理论基础 间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直接:课程哲学

  13. 2.吸纳、借鉴 钟启泉、张华 平等与高质量教学民主、教学公平观 民族性与国际性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主体教育观 人与自然 生态伦理观 个人与社会 个性发展观 “守护家园”:杨启亮

  14. 3.课程表达 课程理念: 回归学生主体 课程结构: 超越学科中心 课程实施: 突破教材本位 课程管理: 实现赋权增能 课程评价: 走向促进发展

  15. 4.理论事件 王策三 钟启泉 “轻视知识”问题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凯洛夫教育学 怎样对待传统 “回归生活世界”问题 张华 郭华 怎样理解“生活世界” 能否回归 怎样回归

  16. 5、理论普及 (1) 课程思想启蒙 教育思想流派 课程论、教学论 教育基本理念

  17. 符号表征学习 陈述性知识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广义知识 动作技能 一般智慧智能 程序性知识 智慧技能 高级智慧技能 明确知识 缄默知识

  18. (2)概念重建 学习、教学: 学校、教师: 个体建构的过程 学习主体多元对话的过程 “问题解决学习” 灌输中心教学 对话中心教学 专制独裁关系 平等合作关系 资源掠夺关系 资源共享关系 个别 共同体

  19. (3)专业意识觉醒 课程意识的敏感性 基于实践的教育理解 校本化、个性化的思想表达

  20. 1.推进策略 具体国情:面广量大 系统性、全方位 准备不足(资源、师资、观念) 发展的不均衡 环境不宽松 社会改革的影响 组织化程度较高 改革内在需求强烈 三、课程改革的丰富实践

  21. 教育变革的特点 启示一: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变革越复杂,你能迫使它做的越少) 启示二: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有时还违反常理) 启示三: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 启示四:愿景和战略计划稍后形成(不成熟的愿景与盲目的计划)

  22. 启示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然有同等的力量(对于孤独性和小集团思想,没有单方面的解决办法)启示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然有同等的力量(对于孤独性和小集团思想,没有单方面的解决办法) 启示六:集权和分权都行不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策略是必要的) 启示七:与更广泛的环境联系对成功必不可少(最好的组织机构向外部学习也向内部学习) 启示八: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动力(变革太重要了,不能把变革只交给专家,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熟练掌握是最后的保障) (迈克尔.富兰,2004)

  23. 策略创新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 立与破的结合 预设与生成的结合(动态把握激励创生) 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结合 教师成长与课程进步结合 课改与基础教育整体发展结合

  24. 2.实践生成的积极可能 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 以内涵发展为重点的公平推进 以质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探索 以文化转型为特征的学校文化建设 3.经验与问题(略)

  25. 四、持续推进的路径选择 1.明确战略目标 以培育新人为“核心” 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推动学校自主发展 落实保障措施 实现文化转型

  26. 2.关注国家层面的变化 组织机构的重建与功能定位 课程标准的修订 课程结构的调整 工作重心的转移

  27. 三维目标: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 学科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关于人的素质 发展不断具体 化的理解过程 3.深化教育理解

  28. 内在一致性 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彼此的关联性 认知、情感与价值信念体系 互为基础性

  29. 活动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必须寓于活动之中,教学多重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活动和经验为载体

  30.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哪里? 课程体系的背后 教师的教科书意义 显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意义 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31. 有效教学 (1)思想观照: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 从终结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

  32. (2)有效 有效率 有意义 单位时间,课堂空间 投入与产出之比

  33. 为什么教 教学什么 教学谁 怎样教学 教学结果 意义性 本体性 主体性 策略性 反思性 (3)教学

  34. (4) 对象的全面性(全体、不同层次、个别) 思维的有效性(独立、主动、品质) 过程的完整性(诊断、反馈、辅导) 方式的匹配性(知识板块、学习起点、情境) 行为的意义性(善、道德、合理性) 产出的高效性(整体、长效、个性)

  35. 4.提升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是教学的理想者 课程领导是课程知识的建构者 课程领导是不断的变革者 课程领导是友好的合作者 课程领导是责任的担当者 课程领导是必要条件的保障者

  36. 5.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37. 6.构建支撑平台 教师教学与培训 专业服务 资源开发 制度保障 舆论支持

  38.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