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

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感觉器 :指机体的特殊感受器,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器。 感受器 :是指机体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组织构造。有游离神经末梢 、 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其功能为接受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感受器种类繁多,广泛地分布于人体各部,形态和功能各异,解剖学中通常根据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不同,把感受器分为三类: 1 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及听器等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切割、温度 、 光、声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sova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

  2. 第一节 概 述 • 感觉器:指机体的特殊感受器,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器。 • 感受器:是指机体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组织构造。有游离神经末梢、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其功能为接受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感受器种类繁多,广泛地分布于人体各部,形态和功能各异,解剖学中通常根据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不同,把感受器分为三类: • 1 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及听器等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切割、温度、光、声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 2 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刺激于这些器官的物理或化学因素,如压力、渗透压、温度、离子和化合物浓度刺激。 • 3 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

  3. 第 二 节 视 器 • 一 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借筋膜与眶壁相连,并有眶脂体垫衬。前有眼睑保护,后面有视神经连于间脑。

  4. 眼球 : • (一)眼球壁: • 1外膜(纤维膜): • a前1/6为角膜、致密透明、屈光、无血管。 • b后5/6为巩膜、不透明、乳白色、巩膜静脉窦。

  5. 2中膜(血管膜): • a虹 膜:瞳孔、虹膜角膜角。 • b睫状体: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肌。 • c脉络膜:后2/3,富含血管。 • 3内膜(视网膜): • a虹 膜 部: • b睫状体部: 盲部,锯齿缘,黄斑,中央凹。 • c视 部:视椎细胞,视杆细胞。

  6. (二)内容物: • 1房 水:充满眼房的澄清液体。 • 2晶状体:富有弹性的双凸镜状透明体。 • 3玻璃体: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7. 二 眼副器: • 1 眼睑:上、下睑,睑裂,外眦、内眦,睑缘,睫毛,睫毛腺(麦粒肿),眼轮匝肌,提上睑肌,睑板。 • 睑板腺:分泌油样液体,有润滑睑缘并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苦睑板腺阻塞,形成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

  8. 2 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窿,分泌粘液。 • 3 泪器:泪腺:位于眼眶上壁外侧的腺窝内,有10-20条排泄小管、开口于结膜上穹。 • 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

  9. 4 眼球外肌: • 共7条,全是骨骼肌。 • a上直肌:向上内 • b下直肌:向下内 • c内直肌:向内 • d外直肌:向外 • e上斜肌:向下外 • f下斜肌:向上外 • g提上睑肌:上提上睑。 眼轮匝肌:收缩时关闭睑裂。

  10. 第三节 前庭蜗器(位听器) • 包括前庭器和蜗器两部分。这两部分机能虽然不同,但结构上关系密切,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是接受声波和位觉刺激的感受器,外耳和中耳是传导声波的部分。

  11. 一 外耳:收集、传导声波,包括三部分: • 1 耳 廓:大部分以弹性软骨为支架,下端无软骨,耳垂。

  12. 2 外耳道:从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0-2.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内有皮肤(薄),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

  13. 3 鼓 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

  14. 二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 • 1 鼓室:颞骨岩部内,是鼓膜与内耳之间的含气小腔。具6个壁,内含听小骨、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有前庭窗、蜗窗。

  15.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组成杠杆系统(听骨链)。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组成杠杆系统(听骨链)。 • 2 咽鼓管:连通咽腔和鼓室。 • 3 乳突小房:颞骨岩部内的许多含气小腔。

  16. 内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是位听器的主要部分。 • 迷路: • 1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三个互相垂直的“C”形弯曲小管)。

  17. 2 膜迷路:上皮与结缔组织组成的膜性结构(小管或囊):蜗管、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 • ①基底膜:螺旋器(corti,有毛C、支持C、盖膜),前庭膜、前庭阶,鼓阶,内淋巴,外淋巴,内淋巴与外淋巴互不相同。

  18. ②椭圆囊斑,球囊斑:毛C、纤毛、位砂膜、位砂。②椭圆囊斑,球囊斑:毛C、纤毛、位砂膜、位砂。 • ③壶腹嵴:胶质终帽。 • 四 声波的传导:

  19. 第四节 本体感觉器 • 一 肌梭:分布在骨骼肌内的梭形小体,长约1-7mm,外有结缔组织被膜,与骨骼肌纵轴平行排列,其中有6-12条梭内肌纤维特化形成:1 核袋纤维(对快速牵拉敏感);2 核链纤维(对缓慢持续牵拉敏感)。还有感觉神经纤维:1 较粗:螺旋纤维末梢;2较细:末端稍膨大,花枝末梢。也有运动神经末梢:γ神经元,分布于梭内肌纤维的两端。功能:肌肉长度感受器,感受动力工作中肌肉长度的变化。 • 二 腱梭:高尔基腱器官,分布于肌腹与肌腱连接处,结构类似于肌梭。功能:肌肉张力感受器,能感受静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

  20. 第 五 节 皮 肤 • 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且是巨大的感受面,约1.7m2。 • 一 皮肤: • 1 表皮:a 角质层;b 透明层;c 颗粒层;d 棘层;e 基底层。 • 2 真皮:a 乳头层: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触觉小体。 • b 网状层: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汗腺、皮脂腺、毛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

  21. 二 附属器: • 1 毛发; • 2 皮脂腺(泡状腺); • 3 汗腺(单管状腺); • 4 指(趾)甲。 • 三 功能: • 1 保护机体; • 2 感受刺激; • 3调节体温; • 4 分泌; • 5 排泄等。

  22. 第 六 节 体育运动对感觉 器官的影响 • 一 对视觉(射击运动员); • 二 肌梭; • 三 皮脂:运动员特别是马拉松运动员的皮 脂薄,游泳运动员稍厚(保温,腹部脂肪)。 • 四 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可产生黑色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