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实现真我 —— 儿童社会性发展. 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谢美红 唐锦秀. 讲座提纲.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儿童社会性教育 第三讲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总结与展望. 第一讲 导 论. 一、 社会性、社会化 社会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美国心理学家墨森则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

sor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实现真我——儿童社会性发展 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谢美红 唐锦秀

  2. 讲座提纲 • 第一讲 导论 • 第二讲儿童社会性教育 • 第三讲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 总结与展望

  3. 第一讲 导 论

  4. 一、社会性、社会化 • 社会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 美国心理学家墨森则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

  5.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系统的发展、性别化、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发展、社会认知发展、学校社区及其他文化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等等。

  6. 儿童各年龄阶段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社会关系—同父母、兄弟姐妹(出生顺序与照看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社会相互作;和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2、情绪的发展;3、意志行为的发生;4、依恋的发展。 •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自我意识、道德认知、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同伴关系。 •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交往。

  7. 第二讲 儿童社会性教育

  8. 一、社会性教育的意义 社会性教育即有目的、有意识地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社会的要求积极地影响、教育下一代,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社会认识、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情感态度、发展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成长为本社会所期望和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其意义在于:1、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现状) 2、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3、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9. 二、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教育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有关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0. (二)内容与要求 1、多直接经验,从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内容 2、真实性、现实性 3、十分重要而普遍的问题 4、有重点而又把握整体 (三)指导要点

  11. 第三讲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1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人的社会性发展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 • 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因素很多,如:幼儿气质、同伴交往、师幼互动、家庭教育方式、社会文化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13. 一、依恋

  14. 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 又叫达尔文反射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15. (一)定义 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二)特点 1、发生在婴幼儿与其经常接触者之间 2、感情联结具有强烈性、持久性、密切性 (三)表现 1、最愿意与依恋目标在一起,感到最大愉悦 2、更多趋向依恋目标,与之分离会感到极大痛苦、焦虑 3、依恋对象比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

  16. 积极、良好 不安全、不良 (四)研究结果 1、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 65%-70% (2)回避型 20% (3)反抗型 10%-15% 2、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

  17. 安全型依恋 • (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 • (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 • (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 • (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 (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 回避性依恋 • (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 • (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 • (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

  18. 反抗型依恋 • (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 • (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 • (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 • (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 3、依恋类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9. 幼儿对教师的依恋 • 让爱延续······

  20. 二、分离焦虑

  21.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之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 • 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

  22. 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

  23. 讨论:如何让初入园的幼儿克服分离焦虑?

  24. 三、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

  25. (一)同伴交往的含义、特点与重要性 • 含义:个体与年龄相仿者或心理水平相当的 个体之间的交往。 • 特点: • 1、平等性和互惠性 • 2、选择性和决定性强 • 重要性: • 1、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 2、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 3、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26. 类型与特征 1、受欢迎型儿童 13.3% 女 >男 • 类型特征: 同伴喜欢、接纳,非常愿意与他交往,在群体中地位高 • 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社交能力强,亲社会行为较多 2、被拒绝型儿童 14% 男 >女 • 类型特征: 同伴排斥、拒绝,同伴关系紧张,在群体中地位低 • 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缺乏适宜社交策略,消极行为多 • 攻击型 易形成外部化问题,如逃学、人际敌意、暴力、犯罪 • 退缩型易形成内部化问题,如恐惧、焦虑、退缩

  27. 3、被忽视型儿童 19% 女 >男 • 类型特征: 同伴忽视、冷落,很少被提到,在同伴群体中没有地位 • 自身特点:交往态度消极、拘谨、退缩,社交能力弱,不知如何交往 4、一般型儿童 52.94% 女 ~ 男 主动性、友好性、策略一般。在同伴中地位一般,没有特别受欢迎但也没有被所有人排斥,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 5、矛盾型儿童 幼儿园极少 被接纳和被拒绝的分数都高,是指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作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

  28. (二)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婴儿期(1-3岁) 1、6个月以前:交往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 2、6-12个月(同伴交往的第一阶段) 以客体为中心:交往集中于玩具和物品 受情境(玩具/母亲)影响;作用频率低,常得不到反应 3、1-1.5岁(同伴交往的第二阶段) 简单交往:交往具有了应答的性质 2、1.5-2.5岁(同伴交往的第三阶段) 互补性交往:更复杂、模仿、互补和互惠游戏 • 特点:1、相互作用数量增多 • 2、相互作用复杂性提升 • 3、蕴含的情感因素增加

  29. 学前期(3-6岁) • 帕顿 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 交换游戏物品—口头交流—更复杂、互惠的游戏 1、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追求同伴的注意 2、从积极-消极相互作用的维度 3、从成熟、有效性的维度 4、使用更复杂的社会技巧,交往回合多

  30. (三)社交退缩 • 社交退缩是指儿童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玩,也不愿主动参加到同伴们的游戏中去,不愿进入陌生的环境,出现害怕、孤独、胆怯等行为特点,这种情况多见于5-7岁的儿童。 • 社交退缩型幼儿的交往能力若不及时地加以训练与干预,会持续到成年期,并对现在和将来其他行为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障碍。

  31. (四)社会技能训练 同伴关系影响因素 1、儿童自身: • 性格、气质、脾气等个性特征 • 能力(认知、社交) • 行为特征(交往行为的主动性和正向性) • 身体吸引力(长相、身高、体质、力气) • 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评价、体验和对社交失败的归因

  32. 2、外界因素:(主要是家长和教师) 自身特征:性格(急/慢性,内/外向,热情) 交往特征(交往的积极主动性、行为、能力) • 对儿童同伴交往的教育(重视、允许、创造条件、指导) • 对儿童的态度与评价→同伴→儿童 • 对儿童的基本对待方式(引导?讲理?解释?——不搭理?不理解?强制、命令?简单粗暴?) • 社会环境:独生子女、高楼住房等

  33. 儿童同伴交往的促进 1、促进儿童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1)重视同伴交往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2)重视同伴交往对同伴关系建立的影响,为儿童的同伴交往创设有利条件 (3)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持行为和和谐师生关系对儿童支持性同伴关系建立的作用 (4)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细致观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4. 2指导交往的原则 • (1)冲突比回避好 • (2)示范比说教好 • (3)等待比强制好

  35. 四、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与干预 (一)侵犯行为(攻击性行为)概述 1、定义: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36. 身体动作侵犯行为 表现方式 言语侵犯行为 工具性侵犯行为 反应性 表现目的 敌意性侵犯行为 主动性 2、分类

  37. (二)有关理论 1、本能论 弗洛伊德(Freud) 人天生具有死的本能,并构成一切暴力和毁灭的基础。能源来源于并不断转化为侵犯能量,必须定期释放以防止他们达到危险水平。 劳伦兹(Lorenz) 动物和人类都有基本的侵犯本能,以为基本的进化服务,保证个体和种类的生存、成熟和繁衍。

  38. 2、挫折-攻击理论 (50、60年代) 侵犯行为总是由挫折引起的,挫折总是引发侵犯行为。 ( Dollard,Doob,Miller) 希尔斯(Sears) 挫折和侵犯两者的联系是通过学习得到的,挫折只是侵犯行为的前提条件。 戴威兹(Davitz) 儿童对挫折的反应并不一定是侵犯行为,容易通过训练而改变,与情境密切相关 基恩(Geen) 言语激怒比任务/个人挫折更易激起侵犯行为。 伯克威茨(Berkowitz) 挫折只是一个发生基础,创造了侵犯倾向。此外,侵犯线索非常重要

  39. 3、社会学习理论(70年代)班都拉(Bandura) 侵犯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强化学会的 (1)获得机制:a.观察学习 指导性功能、去抑制功能、情绪唤起、提高效果 b.直接经历 (2)保持机制: a.作为达到其它目的的有效手段获得工具性价值 b.通过社会认可、奖励而维持 c.作为自我保护的一个方法被保留 d.作为习惯被保留

  40. 4、社会信息加工理论(80年代) 道奇(Dodge) (1)译码过程 (decoding)——解释 社会线索 (2)理解或解释过程(interpretation) 目标与记忆贮存 (3)选择反应过程(response research) (4)决定反应过程(response decision) (5)编码过程(encoding)——做出行为反应

  41. 身体动作 言语 工具性 敌意性 (三)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1、发生发展 (1)发生: 1岁末 (2)发展特点: a. 量 b. 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c. 表现目的的发展变化

  42. 2、稳定性 (1)学前期—青年早期:相当的稳定性 (2)在一定干预条件下可以改变 3、性别差异 男 >女 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四)儿童侵犯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1、儿童自身 (1)生理因素 (2)气质特点 a. 社会信息加工能力 (3)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 b. 言语能力 (4)自控能力 c. 社交技能 (5)即时情绪

  44. 2、父母、家庭 (1)父母行为-榜样 (2)父母教养方式 Olweus(1980) 可以预言儿童侵犯行为的因素: a.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冷淡、排斥、拒绝 b.父母对攻击行为的容忍程度:纵容、忽视 c.父母坚持强制性的管教 d.儿童的气质:过于活跃冲动 e.父母双方的态度不一致、前后不一致 (3)家庭情感氛围 家庭的社会阶层和经济状况、家庭结构······

  45. 3、同伴 (1)儿童的 “受害” 经历 (2)观察学习及模仿 (3)同伴的强化 第一种: A侵犯B成功 强化A的侵犯倾向---- B观察学习 第二种:A儿童侵犯B, B儿童反击成功 1、B确认A的行为是敌意的,强化B对A侵犯 2、A认为B也表现侵犯,侵犯行为是许可的 3、或A证实自己对B敌意的猜测 (4) 同伴关系:侵犯性与被拒绝相互影响

  46. 4、教师 (1)教师对儿童的忽视和对侵犯行为的过度反应 (2)教师对儿童侵犯行为的纵容和干涉 a. 纵容 b. 干涉(方式方法) c. 一致性问题( 前后 、 教师之间) (3)教师对儿童及其侵犯行为的评价(不恰当)

  47. 5、幼儿园和学校 (1)物质环境 如:空间大小、材料的数量与种类 单调、令人疲倦--以侵犯制造兴奋 (2)精神环境 如:班级人际关系(C-C、C-T、T-T之间) 6、大众传媒(电视暴力) 7、社会文化

  48. 儿童自身 影响父母、家庭 因素教师 幼儿园、学校同伴 外部环境环境 大众传媒 社会文化

  49. (1)宣泄法 (2)体罚 (3)忽视 (4)转移 (5)不一致性 (五)对儿童侵犯行为的干预 1、控制侵犯行为的无效作法

  50. 2、有效控制、干预儿童侵犯行为的具体方法 • ①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 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 ③移情训练; • 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