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23 Views
《 保险会计学 》. 广东金融学院 文芳 2007 年 3 月. 主讲教师简介: 文芳,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与战略管理会计 联系方式: 37216215 13926003009 gzwxc@163.com. 第一章 保险会计概论. 1. 保险会计的含义 1.1 会计的含义:信息系统、管理活动 (对企业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1.2 保险会计的含义: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保险企业的一门专业会计。
E N D
《保险会计学》 广东金融学院 文芳 2007年3月
主讲教师简介: • 文芳,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与战略管理会计 • 联系方式:37216215 13926003009 gzwxc@163.com
第一章 保险会计概论 1. 保险会计的含义 1.1 会计的含义:信息系统、管理活动 (对企业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1.2 保险会计的含义: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保险企业的一门专业会计。 2. 保险会计的职能 2.1 会计的职能
2.2 保险会计的职能 3. 保险会计的对象及其分类 3.1 会计的对象 3.2 保险会计的一般对象 保险资金的运动:保费的收取(资金运动的起点)、准备金的积累和运用、经济补偿(理赔、给付、资金运动的终点)
3.3 保险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要素 3.3.1.资产 保险公司的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主要包括,它包括货币资金、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
3.3.2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 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3.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公司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按其形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两类。 (1)投入资本 (2)留存收益
3.3.4 收入 收入,是指公司在销售保单、提供服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保险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3.5 成本和费用 成本,是指公司为销售某一保险产品而发生各种耗费。费用,是指公司为销售保单、提供服务等日常活动经济利益的流出。
3.3.6 利润 利润,是指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各项收入抵补各项支出后所获得的最后成果。 保险行业利润主要包括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恒等式
3.4 会计要素的分层划分与 会计科目 3.4.1会计要素的分层划分 3.4.2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设置会计科目作为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是正确运用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
3.4.3 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2)按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分类
4. 账户 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框架结构。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5. 借贷记账法 5.1 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5.2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5.3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5.4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5.5 试算平衡: • 含义:根据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利用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检查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式。 • 方法:分录试算平衡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
6. 会计核算程序 6.1 取得原始凭证:外来的、自制的 6.2 编制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6.3 过账: • 含义:将收款、付款、转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中的发生额按同方向、同金额过入日记账、分类账的行为。
账簿按用途分类及其平行登记:“同时、同方向、同金额”账簿按用途分类及其平行登记:“同时、同方向、同金额” 6.4 试算平衡 6.5 调账:据权责发生制 6.6 结账: • 检查本期的日常业务是否全入账 • 收支结平转入“本年利润”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转入下期
6.7 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7. 保险会计基本理论 • 7.1保险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7.1.1 会计主体 7.1.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
7.1.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它是指将公司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以便用户及时了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7.1.4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 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条件,因为只有币值相对稳定,在不同时间内所进行的确认和计量的价值才具有可比性和可延续性,才能正确地确定公司的经营成果,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7.2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7.2.1 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贯性 7.2..2 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一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7.2.3 财务报表的修正作用的原则: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新基本准则的变更(2007.1.1实施) • 新准则变更为8个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7.3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展沿革 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走过了从统到分,又由分到统的过程,一共经历了四个时期: 7.3.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1984-1993 7.3.2《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3-1998) 7.3.3《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1998-2001) 7.3.4《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
7.4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基本构架 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应采取双重规范、双重报告的模式,具体可分两个层次:一是一般公认会计;二是监管(法定)会计。 7.4.1 一般公认会计(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7.4.2 监管(法定)会计(Statutory Accounting) 7.4.3 一般公认会计和监管会计的区别
7.3.4一般公认会计和监管会计的联系 一般公认会计是监管会计的基础 一般公认会计与监管会计互为补充 7.3.5 保险会计运行模式 主辅相成方式 合二为一方式 两者并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