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台南介紹

台南介紹. Tainan introduced. 地名的由來. 台南市 位於西南部的嘉南平原上,西元 1631 年,荷蘭人在此地蓋了座 「普 羅民遮城」 ( 又名 紅毛城 ,即現今 赤嵌 樓 的前身 ) ,使台南成為全台最早發展 的都市,在明永曆十五年 ( 西元 1661 年 ) ,鄭成功收復台南,改為「承天府」,確定了府治的地位。 到了 清康熙二十二年 ( 西元 1683) 年,台灣收歸於清朝的版圖之後,改為「台灣府」,正式列為台灣府治。直到了清光緒十三年 ( 西元 1887 年 ) 建設台灣省後, 才又改為「 台南府」 ,因此 「台南」 這 個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南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南介紹 Tainan introduced

  2. 地名的由來 台南市位於西南部的嘉南平原上,西元1631年,荷蘭人在此地蓋了座「普羅民遮城」(又名紅毛城,即現今赤嵌樓的前身),使台南成為全台最早發展的都市,在明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南,改為「承天府」,確定了府治的地位。 到了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台灣收歸於清朝的版圖之後,改為「台灣府」,正式列為台灣府治。直到了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建設台灣省後,才又改為「台南府」,因此「台南」這個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3. 荷據時期(1624~1662) 荷蘭當並不考慮在台灣建立要塞據點,但在軍事強佔澎湖卻又被中國政府以強大的武力逐出。此時(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才深切了解中國人的海禁意義及對領土範圍的觀念,就是「大員、台灣」位於中國領土之外」。   如此讓荷蘭人了解在台灣設置荷蘭城堡不會損害到中國主權,佔領中國人所不要的台灣是不會受到中國政府的武力攻擊。 而在台灣的原住民就像其他太平洋島嶼的居民一樣,只能順從,無力對抗歐洲武力,於是荷蘭人在一六二四年理直氣壯地佔領了台灣。然而荷蘭人的榮景沒持續多久,鄭成功就崛起於福建沿海,荷蘭人最後於1662年為鄭成功所擊敗,只得退出台灣。

  4. 明鄭時期(1661~1683) 1661年,鄭成功在鹿耳門登陸越渡台江內海 ,首先攻下普羅民遮城,大敗荷軍。隨後,鄭氏將台灣改為東都,設承天府。以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治」,作為全島的最高行政機構;而在東都暫住9個月以後,鄭成功終於攻下「熱蘭遮城」,結束了荷蘭在台灣38年的統治歲月,並將一鯤鯓(安平舊稱)改為安平鎮,熱蘭遮城則作為鄭王的府第。 鄭成功逝世後,世子鄭經繼任延平王,改東都明京為東寧,繼續於台南興水利、課農桑、安撫原住民等等。

  5. 清領時期(1683~1895) 1684年,清朝派遣施琅攻取臺灣,明鄭滅亡。稍後在臺南設臺灣府,在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將省會遷往臺北之前,臺南一直是全臺首府。享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名。乾嘉年間,府城三大商業貿易組織「三郊」的興起、壯大,為臺南黃金時期。 臺灣地勢改變海沈陸浮,港口消失,使臺南漸失海運地位。光緒元年(1875年)在北部增置臺北府、原臺灣府改稱臺南府,失去全臺唯一政治中心的地位;光緒11年,臺灣建省,省治初設今臺中一帶,之後改於臺北,臺南則由全島中心成為區域中心。

  6. 日治時期(1895~1945) 光緒二十一年,甲午戰爭戰敗,由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同意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而臺灣民主國抗日失敗後,日治時期正式開始,在日本人施政下,1900年11月29日臺南到打狗間鐵道開通,設停車場(即車站)於城內西側空地,臺南廳舍(後改為州廳)、地方法院等公家機關相繼成立,之後的市區改正、臺南新運河開通、臺南車站改建,使臺南逐漸有了現代 化的雛形。 臺南市至1930年代,仍為僅次於臺北市的第二大城市。

  7. 光復後時期(1945~至今) 1945年8月,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接管臺灣,改臺南州為臺南縣,州轄臺南市改制為省轄市,從而與臺南縣分離 1946年,臺南縣安順鄉併入臺南市,改為安南區,形成了省轄市時期的地方自治層級及市區範圍。此時期,原城區週圍闢建了許多眷村,有大量外省籍居民遷入。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臺南市發展了輕工業,先是東區的仁和工業區,後有安平工業區。 1990年代,中央政府選定在臺南設立南部科學園區,吸引龐大就業人口。加上地方政府興建的科技工業園區,臺南成為臺灣少數社會增加為正值的縣市。

  8. 歷史建築 臺南市從1624年由荷蘭人開始發展貿易基地起經過近480年的發展,臺南市已經逐步形成東西風格兼具古今建築交融的城市。目前,在臺南市內保存了一些雕樑畫棟、典雅樸實的古代中式建築,還遺留下來大量風格萬千、形式多樣的近代西式建築,以及日式的和風帝冠建築等。 中式建築:大東門 、赤崁樓、善化慶安宮、、台灣府城 隍廟、臺南法華寺、和臺南三山國王廟等。 西式建築:臺南神學院、英商德記洋行、新化街役場、德 商東興洋行 日式建築:台南武德殿、臺南神社事務所、臺南運河海關

  9. 面積人口 臺南市人口分佈不平均,2/3人口居住於溪南地區。溪南地區人口又高度集中原臺南市及永康、仁德、歸仁。原因為溪北以農業為主、溪南則發展為現代臺南都會區。由於溪北部份離嘉義市較近,當地居民會選擇至嘉義就學、消費或交通轉乘;而高雄市北部行政區屬臺南。消費、交通以臺南市為主甚至於台南市接受教育。 臺南省轄市人口約77餘萬人,臺南縣市合併升格改制為直轄市後,總人口約:188萬,面積約:2192平方公里。

  10. 氣候 臺南市位於北回歸線之南,屬副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氣候的過渡帶,全年溫和少雨、日照充足;全年平均24.3℃,最冷月(1月)17.1℃,最熱月(7月)33.0℃。受季風及地形影響,降雨乾濕季分明,雨量多集中於夏季,因鋒面及季風影響,佔全年降雨量80%以上,且西南季風盛行及對流,午後易局部性對流雨。夏季為颱風易發生。冬季水氣不足南部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約1570公釐。 臺南市是臺灣極早建立氣候觀測的地區。1荷治時期《熱蘭遮城日誌》中即有簡單紀錄氣候及地震,近代測候則以1897年臺南測候所的成立。近代觀測亦可知臺南市不曾出現零下氣溫:最低溫出現於1918年1月8日,氣溫2.6℃。

  11. 地理位置 臺南市位於臺灣島的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核心位置,中西部為鹽水溪、曾文溪淤積平原,近三百年來增加大量土地,平坦適合農作。地勢平緩且有大小河川橫亙;東側有丘陵,屬於阿里山山脈的尾段,有部分丘陵、山地分布。最高峰為大凍山(標高1,241公尺)。西側臨臺灣海峽,有40餘公里的海岸線。在歷史上沿海地帶曾有倒風內海、臺江內海等潟湖,但多已陸化,2009年於當地設立以濕地保護為主的台江國家公園。

  12. 習俗與祭祀節慶 習俗 做十六歲:為臺南市特有的成年禮活動,在16歲成年的七夕,向兒童守護神「七娘媽」(即織女七仙女)敬謝,以開隆宮最為鼎盛。 祭祀節慶 鹽水蜂炮 南瀛五大香:指臺南沿海地區五個重要的廟宇遶境祭典,舉辦時三至四 年一次不等。五大香分別為:學甲慈濟宮學甲香、佳里金唐殿蕭壠香、 西港慶安宮西港香、麻豆代天府麻豆香、土城聖母廟土城香。 府城迎春(每年新年臺南市政府舉辦活動,迎合臺灣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 夜間龍舟賽(全臺唯一夜間舉行夜間龍舟賽) 做十六歲(源於泉州,但有別於原鄉的成年禮) 鄭成功文化節 府城七夕藝術節 釋奠大典(源於古府城,全國唯一奉行「雅樂十三音」祭孔儀軌) 南方影展(主要以高雄及臺南為主)

  13. 觀光景點 西拉雅風景區 台江國家公園 虎頭埤風景區 烏山頭水庫 關子嶺溫泉 台灣鹽博物館 安平古堡 億載金城 赤崁樓 安平老街

  14. 關子嶺溫泉 關仔嶺,地處大凍山西北側,發源於內灣的白水溪流入溫泉谷,在地熱作用下溫度升高,造就出關仔嶺的溫泉。山區原為平埔族聚落所在,直到清光緒24年,屯駐此地的日本兵在東北方的露山谷發現溫泉,經開山 、墾土、闢道,加天然環境及特色,慢慢成為台灣八景之一。關仔嶺溫泉由地層的石縫中流出,泉質屬鹼性,味帶澀苦,呈灰黑色而有微小泥粒,水質滑膩帶有濃厚硫磺味,為全臺僅見的泥質溫泉,也是全球僅有的三個泥漿溫泉之一。此地溫泉含有放射性鐳元素,使得關仔嶺溫泉名聲大噪,被譽為能治百病的「天下第一靈泉」。   關仔嶺風景區以溫泉、水火同源、紅葉公園、仙公廟等為最著名。山下到泉區沿路皆是旅館、餐廳及純泡湯的場所。

  15. 安平老街 安平老街位於安平古堡東邊,為三百年前荷蘭人於台南安平地區所建的第一條街道,有「台灣街」及「石板街」的稱號,又為「開台第一街」及「延平老街」,延平街上所興建的房子多以土角厝、矮紅磚屋以及西式洋樓為主,延平街在規劃時承襲清代台灣都市的規劃,僅設計約兩~三公尺的寬度,較適合行人行走及供腳踏車穿梭,並無設計讓汽車進入。   民國83年,由於台南市政府欲將延平街拓寬,但歷史文化的人認為「台灣第一街」應該保存,而群起反對,於是造成工程擱置,在當地居民強烈主張拓寬以維護住戶安全並陳情市府之後,延平街還是遭到拆除整建,而到了現今,與延平街平行的中興街以及效忠街則是保存較為完整的老式街道,步行其間仍可看到不少老街的痕跡。

  16. 商業及市集 有佔地廣闊的新光三越臺南新天地,新光三越也有在中山路設立分店。除此之外,走年輕流行路線的遠東百貨、FOCUS、德安百貨等。此外臺南夜市亦頗富盛名,戰後以民族路夜市最具盛名,惟後因民族路拓寬,攤商紛紛遷移至小北商場及舊沙卡里巴(現中正商圈一帶)等地,今因市中心東移已沒落。目前大型流動型夜市如花園夜市、大東夜市及武聖夜市等最為熱門。

  17. 著名小吃 • 赤崁棺材板 • 裕成水果店 • 榮吉牛羊肉專賣店 • 富盛號碗粿 • 勝利早點 • 榮勝米糕 • 周氏蝦捲 • 松村燻之味 • 劉家肉粽 • 小南米糕 • 安平同記豆花 • 雙全老店紅茶 • 度小月擔仔麵 • 阿霞飯店 • 老牌炒鱔魚

  18. 府城十大伴手禮 赤崁糖 不老莊藥膳香腸 吉利號極品烏魚子 周氏蝦捲 度小月肉燥罐禮盒 同記安平豆花 松齡煙燻食品概念店 信裕軒 烏糖香餅禮盒 黑橋牌鮮串香腸禮盒 依蕾特經典布丁奶酪禮盒

  19. 佳佳西市場旅店 前身為佳佳飯店,是全台灣第一位女性設計師所設計,當時著名的電影『小城故事』於台南拍攝,知名演員便是下塌於此;隨著時間的變化轉移,豪華輝煌的景像只存在於耆老與長輩的記憶中。佳佳飯店在經過了重新詮釋後,完成了現在的佳佳西市場旅店,結合了在地的多元領域並挖掘出臺南過去美麗的記憶,以創新的思維,造就了新生的佳佳西市場旅店。 為融合周遭建築日式風格與鄰近的百年大樹,由知名設計師劉國滄設計窗屋為主建築物,整棟白色系配上大量不規則窗戶為設計概念,並由日本建築師設計樹梯與外牆的景觀空間,強調古今交錯性格。

  20. 神農街屋 呈現過去航運旁的神農街街景,以視覺述說河岸旁的故事,房內並藉由繪圖的遠近交錯,穿插說 明以往古早水巷旁的房子設計。 淮山舖房 淮山是當年五條港進口中藥材的重要素材之一,亦是四神湯的重要食材,有健康溫補與提神等功效。期許每位舟車勞頓的旅人在進房後,可得到如同四神帶來的療效。淮山舖房也是全館唯一擁有鄰近百年老樹的私人小陽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