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6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 第七章 结膜病. 视频:结膜解剖与生理. 结膜病. 中医称为白睛表层 白睛属气轮,内应肺与大肠 通肺气,复其治节为治疗白睛疾病关键,通腑泄热往往有较好疗效 一般预后良好 易侵及黑睛,变生它症. 结膜病. 结膜病. 结膜病. 结膜病. 结膜病. 结膜病. 第一节 结膜炎总论. 结膜炎病因. 微生物性 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寄生虫 非微生物性 1. 物理性 2. 化学性 3. 其它:免疫性、全身疾病(结核、梅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

  2. 第七章 结膜病

  3. 视频:结膜解剖与生理

  4. 结膜病 • 中医称为白睛表层 • 白睛属气轮,内应肺与大肠 • 通肺气,复其治节为治疗白睛疾病关键,通腑泄热往往有较好疗效 • 一般预后良好 • 易侵及黑睛,变生它症

  5. 结膜病

  6. 结膜病

  7. 结膜病

  8. 结膜病

  9. 结膜病

  10. 结膜病

  11. 第一节 结膜炎总论

  12. 结膜炎病因 • 微生物性 • 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寄生虫 • 非微生物性 • 1.物理性 • 2.化学性 • 3.其它:免疫性、全身疾病(结核、梅 • 毒等)、邻近组织

  13. 结膜炎的分类 • 病因:感染、免疫、化学或刺激性、全身疾 病相关性、继发、不明原因 • 病程:超急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 <3w,急性;>3w,慢性 • 形态:乳头性、滤泡性、膜性或假膜、瘢痕 性、肉芽肿性 • 症状:化脓性、假膜性、卡他性

  14. 结膜炎临床表现 • 症状:异物感、灼热感、流泪、发痒、分泌物 • 体征:结膜充血和水肿 分泌物增多 结膜下出血 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 假膜或膜 耳前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15. 1. 结膜充血和水肿 • 结膜充血——结膜炎最基本的体征

  16. 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 结膜充血 睫状充血 表层结膜血管充血 深层前睫状血管充血 鲜红 紫红 靠穹窿部充血明显 靠角膜缘充血明显 网状 呈放射状 可推动 推动球结膜,血管不动 滴0.1%肾上腺素消失 不消失 伴结膜炎的其它症状 伴角膜炎、巩膜炎、内 眼病的其它症状

  17. 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 • 结膜充血(白睛红赤) • 睫状充血(抱轮红赤) • 混合充血(白睛混赤)

  18. 2. 分泌物增多 • 细菌性: 量多,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 • 病毒性: 量少,呈水样或浆液性 • 过敏性: 量少,呈粘稠丝状 • 淋菌性: 大量脓性分泌物

  19. 3. 结膜下出血 • 见于病毒性结膜炎

  20. 4. 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 • 乳头:中心部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并轮幅样散开 • 滤泡:血管从其周围绕行为特点(儿童和青年人并 不一定意味病理性改变)

  21. 5. 假膜或真膜 • 以纤维蛋白为主的渗出物,凝结而成 • 假膜:腺病毒性、新生儿包涵体性、链球菌性 • 真膜:白喉杆菌性

  22. 6. 耳前淋巴节肿大及压痛 • 常见于病毒性结膜炎。 • 与其它结膜炎的重要鉴别点。 • 疾病早期及轻症可无。

  23. 其它临床表现 • 结膜肉芽肿 • 结膜瘢痕 • 结膜小泡 • 假性上睑下垂

  24. 实验室检查 • 细胞学检查:分泌物涂片及结膜刮片 • 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病毒分离及抗原检测

  25. 诊断 • 根据症状及体征,作出诊断,注意鉴别 • 明确病因,需依靠实验室检查 • 流行病学情况

  26. 治疗 • 首先针对病因。局部用药为主,全身为辅。 • 眼液、眼膏: 抗生素眼液、抗病毒眼液、激素类眼液 • 结膜囊冲洗:冲洗分泌物 • 全身治疗: 淋菌性、衣原体性结膜炎需全身用药 急性结膜炎切勿包扎!!

  27. 预后与预防 • 大多数类型结膜炎预后良好 • 少数可致角膜炎症、或其它并发症 • 预防传染性结膜炎 • 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

  28. 第二节 细菌性结膜炎

  29. 细菌性结膜炎 • 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和结膜囊内脓性、粘液性分泌物时,应怀疑细菌性结膜炎 • 超急性(24h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或几天)、慢性(数天或数周) • 急性通常有自限性,慢性常无

  30. 细菌性结膜炎 •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 淋菌性结膜炎

  31.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32. 大纲要求 掌握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 • 病因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33.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 由细菌引起,以结膜充血和大量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 俗称“红眼病”。 • 中医学的认识: 暴风客热

  34. 病因病理 • 西医学的认识: 肺炎双球菌、科-韦氏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中医学的认识: 骤感风热邪毒

  35. 临床表现 • 症状: 1.潜伏期短,1~3天 • 2.发病急 • 3.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 4.流泪、异物感、烧灼感,视力正常 • 体征: 1.眼睑水肿 • 2.结膜充血 • 3.分泌物多,呈脓性

  36. 诊断 • 双眼同时或先后急性起病,有接触史 • 自觉症状 • 体征 • 分泌物涂片:多形核细胞和细菌

  37. 中医治疗 • 风重于热 疏风解表清热 桑菊饮 • 热重于风 清热泻火 疏风泻肺饮 • 风热并重 祛风清热,泻火解毒 防风通圣散

  38. 西医治疗 • 局部抗生素治疗 急性阶段,频滴 • 局部冲洗 • 注意预防;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39.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40. 大纲要求 了解慢性卡他性结膜炎的 • 临床表现 • 治疗

  41.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 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 • 类似于中医学“白涩症” • 病情迁延,双眼发病,反复发作

  42. 病因病理 西医学认识 • 细菌感染 • 非感染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与环境、屈光不正、继发于其它眼病 中医学认识 余邪未清;肝肾不足;肺阴不足;脾胃湿热

  43. 临床表现 • 痒涩、异物感、视疲劳 • 结膜充血 分泌物:粘液性 • 乳头与滤泡增生

  44. 诊断 • 自觉症状 • 体征 • 慢性病程 • 寻找诱因

  45. 中医治疗 •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 杞菊地黄丸 • 肺阴不足 养阴润肺 养阴清肺汤 • 湿热内蕴 清热除湿 除湿汤 • 余邪未尽 清热利肺散邪 桑白皮汤

  46. 西医治疗 • 寻找诱因,针对病因 • 局部治疗 抗生素眼液及眼膏 收敛剂:0.25%硫酸锌眼液等 中成眼液:鱼腥草眼液、熊胆眼液等

  47. 淋菌性结膜炎

  48. 大纲要求 了解淋菌性结膜炎的 • 临床表现 • 治疗

  49. 淋菌性结膜炎 • 淋病双球菌感染所致,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 • 与淋病双球菌同属萘瑟属细菌的脑膜炎球菌所致结膜炎表现与此类似 • 类似与中医“脓漏眼”范畴

  50. 病因病理 • 淋病双球菌感染 成人通过生殖器-眼接触传播 新生儿通过产道感染 • 中医学认识 热毒犯目,眵泪相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