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89 Views
第 4 章 零件的构形设计. §4.1 机器零件的构形 §4.2 零件的局部构形. 4.1 机器零件的构形. 一、基本概念. 1 、机械零件构形: 确定零件的合理形状称为零件的合理构形,简称构形。. 合理构形:在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形状简单、便于制造、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2 、机械零件. 组成机器的最小加工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轴类 轮盘类 箱体类 叉架类 标准件. 二、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 组合体:
E N D
第4章 零件的构形设计 §4.1 机器零件的构形 §4.2 零件的局部构形
4.1 机器零件的构形 一、基本概念 1、机械零件构形: 确定零件的合理形状称为零件的合理构形,简称构形。 合理构形:在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形状简单、便于制造、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2、机械零件 组成机器的最小加工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轴类 轮盘类 箱体类 叉架类 标准件
二、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 组合体: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模型,单纯从几何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所包含的基本几何体,组合方式等。 零件: 具备一定的实际功能,同时要考虑设计、加工、安装、使用等因素。
举例说明组合体与零件的区别: 组合体分析 组合体
实际零件 铸造圆角:工艺因素 倒角:装配时起导引作用; 去毛刺、避免划伤人手。
加油孔:润滑 螺栓孔:安装
减少机加工面积: 降低加工成本
结论: 零件不能单纯从几何角度去构形,要考虑零件在机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行零件构形设计必须了解: 零件的形状与其加工过程、加工方法有何关系。 零件之间通常有哪些装配关系。 零件在使用、维护中有哪些因素要考虑。 考虑强度、刚度和经济性等问题等。
三、零件的功能构形 从构形角度看,零件可看成是由几个功能部分组成的 工作部分 ——用以完成零件在部件中的作用部分。 连接部分 ——用以与部件中其它零件的连接。 加强或其它特殊要求部分—— 常见的加强筋或其它专有 的特殊结构。 安装部分 ——整个部件对外连接部分。
1、箱体类零件 ——齿轮泵泵体
阀杆:右边圆锥部分是控制折角阀的启闭阀门,所以它是阀杆的工作部分。中间的螺纹和左边的方头是连接部分阀杆:右边圆锥部分是控制折角阀的启闭阀门,所以它是阀杆的工作部分。中间的螺纹和左边的方头是连接部分
4.2 零件的局部构形 零件的功能构形还只是构形的第一步,还必须对每一个功能部分进行详细构形,这就是局部构形 着重要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零件的工艺性,即零件的形状应符合加工要求,特别要尽量减少加工面,对安装面常还要要求考虑减少接触面等.
轴承座 两个轴承座零件,其工作部分都是一个轴套(即空心圆柱),但是其安装部分完全不同,它们分别是水平底板和侧安装板。 水平放置的安装板 垂直放置的安装板
它们都是铸造后再经过机械加工,从构形上看,他们都有加强筋、连接筋,都有铸造圆角,减少加工面等结构。它们都是铸造后再经过机械加工,从构形上看,他们都有加强筋、连接筋,都有铸造圆角,减少加工面等结构。
左图所示轴承座,但其形状特别紧凑,它是由整块材料,经机械加工后形成的。左图所示轴承座,但其形状特别紧凑,它是由整块材料,经机械加工后形成的。
零件常见的局部构形要点如下: 画粗线部分是零件的内部要求形状,其外部形状都是由内部形状决定的,故称零件结构为内定外构形。
2、局部加强或局部加厚构形 把圆柱做成圆锥,或加上两加强筋板,使零件的刚度加强。 把管口局部加圆,也是为了加强刚度,使零件的构形更合理。
为了使零件的重量较轻,应该使受力部位加厚,其它部位减薄,这样从整体来说重量还是减轻的。为了使零件的重量较轻,应该使受力部位加厚,其它部位减薄,这样从整体来说重量还是减轻的。 ( b)等厚度构形不理想,(a )是比较好的构形方案。
3、减少接触面的构形 对于一些安装底座、底板、法兰盘等,由于加工误差的原因,为了使安装稳定可靠,常将底部做成中空结构,使两旁或四周接触,中间不接触 (a)中间开槽结构(b)中凹的结构(c)四周支撑的结构 安装底板的局部构形
4、减少加工面的构形 对于安装底板或连接法兰盘等结构,为了使垫圈或螺母有良好的支撑面,通常安装底板的上下表面均应整个表面加工。可以将上表面做成凸台或凹坑,可减少加工表面。 (a)凸台(b)凹坑 支撑面的构形
当然凸台和凹坑的直径应大于垫圈的直径,有时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希望一次装夹多个零件,一次加工多个零件,把凹坑设计成整个平面 。
实际上接触面只需加工一段而不需要整个面均加工,所以右图是更好的减少加工面的构形。实际上接触面只需加工一段而不需要整个面均加工,所以右图是更好的减少加工面的构形。
轴减少加工面 孔上减少加工面 减少加工面的构形
5、 与刀具有关的构形问题 右图轴套上无法钻孔,必须先在皮带轮上钻孔,以它为工艺孔才能钻出轴套上的孔
图 ( b )中的 C 孔无法加工,应该如图 ( a )所示。先从左边钻工艺孔,使 A 、 B 相通,然后在工艺孔上加一堵塞(螺塞),将工艺孔堵住。
为了用砂轮磨削锥面,考虑到砂轮的动作,应采用图( a )的结构。
6、工艺圆角 许多零件在设计时,并不要求它有圆角。但在制造时,没有圆角却制造不出来,例如铸锻类零件,钣金类零件等,因此对这类零件,从构形的角度来看必须画出圆角,并且把圆角部分画成过渡线的形式
复杂铸造零件 简单铸造零件 钣金类零件 零件的工艺圆角
铸造表面均有铸造圆角,因此在标注尺寸时,可以不一一标出圆角半径,而是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标注,如“铸造圆角 R3~R5 ”。 钣金类零件是由板材弯曲或压制而成的零件,在弯曲或压制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圆角,否则在弯曲处材料会被撕裂,因此钣金类零件的构形中,工艺圆角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类圆角不仅要标出来,而且要标注规定的圆角半径尺寸,通常标注内圆角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