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823 Views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多媒体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四川美术学院多媒体课件. 漫漫人生,惟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 题 记. 教学目的: 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和难点:
E N D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四川美术学院多媒体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四川美术学院多媒体课件
漫漫人生,惟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漫漫人生,惟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题 记
教学目的: • 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节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材料: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 在肯·莱文l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 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其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作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于是,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个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沙漠的边缘。 • 现在,比塞尔已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启示: • 青年学生怎样才能获得人生的正确方向和强劲动力,才能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呢?只有把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好, 但什么是理想、信念?如何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呢? 这就是本章所解决问题。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心灵世界的主宰。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带有时代烙印 康柏内拉 太阳城 柏拉图 理想国 英国 乌托邦 英法 空想社会主义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林肯 三民主义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 (2)理想具有阶级性 “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屋里的人想的是不一样的。” ——费尔巴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理想作为一种意识,在阶级社会里又受到一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理想作为一种意识,在阶级社会里又受到一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农民阶级的代表洪秀全一心想建立“人均贫富、有田同耕”的“太平天国”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康有为追求“大同世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孙中山倡导“民主、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
(3)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是天上的星,现实是桌上的灯
从时序上划分 长远理想 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划分 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 从内容上划分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科学理想 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 非科学理想 3 理想的类型 崇高理想 一般理想
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 科学理想 崇高理想 非科学理想 一般理想
长远理想 从时序上划分 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划分 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 道德理想 从内容上划分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 信念是特征什么? 第一、信念具有稳定性 第二、信念具有亲和性 第三、信念具有多样性
稳定性 人的信念是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反复的选择与认知而形成的,人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哪怕条件再艰难,环境再恶劣,也比较难以改变,除非在实践中反复证明这种信念不正确并为个人所认同才会发生变化。所以,信念具有稳定性。
人的信念一旦形成,便会持坚决相信的态度,有 “非做不可”的欲念。 我的信条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毛泽东、李大钊、方志敏、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就是明证。
陈果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在读学生。是一名好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1999年发现她练“法轮功”,院里、系里多次帮助,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可是寒假回家受母亲影响,出现了反复,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被烧成重伤。一个大学生何以会成为李洪志歪理邪说的忠实信徒,以至走上自焚的道路?是法轮功的毒害,也是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空虚与迷惘的结果。陈果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在读学生。是一名好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1999年发现她练“法轮功”,院里、系里多次帮助,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可是寒假回家受母亲影响,出现了反复,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被烧成重伤。一个大学生何以会成为李洪志歪理邪说的忠实信徒,以至走上自焚的道路?是法轮功的毒害,也是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空虚与迷惘的结果。 陈果的悲剧 痴迷“法轮功”前的花季少女陈果 自焚未遂的陈果
资料:上世纪初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资料:上世纪初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 1895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最小单位——宇宙之砖。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7年电子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的发现。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查明,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这些新的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彷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竟走了集体自杀的道路。
材料:牛顿浪费25年的时间来研究神学 • 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但在他的后半生,竟用了25年的时间来研究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当然是徒劳的,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这个教训非常深刻。我们认识了信念的这个执著性,必须正确地对待信念。一旦发现自己的信念与客观情况相矛盾,就要自觉地去校正自己的信念。抱住错误的信念不放,只会处处碰壁。
亲和性 这是信念在情感上的表现。古话说的志同道合就是这个意思。有相同信念的人,相互之间有共同语言,感情上比较接近。这有点像书法协会,不爱好书法或对书法没兴趣的人是不会去参加此项活动的。 德同则相聚, 道合须志同。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 重要意义 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理想信念的人生,就象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只会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甚至倾覆、沉没,堕入万丈深渊… …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 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青年有没有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 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理想使人的生命变得高尚、充实和有意义 • 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徐本禹靠特困补助、奖学金、勤工俭学,以优异成绩完成 了四年学业;在自己都很困难的情 况下,他还帮助其他困难的学生; 他考上公费研究生,本该有更加 辉煌的前程,然而在个人前程与信 念之间,他离开繁华城市,走进大 山,给那些渴望知识的贫困孩子带 去知识。在崎岖的小道上,在贫瘠 的土地上,他为孩子们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没有教具,没有场地,他因陋就简,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摇摇欲坠的教室里,他撑起了孩子们希望的明天,实现着孩子们的梦想,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间,以朴实、热诚实现着自己的信念:学会感恩,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徐 本 禹
理想使人的生命变得高尚、充实和有意义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感动中国”评语
一个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成功与鲜花,也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理想信念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成功。一个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成功与鲜花,也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理想信念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结 束 语 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精神需要产生的强大动力,可以使人产生超乎常人的行为。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人物,无一不是在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感召下而做出巨大的贡献的。
一、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当代大学生就是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的远大志向,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放眼世界,在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体现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谱写壮丽的人生篇章。当代大学生就是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的远大志向,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放眼世界,在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体现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谱写壮丽的人生篇章。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前提,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问题 马克主义信念是人生理想的航标,是共同理想的指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不是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一)立志当高远 志向是生命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
小资料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立志“写下整个社会的历史“。他每天严格执行的时间表如下:0时至次日8时,写作,9时,洗热水澡,10时至下午4时,写作,5时至7时,晚饭、会客和阅读、构思,8时到11时,睡觉。在这个时间表中,每天的写作时间是14小时。其实这只是计划中的时间表,在多数情况下,他的写作时间延长到20个小时左右。巴尔扎克在20多年中以《人间喜剧》为总题写下了96部短、中、长篇小说。恩格斯赞扬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法国社会最佳的现实主义历史。”
(二)立志做大事 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与追求只有同社会需要和人民利益一致,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