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45 Views
參、追求卓越教學 與人才培育成效. 前言. 教學卓越是一流大學必不可少的條件 動員範圍最廣 ( 幾乎全校老師皆受影響 ) 對老師衝擊最大(影響利益、改變行為模式) 績效衡量尚未能普獲共識(學生教學意見調查之可信度尚有爭議) 推動困難且易引發批評(雜音最大) 但學生一生只有一次唸大學的機會,為學生權益著想,我們必須面對困難,解決難題 追求卓越教學,本校是以配套的方式進行,共有八大策略. 卓越教學八項策略. 卓越教學成果 (1). 建立教師評鑑機制
E N D
參、追求卓越教學 與人才培育成效
前言 教學卓越是一流大學必不可少的條件 • 動員範圍最廣(幾乎全校老師皆受影響) • 對老師衝擊最大(影響利益、改變行為模式) • 績效衡量尚未能普獲共識(學生教學意見調查之可信度尚有爭議) 推動困難且易引發批評(雜音最大) 但學生一生只有一次唸大學的機會,為學生權益著想,我們必須面對困難,解決難題 追求卓越教學,本校是以配套的方式進行,共有八大策略
卓越教學成果(1) • 建立教師評鑑機制 • 96年6月已完成本校第一次教師評鑑,141人接受評鑑(全校教師439人,其中140人符合免評鑑資格),通過率85.81%,條件式通過者11.35%,未通過者2.84%。 • 第二年預估參加評鑑教師約47人。 • 本校教師評鑑特色如下: • 借重校外專家學者參與評鑑。 • 評鑑結果已建立制度化之處理機制(與校教評會聯結)。 • 條件式通過及未通過教師,各院分別進行輔導。 教師評鑑系統平台
卓越教學成果(2) • 採取積極措施降低生師比(92年 29.49 → 96年 23.59) • 以系所整併、停招在職專班、延聘師資等措施降低生師比。96學年度停招10班碩士在職專班。97學年度預計停招2班。 • 系所整併,如中山所、大陸所整併為「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藝術管理研究所併入劇場藝術系 ; 材料所併入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等 。 • 停招專班,如96年停招電機系碩士在職專班等10班。 • 延聘師資,近兩年新延聘之專任教師,計教授5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26人。
卓越教學成果(3) • 以具體措施降低授課時數,減輕教師授課負擔 • 96學年度上學期開課數量比95學年度同期減少199門。 • 採取之措施,包括: • 學士班必修科目學分比重以70%為上限。 • 各系所專任教師「實際授課總時數」與「各職級基本應授總時數」比值應為1:1。 • 專任教師於一般學制及在職專班授課時數合併計算,其校內超支(含推廣教育班)及校外兼課鐘點每學期每週不得超過4小時。 • 國科會計畫主持人、新進教師及師資課程實習指導教師減授鐘點。
卓越教學成果(4) • 強化各級課程委員會對課程與講授內容之審查機制 • 鼓勵各系所對課程架構建立定期檢討審查之制度。 • 建立新增課程外審機制 • 納入校外專家學者參與課委會。 • 96學年度第一學期各院送外審課程計232科,目前工學院各系及海資系全系課程已完成外審。 海資系:課程外審
卓越教學成果(5) • 建立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調查制度及追蹤改善機制 • 改善學生教學評量制度及問卷以提升教學品質。 • 以各院教師代表及教育專家學者組成之教學意見調查委員會研議相關事宜 • 94學年度及95學年度皆分別修正過問卷內容及計算方式 • 95學年度開始由網路調查改為紙本調查 • 力行訪員訓練及嚴守迴避原則 • 針對教學評量不佳教師設立追蹤輔導改善機制 • 前20%教師發給獎勵函 • 後16%教師發給教師改進函 • 最後3%專任教師教務長約談、兼任教師則不續聘 國立中山大學教學意見調查表
卓越教學成果(6) • 增列競爭性經費,激勵學術單位積極辦學 • 競賽指標如下: • 教學成效改善機制 (教學目標訂定、教育策略規劃) • 英語授課 • 跨領域學習 • 創新或改革的教學計畫 96.10.24競爭性經費會議
卓越教學成果(7) • 建立教學助理培訓認證制度 • 為提升本校教師在學科、實驗及實習課程之教學成效,透過教學助理之認證,協助教師教學 • 96.9訂定「教學助理培訓及考核辦法」 • 提供訓練課程如下: • 教學助理制度與職責 • 班級經營 • 有效的教學策略 • 師生溝通與人際互動 • 96 學年上學期辦理三梯次教學助理培訓營,有1037 名教學助理接受訓練。 96年第一學期TA研習 TA研習護照
卓越教學成果(8) • 各學系開辦名師領航,提高新生學習意願 • 各系規畫「名師領航」課程,依照各系教師的專業特色,聘請校內外學有專精的名師,擔任大一新鮮人的引導課程。 • 96學年度第一學期已由各系所、通識中心規劃出「名師領航」課程,供大一新生修習。
卓越教學成果(9) • 學生領導力認證實施,獲得廣大迴響 95學年度開始實施,目前已經有115位學生申請領導力認證訓練。 • 為培訓有志成為領導人才之學生,以提升其各領域競爭力,推出「學生領導力認證制度」。 • 本制度強調「課程理論」與「實務體驗」結合的服務式領導。所有學生必須於畢業前拿到100點,才能獲頒證書。 • 獲得證書的途徑: 領導力認證護照 • 課程教育部份:學校課程、課外學習、自主學習 • 實務體驗部份:擔任領導者角色、社會關懷服務、 工讀實習
學習輔導角落 卓越教學成果(10) • 建立制度,輔導學習落後學生 • 建立期中預警制度 • 開辦補救教學,如 • 96年度應數系補救教學,計75位學生參與 • 96年度繁星計畫補救教學,計31位學生參與 • 設立學習輔導角落 • 於翠亨A棟、武嶺三村開辦學習輔導角落 • 建立系所評鑑 94年12月訂定學術單位評鑑辦法,以推動各單位建立自我改善機制。預計97年10~12月完成院系所自評 。
二、加強國際交流事務 • 參加國際教育展、赴國外招生等,今年已參加8場 • 開設華語課程:95年開設140班,96年142班,95年學生數624人次,96年480人次。 • 拓展姊妹校,95年新簽訂17所,96年16所,目前共103所 • 雙聯學位:UW, ESSCA, Temple, UPenn
三、延攬國際研究及教學人才 • 延攬國際知名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 • 鼓勵教師與國外教師合作共同指導博士生 • 95、96年已通過延攬教學教師60人、研究教師187人,博士後40人、共同指導博士生7人,共計294人
四、鼓勵學生出國研修(1) • 本校學生出國研修管道 *國際交換學生計畫 *學碩士短期出國研修補助計畫 *博士生赴國外學術機構研 究補助計畫
四、鼓勵學生出國研修(2) 全球商管學程 • 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奧地利林茲大學三校合作之國際學程 • 三校學生以模擬跨國企業的國際團隊學習模式,分別在各校研修二個月 • 課程強調區域特色與跨洲際管理,兼具理論與實務 • 自2005年開辦以來,已辦理三屆,2008年將再度舉辦
五、擴大招收外籍生至本校就讀 • 設置「國立中山大學外國學生獎勵辦法」 以資優研究生獎助為主,成績優異者獲得全額獎學金(包含免學雜費以及每月津貼)
六、培育藝術表演菁英及國際交流 舉辦校內藝術季活動、成立巴洛克樂團,深耕人文藝術教育,支援校內人文藝術特色教學 1.「巴洛克樂團」今年已舉辦4次音樂活動,並於4月由校長率團前往大陸吉林、北京、浙江及中山大學巡迴演出。 2.發行「璀璨西灣」CD,入圍96年第十八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類--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
七、推動校內校際體育競賽 • 「城灣盃」(中山、成大)校際文武合一(體育、社團)競賽,至今辦理二屆(2006-2007),每屆均有約300位同學參加,為二校一大盛事 • 主辦「第一屆高雄市大專院校體育運動交流競賽」,計有中山、高師大、高雄應用科大、高雄第一科大、高雄海洋技術學院、高醫大等 6 所大學參加,促進運動風氣及校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