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6

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主要内容. 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贫困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战略. 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 以前各章都是从国家整体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本章研究分配问题 有两个因素促使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人人生而平等”的哲学和道德原则、隧道效应(推论:一国的隧道效应低,“先增长后分配”的战略就不太可能获得成功)* 案例:和谐社会、法国的骚乱 研究分配与发展问题的库兹涅茨和阿马蒂亚森 • 森先后获得 1971 年和 1998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2. 主要内容 • 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 • 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 贫困问题 •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战略

  3. 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 • 以前各章都是从国家整体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本章研究分配问题 • 有两个因素促使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人人生而平等”的哲学和道德原则、隧道效应(推论:一国的隧道效应低,“先增长后分配”的战略就不太可能获得成功)* • 案例:和谐社会、法国的骚乱 • 研究分配与发展问题的库兹涅茨和阿马蒂亚森• 森先后获得1971年和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4. 一、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 收入分配的类型 •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原则 •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

  5. 1.1 收入分配的类型 • 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 • 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6. 1.1.1 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 • 按不同的时间跨度区分 • 举例:A社会:$2000/月与$3000/月,但人们只能选一种收入水平,终生不变 • B社会: $1000/月与$4000/月,但人们可以在两种工作之间变换 • 短期A更平等,但长期B更平等 • 因此,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应取长期分配,最好是累积的终生分配

  7. 1.1.2 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 什么是功能分配 • 什么是规模分配 • 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8. 什么是功能分配 • 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 • 土地——租金 • 劳动——工资 • 资本——利润 • 按劳分配向按要素分配的转变

  9. 什么是规模分配 • 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 • 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第43页图)

  10. 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 • 个人或家庭的收入由功能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共同决定(每个环节都影响,43页图) • 这种区分便于我们认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如规模分配会通过影响产品需求进一步影响生产要素需求和功能分配;再比如,劳动分布最广,因此功能分配有利于劳动时,分配会更平等)* • 对收入来源的理解会影响人们对收入的评价(劳动收入与嗟来之食)*

  11. 功能分配的不平等要高于规模分配的不平等 • 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要高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金融的发展,包括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使这种财产不平等加剧收入的不平等 • 我国2002年的数据表明,城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占有城市金融资产总值的66.4%,其余80%的家庭占有剩下的33.6%,其中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仅占有1.3%的金融资产 • 而这些金融资产中增长最高的是房产价值,其次是股票市场,土地的价值则不仅没增加反而以每年6.3%的速度下降 • 如果不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今后收入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2. 1.2 收入分配不平等量度的原则 • 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平等很难(23:30:50与22:22:56哪个更平等)* • 原则一:匿名原则 • 原则二:人口原则 • 原则三:相对收入原则 • 原则四:累退原则

  13. 1.2.1 匿名原则 • 不关心具体某个人的收入 • 收入的互换对不平等程度的判别没有影响 • 收入分配总能排列成从最少到最多的序列

  14. 1.2.2 人口原则 • 人口总数与不平等程度无关 • 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变 • 前两个原则下,人们可以得出收入分配的柱状图*

  15. 1.2.3 相对收入原则 • 一个国家所有人收入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或以不同的货币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没有变化 • 重要的是收入的相对份额 • 转变的柱状图*

  16. 1.2.4 累退原则(达尔顿原则) • 达尔顿(Dalton)1920年提出 • A的收入不多于B,A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B,累退式收入分配 • 如果一个收入分配是由另一个分配经过一系列的累退式转移得到的,前者一定比后者更不平等

  17. 1.3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 • 收入范围系数 • 库兹涅茨比率 • 平均绝对差 • 变异系数 •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8. 1.3.1 收入范围系数 • 收入范围系数反映的是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相对差距 • 缺点是没有考虑介于中间的人的分配状况,无法体现达尔顿变化

  19. 1.3.2 库兹涅茨比率 • 全社会最富的x%人口的收入与最穷的y%人口的收入的比率 • 与收入范围系数一样,也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

  20. 1.3.3 平均绝对差 • 反映了社会每个人的收入与平均收入的差距的总水平 • 缺陷也是不能很好的反映达尔顿变化*

  21. 1.3.4 变异系数 • 由于一个数字的平方比本身增加更快,该方法赋予了距平均值较大的离差更大的权重 • 满足达尔顿原则,能体现不平等的变化

  22. 1.3.5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洛伦兹曲线 • 基尼系数

  23. 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 • 极端的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向下弯曲 • 洛伦兹曲线的交叉

  24. 洛伦兹曲线 • 第45页图 • 横轴是人口按收入从低到高的累计百分比 • 纵轴是收入按收入从低到高的累计百分比 • 曲线上的点说明一定比例的收入最低的人口其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25. 极端的洛伦兹曲线 • 45度线,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 否则,洛伦兹曲线位于45度线的下方 • 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离45度线越远

  26. 洛伦兹曲线向下弯曲 • 满足达尔顿原则的累退式转移使洛伦兹曲线向下弯曲

  27. 洛伦兹曲线的交叉 • 同时涉及累退式和累进式的转移将出现洛伦兹曲线的交叉* • 此时将难以判断哪条曲线分配更平等

  28. 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所夹面积与等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比值 • 数学计算公式是 • 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现实中的基尼系数在0.25-0.6之间,警戒线是0.4

  29.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 • 樊纲认为,我国基尼系数是0.44,有一些研究小组的数据超过0.5,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社会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城镇居民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与占总体20%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30. 二、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 库兹涅茨倒U假说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31. 2.1 库兹涅茨倒U假说 • 什么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 • 库兹涅茨的推导 • 库兹涅茨的解释 • 纵向时间序列的检验 • 横截面数据的检验

  32. 2.1.1 什么是库兹涅茨倒U假说 •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如下图 •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 经济增长程度

  33. 2.1.2 库兹涅茨的推导 • 来自有限的统计数据 • 经济发展早期是引用了普鲁士的数据 • 经济发展后期是引用了美、英、德(萨克森地区)的数据 • 发展中期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

  34. 经济发展早期是引用了普鲁士的数据 • 1854-1875年,最富裕的5%的人口收入份额由21%上升到25%,而较贫穷的90%的人口收入份额由75%下降到65%

  35. 经济发展后期是引用了美、英、德(萨克森地区)的数据经济发展后期是引用了美、英、德(萨克森地区)的数据 • 在考察期内,富裕阶层的收入份额下降,而贫穷阶层的收入份额上升

  36. 发展中期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 • 度量指标是库兹涅茨比率:最富的20%的人口的收入份额/最穷的60%的人口的收入份额 • 发达国家:美国1.29,英国1.25 • 发展中国家:印度1.96,斯里兰卡1.67,波多黎各2.33 •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发达国家,出现拐点

  37. 2.1.3 库兹涅茨的解释 • 不平等加剧因素:储蓄、工业化与城市化* • 不平等抑制因素:法律和政策力量(如累进税、转移支付等)、人口变动、产业结构变动* • 经济发展前期主要是加剧因素起作用,而后期主要是抑制因素起作用

  38. 2.1.4 纵向时间序列的检验 • 受数据限制,难度较大 • 林德特和威廉姆森(1985)的研究:英国、美国等工业化时期的确不平等加剧,但工业化以后,不平等的情况好转 • 但有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拉丁美洲符合倒U型曲线,但印度、中国台湾呈U型关系

  39. 2.1.5 横截面数据的检验 • 以弥补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的缺陷 • 基本假设 • 研究结果 • 质疑

  40. 基本假设 • 所有国家的发展路径相同,发达国家的现在是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国家的现在是发达国家的过去 • 只是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 因此可以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来代替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数据

  41. 研究结果 • 第47页 • 阿德尔曼(Adelman)、泡克特(Paukert)、阿鲁瓦利亚(Ahluwalia)等的研究证实了倒U的结论

  42. 质疑 • 假设前提是否合理? • 国家和地区间的结构性差异是否会使人们产生错觉,即拉丁效应(倒U处在中间一段,主要来自拉丁美洲的数据,国家多,数据较全。但拉丁美洲分配历史上就一直不平等,政府对分配不均也不敏感) • 戴宁格和斯奎尔(1996)的研究加入国家虚拟变量,倒U关系就不明显了,说明国家间的结构性差异可能给人们带来了倒U关系的假象

  43. 2.2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若干中间因素实现 • 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44. 2.2.1 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 • 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反之则反之 • 边际储蓄率呈倒U型* • 政策含义:在极度贫穷的国家,不能采取再分配政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应采取再分配政策(发展而不是剥削中产阶级)* • 但高度的不平等会加大再分配的政治压力,导致政府可能重新分配现有财富(虽然难度较大),或对财富增量实施再分配,结果都可能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

  45. 2.2.2 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扩散效应(Spillover effect) • 现实中的一些情况支持以上的观点

  46. 扩散效应 • 在低收入水平阶段,一些部门率先增长,收入差距拉大;但最终,这些部门的增长会扩散到整个经济,产生外溢,使收入分配得到改善

  47. 现实支持 • 技术进步开始只对少数工业部门有利,只对掌握金融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人和部分技术工人有利,二元结构中只有部分人先进入现代部门 • 但随着更多的人进入现代部门,劳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主导产业发生变化,需求提高,扩散效应最终将产生

  48. 2.2.3 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 滴流效应(Trickle-down effect)* • 英国的情况 • 美国的情况1 • 美国的情况2

  49. 滴流效应 • 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阶段,对穷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的需求会上升,使这些要素的价格上涨,改善穷人的收入,从而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 • 但滴流效应能否出现取决于需求结构能否真正发生变化

  50. 英国的情况 • 经济增长,对奢侈品需求上升 • 但奢侈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由高技术小规模的生产提供(如劳斯莱斯),滴流效应就不会出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