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铀资源 生物溶浸技术 ” 外国智力 引进示范单位申请

“铀资源 生物溶浸技术 ” 外国智力 引进示范单位申请. 东华理工大学 2010-05-31. 主要内容. 1 、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2 、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3 、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4 、引智经验 5 、下一步工作设想. 1 、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有 54 年办学历史、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 工局共建,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地学为优势、核学 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法、教育七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多 科性大学 。 三个校区: 抚州校本部 抚州北校区 南昌校区 占地面积 : 2000 亩

sku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铀资源 生物溶浸技术 ” 外国智力 引进示范单位申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外国智力引进示范单位申请“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外国智力引进示范单位申请 东华理工大学 2010-05-31

  2. 主要内容 1、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2、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3、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4、引智经验 5、下一步工作设想

  3. 1、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有54年办学历史、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 工局共建,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地学为优势、核学 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法、教育七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多 科性大学。 三个校区:抚州校本部 抚州北校区 南昌校区 占地面积: 2000亩 学校校舍面积:7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 8.4亿元 在校学生数:26900余人 在职教职工:1720人

  4. 1、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高级职称:536人,其中教授:170人 省级学科带头人35人,省级骨干教师52人。 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50余人 。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7人。 双聘院士2人,兼职教授100余人。

  5. 1、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55个本科专业,其中: 5个国家管理专业,11个国防军工专业, 1个国防重点专业,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 30个硕士点(其中省级示范性硕士点5个)。 与中科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大等联合培养 博士研究生。 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个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单位

  6. 1、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先后承担: 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举办机构学术活动、培训机构学员、派出专 家咨询服务等。 与国外大学加强合作,与新英格兰大学,维杰布斯克大学、纽尔本 大学等国外大学签定校际合作协议。 聘请国外专家来校工作。 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首批在国外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

  7. 1、东华理工大学概况 近五年,引进400多位外国专家,其中通过引智项目引进的重要科技专家人数超过70人次;30余人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庐山奖”,1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友谊奖。 外国专家带来的先进理念及先进技术促进了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8. 2、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2.1 引智背景 1)核电快速发展急需铀资源作保障; 2)生物冶金技术在提高铀资源回收率、提高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铀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引进外智是解决这些难题的良好途径;

  9. 4)引进外智可以加强我校与世界著名微生物湿法冶金研究院所、专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好的提高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研究水平;4)引进外智可以加强我校与世界著名微生物湿法冶金研究院所、专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好的提高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研究水平; 5)拥有一支长期从事铀资源勘察与铀生物湿法冶金研究的,国际交流广泛,熟悉俄语、英语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可以保障引智项目的顺利执行,并取得优良效果。

  10. 2.2 引智项目执行过程中生物溶浸技术的发展阶段 1、国防共建资助建立起相关实验室; 2、外专引智项目执行提高科研水平; 3、学校大力支持及研究人员共同努力 提高 发展 起步 2007-至今 实验室研究走向现场 2004-2006 1998-2003 解决铀矿石溶浸中浸出率低、酸耗高及易堵塞等问题

  11. 2.3 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引智项目执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98-2003) 引智项目资助下,先后于2000年、2001年引进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矿物加工研究所专家Alla B. Jivaeva博士,专家亲传冶金微生物培养技术,包括嗜酸性微生物富集分离、活性检测、菌密度测定等方法培训,并协助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验室管理办法,大大推动了我校生物溶浸实验室的建设和冶金微生物研究方法的建立,标志着我校在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领域研究与应用的起步。 Alla B. Jivaeva博士以其辛勤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荣获2003年度中国国家“友谊奖”。

  12. (2)发展阶段(2004-2007) • 2005年,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乌方)微生物冶金专家Muyassar G. Sagdieva教授(博士)来校进行生物浸铜、浸铀实验室工艺研究与技术培养,使研究人员对工艺条件与技术方法及实验室工作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 2006年,乌方专家库坎诺娃C.И.教授、扎衣尼特金诺娃Л.И.教授来校针对实验室扩大实验及半工业试验等技术进行交流与培训,对我校铀生物冶金技术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工业生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技术和经验,使研究人员对如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实际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 2006年,英国国际著名嗜酸性微生物专家David Barrie Johnson教授来我校作学术交流,将英国湿法冶金技术引入我校铀资源生物湿法冶金研究中,为技术人员研究工作开辟了新思路; • 2007年,乌方扎衣尼特金诺娃Л.И. 教授再度来校,与我校科研工作者深入探讨了微生物浸铀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就双方对各自近一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并与我校签定了学术交流互访意向书 。

  13. (3)提高阶段(2008-至今) • 2009年3月,乌方专家Javlon Tashpulatov和Muyassar G. Sagdieva教授来我校就微生物溶浸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进行技术交流,就现场十吨级及5000吨级生物堆浸试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进行了重点讨论,为我校铀资源生物溶浸工业化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 2009年11月,国际湿法冶金著名专家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Corale L. Brierley教授来校,就微生物溶浸工艺设计、运行及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科学管理理念及方法,在具体工艺操作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较好地弥补了我校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Corale L. Brierley教授的来访,对我校微生物冶金技术向工业化推广具有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 2009年12月,英国威尔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专家Kevin Hallberg博士来我校讲学,介绍其在生物地浸、堆浸等技术应用中微生物种类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不同生物浸出装置和工艺中作用微生物的分布差异及作用特性,及目前国际生物冶金中微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Kevin Hallberg博士的来访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实验室对工业溶浸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技术水平。

  14. 2.3 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在东华理工大学的发展 2005-2009获5项国家引智项目,引进国外微生物冶金领域知名专家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 Muyassar G. Sagdieva教授两次来东华理工大学(左上、左中) Barrie Johnson教授来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左下) Javlon Tashpulatov 教授来东华理工大学(中) 中图库坎诺娃C.И.教授来东华理工大学(右)

  15. 2.3 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国际学术交流广泛 课题组研究成员先后赴乌兹别克斯坦(左、中)、英国(右上、右中)及美国(右下)学习,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归国后成为科研团队骨干。

  16. 2.3 引智执行情况 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在东华理工大学的发展 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前沿与动态,结识同领域知名专家,同时宣传我国铀资源生物冶金技术的特色。 课题组成员参加第十八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阿根廷,2009) 课题组成员在IBS-17大会上与南非(中)英国(右)著名微生物冶金专家在一起(法兰克福,2007) 第二十四届国际矿业大会(北京)生物湿法冶金基础及应用分会 (长沙,2008)

  17. 2.3 引智项目执行情况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微生物溶浸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试验 引智项目对这一转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国际湿法冶金大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物冶金专家Corale L. Brierley教授(中)在铀资源生物堆浸现场与工作人员合影。

  18. 3、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3.1 引智成果 • 建立了高起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拥有微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溶浸工艺实验室和化学分析室。为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搭起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适应于铀资源溶浸环境的冶金微生物菌种库 东华理工大学拥有国内菌种最为齐全的浸铀微生物菌种库,是多年来引智成果的重要体现,为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搭建了优良平台。

  19. 3、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一用于现场铀矿石堆浸的强活性混合菌的组成成份 05B-R, 培养温度37℃,平板类型:FeSo 05B-2R, 培养温度37℃(L)和 30℃(R), 平板类型:iFeo 05B-R, 培养温度37℃,平板类型:FeSo 05B-R, 培养温度30℃,平板类型:YF

  20. 3、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 掌握了一套浸矿菌种选育、鉴定、驯化的系统的技术研究方法 • 研发了一套系统地开展微生物池浸、柱浸的室内研究方法 80 202 70 247 60 50 40 30 20 200 68 72 235 202 238 10 288 745-1HeaIII 0 68 72 200 745-1AluI 202 235 238 247 288

  21. 3、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 推动了研究成果从实验室研究向工业化试验与应用的转化 • 促进了我校在微生物冶金领域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课题组成员赴英国考察铜矿(2008) 某矿生物堆浸试验现场(2008)

  22. 3、引智成果及经济效益 • 在铀资源生物冶金获得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资助 由于引智项目实施,在铀资源生物冶金领域获得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2006-2008); • 科技部863计划项目1项(2007-2009); •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2008-2010); • 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2项(2008-2010); 此外,还承担一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研究经费达2000余万元。

  23. 3.2 经济效益 XX高氟铀矿石5000吨级生物堆浸工业试验结果 • 铀品位: 0.0823% 渣品位: 0.0096% (达到环境要求) • 浸出率 : 88.3% 酸耗 : 2.85% (常规法:5.5%) • 生产周期: 85days (常规法:5 Months) • 经济效益评价: • 硫酸成本节省经费1200元/吨(市场价)*5000吨*(5.5-2.85)% = 15.9万元 • 生产周期缩短,年生产增加一个周期,按目前生产规模统计年增产值为 • 10堆*5000吨* 0.0823%(平均品位)*88.3%(平均浸出率) • *70万元/吨 (目前市场价)= 2543.8万元 • 与常规铀浸出方法相比,成本节省5-10%,年产值增加30%

  24. XX矿床表外铀矿石5000吨级生物堆浸工业试验结果XX矿床表外铀矿石5000吨级生物堆浸工业试验结果 • 铀品位: 0.0222% • 渣品位: 0.0098% (达到环境要求,常规法渣品位0.017%) • 浸出率 : 55.56% • 酸耗 : 2.62% (常规法:7.5%) • 经济效益评价: • 硫酸成本节省经费1200元/吨(市场价)*5000吨*(7.5-2.62)% = 29.28万元 • 浸出率提高,按目前生产规模统计年增产值为 • 5堆*5000吨* 0.0222%(平均品位)*55.56%(平均浸出率) • *70万元/吨 (目前市场价)= 215.85万元 • 环境效益显著提高

  25. XX铀矿生物地浸工业试验结果 单孔出铀浓度30mg/L(常规法:20mg/L) 单孔浸出流量2m3/h 经济效益评价: 年增产值(30-20)mg/L* 2m3/h*10-6*24h*365d *100孔* 70万元/吨 (目前市场价)=1226.4万元

  26. 4、引智经验 1)引智项目的执行对攻克某些技术难题起到推动作用,引进外国专家可加快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的研究步伐; 2)引进外国专家与青年老师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 3)通过引智学习和培养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27. 5、下一步工作设想 铀资源生物溶浸领域的研究重点 1)加大技术创新 进一步加大对低品位难冶炼的硬岩铀矿及难开采砂岩铀矿的微生物菌群溶浸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浸铀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2)扩大研究与应用领域 在现有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加强铜、铀、钼共生矿或钼矿以及其它金属矿物的微生物冶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 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资源回收的同时,开发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废水与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为解决各大中小型矿山开采、冶炼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28. 5、下一步工作设想 • 为完成以上研究重点,东华理工大学将进一步依托国家、省外专局引智项目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 继续与乌兹别克合作 建立中乌微生物冶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与特色,进行联合攻关,争取获得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 开拓与俄罗斯的合作 俄罗斯在生物冶金现场生产工艺方面具有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优势,利用其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加强引进其技术,对进一步实现铀资源生物溶浸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加强与欧美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欧美国家在生物冶金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力求开拓与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西班牙等国家生物冶金专家的合作,为今后开拓生物湿法冶金新领域创造条件。

  29. 谢 谢 大 家!敬请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