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55 Views
北京在改善环境中的压力和机遇 — 第二届北京国际友好商协会大会发言.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周扬胜 副局长,总工程师 2013 年 9 月 12 日. 主要内容. 1 、北京市环境保护总体工作及主要挑战 2 、 2013-2017 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3 、水污染防治 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5 、投资政策. 1 、北京市环境保护总体 工作及主要挑战. 1.1 背景信息. 年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 面积: 1.6 万 km 2 常住人口:超过 2000 万 机动车: 530 万辆 地处华北平原,三面环山
E N D
北京在改善环境中的压力和机遇 —第二届北京国际友好商协会大会发言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周扬胜 副局长,总工程师 2013年9月12日
主要内容 1、北京市环境保护总体工作及主要挑战 2、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3、水污染防治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5、投资政策
1、北京市环境保护总体 工作及主要挑战
1.1 背景信息 • 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 面积:1.6万km2 • 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 • 机动车:530万辆 • 地处华北平原,三面环山 • 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Beijing 北京
1.2 北京市环境保护总体工作及主要挑战: 环境保护工作 水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 污染减排 噪声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辐射安全监管 生态保护与建设 主要挑战
1.3 近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998年到2012年,经济总量增长6.5倍,人口增长66% ,机动车增长2.8倍 ,能耗增长90%。
ug/m3 1.4 空气质量连年改善 1998--2012 • 二氧化硫: 28微克/立方米, 比1998年下降77% 。 • 二氧化氮: 52微克/立方米, 比1998年下降30%。 • 可吸入颗粒物: 109微克/立方米, 比1998年下降42%。
1.5 继续改善空气质量面临巨大压力 •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主要来自机动车、燃煤、化工建材喷漆等企业、建筑与交通扬尘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氨气。 • 周边污染传输对北京影响显著:华北地区的外来污染分担率为25%,特定气象条件下达到40%。 • 地理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三面环山,簸箕形。 •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人口2000多万,超过城市规划人口。
1.6 水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 城市下游水体水质普遍超标。 • 城乡污水处理能力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污水直排、偷排现象难以杜绝,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 1998年—2011年连续多年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用水极度匮乏,中下游河道自净能力弱。 • 水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过环境容量,短期内很难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
2.1 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 中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2013年6月,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简称“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 • 建设美丽北京新蓝图,2013年9月4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目标:PM2.5的年平均浓度到2017年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2年下降25%左右。
2.2 2013-2017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主要思路 •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保障市民健康为出发点,防治PM2.5污染为重点。 • 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匹配 。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行动”的机制。
2.3 八大污染减排措施 • 准入:加强审批,严格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合理控制机动车规模。 • 压煤: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建设基本无燃煤区,大力淘汰、削减城乡散煤,大幅压减燃煤总量。 • 换车:在公交与出租车领域,淘汰老旧机动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前实施国际最先进的机动车排放和油品标准,征收拥堵费,设立低排放区。尽管阻力较大,也需要尽力推行。 • 优产:制定发布严于国家要求的《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大幅度压缩重污染产能,基本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消除郊区工业大院污染。
2.3 八大污染减排措施 • 治污:建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排放标准体系 ,推进锅炉和工业企业的脱硫、脱硝、除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 降尘:集中整治点多、量大、面广的工地、餐饮企业等面源污染,努力使城市更加干净。 • 增容: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山区绿化,扩大水面和湿地建设,以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 应急:进一步完善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地区的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减缓空气重污染的不利影响。
2.4 六大保障措施&三大全民参与行动 • 制订地方法规规章,加强价格税费,市场手段等政策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组织领导,分解目标任务,严格考核问责等六大保障措施。 • 企业自律的治污行动,公众参与的减污行动,社会监督的防污行动等三大全民参与行动。 • 通过上述措施与行动,加快重污染企业的转型与退出,引导企业绿色生产,社会绿色消费,公开环境信息,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媒体监督。
3.1 水污染防治计划措施 • 在国务院的部署下,环保部正在抓紧编制清洁水行动计划,有望近期出台。 • 据测算全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3.2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下一步主要工作: • 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饮用水源水质的预警机 制,划定地下水环境功能区,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等污染隐患,加强执法监管。 • 实施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内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8万吨/日,四环路内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中心城区98%,远郊新城90%。
3.2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下一步主要工作: • 新建47座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29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日 228万吨。新建14座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新增污泥处理能力每日3395吨。 • 抓好跨区县界水体断面水质考核,落实属地责任建设。 • 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率。
4.1 现 状 • 2012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1%。 • 对工业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价和修复治理。 • 建成投运了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加强了医 疗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 监管,基本实现了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和医 疗废物安全处置。
4.2 存在的问题 •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社会源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水平。 • 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特别是郊区还有较 大缺口,填埋比例过高占用土地,不可持续。 • 历史遗留的工业企业原厂区土壤污染问题仍 然比较突出。
4.3 下一步工作措施 • 加强对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的 监管,开展废灯管集中回收处置示范试点。 • 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三年内 全市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8000吨/日,垃圾焚 烧和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比例达到70%以上。 • 完善污染场地修复法规、标准体系,推进首钢、 焦化厂、化工二厂、有机化工厂等厂区污染土 壤的清理、修复。
5.1 投资政策 • 已经展开的五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三年清洁水计划、三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会产生较大的治污需求,为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和治理污染的企业提供较大的市场。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 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发[2013]21号 )。
5.1 投资政策 • 污水处理: 新建再生水厂:按照“企业建厂、政府配网”的原则,主要实行建设-经营-移交(BOT)模式,厂站由社会投资人建设、运营和维护。小城镇再生水厂以打捆方式由区县招标确定共同特许经营者,实行规模化经营。 在建和已建成的新城、乡镇污水处理厂:采取委托运营或移交-经营-移交(TOT)模式,在一定区域实现规模化运营。
5.1 投资政策 • 固废处置: 新建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主要以公共私营合作制(PPP)、股权合作等方式建设。 新建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主要采取企业直接投资方式建设运营。 新建转运站、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厂、粪便处理设施等非经营性项目,采用社会投资人出资建设,政府采购并分期付款的方式。 上述固废处置领域在建和已建成的项目,采用移交-经营-移交(TOT)模式或委托运营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