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84 Views
不動產專業倫理. 房仲無間道之我想做好人 以永慶 、 信義臥底事件討論職場倫理. 老師:李佩芬 老師 學生: 011 劉昭妤 035 陳建儒 037 吳品怡 090 袁如意 098 郭品均 097 林佳芳. 大綱. 壹 . 個案案例背景 貳 . 企業介紹 參 . 問題討論 肆 . 結論與建議. 壹 . 個案案例背景說明. 信義房屋控永慶老總胞弟臥底,不知情任用 18 年。曾當到店長,檢將搜永慶
E N D
不動產專業倫理 房仲無間道之我想做好人 以永慶、信義臥底事件討論職場倫理 老師:李佩芬 老師 學生: 011劉昭妤 035陳建儒 037吳品怡090袁如意 098郭品均 097林佳芳
大綱 • 壹.個案案例背景 • 貳.企業介紹 • 參.問題討論 • 肆.結論與建議
壹.個案案例背景說明 • 信義房屋控永慶老總胞弟臥底,不知情任用18年。曾當到店長,檢將搜永慶 • 2008年07月30日蘋果日報【曾敬德╱台北報導】房仲業兩大龍頭信義房屋與永慶房屋,爆發疑似商業間諜案,今年一月信義房屋開除服務十八年的資深店長葉建輔,並提出背信及盜取商業機密告訴 • 因葉建輔胞兄是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讓永慶房屋擔心近期將遭檢調搜索,這宗已半年的勞資訴訟,才真正浮上檯面。
貳.企業介紹-信義房屋.1 • 為台灣地區主要房屋仲介公司之一, • 1981年,由創辦人周俊吉設立於其時政府尚未核准仲介公司營業,因此以「信義代書事務所」提供房屋買賣仲介服務 • 1987年正式成立「信義房屋仲介股份有限公司」 • 信義房屋於1999年股票上櫃
貳.企業介紹-永慶房屋.1 永慶房產集團 • 1988年由孫慶餘於創立於台灣台北,為永慶房仲集團主要核心事業單位。主營業項目包括房地產仲介業務、房地產鑑價業務、新成屋/預售屋代銷業務..等項目,主要營業區域為台北縣市。 • 永慶一條龍式服務 顧客需求面面俱到 • 綿密通路 精確情蒐 永慶站穩不可取代角色
參.問題討論- Q1 Q1:永慶、信義爆「無間道」,覺得對兩家公司最大的傷害在那裡? • 機密公文都會變的不保密 • 同事間變的不信任,處處提防,使公司的變的疑神疑鬼 • 公司的形象蒙受損害
參.問題討論- Q1 Q1:企業如何重視及塑造企業形象?
參.問題討論- Q2 Q2:近年來信義和永慶恩怨不斷,對消費者而言是好還是壞?理由? • 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好的 • 原因:因為兩間仲介公司在互相競爭之下,會激發出更好的行銷策略,推出更符合消費者所需要的服務品質,不斷創造出更多貼心的服務,所以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好的
參.問題討論- Q3 Q3:公司主管與下屬員工婚外情,對公司的傷害有那些?
參.問題討論- Q3.1 Q3.1: 何謂職場倫理? • 廣義的職場倫理就包含三個部份 • 與顧客 • 與出資者(股東) • 與同事的包括與老闆或主管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包括與部屬之間的互動(關係),更包括與其他同事之間的互動(關係)。
參.問題討論- Q3.2 部屬間的職場倫理 • 倫理問題要考量價值觀、文化和情境差異,並顧法理情 • 倫理有別於法律,倫理的期許超越法律的規範 • 誠實是最佳策略 • 倫理就是人際關係中我們應該共同遵守的規範 • 倫理則是”決策動機”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
參.問題討論- Q4 Q4:企業要求員工簽訂保密及離職不能到同業工作等相關競業條款,是否有理? 1.「競業禁止」條款通常適用特定職務或高階主管,要求社會新鮮人簽訂競業禁止不合理。 2.一般來說,公司要求員工簽訂服務年限合約,若是在三個月內試用期內離職,可以不受服務年限合約約束,否則合約期未滿就離職的話,必須賠償違約金。但勞委會指出,雇主要有明確損害才能要求員工賠償,而且不能違背合理比例原則。
參.問題討論- Q4 Q4:企業要求員工簽訂保密及離職不能到同業工作等相關競業條款,是否有理? 3.「競業禁止」條款,一般來說基層的員工並不適用,由於工作內容並不涉及公司營業機密,因此這種合約會被視為剝奪勞工的工作權。 4.「競業禁止」條款規定太嚴苛,限制員工離職後的就業選擇,已違反社會公序良俗,法院認定相關約定書無效。
參.問題討論- Q4.1 Q4.1:如何看待勞資雙方應遵守的倫理? • 促進勞資之間的和諧藉著倫理的規範,可以明確釐清勞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作為勞資雙方依循之方向。 • 勞資雙方對立,而彼此都要求獲得更多的權利、享受,這不是健康的企業倫理。任何職場中的成員,不論職位高低大小,都應以平等的心態來服務及奉獻。
肆.結論與建議.1 培養「敬業精神」 「道德教育」在於培養「敬業精神」,不在於專業知能的教育。 主管「以身作則」非常重要,領導者奉公守己,部屬自然會表現出認同與效法的反應,主管人員面對各種牽涉工作倫理議題時,應該要謹慎處理,以達「上行下效」。 身教重於言教
肆.結論與建議.2 「敬業」貴在「知行合一」 雖然清楚明瞭「敬業精神」內涵,但未付諸行動,則一切只是空談,要有「行動力」才會發揮作用。 「法律是最低度的道德」,由此可知「不道德」未必有法律責任制裁,需從「心」出發,提升人格,法律、制度等「外在控制」的設計可使人不敢為惡,並加強倫理、道德等「內在控制」發揮其作用。 從心出發
肆.結論與建議.3 不論是何種行業別職場上的專業倫理教育實在不能少 1.顯現企業對於職員職前或在職訓練的重要性,如果在專業倫理訓練深耕人心 2.對於商業間相關的糾紛勢必相對的減少,亦可在企業體系中建立更長遠的信任與專業形象 3.在工作應當給予適當的關心及鼓勵,雖說在工作中公私分明,但若能兩者並行卻不愈矩,能夠避免此類事件的相關人資與商業機密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