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与 的决斗

Feeling Infinite—— 灵感无限工作组. 二战前线 —— 无敌海军. ——信息周电子报刊. 火. 钢. 与 的决斗. 泪. 血. 与 的世界. — 记二次大战中两大洋海战里的著名战舰将领介绍. 自 选 之 题 二 材 战 著 名 舰 只 介 绍. 点击往后观赏. 封面—— Z.Z.K. 点 击 我 结 束. 目录. 船只介绍 总目录. 序言

sius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与 的决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Feeling Infinite——灵感无限工作组 二战前线——无敌海军 ——信息周电子报刊 火 钢 与 的决斗 泪 血 与 的世界 —记二次大战中两大洋海战里的著名战舰将领介绍 自 选 之 题 二 材 战 著 名 舰 只 介 绍 点击往后观赏...... 封面——Z.Z.K.

  2. 击 我 结 束 目录 船只介绍 总目录 序言 因为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中,各国观念主要以“巨舰大炮”为主——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和级,所以战斗主力也以战列舰为主。 因而主要介绍战列舰与 战列舰の克星“航空母舰”,以及一些经典的 ——即创下辉煌战绩的轻巡洋舰,重巡洋舰为题材介绍。 太平洋大战 将领 页面 制作者: 初 二 (9) 班 马骥 America 美国船只专页 日本船只专页 Japan 英国船只专页 England 德国船只专页 Germany Home 目录——Z.Z.K.

  3. Home 德国 Z -31Class 驱逐舰 船只介绍 BB-战列舰 系列 美国 战列舰 英国 战列舰 德国 战列舰 日本 战列舰 田纳西级『Tennessee』 威尔士亲王级 『Prince of Wales 』 俾斯麦级『Bismarck』 大和级『Yamato』 内华达级『 Neveda 』 胡德级 『Hood』 伊势级 『Ise』 衣阿华级 『Iowa』 长门级『Nagato』 另外其他船只在各国船只专页之中… 英国胡德级BC[战列巡洋舰] CV-航空母舰 系列 皇家海军的至高荣誉! 美国 航空母舰 日本 航空母舰 独立级『Independence 』 赤城级 『Akagi 』 埃塞克斯级『Essex 』 信浓级 『Shinano』 约克城级『 Yorktown 』 加贺级 『Kaga』 船只总目录——Z.Z.K.

  4. America 美国战列舰 田纳西级『Tennessee』 内华达级『 Neveda 』 衣阿华级『Iowa』 美国航空母舰 独立级『Independence 』 埃塞克斯级『Essex 』 约克城级『 Yorktown 』 美国独立级轻型航母 编号为CV-22 至CV-30共9艘 美国船只专页 美国轻巡洋舰 布鲁克林级『Brooklyn』 Home 美国著名的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 [我在海战中用的就是这级] 编号为CL-40 至CL-50除CL45、46共10艘 分目录——Z.Z.K.

  5. Japan 日 本 秋 月 级 DD 即 驱 逐 舰 曾 被 誉 为 战 场 生 命 力 最 强 的 DD 日本战列舰 大和级『Yamato』 伊势级『Ise』 长门级『Nagato』 日本航空母舰 赤城级『Akagi 』 信浓级『Shinano 』 加贺级『Kaga』 日本船只专页 日本驱逐舰 秋月级 日本3.9英寸速射炮 就是右图 D D 上装 的炮 是一个以 高射速来 祢补日本 炮威力小 的型号 Home 分目录——Z.Z.K.

  6. England 英国战列舰 威尔士亲王级『Prince of Wales 』 胡德级『Hood 』 英国航空母舰 勇敢级『 Courageous』 英国船只专页 英国勇敢级航母 又一级又战列舰舰身改造而成的航母 Home 分目录——Z.Z.K.

  7. Germany 德国战列舰 俾斯麦级『Bismarck』 德国希佩尔上将级重巡洋舰 曾因其3艘中两艘合力击沉英国著名BC胡德号而成为名舰 德国重巡洋舰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 『Admiral Hipper 』 附加说明 由于在二战中,德国所设计生产 的船只并不多,所以只介绍其中的 两级。 德国船只专页 Home 分目录——Z.Z.K.

  8. 标准排水量 32300吨 美国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Tennessee』 船只——Z.Z.K. 主  炮 4座3联装14英寸主炮 副  炮 26座5英寸火炮 长  度 624英尺 设计功率 28600马力 设计航速 21节 设计舰员 1500人 田纳西 田纳西级战列舰采用了新式的后置龙骨设计,经过严格的测试,其水下的防护水平比其它战列舰有很大增加。其14英寸主炮和副炮均装有火控系统,并且其主炮可以上仰到30度,而以前的战列舰只能达到15度,这使其射程增加了10000码,并且可以由配备的水上飞机来测定落点。田纳西级战列舰有首舰田纳西号和姊妹舰加利福尼亚号。 田纳西号 田纳西号1917年5月开工,1919年4月下水,1920年6月开始服役。  此后的20年中,田纳西号除偶尔到东海岸访问外,一直以加州圣·佩德罗(San Pedro)为基地在太平洋服役,并且在一系列的演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40年在夏维夷海域完成演习后,随太平洋舰队驻留珍珠港,罗斯福总统希望此举能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起到威慑作用。  1941年12月7日晨,田纳西号停在西弗吉尼亚号的内侧,袭击开始5分钟后,舰上的高射炮已经开火,并且发动机也已启动,但并没有能够移动。田纳西号外侧的西弗吉尼亚号在被多条鱼雷击中后很快沉没,阻塞了田纳西号移动的路线。随后,田纳西号也被几颗炸弹击中,但损失并不严重,真正给田纳西号造成伤害的是亚历桑纳号爆炸后残骸和燃油大火。田纳西号上的火势不久得到控制,但周围的大火还是烧了两天。  对比其他舰只的损伤,田纳西号只能算是擦破点皮。在西海岸进行了维修和改装后,1942年3月,田纳西号与马里兰号、科罗拉多号重新返回战场。但这些战列舰发现他们在太平洋上已经失去了主角的地位,战场已不再停留在表面,而和天空融为一体。但这些老家伙仍就尽心尽力地完成着他们的使命。  在中途岛田纳西号只作为后备部队,没有得到发炮的机会。为真正与其它舰只协调,1942年8月,田纳西号再次回西海岸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中增加了田纳西号的对空和对鱼雷的防御能力,这使其适应其护航的任务。  1943年5月之后,田纳西号作为火力支援和护航舰队参加了参加了太平洋大部分的两栖作战,包括北太平洋收复阿留申群岛的任务、马绍尔群岛、塞班岛、关岛、菲律宾战役。  1944年10月收复菲律宾的战役中,24日夜间的莱特湾海战中,双方的战列舰终于有机会的对垒,田纳西号和其它5五艘战列舰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其中由于田纳西、加利福尼亚号和西弗吉尼亚号装配较为现代化的火控系统,所以较其他战列舰有一定的优势。其间田纳西共发射了69发14英寸的炮弹。  随后,田纳西号又进行部分现代化改装。1945年后,田纳西号继续作为火力支援参加了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战役。  1947年2月,田纳西号转入后备役。1959年,正式退役。田纳西号在二战中共获得10枚战斗之星勋章。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9. 美国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 Neveda 』 船只——Z.Z.K. 内华达 内华达级战列舰其主要设计特点是装甲集中在主炮塔、轮机以及指挥塔上,该级别共有两艘:内华达号和俄克拉荷马号。 内华达号  首舰内华达号(BB-36)是一艘战功卓著的战舰,1912年12月开工,1914年7月下水,1916年3月服役。最初内华达号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服过役,主要完成训练和运送重要人物的任务。1927年到1930年接受改装,而后一直在太平洋服役。1941年12月5月,完成夜战训练后,内华达号停泊在珍珠港瓦胡岛战列舰群的末尾。12月7日,在第一波空袭中,内华达号最先进入反击,并且是港中在唯一得以开动的战列舰,但也被数条鱼雷击中,其舰首下沉。内华达号试图以较慢的速度开出珍珠港,为此她为第二波袭击的主要目标。在第二波进攻中,内华达号中了6颗以上的炸弹后,为避免在港口出口沉没,内华达号在福特岛的西南抢滩搁浅。舰上60人丧生,100多人受伤。在西海岸维修后,内华达号于1943年5月加入北太平洋收复阿留申群岛的火力支援任务。1943年6月,内华达号再次回纽约进行改装。改装后已到了1944年,内华达号转而在大西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的炮火掩护。大西洋的任务完成后,又返回太平洋。1945年3月,内华达号参加了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炮火准备。其中被神风飞机击中,十几人伤亡。而后参加了随后的一些收尾战斗。  战后,1946年,作为试验船参与比基尼岛的原子弹的试验。1948年7月,作为导弹实验靶船被击沉。内华达号二战服役中共获得7枚战斗之星勋章。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10. 美国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Iowa』 船只——Z.Z.K. 衣阿华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衣阿华级战列舰是二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 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该级舰首舰从1943年 始建,到翌年共建造了4艘,舷号分别是衣阿华号(BB-61)、 新泽西号(BB-62)、密苏里号(BB-63)和威斯康星号(BB-64)。 衣阿华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衣阿华级战列舰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战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4艘衣阿华级舰再次服役。其中,“威斯康星”号于1952年3月被朝鲜人民军炮火击中破损,随即退出战场回国修理。战争结束后,4艘舰又一次全部封存,“长眠”于港湾。1968年,该级“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安装了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4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3座三联装406毫米火炮、6座双管127毫米火炮、4座“密集阵”近程武器防御系统。舰上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停放4架直升机;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以色列生产的“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  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衣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是年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战争爆发后,两艘舰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的大炮向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进行了轰击。  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退出了海战的历史舞台。 衣阿华级战列舰长270.4米,宽33米,吃水l1.6米;标准排水量4.5万吨,满载排水量5.8万吨;舰体最厚装甲达430毫米。

  11. 船只——Z.Z.K. 排 水 量 10,662吨(标准)/14,750吨(满载) 尺寸 全长189.74米,飞行甲板长165.81米,舰宽21.79米,飞行甲板宽33.25米 吃水 6.4米(平均) 动力装置 4部蒸汽轮机,4台锅炉,4轴,10万马力 主  炮 127mm×2,40mm×16,20mm×10 续 航 力 1.3万海里(15节) 艇 载 机 45架,后减为30架 最高航速 31节 编制人数 1569人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Independence 』 独立 Home 大战中,美国海军急需大量航空母舰服役,新造埃塞克斯级无法迅速满足战争的需要,因此美海军着手将船型适合作航空母舰的九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建为轻型航空母舰,并重新定型为独立级,九舰均为纽约造船厂建造。首舰独立号原为轻巡洋舰阿姆斯特丹号,于1942年2月14日开始改建为轻型航母,该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完成服役。此后八舰也均在1943年前相继服役。在战争中期,独立级航母与同样是新服役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一起,成为太平洋舰队扭转乾坤的关键力量。1944年6月马里亚纳大海战中,美军出动六艘埃塞克斯级重型航母和全部九艘独立级轻型航母,一举击溃日本联合舰队剩余的航母力量,此战使日航母舰队从此失去航空战力,沦为莱特湾海战中的“诱饵”部队。本文提头照片摄于1943年7月17日。从图可见4个烟囱装在右舷侧,飞行甲板上为F6F战斗机、SBD俯冲轰炸机和TBF鱼雷机。10月,独立级航母再度参加莱特湾海战,其中普林斯顿号于10月24号的日军空袭中,中一枚250公斤穿甲弹。此弹击穿飞行甲板和机库,在主装甲板爆炸,引起大火并蔓延至机库。40分钟后,因大火与浓烟使舰上人员撤离,仅留损管人员与友舰实施救援。最后该舰鱼雷弹头被引爆,将舰体炸裂,美军只得命驱逐舰以鱼雷自沉之。该舰也是本级在战争中损失的唯一一艘。战后,独立级中的两根据租界法案给了法国海军,一艘(“卡伯特”号)被卖给西班牙,帮助其重建海军。西班牙海军于40年代末对该舰进行了改造,加强了飞行甲板、升降机,并改进了电子设备,称作反潜航空母舰。这时,烟囱减为2个,舷侧的20毫米炮被全部撤除,载机量则减为26架。该舰1955年服预备役,1967年8月租给西班牙海军,更名为“迷信”号,至1989年退役。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12. 标准排水量 27200吨/34800吨(满载) 船只——Z.Z.K. 动   力 150,0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750英尺 航   速 32.7节 火   炮 5英寸火炮12座,40mm高射炮68座,20mm高射炮55座 标准舰载机 80-90架 舰   员 3442人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Essex 』 埃塞克斯   美国的战史学家大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在太平洋战争中海军航空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中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则起了显著作用。它们给海军航空兵注入了机动性、持久力和攻击力,使盟国海军从日本舰队手中夺取了太平洋的控制权,确保了盟军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直逼日本本上。埃塞克斯级是美国海军历来所建数量最多的一级航母,也是蒸汽时代所建数量最多的一批主力舰。建造背景  二次大战爆发前,虽然美国己有5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战列舰仍被视为海上力量的中坚,航空母舰只是一种海上浮动机场,从上面起降侦察机和尚未证明其威力的攻击机。舰载航空兵的战略、战术以及它的作用还依然处于理论性争论之中。在美国的造舰计划中,航空母舰也不占据主要位置,二次大战爆发之初,在大西洋进行的一些战斗活动使航空母舰的拥护者也没有充分理由来为其观点进行辩解,因为英国的“勇敢”号、“光荣”号和“皇家方舟”号航母均先后被击沉了。  然而,随着欧洲战事的进展和日本扩张野心的日益暴露,美国深感有加强航母建造的必要;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决定于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但到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却只有5艘开工。珍珠港事件不仅给美国政界以沉重一击,而且导致了海军造舰思想的彻底变化。一夜之间,航空母舰取代了战列舰而成为主力舰,残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断然以航母为核心组成了抗击兵力。这时,美国人才痛切地感到,航母数量的不足和舰载机的陈旧过时,使他们不得不以劣势兵力与占优势的日本舰队抗衡。“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黄蜂”号和“大黄蜂”号在1942年相继战沉,在一段时间内,美军在太平洋上曾经只剩下了“企业”号一艘可以战斗的航空母舰。在此危急情况下,美国国会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母的决定:1942年财年再提供10艘、1943年财年提供3艘、1944年提供6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战争急需,罗斯福还提出了将正在建造中的克利夫兰级巡洋舰迅速改建成轻型航母的计划,并大力改建和建造数级护航航空母舰。 性能与武备 该级航母的标准排水全为27200吨,满载排水量34880吨。舰长(全长)265.79米,飞行甲板长262.13米;舰宽28.35米,飞行甲板宽29.26米;平均吃水7.01米。推进装置:4部齿轮传动式涡轮机,8个锅炉,4轴,15万轴马力,航速32.7节。燃料载量63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15节。  舰上装有1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用以对付远距离目标。至于高炮数量,在整个战争期间变动较大,各舰不一,但总的是威力逐步增大。第一批埃塞克斯级航母建成时,每舰装有8座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炮,共32门;并装有46门单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战争后期,埃塞克斯级航母上的40毫米“博幅斯”高炮增至68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增至55门。 舰载机  最初时的航空大队由以下中队组成:2个战斗机中队(36架)、1个侦察轰炸机中队(18架);1个俯冲轰炸机中队(18架)、1个鱼雷机中队(18架)、1架担任联络任务伪俯冲轰炸机,共计91架飞机;另有9架备用(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各3架)。随着雷达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侦察机的需要日益减少,于是到1944年侦察轰炸机中队和俯冲轰炸机中队合并,共计24架俯冲轰炸机,原先12架侦察轰炸机的空额则由战斗机替补,总数仍为91架。至1945年夏,典型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航空大队包括:1个战斗机中队(36一37架)、1个战斗轰炸机中队(36一37架)、1个俯冲轰炸机中队(15架)和1个鱼雷机中队(15架),总计103架飞机。 弹药  二次大战初期,每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上的弹药载量为:平均每门40毫米炮各弹800发,每门20毫米炮备弹为4076发,弹药总重47吨,为定编舰载机重的50%。后来,为了增加航母的干舷和稳性,美国舰船局严格规定了每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弹药载量:每门40毫米炮为500发,每门20毫米炮为1420发。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13. 船只——Z.Z.K.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 Yorktown 』 约克城 企业号(Enterprise CV-6)二战中的企业号是第7艘以企业命名的舰只,她是约克城级航母中的第2艘,于1934年7月动工建造,1936年10月下水,1938年5月在东海岸开始服役,1939年4月转入太平洋服役。   企业号绰号“大企(Big E)”,几乎参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战役。大企是个幸运儿,在对手是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的情况下,能够看到战争的结束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  1941年12月2日,哈尔西率领企业号向威克岛运送海军陆战队的飞机。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时,刚好是企业号按原计划到达之日,只因航途中突然遇到狂风巨浪,只好改变航向,结果耽误一天,逃过了厄运。在随后劫机日海军攻击舰队过程中,又与支援威克岛登陆的日本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飞龙号)擦肩而过,如果相遇决对凶多吉少。  随后,企业号参与的一系列的寻求战略平衡的袭击任务。1942年2月1日,哈尔西率领企业号和约克城号袭击中太平洋日基地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当时南云第一、五航空战队4艘航母正在支援拉包尔登陆,得知马绍尔群岛遭袭击后,立即高速向东追击。追了一整天后,得到听到美国广播“袭击马绍尔群岛成功,舰队返航”的消息后,才知追不上了。2月14日,企业号又袭击日本占领的威克岛。4月中旬,企业号为大黄蜂号护航,成功空袭东京。  1942年6月2日,斯普鲁恩斯率领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中途岛东北埋伏。6月4日晨,33架轰炸机、14架鱼雷机和10架战斗机于企业号起飞。到达预定目标上空后,日本舰队已北撤。企业号进攻编队均向北搜索,但以缺乏配合的方式发动了进攻:战斗机在高空一直没有下来;14架鱼雷机在低空大部分被击落,无一雷命中;但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却得到了最好的机会:33架分4编队向最大的两个目标赤城号和加贺号俯冲,这两艘航母的甲板上摆满了正待起飞的战机。赤城和加贺号的沉没均应记在企业号的帐上。  1942年7月,企业号又参加了瓜岛的一系列海空战,支援美军两栖登陆。同年8月24日,它跟萨拉托加号航母一起,击沉了日本轻型航母龙骧号以及2艘运输船,重创了巡洋舰和驱逐舰各一艘。但企业号自己被命中7颗炸弹,使它受了重伤,舰员74人被炸死,95人受伤。由于抢险方式得当,及时控制住大火,企业号艰难地返回珍珠港修理。  1942年10月26日,企业号与大黄蜂号又参加了瓜岛的圣克鲁斯海战。企业号最初躲在暴雨下免受了第一轮的攻击,同时其舰载机会同大黄蜂号的舰载机多次对日本舰队发起攻击,击伤日本第五航空战队的两艘航母,击沉一艘巡洋舰,击毁日本飞机100多架。但在日舰随后的进攻中,企业号也受重伤,死44人,伤75人。大黄蜂号被日机击沉。企业号带伤收回大黄蜂号上的舰载机后撤离战区。  可是局势不允许企业号返回美国修理,美国已经有3艘航母被日方击沉,主兵力当时只有企业号,附近就有一支日本舰队随时都会发起新的攻击。企业号只好一边航行,一边抢修。  1942年11月11日,企业号带伤风风火火赶到战场,舰载机发起对日舰队的攻击,击伤了一艘日本战列舰。14日企业号的舰载机又击沉日本战列巡洋舰,直到11月16日它才返回美国修理。  1943年1月企业号又重返前线参战,在所罗门群岛海域,为美国舰队提供空中保护,时间长达3个月。5月27日,企业号获得“总统嘉奖”,这是美国航空母舰首次获得这项荣誉。1944年1月至2月间,企业号与其它航母又参加了一系列战斗,击沉敌舰船达60万吨。3月至6月间,企业号又参加了一系列海岛和支援登陆战。它在马里亚纳与日本航母展开的大战,日本3艘航母被击沉,426架飞机被摧毁,从此日本海军大伤元气。在这次大战中,企业号又立下新功。  1944年10月企业号又参加了莱特湾海战,日军损失航母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1945年2月,企业号又支援美军在硫黄岛的登陆作战,企业号舰载机曾不间断地在岛上为美军担任空中警戒巡逻。  1945年3月以后,企业号又参加对日本岛作战,这时的威胁主要来自神风的进攻。5月14日晨,一架日方神风飞机突然撞击企业号,前部升降机被击毁,死14人,伤34人,这是它在二战中最后一次受损伤,6月返回美国修理。  企业号在二战中共获20枚战役之星勋章,她于1947年退出现役。第8艘以企业号命名的舰只就是1959年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的战斗精神与其名字一样将一直延续下去。 企业号,相较之下,企业号的20妹战役之星勋章要比姊酶舰[大黄蜂、约克城号]的分别3枚、4枚要多得多了。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企业号姊妹舰大黄蜂号

  14. 船只——Z.Z.K. 美国海军轻巡洋舰 级轻巡洋舰 『 Brooklyn 』 布鲁克林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设计与建造 本级舰是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的产物, 根据这个补充条约,美国只可以再建造两条华盛顿条约型的重巡洋舰(CA44和CA45),为了对付日益扩张的他国海军力量,不得不转向建造装备6英寸主炮的轻型巡洋舰,因此促成了布鲁克林级的诞生。最初的设计强调本级舰的速度和巡航性能不能低于重巡洋舰,在6种预选方案中,从三座四联炮塔加一座三连炮塔的重炮舰方案,到只装备两座6英寸三连炮塔,排水量仅6000吨的轻量级方案都有,1931年初最终选定的方案是排水量9600吨,装备四座三连炮塔,装甲防护同新奥尔良级,在1933年的造舰计划里通过了该方案,但随之而来安装1.1英寸的防空炮的要求使本级舰的设计再次被修改,对装甲防护同样也作了一些改动。这个时期,装备多达15门6英寸主炮的日本最上级轻巡的出现强烈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最终的设计里,布鲁克林级的主要武器变为5座6英寸三连炮塔,飞行甲板移至舰尾。 布鲁克林装备了新研制的47倍口径Mk 16型舰炮,最大射程23,882米。炮塔正面装甲达6.5英寸,副炮为5寸25倍口径的单装炮。防空武器主要为0.5英寸的机枪。舰尾装备两具弹射器和4架水上飞机,无鱼雷装置。 1933年计划里订购了四艘布鲁克林级,1934年再次订购3艘(CL46-48)。最终共建造十艘,其中最后两艘有少量的改进,以至于有些资料里将其单独列为圣路易斯级轻巡。战争的严酷教训使战时的布鲁克林加装了4联装的1.1英寸防空炮。全部在1935-1939年间建造完成服役。 舰船简史 穿越历史的迷雾去追寻布鲁克林级战舰的战史并不是一件非常轻易的事情,作为战前建成的一级新锐轻巡洋舰,本级舰自始至终参与了大量海战。圣路易斯号在1943年7月12日的科隆班加拉海战中被日本鱼雷重创,1944年11月27日莱特湾海战中再次被神风命中。 最倒霉的该属海伦纳号,日均偷袭珍珠港时,停泊在港内的海伦纳号便挨了一颗炸弹。1943年7月所罗门群岛海域的库拉湾海战中被击中三枚航空鱼雷,第二天由美军驱逐舰善后。二战后,拥有坚强火力和优秀性价比的布鲁克林级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除萨凡纳号、火努鲁鲁号和被击沉的海伦纳号之外全部被南美国家购入充实本国海军实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多次改装的凤凰城号,她被卖给阿根廷,在1982年因马岛危机而爆发的战争中重新披挂上阵,可惜时过境迁,作为全球最后一艘纯火炮巡洋舰的她在首次交锋中即被英国潜艇击沉,死亡水兵高达1000+,给本级舰抹上最后一丝悲剧色彩。 萨 凡 纳 号

  15. 英国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 Prince of Wales 』 船只——Z.Z.K. 威尔士亲王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英国船只专页   建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于1921年召开九国华盛顿会议,签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由此,英国自20年代初就停止了战列舰的建造。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召开,更加限制战列舰的制造。反而各国却进入了新的军事竞赛,除对战列舰的吨位哈火炮口径作了限制外,对战列舰的数量不作限制。战列舰又成为一种威慑敌手、鼓舞自己的战争偶像,各海军强国又出现了建造战列舰的新热潮。1934年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建造英王乔治五世级,在选择炮口径时,英国原本选381mm或406mm口径主炮,当时英国人从美国海军代理部长威廉.H.斯坦德利口中得知:美国新建造的战列舰的口径是356mm主炮,使英国海军打消了建造装有381mm以上口径战列舰的计划。1936年7月29日“英王乔治五世”号和“威尔士亲王”号2艘战列舰正式订购。1936年9月30日开始建造。英王乔治五世级总共建造了5艘。采用三座共10门45倍356mm主炮,2座四联装,1座双联装。其次是8座双联装50倍134mm副炮。随着战争的进展和空中威胁的增大,该级也随即也增大。英王乔治五世级服役时载有4架水上侦察机,后于1938年撤除2架,另外2架也于1942年取消。从英王乔治五世级来看,火力威力差,唯一的补救的措施提高射速。防空能力,可以用新型134mm副炮、乒乓炮,四联装40mm机关炮和单联或双联20mm机关炮,按当时的标准是很可靠的。装甲方面:能抵御一发381mm穿甲弹命中。从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各方面来看,是很先进的。充分肯定英国在战列舰使用能力。 威尔士亲王 [由于本级有5艘,本人最爱是“威”舰,故只介绍因战斗而沉的威舰其他四艘是拆的]“ 威尔士亲王”号是英王乔治五世级第2艘,于1941年3月31日建成服役。1941年5月22日,“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从斯卡帕湾紧急出航,前往截击“俾斯麦”号,在交战当中“威尔士亲王”号被命中7发炮弹,很幸运的是只有3发炮弹爆炸。而“胡德”号被击沉。1941年7月28日,日本挥军南下亚洲侵略气焰极为嚣张。为了保住英国在远东的利益,英国决定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由“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 1941年12月2日抵达新加坡。12月8日舰队驶离新加坡,10日凌晨舰队被日本远程侦察机发现。11:30分在西贡地区的日本第22岸基航空队派出86架飞机攻击这支舰队。“威尔士亲王”号被命中4条鱼雷,引起大火,舰长只好下令弃船。13:20时“威尔士亲王”号葬身大海。 看看主炮,四联的很壮观吧? 是反击级中的首舰反击号。两舰都已被日本飞机击中。 亲王号就是这战中战沉的,上面的是亲王号,下面的

  16. 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 级战列巡洋舰 『 Hood 』 船只——Z.Z.K. 胡德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英国船只专页 建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根据英国海军的“战时紧急计划”,英国皇家海军为了对付德国准备建造的战列巡洋舰,于是耗巨资建造4艘胡徳级战列舰,随着后来德国放弃了建造计划。但4艘胡德级已经铺设龙骨。1916年5月日德兰大海战爆发了,针对在这次海战反映出来的问题——高速战列巡洋舰的重要性,从1916年9月1日开始,胡德级重新设计和建造(由于建造成本高,最后只有“胡徳”号建成,其余3艘在1917-18年被取消)。1920年完工服役,“胡德”号在皇家海军中最大,成本最高的主力舰,而且他的航速是当时海军主力舰中最快的,成为大英帝国海上国力的象征。“胡德”号有给人深刻印象的出现:因此在其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作为皇家海军展示英国国威的礼仪舰,巡游世界各国。大英帝国广布全球的海外殖民地和殖民利益,需要有强大并且可以快速集结的舰队保护和炫耀,所以战列巡洋舰就应运而生了,并且完成这样的任务还是胜任的,但让它们用于决战就不太合适了当被完成的时候。 胡德号 “胡德”号服役后,被任命为本土舰队旗舰。1937年进行现代化改装:拆除两舷16门副炮,还拆除水下防雷装甲设施,重新安装了舰桥,考虑到当时的空中威胁,加装了7座双联装4英寸高射炮,3座8联装42mm砰砰炮,还加装了新设计的5座20管175mm火箭发射器(可算是最早的防空火箭,但防空实战时并不可靠),这次改装使它减少了1,200吨排水量,提高了航行速度。1940年从新服役,欧洲战场爆发。1941年5月18日,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驶入大西洋。英国海军在21日发现这两艘船,海军部正确地判断出德舰的意图——突入大西洋进行破交作战,并制定了先发制人的作战计划。24日05:35时“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发现了德舰,在距离20,000米的距离上,双方同时向对方开火。德舰集中火力向“胡德”号开火,交战不到6分钟,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一发381mm穿甲弹轻而易举击穿了它脆弱的装甲,直入弹药库,引爆里面的381mm炮弹,随即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胡德”号在爆炸处断裂成两截,迅速翻转沉没。船上共1,421名官兵,只有3名幸存者,其余随“胡德”号安眠在海底。 胡德号唯一的彩照,酷&宏伟! 胡德号在训练炮位瞄准

  17. 英国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 Courageous 』 船只——Z.Z.K. 勇敢 在N.F.Ⅱ.里最负盛名的航母! 原为“勇敢”号和“光荣”号战列巡洋舰,它们船体外板薄、航速快,英国海军便于1924年着手,将之改成了航空母舰。它们和“暴怒”号属同型舰,只是装了右舷岛式上层建筑。(“暴怒”号于1939年再次进行改装时也装了岛式上层建筑。)   英国在早期航空母舰上没有双层飞行甲板,机库也为两层;战斗机停在上层机库,可以直接从首部很短的辅助(下层)飞行甲板起飞;上层飞行甲板较长,用于鱼雷机和平共处侦察机;从图中可见,“勇敢”号的上层飞行甲板从岛式上层建筑前开始上翘,当时这样做主要是认为可以使飞行减速 ,有利于降落 。   二战爆发后,皇家海军以 “勇敢”号为核心建立了一支反潜部队。1939年9月17日,谁知它时运不济,反遭德国U-29号潜艇暗算,被命中两雷,仅仅15分钟,就倾覆沉没。这使英国皇家海军部最最终确认,舰队航空母舰不适于反潜作战。   “鲨鱼”Blackburn Sharks 鲨鱼式鱼雷轰炸机于1935年服 役不久即被剑鱼式鱼雷机所取代。该机翼展14.02米,长10.74米,高3.68米,最大起飞重量3651.4公斤,时速244.6公里,装2挺机枪,挂一条鱼雷或680.4公斤炸弹。照片摄于1936年前后,为 “勇敢”号飞行甲板上的第810、820飞行中队。   “海上斗士” Gloster Sea Gladiator 30年代末,随着航空发动机和飞机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鸥”显得相对落后。1937年,英国海军部提出应有一种适用海军使用要求的飞机,结果便订购了海上斗士式和管鼻燕式。将斗士式改为海上斗士式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装着舰用的 挂钩,海军电台和以节为单位的空中速度计算仪等。该机翼展9.83米,长8.36米,高3.23米,最大起飞重量2277公斤,最大时速408公里,装4挺机枪,1939年前开始装备英国海军。   “光荣”号于1930年完成改装后,又于1934年至1935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改装的重点是在首部飞行甲板两舷和岛式上层建筑前后分别加装了乒乓炮,在首部飞行甲板两侧则加装了弹射器。二战爆发时在地中海服役后被调回本土舰队参加了挪威战役。1940年6月8日,在从挪威撤退驶向斯卡帕湾途中与德国 “格奈森诺”号和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相遇,它的舰载机来不及起飞,即被德舰279毫米主炮击沉,从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艘被舰炮击沉的航空母舰。 勇敢 Courageous 1928年完成改装 1939年战沉 光荣 Glorious 1930年完成改装 1940年战沉   标准排水量 22500吨 输出功率 90000马力   总长 239.6米 航速 30节   宽 24.8米(水线),30.5米(最大) 武备 120毫米单管炮16门,3磅单管炮4门   吃水 6.8米 载机 48架   主机 蒸汽轮机 舰员 1216名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美国船只专页

  18. 德国海军战列巡洋舰 级战列巡洋舰 『 Bismarck 』 船只——Z.Z.K. 俾斯麦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德国船只专页 对英国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炮火,Fire!就如同敲响了死亡之钟 远处是沉没中的提尔皮茨,再看看近处的弹坑,想想英国人用什么炸弹? 看看英国人是多么害怕俾斯麦级提尔皮茨号?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建成的最大战列舰。它们的建成和服役,在海军界曾引起极大反响,就连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称赞其为造舰史上的一大杰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为了重温大日耳曼帝国的美梦,一直想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3.5万吨的战列舰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4年,德国海军建造局便准备建造2艘战列舰,以用来替代已过时的“汉诺威”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前无畏舰型。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就捉住可以建造标准排水量为3.5万顿、主炮为406mm的战列舰的机会决定开始建造两艘战列舰的合同图纸和设计任务书。   在合同设计期间,德国海军决定增加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续航力、马力和装甲保护,使其排水量大大超过了3.5万顿的限制。不久,德国德国政府先后正式订购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合同书。1936年,日本和意大利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德国海军便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建造起更大排水量和主炮的战列舰。 俾斯麦   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正式服役,同年9月15日,驶离汉堡前往基尔湾进行首次试航,然后返回布隆—富斯造船厂完成最后装配。1941年5月19日,“俾斯麦”号在“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伴随下,驶出格丁尼亚港,前往大西洋,企图截杀盟军的商船。然而,它的企图被英国皇家海军发现,并遭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舰只的围追堵截。但它还取得了击沉“胡德”号(Hood)战列巡洋舰,重创“威尔士亲王”号(Prince of Wales)战列舰的战绩,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于5月27日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在距法国布勒斯特港大约400海里的水域。 提尔皮茨 “提尔皮茨”号在进行随后的装配时,其造船厂:威廉港海军造船厂屡遭英国飞机空袭,空袭达1042架次,投下大约670吨炸弹。尽管没有一颗炸弹命中“提尔皮茨”号,但反复的轰炸却使它一直拖到1941年2月25日服役。“提尔皮茨”号服役后就一直躲躲藏藏,没有打过一场堂堂正正的海战。可是,作为一艘战舰,他也有着值得夸耀的战绩。“提尔皮茨”号牵制了大批英舰,使皇家海军不敢放手在其它作战方向用兵。皇家海军航空兵和皇家空军一道,曾先后出动600架次飞机,对它进行了13次大空袭,终于在1944年11月12日将他炸沉在挪威特罗姆塞港附近的林根峡湾。

  19. 德国海军重巡洋舰 级重巡洋舰 『 Admiral Hipper』 船只——Z.Z.K. 希佩尔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德国船只专页   我看到过网上很多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海军著名军舰“欧根亲王”号,由于她与“俾斯麦”号一起击沉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击伤“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使“欧根亲王”号一时间成为名舰。“欧根亲王”号是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第3艘,幻灯片只介绍一下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历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吃尽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苦头,所以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的条款中明确规定:德国不准拥有包括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只。随着独裁者希特勒的上台。雄心勃勃的德国人想尽办法,为了重温大日耳曼帝国的美梦,一直想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被容许合法摆脱《凡尔赛和约》建造大型舰只。德国就捉住这个机会决定建造大型远洋巡洋舰。德国参考了其它国家在巡洋舰使用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德国人认为巡洋舰应该使用在破交战,因此要求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具有大型化、远航力高、火力强、防御性好等特点。为次要求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控制在标准排水量12,000以内,但12,000实际上远不够装上足够的装甲以突出防御好的特点,甚至12,000吨只比我的布鲁克林级高出1500吨前后,试问与轻巡相差无几的吨位又哪够装重巡的火力与防御?其他更不用说。所以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建成时远超过12,000吨,达到15,000吨。主炮方面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安装了4座双联装203mm炮,该炮火力强,射程远,射速高。1941年在与英国舰队战列舰对射方面,显示该炮的巨大威力。另外为了对付空中威胁,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安装6座双联装105mm高射炮,还有6座双联装37mm机关炮。   该级共建造5艘,但实际上只完成3艘。分别为:“希佩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Hipper)、“布吕歇尔”号(Blücher)和“欧根亲王”号(Prinz Eugen);另外末完工2艘为:“塞得利茨”号(Seydlitz)和“吕措”号(Lutzow)。其中“吕措”号是按照1939年苏德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为了向苏联表示友好,决定卖出建造中的“吕措”号。苏联改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Petropavlovsk)。 扬名万里的欧根亲王号

  20. 日本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 Yamato』 船只——Z.Z.K. 大和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自本世纪30年代初叶起,已经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列的日本开始在太平洋地区向美、英挑战。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正式把美国列为假想敌。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国防方针时,明确提出对美截击战略。日本海军的判断是:美国海军依然坚持大舰巨炮主义,要夺取对美作战的胜利,仍须靠战列舰。为确保在太平洋地区对美作战的胜算,开战初期即须消灭美远东海上主力,摧毁或者夺取美海军赖以活动的基地,进而歼灭由美本土前来增援的舰队。为此,日海军选择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作为预定海上决战战场,并组建以巨型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在海上截击美国舰艇编队,确保小笠原群岛一线成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战指导思想下,日海军趁1936年开始的无军备限制的时期,投入海军军备竞赛。日海军认为,在战斗舰艇的数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军抗衡的手段,因而决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战列舰,以单艘战列舰的威力优势来抵消美海军在数量上的优越地位。于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舰补充计划时,确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战列舰,这就是“大和”号和“武藏”号。  “大和”号确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最大、最强的战舰。其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3000吨,大口径主、副炮20余门,航速27节,装甲厚、防护能力强,同时命中2条鱼雷或数枚重磅航弹也不致影响战斗,故号称不沉的世界第一战列舰。 主、副炮与高射炮 因篇幅关系,只介绍炮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3联装主炮3座,前部2座,后部1座。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约2700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炮冲击波的影响。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飞行90秒。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炮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炮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副炮有3联装155毫米炮4座,分别设在上层结构的前面及舰的两舷。这些副炮本是巡洋舰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还好。此外,还装有127毫米高炮24门,25毫米机关炮113门。整个军舰像个奋起自卫的刺猬,全身竖起了各种武器。 我的电脑资料里的——请注意,中间的炮管是463mm的 至今最强的炮管 不朽的大和——海底残骸介绍图 可以自行放大看字,英文,我找的,翻译不了

  21. 日本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 Nagato』 船只——Z.Z.K. 长门   长门级战列舰有两艘:长门(Nagato)和陆奥(Mutsu)。长门号1917年8月28日开工,1919年11月9日下水,1920年11月25日竣工。陆奥号1918年6月1日开工,1920年5月31日下水,1921年11月22日竣工。   根据一战海战的教训,低速、高火力、重装甲的旧式战列舰和高速轻装甲的战列巡洋舰都不适应新的海战条件。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高速重防御的新型战列舰。该级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410毫米主炮——因为大和还没造出来。并且为了410mm主炮远距离炮战中测试弹着点、以及观通和指挥的需要,采用了高大的塔式舰桥。之后日本海军的主力舰纷纷按照这个样式进行改造或新建。加贺级和天城级都是在长门级的基础上,在烟囱后方,后主桅之前布置一座双联410mm主炮。区别在于速度和装甲各有侧重。天城级的假想对手是美国海军的6艘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  1920年华盛顿裁军会议召开,对美、英、日、法、意五个主要海军国家的战舰吨位、火力和总吨位进行了限制。以英美海军的525000吨为标准,五国按照10:10:6:3.5:3.5的比例建造主力舰和巡洋舰。战列舰吨位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4英寸(356mm)。按照这个标准,长门级战列舰属于被条约禁止的舰型。列强要求日本终止该级战列舰的建造,并销毁已下水但未完工的陆奥号战列舰。日本借口国内的小学生已为建造该舰捐款并且该舰已经建成,如果废弃将引起国民的不满,在日本的强硬态度下,美英最终同意日本将陆奥号建成,天城级已接近完工的头两艘(天城、赤城)可以改装为航母,但是加贺级战列舰必须销毁。作为补偿,日本同意美英也建造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科罗拉多级和纳尔逊级)。1923年9月,由于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在横须贺工厂的天城号龙骨被震坏,日本将加贺号改造为航母。土佐号于1925年2月在日本四国岛西南部的宿毛湾沉海销毁。 三十年代中期长门级两舰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包括拆除一个烟囱和改装大舰桥。  从1920年开始,到1940年大和号服役期间,整整20年期间,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最强大的战舰,被看作日本海军的象征和最精锐的战舰。长门号作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旗舰,尤被看作非到最后关头不得动用的最后王牌。根据这一思想,二战期间,长门号和大和级都没怎么参加作战行动。   1942年6月,长门和陆奥参加了中途岛海战,未能发射一发炮弹,海战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   1944年莱特湾海战中,长门号参战,编入粟田健男的第一进击舰队,未取得大的战果,反而被美军重创而在大战剩余时间失去行动力,停留在横须贺修理厂直到战争结束。   长门号在战争后期多次遭到美军飞机空袭。在日本投降时,它是唯一一艘处于可操作状态的战列舰。被美军缴获之后,1945年9月15日从日本海军序列中除名,于1946年7月在比基尼环礁成为“十字路口”原子弹试验的靶舰。在A试验(空中爆炸)中幸存,在B试验(水面爆炸试验)中受损严重,在水面漂浮5天后沉没。 陆奥号则在1943年6月8日在吴港外海的柱岛泊地因三号炮塔弹药库爆炸而沉没。1943年9月1日除名。战后70年代日本建造的第一艘原子能动力船只,就命名为陆奥号。   1946年7月29日,长门号在比基尼岛海域美国原子弹爆炸效果测试中被击沉。   值得一提的是,开战初期为日本海军南征北战打天下的航空母舰加贺号也是使用长门级的舰体,因华盛顿条约的限制而改为航空母舰,这样虽然使它在开战初期昙花一现,最终还是免不了进海底的份。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注意长门级战列舰的高大舰桥,非常明显

  22. 日本海军战列舰 级战列舰 『 Ise』 船只——Z.Z.K. 伊势 我认为,因为在一战末期建造的伊势级最大的特点就是六座炮塔,而日军因重视航母,连后4座全拆改为航空甲板,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事后的战斗也证明了这点。因为航母甲板非常厚重,加装到老久的航速慢的伊势上,自然毫无用处了吧?而且炮也只剩两座,对与战列舰来说,就如一句名言“战舰不像战舰,航母不像航母”即应有的特点得不到发挥,更何况综合实力又差呢。 舰史:  伊势级建造于1915年,共建两艘:日向和伊势,为扶桑级的改良型。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在二战期间因为过于老旧而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战役。1943年9月被改装成航空战舰。拆除了中后部的四座炮塔,铺装航空甲板,搭载22架水上飞机。做了类似改装的还有最上号重巡洋舰,因在中途岛战役受重创入坞修理,顺便改造为航空巡洋舰。   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中,两艘未携带一架飞机的伊势级战舰加入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航空母舰编队,充当诱饵。在美机的猛烈攻击下,其余四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伊势级航空战舰到底装甲厚实,虽然给炸得千疮百孔,却支撑到逃离战场。不过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1945年7月还是被美军炸沉在吴县军港,1947年解体。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23. 日本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 Akagi』 船只——Z.Z.K. 赤城 建造简史 赤城号航母,由吴港(Kure)海军船厂建造,1920年12月6日开工,1922年2月5日暂停,1923年受华盛顿条约的限制,改建为航母,从战列舰改为航母时,主舰体基本不动。主甲板以上全部重新建造,有双层机库。除了主飞行甲板外,艏部有短距飞行甲板直通机库,但后来证实短距飞行甲板基本没用。完工时安装了巡洋舰上的火炮,而且没有岛式上层建筑,锅炉的废气从右舷排除,安装了角度向下的烟囱。 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完工。在日本海军服役的前五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安装了一个右舷的岛式上层建筑。1935年10月到1938年8月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了改装。取消了艏部飞行甲板,机库向前延伸,主飞行甲板加长加宽并进行结构加强。用左舷的岛式上层建筑替代了原先的较小的右舷岛式上层建筑,还对舰炮进行了重新调整改进。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动力为蒸气轮机,19台锅炉,4轴,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武备为6座单管203毫米主炮,6座双管120毫米副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小巧的零式机能达到72架(最多可载91架)。 作战履历   1942年6月5日夜,大和号战列舰安祥地的沉浸在中途岛西北300海里的海面上。作战室中,平时一向头脑冷静指挥果断的山本五十六大将此时却犹豫不决了,因为在他手中的一纸电文是那样的沉重,“赤城号中两颗炸弹,丧失战斗力,请定夺”,他完全明白南云在何种情况下会发出这种电文,但在作出这必然的决定前还是不禁回想连篇。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军第一航空战队的旗舰,她也是日本航母的皇后。作为“八·八舰队计划”(8艘战列舰和8战列巡洋舰)的一部分,赤城号的原始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于1920年12月开始制造。1923年11月在其完成前由于受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赤城号完成前即被改成航空母舰。  山本五十六曾任赤城号舰长。山本以其敏锐的眼光意识到了这种没有巨炮的战舰对海战将产生的本质影响。尽管这种思想在海军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山本确实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赤城号之中。  9.18事变的次年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山本曾率领赤城、加贺号轰炸上海。1937年7.7事变爆发,赤城在长江流域、华南、支那、海南更是大开杀戒。  作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重型航母,赤城号上有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1940年,日美局势日趋紧张,美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1941年初,山本制定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为此各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的政策是训练中的伤亡与实战中的伤亡同样对待。致使赤城号以及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轰炸的命中率可达到80%。1941年12月,赤城号作为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山本的思路在珍珠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山本的地位在帝国海军中达到了入日中天的程度。  开战6月内,由赤城号领导的第一航空舰队横扫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山本如何也想象不出赤城号在中途岛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知道他必须作出什么决定。天皇的照片转移出来后,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在水面上挣扎的巨型战舰赤城号带着没有起飞的舰载机很快消失在其惊动了的这片海洋之中。舰上幸存的舰员被派往了太平洋的前哨基地。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赤城号上即将袭击珍珠港的机群

  24. 日本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 Shinano』 船只——Z.Z.K. 信浓 Home   信浓号由横滨海军船厂建造,1940年5月4日开工,1940年12月暂停,1942年建成50%时暂停,改为航母。原为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艘,新设计中它将充当快速航母舰队的支援和维修平台,所以除携带自身的中型航空联队外,还可装载多余的飞机和设备用来对海上的航母进行补充。 信浓号是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原设计战列舰的主舰体不改,在主甲板上安装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  1944年10月8日下水时,信浓号的标准排水量为64,800吨,水线长839英尺,飞行甲板长872英尺,宽131英尺。以18节航速续航力为10,000海里。主炮和副炮被取消或修改,设计载机只40-50架,1944年11月19日完工。  信浓号也是二战最短命的航空母舰。1944年11月29日,信浓号在濑户内海进行试车时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击中四枚鱼雷。本来四枚鱼雷对大和级战舰不构成太大威胁,同级的武藏号在莱特湾海战被击中二十余条鱼雷后才沉没。舰长阿部俊雄连航速也没有减继续行驶。但信浓号上的损管人员远没有武藏号上的有经验,中鱼雷后因为处置不当无法制止进水,有些船舱连密封门也没有安装,11月29日上午十时十八分,信浓号急剧倾斜,半小时后沉没。这艘当时最大的航空母舰没有发过一炮,也没有起飞过一架飞机。左图就是击沉信浓号的美潜艇“射水鱼号”艇长约瑟夫·恩赖特。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25. 日本海军航空母舰 级航空母舰 『 Kaga』 船只——Z.Z.K. 加贺 建造简史 加贺号航母,由川畸船厂(kawasaki)建造。1920年7月19日开工,1921年11月17日下水,1922年暂停,原计划是作为快速战列舰,后因华盛顿海军条约而改为航母。1923年后重新开工并改造为航母,1928年3月21日服役,但没有马上投入使用。服役早期作为岛式上层建筑试验舰。1934至1935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之后排水量为42,541吨,8台锅炉蒸气轮机,127,400马力,最高航速28节,武备为10座单管20毫米单用炮,8座双联127毫米两用炮,22座25毫米高射炮,舰员编制人数2016人,载机81架(最多可达90架)。 战争历程   加贺号是日本最初的重型航空母舰之一,她与赤诚号的起源很类似,原始设计是战列舰。加贺号服役之后,与赤城号一同编为第一航空战队,此后两舰一般共同执行任务,两舰的命运也很类似。  加贺号是侵华海军的主力。1932年第一次淞沪会战中,加贺号和赤城号一起完成了轰炸和制空任务。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贺号的数架舰载机分别轰炸了苏州和杭州,当时配备的舰载机为90舰战和89舰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加贺号配合陆军更加疯狂地袭击中国大陆,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地均有加贺号的舰载机出没。1932年8月15日,加贺号约30架舰载机企图空袭中国空军学校-笕桥机场。被中国21架飞机拦截,结果日机被击落13架,这是加贺号在中国最惨的一次失败。随后,加贺号一直活动在中国海域,轰炸的目标也扩展到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市区。1939年后,加贺号返回太平洋海域。  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作为六艘航母之一参与偷袭珍珠港。随后,1942年1月,南云中将带领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参与东南亚外围诸要地的攻击,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横扫了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3日协助占领荷属东印度,空袭爪哇南岸芝拉扎港。而后,加贺号回本土修理,没有参与4月在印度洋对英海军的作战。  1942年6月,第一航空战队与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和飞龙号)参与中途岛战役,全部战沉。加贺号于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模型图片 在2000年时发现的加贺号海底残骸 远处即为加贺号,近处的炮 塔是赤城的14mm防空双联炮

  26. 日本海军驱逐舰 级驱逐舰 『 Kaga』 船只——Z.Z.K. 完成年代 1942-1945 尺  寸 440'3" x 38'1" x 13'7" 排 水 量 2,700吨(标准) 3,700吨(满载) 主  炮 四座九八式双联装3.9英寸防空炮 鱼  雷 九二式四联装24英寸发射管1具 高  炮 建成时为25mm防空机枪4座,1943年,增至15座; 1944年6月后,25mm高炮又增至29座,另加装12.7mm高射机枪4座; 1944年6月后完工的舰只上的25mm防空炮更是多达40-51座。 反潜武器 深水炸弹投掷器6座 舰  员 250人 最大航速 33节 秋月 Home 回到选择目录 回到总目录 回到日本船只专页  秋月级是联合舰队最大、最好的防空驱逐舰,主要伴随航母编队作战。原始实际不打算安装鱼雷和深水炸弹等装置,为增加综合作战能力而加装了一座四联装24英寸鱼雷发射管和六座深弹投掷器。  秋月级比阳炎级和夕云级还要长50英尺,重700吨,炮塔为全封闭式,操作方便。1943年后,为防空需要,各舰加装了15-51门25mm高射机枪,机枪的数目随着战局的进展而增加,并加装了21和22型雷达。  1939年造舰计划里,日本海军订购了6艘秋月级驱逐舰,1941年又追加了10艘,但有四艘未建成。满月号于1945年3月被取消,以腾出船台建造自杀艇,另三艘则被取消。在1942年计划里,他们的舷号从777-785,1942年改计划里,舷号5061-5083。   投入现役的12艘秋月级驱逐舰大多数被编入第41和第61驱逐舰队,有六艘幸存到战后,不过最后建成的四艘因战局恶化从没有离开过日本本土海域。秋月级的水线设计和单烟囱看起来和轻巡洋舰秋月级很相似,其实美国海军常把该级舰误认为巡洋舰。实际作战中也常顶替轻巡洋舰充当反潜舰队的旗舰,可惜他们的舰桥实在太狭窄而无法容纳舰队指挥管和他的幕僚,航速也比不上同时代的大多数驱逐舰。但日军指挥官仍喜欢用秋月级担当旗舰,有三艘就是在充当旗舰时被击沉。

  27. 将领目录——Z.Z.K. 战时双方海军著名将领 Home 美国 日本 麦克阿瑟 山本五十六 尼米兹 点击名称进入界面

  28. 将领——Z.Z.K. 骄傲的尖刀 Home 麦克阿瑟 回到总选择目录 回到将军将领专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晨,日本代表团登上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签署投降书。代表同盟国在受降仪式上签字的是身穿开领衬衫,斜戴镶金边军帽的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880年1月26日,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军营里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父亲阿瑟·麦克阿瑟,17岁时就进入军界,中间曾一度复员,学习法律,后来再次从戎,最后晋升为中将,曾任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母亲玛丽·平克尼·哈迪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结婚时刚从一所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比丈夫小8岁。她颇有一种贵族小姐的派头,又总是教导自己的儿子成为“伟人”。父母的经历和性格,对麦克阿瑟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小追求的目标就是做一个军人,当一名将军。1898年,麦克阿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实现了他孩提时代的第一个梦想。  他出身于军人世家,入学时已有相当丰富的军事知识,在学员中无人可比。1903年6月11日,麦克阿瑟以98.14分的总平均积分毕业于西点军校。据说这是西点军校25年来的毕业学员中分数最高的。在西点军校的四年中,他有三年成绩名列全班第一、二年级时被任命为学员下士,三年级时被任命学员中士,四年级时获得学员中的最高军衔——第一上尉。  按照西点军校的传统,高才生可以自由选择兵种。他选择了在战场上为各兵种服务的工兵。毕业后,他曾在菲律宾服役一年,回国后不久,又和父亲一起被指派为日俄战争的观察员,1906—1907年曾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随从副官。此后直到1912年,麦克阿瑟曾到过远东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1912年,他被调到华盛顿陆军总部的参谋长办公处服务,受到参谋长伦纳德·伍德少将的赏识,不久便被任命为参谋部的成员。这一任命使他与首都的大人物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担任了陆军部的军事新闻检查官,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1917年5月,美国对德国宣战,他被任命为第42师(彩虹师)参谋长,同部队一起开赴法国前线,编入潘兴率领的美国远征军,不久便投入了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指挥部队多次取得胜利,而获得两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一枚服务优异勋章、七枚银星章、两枚紫心勋章以及数枚法国授予的勋章,职务由参谋长提升为师长,军阶由上校提升为准将,后又晋升为少将,1919年4月,从欧洲回国,出任西点军校校长。  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任职三年,在这三年里,他实行了不少改革,但是在西点的改革不仅受到来自国会、陆军部、校友会中保守分子的责难,也遭到了潘兴将军的反对。于是,他被调往菲律宾执行海外任务。临行前,他与富有的寡妇,实际上也曾是潘兴情妇的路易丝结为伉俪。婚后便来到阔别18年的马尼拉,再次在伦纳德·伍德麾下供职。1925年,麦克阿瑟又奉命回国,管辖一个军区,司令部设在巴尔的摩附近。在那里,路易丝又投身于社交活动,对丈夫的军旅生活完全失去了兴趣,并力劝丈夫退出军界,创办私人生意赚大钱。她认为麦克阿瑟聪明过人,不应在戎马生涯中浪费光阴。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两人从1927年8月分居,到1929年6月被批准离婚,直到1937年4月,麦克阿瑟才又与37岁的费尔克洛思小姐结婚。  1928年夏天,麦克阿瑟再次被派往马尼拉,担任了驻菲律宾部队司令的职务。1930年8月,他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此时他年仅50岁,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在担任陆军参谋长期间,他不顾一些人的反对,以机械化装备代替了马匹,大大提高了美军的机动能力;并建立了一个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协调的效率;还制定了一个总动员计划和一个平时工业生产转为战时生产的计划;他通过对国会的影响,使陆军在经济萧条时期免受大幅度的削减。1932年,他奉胡佛总统之命,派军队驱散进入华盛顿要求补发退休金的1.5万失业退伍军人,虽然他并不愿意这样做,但还是亲自指挥军队将这些人赶出首都。 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之后,麦克阿瑟到菲律宾出任军事顾问和菲律宾军队的统帅,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军衔。他在接受菲律宾陆军元帅杖时说:“只有那些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意、日于1941年签定“三国公约”,美日之战已不可避免。罗斯福总统再次召麦克阿瑟服现役,统一指挥远东地区的全部美国陆军和空军。麦克阿瑟走马上任不到5个月,就发生了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事件。此后,麦克阿瑟以他的勇气和才能,奔波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华盛顿之间,为恢复美军元气做了不懈的努力。不久,太平洋地区的盟军统一编制,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总司令,指挥这一地区的部队。 他在战争中从不考虑个人安全,曾经数十次进入日军的火力封锁区,一次又一次地和第一攻击波的部队一起登陆。他曾说:“能打死我的日本子弹还没造好!”

  29. 将领——Z.Z.K. 老练的预言者 Home 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 回到总选择目录 回到将军将领专页 尼米兹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24小时,一位圆脸盘,前额突出、有着线蓝色眼睛的美国海军军官,来到珍珠港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他就是美国海军人事局前任局长尼米兹。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罗斯福就曾要他出任舰队司令,他以资历太浅为由拒绝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被撤职,罗斯福再次安排尼米兹上任。  尼米兹于1885年2月24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菲德烈堡,祖辈是日尔曼移民。他少年有志,但家境贫寒。他决定报考西点军校,因为军事院校可以提供免费教育。但是陆军军校名额已满,他只好去海军军校。经过一番苦读之后,于1905年1月毕业,被分配到亚洲舰队旗舰“俄亥俄”号上实习。该舰曾前往日本作礼节性访问,使年轻的尼米兹有机会晋谒东乡平八郎,他对这位日本海军名将敬佩不已。两年实习期满后,他到潜水艇部队服务。1917年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生少将的随从副官。罗比生对尼米兹十分赏识,极力劝他放弃从事工程技术的理想,下决心当将军。经过一番周折,尼米兹终于当上了“南卡罗来纳”号战舰的执行官,并得到上校军衔。  尼米兹在技术上敢于创新,在战术上也从不迷信传统。1921年,他入海军战斗学院学习后,试用以舰队的圆形战斗编组代替传统的战线。毕业后,他又回到罗比生手下任随从副官、助理参谋和战术官。这时罗比生已升任美国战斗舰队司令,尼米兹在罗比生的支持下,实地试用了圆形编组,并主张把美国海军当时唯一的航空母舰也纳入圆形编组。以后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变成了标准的航空母舰队形。可惜的是,这种战术观点随着罗比生和尼米兹的去职而被放弃。以后,尼米兹的职务多次调动,到1935年,回华盛顿任海军人事局副局长,1938年升为少将后,曾一度离开海军人事局,但不久又回人事局当局长。   尼米兹来到珍珠港后,发现到处是悲观情绪,他自己也感到困难重重。他在到职不久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我若能干6个月就是运气好了。大众要我尽早做出行动和结果,这远远超过我所能创造的速度。”但他想起自己在军校毕业时,校方在他的鉴定上写的一句评语:“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所以,他不责备任何人,而是告诉他的军官和士兵们眼睛要向前看,并不断地用胜利来鼓舞部队的士气,到任后,他多次组织出击,还指挥航空兵轰炸了东京。这些,不仅对美国总统罗斯福是需要的,对美国人民和存在失败主义情绪的太平洋舰队官兵也都是实际的鼓励。 尼米兹主张用剩下的唯一攻击武器即航空母舰去发动突击。在夏威夷任14军区司令的布罗赫少将反对这样做,哈尔西中将却坚决支持尼米兹的主张,并自告奋勇率航空母舰出击。尽管战果并不大,但对鼓舞舰队和美国人民的士气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2年4月间,尼米兹兼任中太平洋地区总司令。5月初,日本人准备对新几内亚东南岸上的摩斯比港发动一次两栖作战。如果日军占领摩斯比港,不仅会直接威胁澳大利亚的交通线,也会使麦克阿瑟失去前进基地。于是,尼米兹派遣一支航空母舰编队出击,不久即同日军进行了珊瑚海之战。美军虽然损失较大,但却迫使日军停止进攻,所以从战略上看,美军还是取得了一次胜利,6月,在中途岛战役中,他以劣势兵力大败日军,击沉日军4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重伤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击毁日机332架,数千日军官兵包括许多富有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丧生。美军仅损失航母一艘、驱逐舰一艘、飞机147架。这次胜利显示了尼米兹的军事天才。他自己也认为,这时是他事业中的高峰。尼米兹喜欢对作战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辩,而后再作出决定。他和中途岛之战后出任参谋长的斯普鲁恩斯都喜欢散步,许多决定就是在边走边谈时作出的。当然,最后还要经参谋长联席会议形式上的批准。他对部属态度和蔼,下级指挥官来珍珠港,他一定要召见并加以招待,向他们了解下面的情况,征询意见。  1943年11月20日,美军中太平洋部队的第一次登陆作战——吉尔伯特群岛作战开始,虽然美军比较顺利地攻占了马京岛,在塔拉瓦岛上却损失惨重。尼米兹亲自前往塔拉瓦岛研究日军的设防情况,并寻找美军损失惨重的原因。回到珍珠港,便帮助斯普鲁恩斯等人把这一教训应用到马绍尔作战计划上,1944年1月31日,美军开始向马绍尔群岛进攻,这次作战比较成功。此后,麦克阿瑟与海军之间对夏季进攻的方向发生了争论,罗斯福总统亲自来珍珠港为他们裁决。起初,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的认识不一致,但后来他觉得麦克阿瑟言之有理,便欣然同意了。  1944年6月,美军将其在太平洋战场上“逐岛进攻”的战略,改为“蛙跳战略”,即越过日军防守的一些次要的岛屿,夺取太平洋上最关键、最重要的据点,切断日本的海空交通线,建立美国的海空军战略基地。因此,美军决定绕过加罗林群岛,直取马里亚纳群岛,其目的是要攻克塞班岛、提尼安岛,夺回关岛,突破日本的内防御圈。尼米兹为这次战役取名为“奇袭行动”,并亲自指挥这次战役。为此,出动了大批飞机、战舰和登陆部队。“奇袭行动”取得全胜,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本的内防御圈。  1944年10月,美军进攻菲律宾莱特岛,不久即爆发了莱特湾大海战。美军虽然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也受到了重大损失。美军在攻占莱特岛之后,尼米兹接受了斯普鲁恩斯的建议,决定越过台湾,攻占离日本更近的硫磺岛。为了进攻硫磺岛,尼米兹率指挥部进驻关岛。随着硫磺岛被美军攻占,1945年6月,冲绳岛也被攻占。日本本土的大门已被打开。  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在受降仪式上签字。此后,他于1945年12月15日出任海军部长,两年之后退休,到加州大学担任了8年董事。1966年逝世。

  30. 战争赌徒 预计头六个月可以取得优势,但其后我一点把握也没有。 山本五十六 Home 回到总选择目录 回到将军将领专页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生于日本本州的封建武士高野贞吉之家,当时其父56岁,故给儿子起名为五十六。后过继给山本带刀为养孙而改姓山本。   山本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军事熏陶,于1901年考入江田岛海军学院。1904年,在“日进”号上担任炮官参加日俄对马海战,并在战斗中被炸掉了两个手指。1908年,山本进入海军炮术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优秀的炮舰专家。1919年,山本奉命到美国学习,回国后,任海军大学教官。1924年,第一次和飞机接触后,即发现飞机对海军将有深刻的影响。1925年,山本出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回国后,先后任五十铃号巡洋舰和赤城号航空母舰的舰长。  1930年山本晋升为少将,并出任海军航空本部技术处长。在其任期间,日本的快速战斗机提上日程。此后日本生产出开战初期性能优秀的97式舰载攻击机和零式战斗机。  1935年,山本升任海军航空本部部长。当时日本奉行“大炮巨舰”政策,并制造了大和号和武藏号巨型战列舰。山本极力反对,但意见被忽视。  1936年,山本出任海军部次官,次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山本在八.一三凇沪战役中,用舰载飞机疯狂轰炸上海、南京和武汉等地。   1939年,山本出任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1940年7月,近卫内阁与德、意签订了轴心条约。山本知道日本80%的战略物资都要从英美控制区供应,所以认为该条约不利于日本。并警告近卫首相,若与英美开战,前六个月还可以坚持,之后他也毫无信心。   1941年,随日本对南太平洋野心的暴露,美国收紧了对日本的经济锁链。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又面临着向南和向北的选择,同时山本提出了进攻珍珠港的具体计划,并且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训练。1941年10月,主张与美国和谈的近卫被迫下台,东条英机出任首相。由于谈判中,美国拒绝让步,并且英美在南太平洋的战略防御日趋加强。日本终于失去了耐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全军覆灭。同时,日本成功占领了南太平洋的新加坡、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而后美国正式加入了同盟国,并将其巨大的经济潜力转入了战时轨道。  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东京以及随后的珊瑚海海战使山本感到必须迅速摧毁美太平洋的主力,因此制定了中途岛计划。   1942年6月,日美舰队齐聚中途岛。美国占有情报先机,并且由于日本指挥官南云战术决策的一些失误,日本参加战斗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舰全部沉没。至此刚好距珍珠港开战6个月。  1942年8月,在瓜达卡纳尔岛激烈的争夺战中,日本渐渐处于守势。山本也感到大事不妙,曾对人说:战争结束后,他不是被送上断头台,就是被送往圣赫勒岛(软禁拿破仑的地方)。实际上,他的归宿比其预料的还要富于戏剧性。  1942年4月,日军放弃瓜岛后,山本为鼓舞士气,决定视察离瓜岛较近的肖特兰基地。美军截获了该情报,并且派战斗机在途中击落了山本的座机,山本身亡。一个多月后,日本才公布这一消息,追认山本为元帅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山本五十六平时好赌,在其平生的珍珠港和中途岛两大赌注中,先输后赢,最后血本无归,但这也许是其最好的归宿。

  31. 灵感无限工作组…… 制作者:马骥 班级: 初二(9)班 学号: 20020913 Feeling Infinite…… The Ship Powerpoint 结束页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