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73 Views
讲科学、讲艺术 创建学生评价新体系 —— 学生 形成性 评价新体系的校本探索实践. 湖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讲师团 肖作钧 电话: 02788914173 邮编: 430060 Email: xzj1957@hotmail.com xiao-1957@163.com. 自 白 申 明. 1 、本讲稿的内容除引用了少量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内容外,其余全部是本人研究结果,完全可以“文责自负”和“版权所有”。 2 、本讲稿内容几乎都在实践中形成,所以不属于理论研究结果,而是行动研究结果,整个内容是一个实践操作体系。
E N D
讲科学、讲艺术 创建学生评价新体系——学生形成性评价新体系的校本探索实践 湖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讲师团 肖作钧 电话:02788914173 邮编:430060 Email: xzj1957@hotmail.com xiao-1957@163.com
自 白 申 明 • 1、本讲稿的内容除引用了少量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内容外,其余全部是本人研究结果,完全可以“文责自负”和“版权所有”。 • 2、本讲稿内容几乎都在实践中形成,所以不属于理论研究结果,而是行动研究结果,整个内容是一个实践操作体系。 • 3、本讲稿隶属一个总系列,由8个子系列组成。有些已在省内外讲过,并与教育部领导、专家及国内外同行研讨过。这个子系列中所涉及的评价系指形成性评价,或曰一线教师可支配型评价。
扉: 内容提要: 一、评价的宗旨 二、评价的根本理念 三、评价的实践 (一)策略方面的实践 (二)维度方面的实践 (三)操作方面的实践 (四)呈现方面的实践
一、评价的宗旨 1、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2、优化教学的活动体系。 3、健全学生的素质结构。 4、改善师生的生命质量。 *应该达到:课程从哪里起步,评价从哪里起步。 *让师生感到:评价就在我身边。 *尽量做到:形成性跟随式评定。
二、评价的根本理念 (一)“评价”的理念趋势 1、 “评价即教学”、“评价即研究”、“评价即合作”、“评价即意义性建构”等理念已成为主流理念。“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已成为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方略。 2、评价者应当抛弃仅仅限于一个“正解”的学与教评价方式,建立“值域”甚至全息的概念,尊重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氛围和习惯,实现评价对每个个体的宽容和接纳,主要聚焦个体的光明,使之确立其拥有自信的认识。
3、淡化“管理主义倾向”,强化“回应性聚焦模式”,主张评价的意义在于主体各方互动性服务,摒弃“把评价作为评价者对被评价者控制的过程”的旧模式,推崇民主协商,主体参与,共同建构的新模式。 4、以质性评定统整量化评价,立足现实应用,探索集科学、人文、艺术、社会伦理、道德责任于一体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
(二)“评价”的改革趋势 1、研究表明在课程评价的发达领域,“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高标划一性的选拔甄别取向”正在被“适标多样性的激励诊断取向”所代替。 2、进行评价效益的研究,即“如何让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如何让评价者从评价对象处,获得最大程度的回应”, 使之达到双赢,并力求值的最大化。
3、探讨如何建立一种评价各方理解、友情、民主、平等、交往、互动、激励、诊断、接受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环境,以此作为评价效益的生长基础。3、探讨如何建立一种评价各方理解、友情、民主、平等、交往、互动、激励、诊断、接受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环境,以此作为评价效益的生长基础。 4、以“科学化”、“人性化”、“健康化”、“大众化”为基本原则,用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双重方法进行学生考试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文本”考试卷的研究, 5、以各门学科的各种学习内容为素材,以各校各学科的实践做法为依据,进行改良、改革和创新,形成一套可供借鉴和启发别人进一步创新的典型样本。
三、评价的实践 (一)策略方面的实践 1、改革文本检测(低段:形式兴趣为主;高段:内容兴趣为主;各段:卡通化全脑试卷) 2、优化语言检测(包括各类口试;跟随试评定中的语言表达;读、讲、说的检测等) 3、强化实验检测(科学、数学等各门课都可以设计实验项目进行检测) 4、增加操作检测(各学科的工具操作、应用技知测量的操作) 5、重视制作检测(制作过程、作品等)
6、推广实践检测(信息收集、处理、发布;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6、推广实践检测(信息收集、处理、发布;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 7、关注情景检测(个体、集体、整体形象检测) (二)维度方面的实践 1、探索态度评定的内容 (1)情感度 (2)主动度 (3)参与度 (4)合作度 (5)交流度 (6)自信度
2、尝试技知测量的方法 (1)个性分道 (2)共性和流 (3)分层检测 (4)异步同标 (5)参差发展 (6)成功至上
3、开展课堂激励方法的积累 (1)对个体的激励 (2)对小组的激励 (3)对全班的激励 形式积累: 一句话评语、贴“星”、小礼物、小组表格、积分、积☆、课堂表现机会(随机读、讲、演、作品展)、课堂小教师、课后老师和他们玩游戏、一起听一段音乐等。
(三)操作方面的实践 1、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档案袋评定方式为例) (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 (2)在各种场合发现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应用实例。 (3)随时收集的有意义的电子、常规等资料。 (4)解决问题的方案及过程(代表性的)。
(5)学习及实践活动报告、活动记、小论文、作业及作品、照片等。(5)学习及实践活动报告、活动记、小论文、作业及作品、照片等。 (6)在各类比赛中的成绩(含班内、组内)。 (7)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灵感、反思等。 (8)自认为有价值的单元技知收获。 (9)测验成绩。 (10)其它印象深刻的内容。
2、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的评价 (1)从日常生活的问题情景中提炼问题。 (2)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联想问题。 (3)从各种活动的观察中寻找问题。 (4)从自己和别人的思维中想象问题。 (5)从操作实践中提出问题。 (6)从参与和互动中发现问题。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评价 (1)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出程序性的方案为主体)。 (2)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有试图寻找其它方法与途径的意识。 (3)与他人合作研讨“问题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4)主动表达实践过程,能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有回顾意识、归纳意识、反思意识。 (6)解决问题有始、有终、有过程。 (7)有联想、借寓、应用各种技知的意识和行为。 (8)能饶有兴趣地庆祝和欣赏成果,能接纳鉴赏别人的成果。
4、重视考试方法的改革实践 (1)考试途径:在随堂中考(寓考与学) 在情景中考(寓考与乐) 在实践中考(寓考与做) (2)考试形式:任务报告 课堂评定 作业分析 课后访谈 档案袋汇析 设计性口试 常规性笔试
(3)考试的人性化辅助: *音乐润考(记忆音乐、焦虑平衡音乐等) *情景辅考(不要“沉着思考、冷静应试”标语,可画些暖调子画) *氛围淡考(不要过于严肃,以防氛围紧张) *情意融考(考场上师生都要有情有意) *亲切伴考(考场上老师应成为学生信任的靠山,不要成为学生的危险因素和恐怖因素) *物质助考(考场布置绿色植物,安装恒温、恒湿设备,负离子发生器等)
(4)具体形式实践 A.“人人露一手”的个性型考试(某个学科某个范围) B.一标多题型考试 (图示、问答、演算、表演等形式完成都行) C.定单型考试(个体、集体) D.学生编题出卷型考试 E.尊重特质型考试(视觉、听觉、动觉等都行) F.弹性自作餐型考试 G.作业等级折算型考试 H.各类竞赛成绩抵算型考试
I.合作型考试(实验、制作、表演等,参与者共享成绩)I.合作型考试(实验、制作、表演等,参与者共享成绩) J.学法统计型考试(种数、说清、使用效果) (5)形成性操作“8个一” ①教师添一笔 ②教师垫一句 ③教师合一拍 ④教师帮一把 ⑤教师喊一声 ⑥教师给一示(一个暗示) ⑦教师点一指 ⑧教师参一股(实践型、表演型等)
(6)做好考试行为的反思 *是否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性与物性的统一 学习性与生活性的统一 *是否反映了:淡化选拔;强化激励 淡化甄别;强化诊断 淡化评判;强化反馈 *是否做到了:考出成功 考出喜愉 考出信心 考出动力
后: 共勉 1、“实践体系”的关键是实践。 2、行动研究是“实践体系”切实化的主题。 3、一定要与“实态”相融合。“实态”指社区态、学校态、年级态、班级态等。 4、注意执行中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欢迎互动 欢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