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 的责任

第 五 部 分.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 的责任. 目录. 专业诚信 (专业的 诚信之 追求;专业诚信的 促进). 评估与 研究 (评估与研究的坚持与促进 ; 坚守 评估和研究的相关伦理守则). 社会工作评估 体系的中国本土化. 5.01 专业诚信. (一)专业诚信的解释. 1999 美国 《 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 》 中说道:“社会工作者不得参与、纵容或涉足不诚实、欺诈和蒙骗。”

s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 的责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五 部 分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

  2. 目录 专业诚信(专业的诚信之追求;专业诚信的促进) 评估与研究(评估与研究的坚持与促进; 坚守评估和研究的相关伦理守则) 社会工作评估体系的中国本土化

  3. 5.01 专业诚信 (一)专业诚信的解释 1999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中说道:“社会工作者不得参与、纵容或涉足不诚实、欺诈和蒙骗。” 社会工作者从事其专业工作时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在实践活动中应持着诚实、诚恳的态度,与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保持一致,服从专业价值观和操守,社会工作者的所作所为应该诚实、负责,不可就其专业资格、服务性质、服务方法及统计成效提供有误导性或不真实的资料,并推动所属机构按照符合伦理的原则展开工作。

  4. 维持专业整合 维护专业形象 持续充实专业知识、发展专业知识

  5. 5.01(a)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保持和推动高标准的实践5.01(a)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保持和推动高标准的实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实践为核心的学科,在实践上则不同于简单的慈善和助人活动。 具体的行为选择: 社会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努力提高专业技术和专业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分为务实性工作和伦理性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要促进伦理与实践的结合。 “ 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鼓励“批判性地设施正在涌出的与社会工作有关的知识并能跟上当前的知识发展的步伐,并在专业实践中充分运用评估和研究的成果。” 就社会工作的实践而言,社会工作的的出发点是社会功能和社会任务,针对这些问题和需要,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专业哲学基础、意识形态、知识基础和相关技能,选用合适的务实理论,再根据该务实理论的基本助人模式、务实伦理的基本助人模式、务实伦理指引和相关技术,确定针对上述问题和需要的特殊理论和方法,然后制定具体的干预项目。

  6. 具体的行为选择(续): 最后在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实践过程本身也是道德实践,专业人员在实践中应该考虑并履行一些义务以减少伦理问题: 履行专业行为的一般规定,以受助者利益为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削受助者的利益;不得夸大专业资格和能力,不得盗用组者织的名义;在有关受助者的信息使用和处理上,要知会受助并获得同意,同时要严格履行保密原则,确保受助者的隐私不受侵犯,以及保护受助者和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害;严格专业标准,避免渎职和失职行为。

  7. 5.01(b)社会工作者应支持和推动专业价值观、伦理、知识和使命。社会工作者应通过适当的学习研究、积极讨论、负责任的专业批评来维护、强化和改进专业的诚信。5.01(b)社会工作者应支持和推动专业价值观、伦理、知识和使命。社会工作者应通过适当的学习研究、积极讨论、负责任的专业批评来维护、强化和改进专业的诚信。 “社会工作者应能够批判性的审视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前沿知识并能跟上当前的发展······应定期浏览专业文献。” 1999,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 面对外界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讨论与批评不能避开不管,而应该参与,并负起说明和维护的责任。 例如,:“去专业化”主张。认为社会工作应该保留最初的和独特的品性。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社会工作专业逐渐走向“唯专业化”,过分维护专家的利益,社会工作的过度专业化不但会导致其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的丧失,还会偏离社会变革的初衷。

  8. 5.01(c)社会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能投入到推动尊重专业的价值观、诚信和能力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立法作证、社区宣传以及参加自身的专业组织。5.01(c)社会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能投入到推动尊重专业的价值观、诚信和能力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立法作证、社区宣传以及参加自身的专业组织。 动力源----社会工作者的倡导和实践是社会工作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工作者应基于得到认可的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其中包括经验知识,来开展工作。” -----1999,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 型塑者:此外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型塑者,以自己的实务塑造了社会工作在 公众中的形象,并促进了而社会工作在公众中的传播。 自1988年起,社会工作者协会成员可以自由的进行真实的、不带欺骗形式的广告宣传活动,并允许向转介服务方提供费用。也可以从接受另一个专业类似服务的当事人中招徕可能成为当事人的人。在这样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不能随便宣称自己是某个特定治疗的专家、不能欺骗性的招徕潜在的当事人,必须保证潜在当事人完全知情,并自愿授权。 发现者、激发者和践行者: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社会工作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社会需求的发现者、政府回应社会需求的激发着、社会务实的践行者。 “把专业社会的理念和方法导入民政领域、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实践十分必要。” ------马伊里

  9. 5.01(d)社会工作者应该对丰富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有所贡献,并与同事分享实践、理论、研究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者应该对专业文献有所贡献,并在专业会议上分享自己的知识。 就社会工作的学术体系而言,其主要内容涉及哲学基础、伦理、历史、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社会工作是由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干预项目组成的系统。 1967年4月11日重新修订1960年的伦理守则,在导言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 “专业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为改善人类的福利而服务,经过专业训练,合理地运用现存的关于人性和人际互动的知识,整合社区资源,平等公正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状况······它还需要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教育和实践,掌握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门的技巧。还需要认识到我们目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巧的局限性。”

  10. 5.01(d)社会工作者应该对丰富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有所贡献,并与同事分享实践、理论、研究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者应该对专业文献有所贡献,并在专业会议上分享自己的知识。 理论研究者和倡导者:就是说,社会工作者对专业本身应该具有一种对专业的风险精神,努力完善专业知识,推动专业的发展; 继承者批判者和创新者: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社会工作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也要理论的养分来丰富专业知识的实践智慧,既要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和发展出理论模式,还有学习并吸收从西方发展起来的伦理和知识体系,要清醒的认识到本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背景与西方的差异,批判性的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的伦理和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出符合本土化的概念与伦理模式,而这才是社会工作本土化成熟的标志。

  11. 5.01(e)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行动阻止未经授权和不符合资格要求的人从事社会工作。5.01(e)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行动阻止未经授权和不符合资格要求的人从事社会工作。 案例: 1.云南禄劝2名官员缓刑期满后恢复公职引争议 2. 社会工作者在享受机构薪酬的情况下,向不知情的案主加收服务费用,同时有意误诊,捏造诊断结果,向第三方(保险公司等)报销费用。 ”鼓励社会工作者用自身的部分专业技能向公众提供志愿性服务,不求丰厚的经济回报(无偿服务)。” --------1999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 对于违反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人员,我们是否应该还让他们在专业内继续生存?

  12. 社会工作者在所有方面都能胜任工作是应该具备的伦理规范。社会工作者在所有方面都能胜任工作是应该具备的伦理规范。 具体的行为选择: 专业上 1.建立职业资格制度 2.建立注册管理、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3.建立督导评估制度 4.强调通才式的教育和实践取向对日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个人行为层面: 1.履行专业行为的一般规定 2.不得夸大专业资格和能力,不得盗用组织的名义 3.严格专业标准,避免渎职和失职行为。

  13. 5.02 研究与评估 (一)定义 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研究是以社会工作本体为核心同时又具有发散性的研究群落,具有开放性,其核心是为了发展社会工作和促进社会工作实务而开展的研究。它可以分为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 社会工作评估:社会工作评估也称为社会服务评估,是评估活动中的一种,是针对社会工作或社会服务而进行的评估,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服务项目的设计、策划、实施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的测量、诊断和评价的活动。

  14. 5.02 研究与评估 c (二) 对5.02(a)(b)(c)的解读 社会工作者应该监察和评估政策、项目实施和实际的干预工作 a 社会工作者应推动评估和研究工作,并为之提供方便,为知识的发展做贡献 b 社会工作者应批判性地审视正在涌现出的与社会工作有关的知识并能跟上当前知识发展的步伐,并在专业实践中充分运用评估和研究成果。

  15. 为什么要进行、发展、推动评估与研究? ①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主要功能 —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分工的一种、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资源的使用者均要求。 —社会信任和社会合法性 — 人在情景中情景不断变化、服务需求不断变化 —“常识”的陷阱、传统观念(刻板化)、权威的盲从······ —系统知识的积累提炼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形成案例,利于教学 —发现不足,完善自己 —借鉴以往研究者的经验与理论,成长自己 社会服务 的发展 社会交代 服务提供者的自我发展 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

  16. 为什么要进行、发展、推动评估与研究? ②专业属性的要求 美国学者恩斯特•格林伍德1957年在《专业属性》一文中曾指出,专业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系统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17. 为什么要进行、发展、推动评估与研究? ③“能力”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包括“能力”。 —“能力”价值观的要求: A 社会工作者应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开展工作,拓展和增强其专业技能。 B 社会工作者不懈地致力于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付诸实践。社会工作者应立志为增进专业知识做贡献。

  18. 5.02 研究与评估(三)5.02(d)~5.02(o)的解读 5.02(d) 5.02(e) 5.02(f) 5.02(g) 5.02(h) 5.02(i) 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的一般过程: (1)开始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明确评估目的和焦点;提出评估问题;指定评估计划) (2)实施阶段 (进入现场;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5.02(j) 5.02(k) 5.02(l) 5.02(o) 5.02(m) 5.02(n) (3)总结和应用阶段 (撰写评估报告;应用)

  19. 5.02(d)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和研究时应仔细考虑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并遵循已有的保护评估和研究参与者的指导原则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还应找适当的机构评审委员会 咨询。 美国社会工作研究协会的道德准则在Obligation to Subjects这一块中,也曾提到,参与者必须是志愿的并且充分知情的,且要保证没有一方会因为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而利益受到剥削。 (Social researchers must strive to protect subjects from undue harm arising as a consequence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This requires that subjects’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voluntary and as fully informed as possible and no group should be disadvantaged by routinely being excluded from consideration.) 【最小伤害】 1、可能产生的后果(评估计划的设计是否可能会违反伦理): A、对参与者的伤害:例如社会工作研究中常以小组访谈或个别访谈的形式让一些在生活中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谈论他们的创伤经历, 以便研究者收集资料。尽管事前研究对象或其监护人会签署同意书, 但研究者是否应该考虑到重新揭开伤疤可能会给其造成再次伤害呢? B、对评估者以及研究者本身的伤害:暴力倾向的参与者、 心理刺激等等 C 、对机构的伤害 ······

  20. 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在决定一个特别的研究是否合乎伦理时,可能是困难的,而且不应仅仅根据个人对于所提研究的判断力来做判断。研究者可以尝试获取独立之专业小组的同意,以确保他们的研究是否合乎伦理的,这专业小组被称为机构评审委员会(IRB) IRB中的委员检视牵涉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提案,以及关于伦理上的守则。虽然并无法保证所有IRB所作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或者都是所提方案中有关伦理的最棒决定,但至少这些决定由独立的专业委员会所做的,不同于提出研究的研究者,他们没有牵涉在研究提案中的既定利益和自我。 5.02(d)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和研究时应仔细考虑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并遵循已有的保护评估和研究参与者的指导原则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还应找适当的机构评审委员会 咨询。 【最小伤害】 2、适当的机构评审委员会: 社会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她只是多个支持或者是应该支持她的伦理决定的网络和社会系统的一份子。 专业伦理决定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组织机构必须在支持社会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伦理决定中发挥作用。 目前已经有了各种社会机制和设置,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 因而,社会工作者所进行的评估与研究可交由研究专家和其他相关个人评审或向其咨询。他们被称为机构评审委员会(IRB)、人类研究对象评估小组、道德规范委员会、伦理规范委员会或其他类似名称。

  21. 5.02(d)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和研究时应仔细考虑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并遵循已有的保护评估和研究参与者的指导原则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还应找适当的机构评审委员会 咨询。 【最小伤害】 3、咨询的内容可能包括: 这次的评估和研究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何避免?可能会产生怎样的伦理问题?应该做怎样的伦理决定?等等

  22. 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 【自愿参与与知情同意;最小伤害】 1、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即意味着参与者必须是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的。 自愿参与是指参与者在“没有任何威胁和利诱下完全自由的选择”。 知情同意这种规范要求,基于自愿参与的原则而进入研究的对象,必须完全了解他们可能受到的危害。(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并且了解与研究有关的所有信息(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进而填写表示同意参加研究的书面文件。[原因、注意点]

  23. 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 【自愿参与与知情同意;最小伤害;自主与自由】 完全自由的选择 事实上,完全自由选择下的自愿参与在实际操作上却是很难的。 1、授权只有在非高压的情况下自愿给予才是有意义的。例如有些参与者是迫于权力的压迫而选择参与。 2、参与者与研究者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在参与者文化中强调要言听计从于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教育文凭的人,这时,可能导致参与者确信除自愿参与外别无选择。 3、研究者与参与者预先存在双重关系时,最为典型的即是参与者为研究者的案主或以前的案主。我们能认为他们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愿参与者吗?我们能否确信义务、感激乃至对拒绝我们的担忧不会影响他们的决定? 4、研究本身存在隐含的回报承诺。例如接受矫治处理的囚犯。 无论如何,我们应看到,专业伦理准则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是从道德原则自主中演变而来的,即道德主体有能力自我主宰,这一能力必须给予尊重。在这一条背后,它所强调的是案主自决与自主自由的精神。

  24. 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 【自愿参与与知情同意;最小伤害】 1、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即意味着参与者必须是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的。 自愿参与是指参与者在“没有任何威胁和利诱下完全自由的选择”。 知情同意这种规范要求,基于自愿参与的原则而进入研究的对象,必须完全了解他们可能受到的危害。(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并且了解与研究有关的所有信息(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进而填写表示同意参加研究的书面文件。[原因、注意点]

  25. 知情同意书 Hamilton社会工作学院师生将于2002年2~5月在Jerome县社会服务局进行研究。其目的是要深入了解儿童保护(CPS)工作者判断是否发现儿童虐待行为的过程。研究会评估CPS个案的总结材料,并对目前的CPS工作者进行个人访谈。我们将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来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决策过程,从而为未来的培训和员工发展提供建议。 访谈将在Jerome县的社会服务局办公室举行,时间大约为30分钟。采访者(一位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与工作人员相互不认识。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工作者之来源家庭中所采用的子女教育和教导方法以及当前对其工作的态度。 研究访谈的参与者完全自由,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要求终止访谈,而且这样做不会让他受到任何影响。我们会以合计方式来报告所获得的资料,以维护个人资料的私密性。关于研究的其它信息,您可以通过电话555-3129向H.S.Nibbler博士询问。 如果尊驾同意自愿参与该研究,请在这两份同意书上签上您的大名和时间,其中一份作为您的留底。 签名: 日期:

  26. 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 【自愿参与与知情同意;参与者无伤害】 2、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 参考案例P198(芬达洛特基金会要求提供实证依据) 凯瑟琳困惑的事:“要收集这种工作成果数据是否要有当事人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如果当事人拒绝给予授权该怎么办?要把他们从工作名单中剔除吗?” 如果剔除了,那些拒绝参与的青少年便无法得到援助的资金,毫无疑问,这就是对拒绝参与的人一个实际的利益剥削。

  27. 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5.02(e)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若情况适合,应获得参与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给予的书面授权,而不得对拒绝参与的人有任何暗示的或实际的剥削或处罚,不得用不正当手段诱使其参与,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福祉、隐私和尊严。获得参与者知情情况下的授权应包括让其了解研究的性质、范围和参与的期限,以及参与研究会有的风险和收益。 【自愿参与与知情同意;最小伤害;】 3、不正当的手段诱使参与: 如在司法矫治对象的调研访谈中,暗示参与可减少惩罚; 利用社会工作者的案主或以前的案主作为研究对象,即利用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和感激来使其参与研究等等。

  28. 5.02(f)当评估或研究的参与者没有能力提供书面授权时,社会工作者应做适当的解释工作,并让参与者按自己的能力所及给予授权,并从适当的代理人处获得书面授权。5.02(f)当评估或研究的参与者没有能力提供书面授权时,社会工作者应做适当的解释工作,并让参与者按自己的能力所及给予授权,并从适当的代理人处获得书面授权。 1、没有能力:此处的“没有能力”即是指参与者是法律上所鉴定的无行为能力人。 诸如小孩子、痴呆病人、阿尔茨海默式病人、严重情绪混乱的人。 2、什么叫做能力所及? “行为能力显得是二元性的,但仔细审视的话,其二元性就会解体和消失”。(Robertson,1985)

  29. 5.02(g)社会工作者不得策划或从事不征求参与者意见的评估或研究,诸如从事某种形式的自然观察研究和档案研究,除非经过严格、负责的审核发现这一研究有正当的理由,会有科学、教育或应用方面的价值;并且除非其他同样有效的征询参与者意见再展开研究的方法行不通。5.02(g)社会工作者不得策划或从事不征求参与者意见的评估或研究,诸如从事某种形式的自然观察研究和档案研究,除非经过严格、负责的审核发现这一研究有正当的理由,会有科学、教育或应用方面的价值;并且除非其他同样有效的征询参与者意见再展开研究的方法行不通。 案例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

  30.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 事件经过: William Epstein,一个社会工作者,提出一个假设,他认为期刊的编辑有偏误,他们会较喜欢刊登的研究文章是那些可以确认为社会工作介入有效的,而偏误的反对其它无法支持受测的社会工作介入有效的文章。 为了验证假设,他设定了这样一个研究计划——伪造一个虚构的研究,这个研究假装是要去评估针对轻气喘儿童的症状的社会工作介入之效果,在一个版本中,他伪造研究发现,认为社会工作介入是有效果的;在另外一个版本中,他伪造发现介入是无效果的资料。 接着,他将虚构的文章投稿到一百六十四分期刊,一般的期刊受到支持介入有效的版本,另外一半会收到支持介入无效的版本。并虚构了一个作者的名字。(具体数据如何我们可省略)研究结果支持了他的假设 。 于是William Epstein 以自己的名义将真正的研究文章送至《社会服务评论》(Social Service Review),一位有名望的社会工作期刊。但该期刊拒绝刊登他的真实研究,并且该刊编辑John Schuerman 领衔一群小编辑,提出正式控告Epstein 的公文至全国社会工作协会。此控告指出Epstein 有两件违反伦理的行为:(1)隐瞒接受伪造文章的期刊编辑,并且(2)未取得他们自愿参与研究的事前告知后同意。

  31.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 各方论点: John研究的利益并没有超过这些人在时间与金钱上的损失,此外,该研究的实验还有情绪上的成本,即那些接受了(伪造)期刊编辑者的懊恼与尴尬。 william此外,他认为期刊是公共实体,测试他们在决定出版时有无任何偏误,可以成为他的欺瞒和缺乏获得参与者的事前告知同意的正当理由,这样的行动对于测试他们是否有偏误是必要的。 如果期刊编辑偏误的反对刊登那些无效果的介入,那么这个领域的人并不会了解到那些正在流行但其实并无价值、无助于案主的介入,这可能会阻碍社会工作者去提供最有效的服务给他们的案主,减少我们去增进案主福祉的程度。因而他的研究是正当的并且有应用价值的

  32.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 各方论点: 另有一些人认为其实Epstein的研究设计可以做的更符合伦理。如他可事前警告那些编辑他们会在一年内受到一份伪造的文章,并在获得他们同意的下,进行实验。(但有相反的观点认为这会影响到实验的真实性)

  33.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 最后的裁决: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委员会最初对Epstein的裁决,是认为其确实违反了与欺瞒和未获得告知后同意相关的研究规则(如此便可对其实行制裁,包含永久的取消他在专业协会中的会员资格),但在将案子提至州委员会以进行另外的制裁之前,Epstein被允许对此决议有上诉的机会。 最后,他的上述得到协会执行委员会的支持,认为他的研究并没有侵犯伦理原则,认为其无罪,认为双方只是[对于适当的研究方法在意见上的不一致],而非违反伦理。 Epstein本人推测,该案最后的逆转可能受到大众传媒宣扬而有所影响。如此一来,判决正值性就值得怀疑。那么,Epstein究竟有没有违反伦理原则?其研究正当性理由究竟是否成立?

  34. 5.02(g)社会工作者不得策划或从事不征求参与者意见的评估或研究,诸如从事某种形式的自然观察研究和档案研究,除非经过严格、负责的审核发现这一研究有正当的理由,会有科学、教育或应用方面的价值;并且除非其他同样有效的征询参与者意见再展开研究的方法行不通。5.02(g)社会工作者不得策划或从事不征求参与者意见的评估或研究,诸如从事某种形式的自然观察研究和档案研究,除非经过严格、负责的审核发现这一研究有正当的理由,会有科学、教育或应用方面的价值;并且除非其他同样有效的征询参与者意见再展开研究的方法行不通。 2、案例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编辑的偏误] 我们对该案的裁决结果先不置可否,但是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该条伦理守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仍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东西,如所给出的正当理由究竟应该正当到何种程度,研究的作用究竟要大到何种程度,才能使研究的利益比研究参与者知情同意的利益更为优先?正当的程度、作用的程度究竟如何衡量?这衡量的手段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35. 5.02(h)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他们有权在任何时候退出评估和研究而不受处罚。5.02(h)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他们有权在任何时候退出评估和研究而不受处罚。 【自愿参与、最小伤害、参与者利益至上】 鉴于评估工作予参与对象的某些不良后果可能无法避免(比如搜集服务对象的原始资料可能会使其了解其伤心事而感情混乱,评估和研究也可能侵犯隐私,所涉及问题可能使其相当尴尬等等),因而应确保参与者随时可自愿退出评估和研究,并且承诺不受处罚。

  36. 5.02(i)社会工作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评估和研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参与者利益至上】5.02(i)社会工作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评估和研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参与者利益至上】 为什么呢? 1、研究者有道德义务让研究参与者保持他们刚刚参与研究时的状态,或者至少没有比当时更糟糕。 2、但是事实是,几乎所有以人类作为参与对象的研究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伤害或改变参与者。 3、所以人类对象评估与研究小组应特别关注研究计划的任务报告和资料收集后参与者的恢复情况。并在研究计划书中对针对参与者的支持性服务有所提及。

  37. 生理上的伤害: • 譬如针对家庭暴力受暴妇女的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由于受暴妇女与研究者的接触,而使参与研究的受暴妇女因此受到其施虐者更严重的殴打 • 心理上的伤害: • 譬如针对AIDS病患或同性恋的研究、妇女婚前性行为研究、外遇(婚外情)研究等从事观察性的研究,可能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因为受到访问问题的影响带来参与者的罪恶感,低自尊,或是在过程中碰触参与者内心深处的部分 • 譬如很多研究的目的只是在于对问题的探讨,做完研究之后就走人,对于参与者的问题却漠不关心 5.02(j)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确保参与者的身心不会遭 到无端的苦恼、伤害、危险或盘剥。

  38. 5.02(j)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确保参与者的身心不会遭 到无端的苦恼、伤害、危险或盘剥。 怎么办? • 事先了解社会工作研究或评估中的伦理守则,关注评估或研究可能带来的伤害 • 告知参与者研究或评估的目的和其中的危险 • 在不伤害参与者的伦理原则下,小心设计研究计划和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科学研究原则和伦理守则的关系 • 注重隐私和保密 • 如有必要,在评估或研究结束之后,对被研究者开展相关的专业服务

  39. 5.02(j)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确保参与者的身心不会遭 到无端的苦恼、伤害、危险或盘剥。 • 举例:针对儿童虐待所从事的家庭维系服务方案的实验时,要先关心儿童留在家庭是否有危险性。同时研究者也有责任要告知参与者其研究是否将参与者带来可能有的伤害,并且要说明若有伤害,则会如何赔偿;甚或研究者在研究结束时,倘若必要,也应当提供参与者“心灵洗涤”工作,或与参与者讨论研究的发现。

  40. 5.02 (k)从事服务评估的社会工作者,在讨论所收集的资料时,只应用于专业上的目的并限于在专业上与这一资料有关的人员 专业上的目的: • 为参与者提供服务,专业知识的发展,具体社会工作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变革,对人类福祉的追求,社会的平等、公平、正义 • 非专业目的:比如个人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心理满足(荣誉、地位等)、情感需求等等 专业上与这一资料有关的人员: • 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人员:比如讨论病人的资料时,该病人的医生 • 与研究者有关的人员:比如导师、同事等

  41. 5.02(l)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确保参与者是匿名的或者为其保密,从参与者那里获得的资料也要确保匿名性或机密性。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所有的保密限度,将会采取的保密措施,以及销毁所有记录的时间。 • 匿名:确保一个人的名字或使其身份不会和他的个人数据连在一起 • 保密: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在知情的情况下给予的许可,不会向任何人披露从他那里获得的资料

  42. 5.02(l)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确保参与者是匿名的或者为其保密,从参与者那里获得的资料也要确保匿名性或机密性。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所有的保密限度,将会采取的保密措施,以及销毁所有记录的时间。 如何做到匿名与保密? • 研究者或评估者在最初接触被研究者时,就应该对本研究的匿名和保密原则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说明 • 让被研究者在提供资料前、中、后尽量没有旁观者或不遇见他人 • ”承诺保密而未保密”的现象必须尽量避免

  43. 5.02(l)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确保参与者是匿名的或者为其保密,从参与者那里获得的资料也要确保匿名性或机密性。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所有的保密限度,将会采取的保密措施,以及销毁所有记录的时间。 匿名与保密的困境? • 即便是在社会工作评估和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匿名和保密的困境。当有关参与者的秘密信息可能危及他人的利益和安全、对社会利益造成损害或法庭提出了公开参与者秘密和出庭作证的要求的时候,研究者可能就要考虑用合理的途径适当披露参与者的资料 • 保密的限度:当披露资料可以防止给当事人或其他可以确定的人造成严重 的、近在咫尺的伤害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打破保密原则

  44. 5.02(o)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警惕和避免与参与者发生利益冲突和双重关系。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或有可能发生利益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并应本着参与者利益至上的原则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双重关系 • 双重关系:专业人员在同一时间段或不同的时间段与当事人可能不止一种关系。 • 双重关系包括:亲密关系(性关系或身体接触等);利益关系;非预期情况下的其他关系 • 出现的矛盾:一些非常好而且用途多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中开展的——倘若不是与参与者之间事先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者根本无法获得资料

  45. 5.02(o)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评估或研究时,应警惕和避免与参与者发生利益冲突和双重关系。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或有可能发生利益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告知参与者,并应本着参与者利益至上的原则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利益冲突 • 利益冲突是指社会工作研究或评估中的一种现象,即被研究者的利益与研究者本人或者与其所代表的其他利益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对抗,进而有可能导致被研究者的利益受损,或者有可能带来评估或研究质量的下降。 • 告知参与者并遵循参与者利益至上的原则 • 案例:某社会工作者进行了一项关于华西村村民的研究,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内情,如果公布会有损华西村对外的形象。研究的真实性和村民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在与村长协商之后,研究者修改了部分研究记录,选择了最大可能地保护村民的利益。

  46. 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的一般过程: 5.02(d) 5.02(e) 5.02(f) 5.02(g) 5.02(h) 5.02(i) (1)开始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明确评估目的和焦点;提出评估问题;指定评估计划) (2)实施阶段 (进入现场;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5.02(j) 5.02(k) 5.02(l) 5.02(o) (3)总结和应用阶段 (撰写评估报告;应用) 5.02(m) 5.02(n)

  47. 5.02(m)除非获得适当的授权,否则社会工作者在报告评估和研究结果 时,应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删除能辨识其身份的资料

  48. 5.02(n)社会工作者应准确无误地报告评估和研究的结果,不得捏造或虚报结果。成果发表后发现任何错误,应采取措施,通过正规出版物给予改正。

  49. 如何准确无误地报告结果 评估: • 说明所评估个人的专业程度、所评估项目的正负结果及意外结果、所评估机构的专业水准和管理情况,并依托专业知识提出可操作的改进建议

  50. 如何准确无误地报告结果 研究: • 清楚介绍被项目的研究背景,说明得到回答的研究问题和得到验证的研究假设,说明没有被回答的研究问题和被否定的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发现进行必要的讨论 • 客观公布本研究的有缺点所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