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88 Views
臭氧層破壞. 章節講授要點. 何謂 『 臭氧 』. 要注意聽講喔!. 臭氧的生成. 臭氧層的形成與功能. 臭氧層的破壞. 臭氧層的保護. 何謂 『 臭氧 』. 臭氧分子 O 3. 氧分子. 氧原子. 臭氧分子. 臭氧是無色、有毒、有刺激味的氣體. 臭氧的形成與消失. Step 1 紫外線使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Step 2 氧原子與氧分子形成了臭氧. Step 3 1. 臭氧與氧原子形成 氧分子 2. 紫外線使臭氧又分解 成氧原子及氧分子. 臭氧層的位置. 臭氧在距地 25 公里濃度最大. 太陽輻射-紫外線.
E N D
章節講授要點 何謂『臭氧』 要注意聽講喔! 臭氧的生成 臭氧層的形成與功能 臭氧層的破壞 臭氧層的保護
何謂『臭氧』 臭氧分子 O3 氧分子 氧原子 臭氧分子 臭氧是無色、有毒、有刺激味的氣體
臭氧的形成與消失 Step 1紫外線使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Step 2氧原子與氧分子形成了臭氧 Step 31.臭氧與氧原子形成 氧分子2.紫外線使臭氧又分解 成氧原子及氧分子
臭氧層的位置 臭氧在距地25公里濃度最大
臭氧層的功能 臭氧能吸收紫外線 三十多億年前,藍綠菌首先誕生於海洋;直到四億年前才有陸生生物?你知道答案了嗎?
破壞臭氧層的元兇 破壞臭氧層的元兇是氟氯碳化物(CFCs) 是氟氯碳化物釋出的氯原子
氟氯碳化物的用途 噴霧推進劑 冷媒
臭氧層的保護-蒙特婁議定書 一、背景1987年9月16日再於加拿大蒙特婁市舉行國際會議,並由全世界二十六個國家共同簽署「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the Ozone Layer)」﹐管制氟氯碳化物使用之國際公約,也於1989年1月起正式生效。二、管制最近由於臭氧層仍日趨惡化,1992年11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之第四次締約國大會,決議將氟氯碳化物禁產時程提前於1996年1月起實施。三、現況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無法正式簽署聯合國與環保相關公約,然為配合我國政府遵守聯合國環保公約之決心,以期在臭氧層保護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全球行動中能佔有一席,提昇我國重視環境保護之形象。 1995年之後全面禁用CFCs
新聞話題 (蒙特利爾公約亦稱蒙特婁議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