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92 Views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 ● 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的侧压力,一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 测量血压时,是以血压和大气压作为比较的,用血压高于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 ● 计量单位 mmHg( 毫米汞柱 ) 或 kpa( 千帕 ) ● 两者换算公式 1mmHg=0.133kpa 1kpa =7.5mmHg. 收缩压 在心室收缩时 , 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 舒张压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E N D
血压 ●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的侧压力,一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测量血压时,是以血压和大气压作为比较的,用血压高于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 ●计量单位 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 ●两者换算公式 1mmHg=0.133kpa 1kpa =7.5mmHg
收缩压 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 • 舒张压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 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血压的意义:血压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若血压过低,可造成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相反,血压过高,增加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心衰,同时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脑动脉破裂,出现脑出血。血压的意义:血压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若血压过低,可造成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相反,血压过高,增加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心衰,同时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脑动脉破裂,出现脑出血。
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 正常血压的范围: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 • 收缩压为 90-140mmHg(12.0-18.6kpa) • 舒张压为 60-90mmHg (8.0-12.0kpa) • 脉压为 30-40mmHg (4.0-5.3kpa)
生理变化 • 年龄和性别: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小儿血压比成人低,中年以前女性血压略低于男性,中年以后差别较小 • 昼夜和睡眠:一般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 • 环境: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升高,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部位: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上肢高0-40mmHg(如用上肢袖带测量),因股动脉的管径大于肱动脉,血流量较多.部位: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上肢高0-40mmHg(如用上肢袖带测量),因股动脉的管径大于肱动脉,血流量较多. • 右上肢高于左上, 直立高于平卧。 • 其他: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均可导致血压升高,舒张压一般无变化。劳动、饮食、吸烟和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值
异常血压的观察 • 1、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 舒张压≥90mmHg。 • 2、临界高血压:159~141/94~91mmHg。 • 3、低血压:低于90/60-50mmHg。 • 4、脉压变化:增大或缩小。
异常血压的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血压,按医嘱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休息睡眠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 •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与治疗的要求自我检测血压与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
血压的测量 血压计 是根据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形成涡流时发出响声而设计的。用于间接测量动脉血压 血压计的种类和构造 常用的血压计有: 汞柱式血压计 表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血压计的构造 • 输气球和调节空气压力的活门 • 袖带为长方形扁平的橡胶袋,长24cm、宽 12cm、外层布套长50cm 下肢袖带长约135 cm,比上肢袖带宽2 cm; 小儿袖带宽度是上臂长度的1/2-2/3
测压计 • 汞柱式: 结构 玻璃管面标有双刻度, 一侧为0~300mmHg,最小分度值为2mmHg 一侧为0~40kPa,最小分度值为0.5kPa 玻璃管上端盖以金属帽与大气相通, 下端和汞槽相通,汞槽内有水银 特点 测得数值准确可靠,但较笨重不易携带,且玻璃管部分易破裂
表式又称弹簧式血压计。外形似表,呈圆盘状,正面盘上标有刻度及读数,盘中央有一指针,以提示血压数值。特点携带方便,但准确性不如汞柱式血压计表式又称弹簧式血压计。外形似表,呈圆盘状,正面盘上标有刻度及读数,盘中央有一指针,以提示血压数值。特点携带方便,但准确性不如汞柱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袖带内有一换能器,有自动采样电脑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数秒钟内可得到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数值。特点是操作方便,不用听诊器,省略放气系统,排除听觉不灵敏,噪音干扰等造成的误差,但准确性不如汞柱式血压计
测量血压的方法 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法 用物准备 • 血压计 • 听诊器 • 记录本、笔
测量方法 • 1、准备工作: • 2、病人体位:0点、肱动脉、心脏在同一水平位。 • 3、缠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 4、测量: 搏动音消失(160mmHg)—袖带内压力大于收缩压 第一声 (X)—袖带内压力等于收缩压。 减弱或消失 (Y)—袖带内压力等于舒张压。 5、整理记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 被测肢体应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软骨;卧位平腋中线 • 平整地将袖带置于上臂中部,距肘窝下缘2-3cm
下肢腘动脉测量法 • 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 • 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 3-5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腘动脉搏动处,同上肢测量法测量 • 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因上下肢血压值之差及袖带相对过窄,可导致收缩压偏高,而舒张压差异不大
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 接通电源,接上充气插头,将袖带换能器“⊙”放于肱动脉搏动处,扣好袖带按键充气片刻后,血压计发出蜂鸣声,显示屏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
注意事项 • 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有助于测定血压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 • 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患者测血压 应测健测肢体 • 排除影响血压的外界因素 袖带过宽、过窄;袖带缠得过紧、过松;肢体位置过高、过低和水银不足等因素对血压值的影响
袖带宽度要合适, 袖带太窄,须加大力量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测得数值偏高 袖带太宽,大段血管受阻,测得数值偏低 • 肱动脉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 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 • 袖带过松,橡胶带呈气球状,有效测量面积变窄,使血压测量值偏高 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未注气时已受压,使血压测量值偏低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复测量 应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再复测,一般连续测2~3次,取其最低值 • 当舒张压的变音和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 应记录两个读数,即变音~消失音数值 如180/90~70mmHg
血压的记录 • 以分数形式记录于体温单血压的相应时间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