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高中语文人教版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必 修 2. 初中时我们学过 《 唐雎不辱使命 》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等课文,这些都出自 《 战国策 》 。. 《 战国策 》 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背景介绍.

sila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语文人教版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必 修 2

  2. 初中时我们学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课文,这些都出自《战国策》。初中时我们学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课文,这些都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3.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

  4. 背景介绍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5. 秦统一六国图

  6.   燕,先秦姬姓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燕本作匽,又称北燕,以区别于姞姓的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周公东征后,周太保召公奭被封于燕,他自己留辅王室,而令其子就封,成为第一代燕侯。  燕,先秦姬姓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燕本作匽,又称北燕,以区别于姞姓的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周公东征后,周太保召公奭被封于燕,他自己留辅王室,而令其子就封,成为第一代燕侯。   西周、春秋时期,燕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都城在蓟(今北京)。其周围分布着许多戎、狄和貊部族,仅东南与齐邻接,同中原各国来往较少,国力一直不强。   关于西周时期的燕国,史书记载很少,只知当时共有十一代燕侯,第一至八代名号不详,最后三代为惠侯、釐侯和顷侯。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7.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8. 樊於期 :(?—前227)战国末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秦王戮其父母宗族,以千金、邑万家悬赏,必欲得而甘心。适逢秦攻燕急,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其头与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图进献秦王,乘交验之际,相机行刺。太子丹心有不忍。荆轲乃私见他,以实情相告。他立即自刎。

  9. 高渐离: 战国末燕国人。擅长击筑(乐器名)。与荆轲为至交。荆轲赴秦谋刺秦王政,他到易水(今河北易县东南)送别,以壮行色。秦灭燕后。他隐姓埋名,至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为人佣保,以逃避搜捕。秦始皇闻其善击筑,召见之,熏瞎其双目,仍使击筑。他在筑内暗放铅丸,就近扑击始皇,未中被杀。

  10. 王翦: 战国末秦国将领。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时好谈兵事,被秦王政任为将。他在军中亲与卒伍同食,善养士气。统一战争中,他将兵灭赵破燕。又以六十万大军击楚,攻下寿春(今安徽寿县),虏楚王负刍,追杀项燕于淮南,以功封武成侯。

  11. 燕太子丹: (?—前226)战国末燕王喜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因不受礼遇,怨而逃归。秦灭韩、赵后,于前227年,他派荆轲往秦,借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图,交验樊于期(逃亡在燕的秦将)头之便,伺机行刺秦王政。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拔蓟(今北京)。他率部走保辽东,被燕王喜斩首,奉献秦国。

  12. 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课文,并熟读课文,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链接朗诵

  13. 字词积累 1)注音 cuì zhǐ 淬( ) 怜( ) 徵( ) 陛( ) 卒( ) 提( ) 创( ) 揕( )搭 拊( ) 樊於( )期 夏无且( ) wǔ cù dǐ bì chuāng zhèn fǔ jū wū 2)词语理解 ①秦王必说见臣: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走投无路的意思。 私:自己的(事情)。 困,困窘。 意:情意。

  14. 字词积累 ③见陵:④乃今得闻教:⑤函封之: ⑥乃为装遣荆轲:⑦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⑧北蛮夷之鄙人: ⑨负剑: 被陵辱。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 教:指教。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 为:整理 乃:于是 装:行装 给(jǐ),供应,供给。 职:贡赋,赋税。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15. 本文结构:  按故事情节分为三部分。  (1)、简介背景。(1节)  (2)、准备“信物”。(3--4)  1、准备(1--6)  (3)、准备武器。(5节)     (4)、配备助手。(6节)   (1)、怒叱太子。(7--8) 2、诀别(7--10)   (2)、易水悲歌。(9--10)  (1)、计见秦王。(11--13) 3、刺秦(11--19)   (2)、勇刺秦王。(14--18)  (3)、壮志未酬。(19) 

  16.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形势 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写形势短语

  17.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 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18.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 荆轲三问樊於期 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 最后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19.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这体现了详略得当,剪裁合理的特点。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20. 小结 这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21.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 读讲9、10自然段,思考: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2.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①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②顾笑武阳(14自然段)  ③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④倚柱笑骂(18自然段)  ⑤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3. 分析研讨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①.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从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层次分明。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24. 总结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 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25. 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①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思想 深沉 准备信物,深谋远虑。 性格 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 刚毅 ② 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慷慨 ③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的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精神

  26. 讨论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27. 古义: 古义: 古义: 古义: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作业 1)比较下列句中加色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⑥诸郎中执兵 眼泪; 鼻涕。 礼品 亲近 货币 亲爱 走投无路 贫穷 袒露一只臂膀 宫廷的侍卫 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称中医医生 2)完成研讨与练习1、2、3。

  28.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