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686 Views
第十二章 汉中市. 第一节 汉中市概况. 第一节 汉中市概况. 汉中市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研究得知:早在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汉中是我国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秦至西汉置汉中郡(治在今安康地区境内)隶之。东汉初,郡治迁于南郑(今汉中)。. 汉中历史沿革.
E N D
第十二章汉中市 第一节 汉中市概况
第一节 汉中市概况 • 汉中市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研究得知:早在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汉中是我国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秦至西汉置汉中郡(治在今安康地区境内)隶之。东汉初,郡治迁于南郑(今汉中)。
汉中历史沿革 • 唐兴元元年(784)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我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元代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陕西之始。明洪武三年(1370)改路为府,设汉中府。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兴安府(今安康地区)。
汉中历史沿革 • 1951年设南郑专区,1954年改称汉中专区,1968年改称汉中地区,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改设汉中市,同年6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7月18日召开地级汉中市暨汉台区成立大会。
地理状况 • 汉中市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384万。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形成汉中盆地。处于暖温带和亚热气候的过渡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 -14.9 ℃ )。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700~900毫米。无霜期200~250天。
汉中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汉中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一)生物资源繁多 • 汉中为南北动植物交汇地带。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水稻产量占全省的70%;森林覆盖率48%,植被覆盖率56%,活立木蓄积量8781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野生植物达3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300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称,天麻、西洋参、枣皮久负盛名,杜仲为全国第二大基地;野生动物360多种,列入国家和省上保护的珍稀动物42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稀世之宝”驰名中外。
(二)矿产资源富集 • 在已发现的92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57种,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35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558亿元。有26种矿产保储量、潜在经济价值列全省前3名,有10种矿产列全国前十位。勉(县)略(阳)宁(强)地区被誉为“苏联的乌拉尔”,金、锰、铜等有色金属储量大、品位高;汉(台)留(坝)勉(县)、城(固)洋(县)西(乡)区域石棉、海泡石、石英岩、蛇纹岩等非金属矿产富集。
(三)水能资源丰富 • 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流经汉中,汉江干流长270公里,嘉陵江干流长141.7公里。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量109.8万千瓦,均居全省第二。小水电装机容量居全省首位。
(四)旅游资源独特 • 汉中的人文和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陕西南线旅游和巴蜀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中,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一处处观光旅游的好景点。一个以“汉”、“绿”、“水”为特色,以“一个中心、四条线路、六大旅游区”为框架的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五)旅游资源丰富 • 汉中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孕育了许多改写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刘邦、萧何、张良、韩信在这里文治武功,继而养精蓄锐,逐鹿中原,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汉语、汉字、汉文化等称谓便肇始于此。
被誉为第一个放眼看世界、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生于汉中,长于汉中。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封地在洋县龙亭,人们为其修墓建祠,世人敬仰。东汉“北斗喉舌”李固生于汉中,长于汉中。被誉为第一个放眼看世界、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生于汉中,长于汉中。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封地在洋县龙亭,人们为其修墓建祠,世人敬仰。东汉“北斗喉舌”李固生于汉中,长于汉中。
三国时期,风云际会,曹操、刘备、诸葛亮在这里斗智斗勇,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帷幕。众多的历史事件留下了以两汉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武侯墓、武侯祠、张骞墓、蔡伦墓等历史文化景点。三国时期,风云际会,曹操、刘备、诸葛亮在这里斗智斗勇,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帷幕。众多的历史事件留下了以两汉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武侯墓、武侯祠、张骞墓、蔡伦墓等历史文化景点。
处于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之间的汉中,山川丘兼有,属于南北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茂密,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天台山、五龙洞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佛坪、长青自然保护区奇峰险峻、幽谷缠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卷。处于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之间的汉中,山川丘兼有,属于南北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茂密,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天台山、五龙洞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佛坪、长青自然保护区奇峰险峻、幽谷缠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卷。
被称为陕西的九寨沟-佛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奇峰林立、川坝相间,沟壑纵横、飞流瀑布、巨树参天、古藤高悬、其秀不减峨嵋,其幽恰似青城,奇峰怪石可与张家界媲美。南湖、红寺湖、南沙河、天湖、七星湖、石门水库等水体景观碧波荡漾,与周围的奇山异峰,交相辉映,相映生辉,青山抱碧水,碧水绕青山,恰似“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被称为陕西的九寨沟-佛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奇峰林立、川坝相间,沟壑纵横、飞流瀑布、巨树参天、古藤高悬、其秀不减峨嵋,其幽恰似青城,奇峰怪石可与张家界媲美。南湖、红寺湖、南沙河、天湖、七星湖、石门水库等水体景观碧波荡漾,与周围的奇山异峰,交相辉映,相映生辉,青山抱碧水,碧水绕青山,恰似“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
这里山富灵气、水透秀气;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丰茂、河溪纵横、湖泊广布,是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国宝”繁育生息的乐园,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被国家列生态示范建设示点地区。这里山富灵气、水透秀气;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丰茂、河溪纵横、湖泊广布,是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国宝”繁育生息的乐园,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被国家列生态示范建设示点地区。
在汉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向往回归大自然的城市旅客,一批意在体验农家生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正在形成。兴汉荷园、汉中民俗园、凤家沟田园风景区、桃源山庄等如同雨后春笋日渐增多,使得有更多的城市游客有机会能够领略到地道的汉中面皮、菜豆腐、浆水面、核桃馍、黑米粥、麻辣鸡、罐罐茶风味。在汉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向往回归大自然的城市旅客,一批意在体验农家生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正在形成。兴汉荷园、汉中民俗园、凤家沟田园风景区、桃源山庄等如同雨后春笋日渐增多,使得有更多的城市游客有机会能够领略到地道的汉中面皮、菜豆腐、浆水面、核桃馍、黑米粥、麻辣鸡、罐罐茶风味。
汉中土特产 • 常言道,到汉中不尝一尝面皮、菜豆腐,等于白来汉中。西乡、城固也通过举办赛茶节、樱桃节、柑桔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宣传汉中,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汉观光旅游。 • 珍贡黑米、香米,西洋参、杜仲,午子仙毫、汉水银梭、秦巴雾毫、宁强雀舌等名优茶叶,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品琳琅满目,货源充足,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这里就是屯兵蓄粮、稳固基业、休养生息的理想之地,堪称“中国的大后方”。近年来,汉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定了以“汉”、“绿”、“水”为特色,以“一个中心、四条线路、六大旅游区”为网络框架的旅游发展战略。汉中的人文和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这里就是屯兵蓄粮、稳固基业、休养生息的理想之地,堪称“中国的大后方”。近年来,汉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定了以“汉”、“绿”、“水”为特色,以“一个中心、四条线路、六大旅游区”为网络框架的旅游发展战略。汉中的人文和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两个旅游品牌 • 全市现有各类旅游景区(点)160多处,其中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共有8个,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共有30个。这些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汉中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汉中将重点推出两个旅游品牌,四条线路,全面提高汉中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提升旅游景点和相关产业的服务水平。两个品牌即汉源生态之旅和两汉三国文化之旅。汉源生态之旅以汉江源头的宁强为起点,沿汉江河顺流而下,依托青山绿水和特殊的地理地貌优势,充分展示西北小江南的风姿;两汉三国文化之旅以留坝张良庙、勉县武侯祠、武侯墓、两汉三国遗址、城固张骞墓、洋县蔡伦墓等汉中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主。2005年,汉中将重点推出两个旅游品牌,四条线路,全面提高汉中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提升旅游景点和相关产业的服务水平。两个品牌即汉源生态之旅和两汉三国文化之旅。汉源生态之旅以汉江源头的宁强为起点,沿汉江河顺流而下,依托青山绿水和特殊的地理地貌优势,充分展示西北小江南的风姿;两汉三国文化之旅以留坝张良庙、勉县武侯祠、武侯墓、两汉三国遗址、城固张骞墓、洋县蔡伦墓等汉中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主。
四条旅游线路 • 在推出两个品牌过程中,还将以汉中为中心,放射性地开发和利用好四条线路,既以宁强、勉县为龙头的汉水源头线;以留坝为龙头的天然生态与张良文化线;以西乡午子风光、镇巴风光为主导的西乡镇巴线,以洋县朱鹮、佛坪大熊猫为基础的生态环保和原始森林线。通过5至8年打造成闻名全国的旅游线路。
第二节汉中市自然景观 一、山水林泉公园
(一)紫柏山 • 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海拔2610米,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享有"岭南独秀"、"秦岭明珠"之美誉。其山体逶迤绵延500余公里,高昂前首,后驰巨尾,势如腾飞的巨龙,故而又称"龙如山"。紫柏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嵋之秀丽,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青城之幽美的特点,集峰、崖、岭、洞、坦、泉、溪、动植物珍奇于一身,可谓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自古有"紫柏山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说。坦(岩溶漏斗),是紫柏山上最富魅力和特色的景观,其位踞山顶,形状如锅,坦口厚铺一层山地草甸植被,而且不同坦内有不同的花草,色调各异,远望犹如一块块柔软的织毯,风吹过又如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自古有"紫柏山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说。坦(岩溶漏斗),是紫柏山上最富魅力和特色的景观,其位踞山顶,形状如锅,坦口厚铺一层山地草甸植被,而且不同坦内有不同的花草,色调各异,远望犹如一块块柔软的织毯,风吹过又如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
天 坑 • 这样的草坦一其位置之险,面积之大(达30000余亩),形态之奇,草类之多,景色之美,不仅在陕西罕见,而且在全国也极少见。地质专家称,该“天坑”群应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属溶蚀坑或溶蚀洼地,但在山顶如何能形成如此大面积溶蚀地形,还是个谜。
紫柏风光,奇幽秀雅,姿态万千:山间纵横的峡谷或陡峭峻秀,气势磅礴,或深邃曲折,寂静清幽,凌空崛起的石崖壁立万仞,崔巍峻峥,犹如鬼斧神工,令人叹服,宛若巨幅画卷,引人入胜;曲折蜿蜒的溪流,忽而奔放跳跃,忽而潺潺流唱,动静结合,活泼妩媚;紫柏风光,奇幽秀雅,姿态万千:山间纵横的峡谷或陡峭峻秀,气势磅礴,或深邃曲折,寂静清幽,凌空崛起的石崖壁立万仞,崔巍峻峥,犹如鬼斧神工,令人叹服,宛若巨幅画卷,引人入胜;曲折蜿蜒的溪流,忽而奔放跳跃,忽而潺潺流唱,动静结合,活泼妩媚;
清纯甘美的山泉遍布山麓,四季喷雪吐玉,饮之沁人心脾;种类繁多的植物,随海拔高度过渡分布,形成针叶、阔叶混生,落叶、常绿交错,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的奇特景致。紫柏风光,变幻无穷,分时异趣:清纯甘美的山泉遍布山麓,四季喷雪吐玉,饮之沁人心脾;种类繁多的植物,随海拔高度过渡分布,形成针叶、阔叶混生,落叶、常绿交错,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的奇特景致。紫柏风光,变幻无穷,分时异趣:
紫柏风景 • “暮春花雨”纷纷扬扬,曼妙无比; • “紫柏云雾”缭缭绕绕,如梦如幻; • “紫柏红叶”如火似丹,绚烂迷人; • “紫柏地火”熊熊“燃烧”,蔚为壮观; • “紫柏日出”挥金洒银,壮丽如画; • “紫柏松涛”澎湃汹涌,动人心魄; • “紫柏冬雪”翻飞如蝶,抛银洒玉。
白天,看绿海滔滔,翠峰排秀,雾走云流,闻鸟语花香,恍若身在蓬莱仙境,叫人欲飘欲仙;夜晚,看月华如水,一泻千里,听不知名的虫儿,鸣声一片,仿佛天外之音,只觉虚怀若谷,宠辱尽忘。地貌奇特、生物多样、气候温润的紫柏山,观光、避暑、休闲、消遣之绝佳胜地。白天,看绿海滔滔,翠峰排秀,雾走云流,闻鸟语花香,恍若身在蓬莱仙境,叫人欲飘欲仙;夜晚,看月华如水,一泻千里,听不知名的虫儿,鸣声一片,仿佛天外之音,只觉虚怀若谷,宠辱尽忘。地貌奇特、生物多样、气候温润的紫柏山,观光、避暑、休闲、消遣之绝佳胜地。
(二)天台山 • 天台山,距汉中市35公里,是陕西汉中地区的一座名山,有“陕南第一名山”。天台山形势险峻,景物奇特。清严如煜在《游天台山》一诗中曾有描述:“苍苍石菌立嵯峨,险道新盘上旧阿。地狭寺随峰石转,僧归身带野云多。” 将天台山的“秀、奇、险、古”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人眼前。前人还将天台山的山胜迹及自然景观归纳为"天台十八胜迹",刊碑勒石,以志久远,并誉天台山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美"。
天台山上有一座大庙,叫“天台寺”,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寺的主殿内供有孙思邈坐像,故名“药王殿”。殿周围草木茂盛、山花烂漫、修竹葱翠。天台山气候独特。夜宿山中,若有风雨,多为夜雨朝睛,故有“天台夜雨”之说,为“汉中八景”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山上有庙会,香客云集,游人如织。天台山上有一座大庙,叫“天台寺”,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寺的主殿内供有孙思邈坐像,故名“药王殿”。殿周围草木茂盛、山花烂漫、修竹葱翠。天台山气候独特。夜宿山中,若有风雨,多为夜雨朝睛,故有“天台夜雨”之说,为“汉中八景”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山上有庙会,香客云集,游人如织。
(三)午子山 • 午子山,一名母子山或武子山,在西乡县城南15公里的堰口镇。午子山三峰削立,主峰午子峰拔地而起,崖壁万仞。登临其上,览林木葱郁,听百鸟和鸣,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明崇桢时吏部尚书李遇知咏《午子山》写道:“飞蹬千盘漫陟巅,振衣冉冉白云边。上方灵气谁能识?身列烟霞便是仙。”
午子山左有飞凤山,石壁腾空,犹如飞凤展翅;山腰崖下,有张飞所书“飞凤山”3个遒劲大字,为胜景增添了风采。午子山上建有大庙,称午子观,每年三月三九月九为香汛之期,香客如云。午子山左有飞凤山,石壁腾空,犹如飞凤展翅;山腰崖下,有张飞所书“飞凤山”3个遒劲大字,为胜景增添了风采。午子山上建有大庙,称午子观,每年三月三九月九为香汛之期,香客如云。
据史载,午子山是汉戚姬(戚夫人)进香之处,现存碑碣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顶观各殿,并植松柏成林。午子山原有几座大庙,统称午子观。午子山三峰削立,泾洋河、小峡河象两条玉带环山流过,主峰拔地而起,高90多米。据史载,午子山是汉戚姬(戚夫人)进香之处,现存碑碣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顶观各殿,并植松柏成林。午子山原有几座大庙,统称午子观。午子山三峰削立,泾洋河、小峡河象两条玉带环山流过,主峰拔地而起,高90多米。
山上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珍稀树种白皮松2500多,郁郁葱葱,蔚为壮观。有的白皮松树有800多年树龄,但现存仍然碧绿苍劲,生机勃勃。每当清风吹过,松涛阵阵,如歌似咏,更有雄鹰数只,在山巅盘旋,留边翱翔。午子山历史悠久,胜迹众多,自古以来,多有文人雅士登山览胜,吟诗作文以抒情怀。午子山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远观不乏峨嵋之秀,登山不减华山之险,素有陕南小华山之美称。山上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珍稀树种白皮松2500多,郁郁葱葱,蔚为壮观。有的白皮松树有800多年树龄,但现存仍然碧绿苍劲,生机勃勃。每当清风吹过,松涛阵阵,如歌似咏,更有雄鹰数只,在山巅盘旋,留边翱翔。午子山历史悠久,胜迹众多,自古以来,多有文人雅士登山览胜,吟诗作文以抒情怀。午子山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远观不乏峨嵋之秀,登山不减华山之险,素有陕南小华山之美称。
午子山上,每当朝阳欲出,彩霞布空,山峰彤红,映照水中,山水一色,无比壮丽,历来有“午子朝霞”的美誉,为西乡八景之一。午子山上,每当朝阳欲出,彩霞布空,山峰彤红,映照水中,山水一色,无比壮丽,历来有“午子朝霞”的美誉,为西乡八景之一。 • 午子山近侧的崖壁上,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投石一击,群鸽惊飞,其声幽远清越,人称鹁鸽洞。另有龙泉溢水,随潮起则水浊,潮息则水清。午子山山青水碧,林秀壑幽,组成了一处耐人观赏的风景胜地。随着午子山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每年都九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南湖公园 • 南湖公园,位于汉中市西南17公里的南郑县汉山脚下,湖面5700亩,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一处优美的游览胜地。 • 南湖原为强家湾水库,始建于1954年,库区方圆4公里。近年来,省、市、县投资近500万元,将南湖初步建成为以山水自然景观见长的公园。
南湖公园分为4个游览区,即水上游览区、岛上游览区、儿童乐园和山林游览区。南湖公园分为4个游览区,即水上游览区、岛上游览区、儿童乐园和山林游览区。 • 水上游览区是年经人的世界。湖面碧翠如染。青年男女泛舟湖上,笑语盈盈。湖水被七山八沟截分,形成了六,七十个大小不一的湖面,大的上百亩,小的四五十亩。当游船快速行驶在宽阔的湖面时,山影、云影、树影一齐在湖中荡漾。船后泛起层层浪花,引来许多鸟儿紧紧相随,鸣叫不已,使人兴趣盎然。
岛上游览区在湖心岛上。湖心岛面积约有四五十亩,林木葱郁,四面环水。楼台榭阁点缀于绿荫丛中,若隐若现,幽雅而古朴。此外,这里独特的八仙塑像也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岛上游览区在湖心岛上。湖心岛面积约有四五十亩,林木葱郁,四面环水。楼台榭阁点缀于绿荫丛中,若隐若现,幽雅而古朴。此外,这里独特的八仙塑像也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 儿童乐园位于管理所北。内设各种儿童玩具,喂养有猴子、鹿、狼等动物。
山林游览区林木茂盛。沿着林间小径行进,山花夹道,野鸟飞鸣,令人心旷神怡。公园内建有别墅、避暑山庄等接待设施。是人们避暑旅游的好去处。山林游览区林木茂盛。沿着林间小径行进,山花夹道,野鸟飞鸣,令人心旷神怡。公园内建有别墅、避暑山庄等接待设施。是人们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五)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坡,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的汉中市略阳县九中金乡境内,距县城48公里。五龙洞森林公园总面积5800公顷,森林覆盖率94.3%,海拔1500米——2214米,年均气温12℃,四季景色各异。五龙洞森林公园被原始植被覆盖,秦岭南麓的褶皱地形,又使公园内奇峰百态,瀑流千姿,溶洞隐含万般风情。
《汉中府志》云:“(五龙洞)洞门高穹,洞内宽敞,深邃透露无光。洞后水势横流,莫知首尾,或曰龙潭。”巍峨的山势,灵秀的水景,怪异的石形,茂密的森林和奇妙的溶洞群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五龙洞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汉中府志》云:“(五龙洞)洞门高穹,洞内宽敞,深邃透露无光。洞后水势横流,莫知首尾,或曰龙潭。”巍峨的山势,灵秀的水景,怪异的石形,茂密的森林和奇妙的溶洞群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五龙洞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
公园现已开发五龙谷、青龙沟、白龙沟三大景区,园内奇峰林立,沟壑纵横,巨树参天,古藤高悬,曲溪萦回。更有众多溶洞瀑布、原始森林、山竹、野花、羚牛、羚羊、小猕猴、大鲵、金雕等,集万象之美于一体,巍峨壮丽,形态万千。飞瀑流泉与奇峰奇洞珠联壁合;山、水、林、洞融花、草、竹、菌同生共荣,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具一格的天然画卷,有“扩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境”之说。公园现已开发五龙谷、青龙沟、白龙沟三大景区,园内奇峰林立,沟壑纵横,巨树参天,古藤高悬,曲溪萦回。更有众多溶洞瀑布、原始森林、山竹、野花、羚牛、羚羊、小猕猴、大鲵、金雕等,集万象之美于一体,巍峨壮丽,形态万千。飞瀑流泉与奇峰奇洞珠联壁合;山、水、林、洞融花、草、竹、菌同生共荣,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具一格的天然画卷,有“扩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境”之说。
二、自然保护区 • (一)朱鹮保护观察点 • 朱鹮是世界最濒危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1981年5月下旬在陕西省秦岭南坡、 • 洋县境内重新发现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后,国家及各级政府珍爱有加,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朱鹮的总数量已增加到700多只。
朱鹮与白鹤一样,高足长喙,通体白色,但脸颊、腿、爪等呈朱红色,枕后有数十根漂亮的冠羽披肩,头前部两则裸露,呈现红红的肌肤。朱鹮以雌雄不太容易区分,一般雄性稍大一些,体重在1500-2000克。朱鹮与白鹤一样,高足长喙,通体白色,但脸颊、腿、爪等呈朱红色,枕后有数十根漂亮的冠羽披肩,头前部两则裸露,呈现红红的肌肤。朱鹮以雌雄不太容易区分,一般雄性稍大一些,体重在1500-2000克。 • 他们生性温和好静,以丘陵、低山林区为主要栖息地,一般活动在河流、塘库和农田水边,以昆虫、泥鳅鱼青蛙等为食。
朱鹮是吉祥美丽的代表。传说在封建社会里,它的羽毛作为装饰品和祭祀物,以祈求人间吉祥如意。它们的两翅与腹部、尾羽,染着美丽的朱红色,飞翔时羽毛色泽鲜艳,而且姿态优美、潇洒,给古老的汉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为山川秀美的汉中点缀着美丽的色彩。朱鹮是吉祥美丽的代表。传说在封建社会里,它的羽毛作为装饰品和祭祀物,以祈求人间吉祥如意。它们的两翅与腹部、尾羽,染着美丽的朱红色,飞翔时羽毛色泽鲜艳,而且姿态优美、潇洒,给古老的汉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为山川秀美的汉中点缀着美丽的色彩。
在洋县城北3公里处,还有一处占地15公顷的朱鹮救护包头中心。自1990年建立以来,先后共抢救收养病、伤、弱朱鹮幼留情0余只,到目前已人工包头繁殖145只。这个中心是我国唯一的集科研、教学、保护为一体的朱鹮救护饲养中心。中心有饲养笼舍30间,占地1000平方米,建有仿古式建筑的朱鹮宣教馆一座,集影视、图片、标本、生态模拟为一体。朱鹮放飞棚一处,占地8000平方米,高度达35米。在洋县城北3公里处,还有一处占地15公顷的朱鹮救护包头中心。自1990年建立以来,先后共抢救收养病、伤、弱朱鹮幼留情0余只,到目前已人工包头繁殖145只。这个中心是我国唯一的集科研、教学、保护为一体的朱鹮救护饲养中心。中心有饲养笼舍30间,占地1000平方米,建有仿古式建筑的朱鹮宣教馆一座,集影视、图片、标本、生态模拟为一体。朱鹮放飞棚一处,占地8000平方米,高度达35米。
中心附近的草坝村是野生朱鹮的夜宿地,每天晚上有60多只朱鹮及其它鸟类1000多只在此栖息,鸟语花香,十分迷人、壮观,它们成为洋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满足人们对朱鹮的认识和了解,近年来该站对外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接待国内外考察观光旅游者达数十万人之多。中心附近的草坝村是野生朱鹮的夜宿地,每天晚上有60多只朱鹮及其它鸟类1000多只在此栖息,鸟语花香,十分迷人、壮观,它们成为洋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满足人们对朱鹮的认识和了解,近年来该站对外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接待国内外考察观光旅游者达数十万人之多。
朱鹮之乡自然风景得天独厚,朱鹮倩影点缀着秦巴山间,显示出多姿多态、生机勃勃的怡人景观。在这里可耳闻朱鹮动听的鸣叫声,目睹朱鹮觅食、戏水、飞翔的姿态。朱鹮的“一夫一妻”被人们誉为爱情的忠贞,朱鹮夫妻羽色一年两次的神秘变化,令广大中外游客心旷神怡。朱鹮之乡自然风景得天独厚,朱鹮倩影点缀着秦巴山间,显示出多姿多态、生机勃勃的怡人景观。在这里可耳闻朱鹮动听的鸣叫声,目睹朱鹮觅食、戏水、飞翔的姿态。朱鹮的“一夫一妻”被人们誉为爱情的忠贞,朱鹮夫妻羽色一年两次的神秘变化,令广大中外游客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