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71 Views
小麦黑穗病的症状. 小麦散黑穗病 :系统性侵染病害,植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起初,虽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抽穗后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剩下穗轴。 小麦腥黑穗病 :病株较健株矮,分蘖增多,病穗短直,颜色深,初为灰绿色,后变灰黄色,病粒较健粒短而胖,因而颖壳外张。病粒易破裂,内有黑色粉末,由鱼腥气味。 小麦秆黑粉病 : 主要危害麦秆 . 叶和叶鞘 , 拨节期以后症状最明显 . 病斑初淡灰色条纹 , 逐渐隆起 , 转深灰色 , 最后寄主表皮破裂 , 露出黑粉 . 病株显著矮小 , 分蘖增多. 春小麦散黑穗病症状. 冬小麦散黑穗病田间症状.
E N D
小麦黑穗病的症状 • 小麦散黑穗病:系统性侵染病害,植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起初,虽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抽穗后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剩下穗轴。 • 小麦腥黑穗病:病株较健株矮,分蘖增多,病穗短直,颜色深,初为灰绿色,后变灰黄色,病粒较健粒短而胖,因而颖壳外张。病粒易破裂,内有黑色粉末,由鱼腥气味。 •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危害麦秆.叶和叶鞘,拨节期以后症状最明显.病斑初淡灰色条纹,逐渐隆起,转深灰色,最后寄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病株显著矮小,分蘖增多.
小麦黑穗病的病原 • 小麦散黑穗病:散黑粉菌,(Ustilago nuda) 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 小麦腥黑穗病:光腥黑粉菌,网腥黑粉菌 (Tilletia foetida) (Tilletia caries) 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 • 小麦杆黑粉病菌:病菌以1-4个冬孢子为核心,外围以若干不孕细胞组成孢子团。
发病条件 • 小麦散黑穗病:散黑穗病一年发生一次。当年发病率高低,与上一年病菌侵人率有直接关系,上一年开花期的气象条件与病菌数量对下一年的发病影响很大。小麦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温度高的环境,有利冬孢子萌发和侵入,种子带菌率就高;相反,如开花期干旱, 孢子难以发芽,种子带菌率就低。此外,开花期遇有暴风雨,可将冬孢子淋于地下,不利于传播,发病亦少。品种抗病性对病害也有很大影响。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轻,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
小麦腥黑穗病:腥黑穗病属幼苗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凡是影响小麦幼苗出土快慢的因素土温、墒情、通气条件、播种质量、种子发芽势等均影响此病发生的轻重。但最主要的是地温和墒情。病菌侵入小麦幼苗的最适温度为9-12℃,最低5℃,最高为20℃。春小麦发育的适温16-20℃,冬小麦发育的适温则为12-16℃。所以,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因而发病重。病菌孢子萌发需要水分,也需要氧气。土壤过于干燥,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孢子的萌发。土壤过湿,由于供氧所不足,也不利于孢子萌发。一般含水量40%以下的土壤,适于孢子萌发,有利于病菌侵染。小麦腥黑穗病:腥黑穗病属幼苗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凡是影响小麦幼苗出土快慢的因素土温、墒情、通气条件、播种质量、种子发芽势等均影响此病发生的轻重。但最主要的是地温和墒情。病菌侵入小麦幼苗的最适温度为9-12℃,最低5℃,最高为20℃。春小麦发育的适温16-20℃,冬小麦发育的适温则为12-16℃。所以,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因而发病重。病菌孢子萌发需要水分,也需要氧气。土壤过于干燥,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孢子的萌发。土壤过湿,由于供氧所不足,也不利于孢子萌发。一般含水量40%以下的土壤,适于孢子萌发,有利于病菌侵染。
小麦秆黑粉病:发芽期土壤温度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9-26℃病菌都可以发生侵染,以14-21℃最为适宜。土壤干旱,小麦出苗慢,有利于病菌侵染。病田连作,施用带菌肥料都有利于病害发生。小麦秆黑粉病:发芽期土壤温度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9-26℃病菌都可以发生侵染,以14-21℃最为适宜。土壤干旱,小麦出苗慢,有利于病菌侵染。病田连作,施用带菌肥料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病害控制 • 小麦黑穗(粉)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加强检疫和种子处理为主,农业防治和抗病品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 1加强检疫 小麦矮腥黑穗和印度腥黑穗病是我国的进境检疫对象,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我国。 • 2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 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黑穗(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发现:对多种黑穗(粉)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有:①12%三唑醇或12.5%烯唑醇,每100kg种子用药20-30g (a.i)拌种。②2%立克锈,每100kg种子用药20g(a.i)拌种。③3%敌畏丹悬浮种衣1:1000(药:种)进行种子包衣。④50%多菌灵、75%五氯硝基苯(PCNB),每l00kg种子用药200-300g (a.i)拌种。⑤5.5%浸种灵Ⅱ号,每100kg种子用药1g(a.i)拌种。对散黑穗和腥黑穗病的防效可达90%以上。
3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 繁殖无病种子是消灭小麦黑穗粉病的有效方法。留种田要与生产田隔离200m以上,播种的种子要在精选后严格进行消毒,田间管理时应注意施用无病肥,及时拔除病株。 • 4栽培防病 播种前要作好整地和保墒工作,适期播种,冬春播种不宜过迟,春麦播种不宜过早,播种不宜过深,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而减少发病。播种时用硫铵等速效肥作种肥,每公顷用硫铵225kg,掺5倍细土,混匀后与麦种一起播下,也可获得良好的防病效果。以土壤和粪肥传播为主的病害,可采用与非寄主作物实行1-2年轮作,或1年水旱轮作,并要施无病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