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606 Views
「 從 出貨到維修」的供應鏈物流資訊平台 —介宏資訊 有限公司. Chien -Hua, Huang 2013/11/26. 目錄 一、簡介台灣物流業 二、介宏資訊公司介紹 三、 GLeS 資訊平台 四、 PO-TO-RMA 供應鏈管理服務 平台 五 、導入的改變與效益 六、結論與建議 七、心得. 台灣物流業者現況. 根據摩根史坦力(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的分類,物流業可分為五種不同的 服務 型態,而分類則是從 1PL 至 5PL ( Party Logistics )。. 提供企業內部之物流服務. 1PL.
E N D
「從出貨到維修」的供應鏈物流資訊平台—介宏資訊有限公司「從出貨到維修」的供應鏈物流資訊平台—介宏資訊有限公司 Chien-Hua, Huang 2013/11/26
目錄 一、簡介台灣物流業 二、介宏資訊公司介紹 三、GLeS資訊平台 • 四、PO-TO-RMA 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 • 五、導入的改變與效益 • 六、結論與建議 • 七、心得
台灣物流業者現況 根據摩根史坦力(Morgan Stanley Research)的分類,物流業可分為五種不同的服務型態,而分類則是從1PL 至5PL(Party Logistics)。 • 提供企業內部之物流服務 1PL • 提供客戶傳統倉儲與運輸管理 2PL • 管理客戶大部分的供應鏈物流服務 3PL 整合供應鏈成員並且提供解決方案 4PL • 提供供應鏈電子化服務與物流資訊服務 5PL
台灣物流業者所面臨之困境 台灣物流業者規模較小 物流專業人才不足 資訊整合程度不足 • 國際大型業者有完善的實體服務以及虛擬的資訊系統。 • 過去以3K(骯髒、危險、辛苦)來看物流業人才,但隨著國際化,所需的專業知識更加多元化。 • 面對數十家的上下游業者,資訊化的整合上 時常無法有效串連。
台灣物流業者的機會 • 面對世界工廠,以國內的物流業者的技術和能力,有機會佔有一席之地。 • 透過新技術的開發能夠加快貨品的處理速度。 • 物流業者透過整合將更具優勢。 中國大陸市場開發 新資訊 技術開發 資訊服務市場的開拓物流整合
介宏資訊發展緣起Goodservice Information Corp. 前身為卓漢股份有限公司 • 正式成立於1989年,是致力於海空運國際物流企業資源規劃ERP研發的優良廠商。 「報關承攬專家系統 – GICPRO」 ,在超過280家客戶群的支持下,介宏已經成為業界的領導品牌。
物流產品架構 物流產品架構圖
介宏資訊發展 • 另外,也協助客戶建立以『企業營運總部』的概念,來設計系統,以達到以下目標: • 全球分公司資料即時集中,有利整體決策。 • 各分公司之間資料正確、即時的相互交換。 • 建立企業單一窗口的Cargo Tracking System。 營運總部架構示意圖
營運情形 從95年到97年,平均營收成長率為21.85%,營業額也有成長。
經營策略 提供專案及顧問式服務的需求 滿足空海運承攬業者在專業分工、上下游垂直整合的業務需求 計畫前的運作模式 • 物流業者在台灣以中小型企業型態居多,其客戶尤其是高科技業者往往會要求提供一些資訊上的配合。 • 從進出口作業的價值鏈來看,很少有LSP 能夠獨力完成Door to Door • Service 的每一個環節。 • 逐步完成物流資訊平台,即GLeS(Global Logistics e Server), • 除了將Carrier、四大倉儲、海關與貨運公其他物流平台、 • 物流運籌體系以及企業供應鏈體系建立連線。
GLeS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示意圖
GLeS資訊平台提供的e化項目: e-Inventory e-CSI/ e-AMS e-Warehouse e-Documen e-Tracking t 單一窗口貨況示意圖
資訊缺口…. 有可能造成『長鞭效應』 遇到問題和挑戰 企業基於 專業分工原則 將供應鏈管理委外 • 以中小型的物流業者來說,要花一大筆費用建置物流平台是很困難的。 • 介宏資訊就從客戶的需求中發覺建置一套完整的資訊平台。 • 讓客戶從出口端的出貨開始,到進口端的銷售物流配送,乃至於逆物流的處理,均委託專業的供應鏈整合公司, • 以達效率和降低成本。
需求分析 物流業者需求 企業客戶需求 • 在競爭態勢改變下面臨全球化競爭中尋求轉型機會 • 資金不足以負擔大型資訊系統導入 • 提供快速且差異化服務 • 後勤物流提高服務價值以及 • 提供其決策分析的輔助參考資訊 • (圖t) • 供應鏈管理成為目前的競爭優勢之一 • 如何讓客戶在網路上從下訂單至貨物到府的資訊整合 圖t 微笑曲線圖
PO-TO-RMA 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的導入 • 正式上線 • 效益評估 • 平行作業 • 初始準備 • 宣導與溝通 • 系統整合 • 教育訓練
導入問題 • 業務機密的問題 • 資料的存取不再是單純由企業獨家掌控。 • 業者之間的資訊系統標準不一 • 要整合上游業者,介宏公司需要動用額外的人力來整合各家資訊。 • 員工學習抗拒 • 員工是資訊平台導入的關鍵因素,透過教育和平行操作能快速上手。
營運模式的改變(一般平台) 一般資訊平台所提供之服務
營運模式的改變 導入PO-TO-RMA後的三個轉變: • 1、透過PO-TO-RMA 管理平台能夠順利將資訊進行整合,減少過去繁雜的作業流程。 • 2、平台能夠將陸、海、空運承攬業者以及其上下游業者進行整合,使得物流業者能夠從2PL 的型態轉變為3PL。 • 3、SaaS 的營運模式改變傳統的軟體授權模式,降低企業承擔部署失敗的風險,讓企業依據使用量按月支付。 • 而版本更新等產品生命週期問題,也不會成為另一個成本負擔,企業只要持續支付每個月的授權費,就可以不斷延續軟體產產品的生命週期。
營運模式的改變(PO-TO-RMA ) PO-TO-RMA平台所提供之服務
資訊平台效益 • 競爭的趨勢關鍵 • 加快服務速度,簡化工作流程 • 導入後至少有60%的工作可以由e 化代替人工 • 為物流業者創造出利潤空間 • 創造出與同行競爭的優勢 • 預期營運後能達到縮短時間出貨、降低營運成本,藉此提高客戶的總體滿意度。 物流業者可獲得之效益
企業客戶可獲得之效益 • 物流部門人事得以大幅精簡 • 減少日常繁複的電話/Fax 查詢 • 文件網路化 e-Document • 有助於企業提高對庫存的預測能力 • e-Inventory,滿足對在途庫存透明度(Visibility)掌握的需求 • 文件交換與 LSP 的系統無縫整合 • 單一窗口的貨況 • 眾多LSP 將在執行物流服務過程所發生的狀態往平台集中, • 此單一窗口的貨況以平台模式呈現給企業客戶
資訊平台導入特色(SaaS模式) • 通常平台的導入費用極高,約在100 萬元,這對LSP 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也是造成LSP 不敢嘗試最主要的原因。 • 傳統的軟體授權模式,企業必須承擔部署失敗的風險,而若評估錯誤也必須概括承受;軟體愈貴,能負擔的客戶愈少 • 為了降低門檻,加速客戶的決策,未來平台將以SaaS 軟體服務模式來經營,採用By Module 分別計價的方式收費;目標市場是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委外的服務需求,一些是產品製造的出貨管理, • 配銷到通路商戶,暇疵品的回收。
資訊平台導入特色(逆物流的價值) • 逆物流有幾項特徵,造成逆物流的回收問題存在: • 1. 回收數量與時間不一定 • 2. 維修前置時間及流程處理時間存在不確定性。 • 3. 回收維修之產品所需備料是否充足 • 4. 回收成本不宜太高 • 5. 回收資訊處理需精確無誤 • 平台提供逆物流系統能夠: • 降低回收成本 • 掌握維修處理時間
結論與未來展望 • 介宏資訊透過展新資訊平台服務模式,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 兩岸間有高度物流需求,下一個市場將前進大陸,營運據點的拓展也會產生良性的推動力。 • 目前除了台北和深圳設有分公司,目標將在上海和廈門成立分公司。
心得 一個成功的物流,是在正物流與逆物流上都有好的運送能力。介宏所建構的資訊平台還算完整,有出貨、配銷與逆物流三方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資訊平台為一個大的概念性架構,是否能配合每一間公司的需要,進而調整還有待觀察。在個案中有提到他們會配員處理因規格不同的資料,並且提供顧客相關的指導,也是其中一種解決的方法。 介宏科技扮演第四方物流的角色,建構一個資訊平台供顧客使用,我個人覺得之後他們可再轉型成為「金流」的整合業者,增加收入的來源。 但必須克服一些障礙,包括個人資料的安全度、公司的儲備基金是否充足等,因為他們原本就有很好的科技資訊技術,如果能夠在配合社會的趨勢,將可以擴大公司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