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如何領導小學優質全方位學習的籌組工作

如何領導小學優質全方位學習的籌組工作. 浸信會天虹小學 梁步青 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分享重點. 全方位學習的理念 全校主題式全方位學習 — 可持續發展教育 從課程領導剖析本校全方位學習的發展經驗.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全方位學習.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理念.

shy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如何領導小學優質全方位學習的籌組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領導小學優質全方位學習的籌組工作 浸信會天虹小學 梁步青 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 分享重點 • 全方位學習的理念 • 全校主題式全方位學習— 可持續發展教育 • 從課程領導剖析本校全方位學習的發展經驗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3. 全方位學習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4. 理念 • 通過課堂內外各種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經歷(教育統籌委員會,2000) • 通過不同的環境來學習,例如課室、學校、家庭、社會及工作間。從不同的環境獲得的學習經歷,能互補不足(課程發展議會,2001)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5. 理念(續) • 全方位學習強調讓學生在真切情境和實際環境中學習,這些切身體驗能夠令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一些單靠課堂學習難以達到的學習目標(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全方位學習組,2003) • 學習應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課堂內外的各類活動,均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良機(羅范椒芬,2004)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6. 全校主題式全方位學習— 可持續發展教育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7. 可持續發展 S.D. S.D.=可持續發展

  8. 高年級 年 級 層 次 初年級 環境 敏銳度 實況的認識 解決問題 的技能 地球生態 的原理 態度 知識 技能 知識 教學內容 各學習階段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內涵 內容比重 圖一浸信會天虹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內涵圖(Leung, 2001; 2003, 梁步青,2002)

  9. 浸信會天虹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結構圖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0. 全校主題式全方位學習Whole School Thematic Approach • 本校以全方位學習為策略,融合課程、聯課活動、學校行政及關鍵項目來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以全方位學習優質架構不斷進行反思與回饋,提昇 同學教學效果及教養效果,並發展 本校邁向一個學習型組織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1. 全校主題式全方位學習 • 優點: • 給予持份者一個鮮明的方向感,有利建構「學習型組織」 • 有助建立學校「可持續」的特色 • 強調文化和氣氛,多於單向學習機會;同時也可增強學校文化與個別活動的關係 • 較易宏觀調控及自我評估 (教育統籌局,2004)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2. 全校主題式全方位學習 • 反思: • 需要高層次的領袖支持及能力 • 人力、財力及時間的慎思考慮 • 是漸進性的發展,並非「一步登天」,通常需要四至六年時間 (教育統籌局,2004)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3. 從課程領導剖析本校全方位學習的發展經驗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4. 課程領導的定義 • 課程領導主要是在課程活動中扮演主動倡議與積極回應的角色,以凝聚成員力量,指引、統領課程發展與改革活動的行為,完成課程發展與改革的目標(張嘉育,2002,頁88 ) • 校長必需熟悉課程設計的過程,瞭解課程的判斷標準,知悉重要的課程議題,並參與和課程有關的對話與討論,以進行課程領導(Farmer, et al,.1995; Griffin, 1988; Lunenburg, 1995; Seyfarth, 1999; Ubben & Hughes, 1992)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5. 課程領導的定義(續) • 校長課程領導的內涵: • 強調塑造學校的願景 • 著重培養教師課程的專業能力 • 提供有關人員參與課程規劃的機會 • 促進校內課程領導 • 保持持續性的課程對話,形成關懷的專業社群 • 最終的目標在確保同學的學習質素 (Glatthorn, 1997)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6. 我校進行變革的策略 分析—思考—改變 (analysis-think-change) vs 目睹—感受—改變 (see-feel-change)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7. 革新先革心 • 變革最根本的挑戰在於改變人們的行為,而不是策略、制度和文化。雖然這些要素也很重要,但行為才是問題的關鍵,組織必須體認到大幅改變成員行為的必要性 • 改變行為較少經由提供分析來影響思考,主要藉幫助成員認清事實來影響他們的感受。思考與感觀都具有關鍵性,成功的組織少不了這兩項特質,但變革的精髓在於情緒 ( Kotter & Cohen, 2003, p.18-19)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8. 進行變革的策略 • 建立變革意識 • 成立領導團隊 • 提出願景 • 溝通願景 • 授權成員參與 • 創造近程績效 • 鞏固績效 • 確立組織文化 (adapted from Kotter, 1996; Kotter & Cohen, 2003)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19. 步驟一:建立變革意識 • 以看得到、接觸得到和感覺得到的事物來突顯變革的重要性 • 以真實而且「引人注目」的證據來證明改革的必要 • 持續尋找方法來消除員工的「自滿」 • 不要低估自滿、恐懼和慍怒的存在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0. 步驟二:成立領導團隊 • 展現熱誠與投入以吸引人才加入團隊(三年) • 營造團隊所需的互信及氣氛 • 建立團隊的溝通模式,增加互信(正式渠道:飯局、非正式渠道:對話)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1. Cause of poor innovation Morrison, 1998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2. 步驟三:提出願景 • 想像可能未來的情境 • 能簡單握要說明或寫出明確的願景(呈現的成果) • 願景要能具體實施(計劃的可行性) • 能實現願景的策略(具體行動方案) • 注意變革的速度(從小點子開始)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3. 步驟四:溝通願景 • 要簡單動人,不要複雜、深奧和難明 • 溝通前要準備充分,特別是他人的感受(了解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 • 不要避談焦慮、混淆、憤怒和猜疑(處理和分擔成員的情緒) • 建立溝通渠道,讓重要資訊能順利流通(正式和非正式的溝通方法,促進資訊流通)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4. 步驟五:授權成員參與 • 找一些有實際變革成功經驗的人,提高員工信心 • 以培訓幫助成員工做出較佳的願景相關決策(專業培訓、教材發展、共同備課、教學反思、家長觀課、友校及諍友交流)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5. 步驟五:授權成員參與(續) • 獎勵制度要能激發、倡導建立樂觀的態度,並培養自信 • 改造「冥頑」成員,指派新工作給他們,讓他們看清楚變革的必要性(變革是每一個人的事,不是一人小組)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6. 步驟六:創造近程績效 • 愈快呈現的放在前面 • 績效愈顯眼,愈多人看到愈好(資源、獎項、媒體報導) • 明確的績效才能突破心防 • 績效要有意義,意義愈深愈好 • 要打動有力人士,是你需要但尚未得到他們幫助的人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7. 步驟七:鞏固績效 • 經常尋求保持高變革意識的方法(與外在環境、變革的連繫) • 隨時利用新契機發起下一波改革(我校由環境教育逐步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全方位學習全方位學習優質架構 邁向學習型組織) • 積極處理和整合你的工作,特別是那些不切實際、可以授權的工作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8. 步驟八:確立組織文化 • 變革需要深植人心(凝聚氛圍,確立文化) • 透過入職培訓,讓新成員切實了解學校的願景(有效的師徒制度) • 提拔遵守新規範的員工,讓他們擔當有力而顯著的職位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29. 步驟八:確立組織文化(續) • 重複講述新組織的故事,她的工作及成功的原因 • 確保新文化成長所需的行為及成果持續下去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30. 推動全方位學習的反思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31. 學校變革的系統觀 • 我們無法以命令方式決定哪些事物是重要的 • 變革是一行旅,而非是事先繪製的藍圖 • 問題是我們的朋友 • 願景與策略性計劃是後來才產生的 •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必須有同等影響力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32. 學校變革的系統觀點(續) • 集中化或分權化均無法有效 • 與外部較大環境連結是成功的關鍵 • 每一個成員都是變革代理人 (Fullan, 1993; 2004)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33. 總結 • Example is not the main thing influencing others. It is the only thing.(實例是影響他人的唯一要項。) Albert Schweitzer(史哲懷) Prepared by Mr Leung Po-Ching Benjamin, BRP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