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03 Views
2006 年化学高考复习策略. 第一部分: 2005 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试卷分析. 1 、注重双基,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 、不回避陈题,题目不偏、不怪,难度与 2004 年基本持平. 3 、重视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 4 、突出学科特点,加大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5 、重视学科内知识综合. 6 、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社会,学以致用。. 第二部分 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趋势. 1 、试题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 2 、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 3 、学科热点知识年年必考. 4 、化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E N D
第一部分:2005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试卷分析第一部分:2005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试卷分析 1、注重双基,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不回避陈题,题目不偏、不怪,难度与2004年基本持平 3、重视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 4、突出学科特点,加大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5、重视学科内知识综合 6、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社会,学以致用。
第二部分 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趋势 1、试题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 2、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 3、学科热点知识年年必考 4、化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5、试题仍会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及化学发展前沿
一、析考研纲抓重点、关注课改重策略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研究近年的高 考试题,了解新课程改革,做到心中有数 二、注重双基抓考点,构建学科知识网 第一轮复习:章节复习 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给学生列出,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到为止,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还有考点的延伸和拓展。
复习卤素时将卤素一章划分为7个考点,重点分析:复习卤素时将卤素一章划分为7个考点,重点分析: 1.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是什么? 2.氯水的成分及其主要性质是什么?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应注意的八个问题是什么?从原理、原料、装置、除杂质、干燥、检验、 收集、吸收八个方面考虑。 5.卤素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等方面列表比较。 6.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有哪些?要求学生从单质的氧化性、卤离子的还原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高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等方面列表比较。 7.卤离子的鉴定方法有几种?
三、专题突破提能力、侧重主干知识点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专题一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1)、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2)、抓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建立知识体系 (3)、抓金属活动顺序表,融金属知识于一表 (4)、抓氧化还原网络图,突出非金属知识的重难点 (5)、抓横向类比,寻同索异 (6)、抓纲目,回忆练习 (7)、抓重点,注意特性 (8)、抓典型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 (9)、抓化学计算,使元素知识达到量化应用层次
(一)考生解答综合实验题中存在的问题 专题二 实验专题 (1)基础不扎实,知识应用不灵活,对综合实验题产生畏惧心理 (2)审题不严密、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3)对实验相关内容的描述不准确,语言表达能力差。
(二)高考考查目标与启示 考查目标一 给定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解释有关问题,考查考生的实验素养
[例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平时观察到的火焰都是可燃物(还原剂)在助燃剂(氧化剂)中燃烧产生的,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等。事实上,燃烧反应是在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的界面上发生的。为验证助燃剂(氧化剂)在可燃物(还原剂)气氛中同样可以燃烧并产生火焰,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并成功地获得了预期结果。[例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平时观察到的火焰都是可燃物(还原剂)在助燃剂(氧化剂)中燃烧产生的,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等。事实上,燃烧反应是在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的界面上发生的。为验证助燃剂(氧化剂)在可燃物(还原剂)气氛中同样可以燃烧并产生火焰,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并成功地获得了预期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将球形漏斗固定,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 (2)图中乙装置是一种储气装置,橡皮管C上端与储气瓶连接处有一旋钮,可实现随开随停。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为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3)图中甲装置需在使用前检查气密性,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4)在检查气密性并装好试剂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如下:(4)在检查气密性并装好试剂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球形漏斗A的橡胶塞,再打开启普发生器的导气管旋钮,使稀硫酸与锌粒接触反应,生成的氢气均匀地进入球形漏斗,经片刻后用一合适的橡胶塞将A口塞紧,继续通入氢气。将A口塞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从B口处收集氢气以检验球形漏斗中氢气的纯度,检验合格后在B口点燃H2。在B口收集和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打开A口处橡胶塞,火焰将从B口转移至D口,再打开储气瓶旋钮,同时将C与B连接,向球形漏斗中均匀地通入氯气。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步骤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6)熄灭球形漏斗中火焰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若要检验球形漏斗中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其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
CO2+H2 宇航飞船座舱 催化剂 CH4 O2 ② ① H2O N极室 —— 水溶液 M极室 X极室 —— 水溶液 Y极室 H2 考查目标二 依据图表数据或流程,选择仪器、药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调用重组能力 例题:在长期进行太空飞行的载人宇宙器上,每个宇航员平均每天需要消耗0.9千克氧气,呼出1.0千克二氧化碳,为了能保持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宇航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索。有的科学家根据电解原理设计了飞船内空气更新实验系统,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CO2+H2 宇航飞船座舱 催化剂 CH4 O2 ② ① H2O N极室 —— 水溶液 M极室 X极室 —— 水溶液 Y极室 H2 (1)管道①的作用是飞机座舱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通入“电化学二氧化碳处理系统”的N极室,该电极反应可以使二氧化碳不断被吸收,其反应方程式为,其电解产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在N极吸收二氧化碳后形成的离子会通过隔膜进入M极室,通过M极的电极反应可使二氧化碳从电解液中释放出来,并保持系统内pH不变,该电极反应式为,二氧化碳逸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管道②的作用是将处理后的空气混入“电解水系统”产生的新鲜氧气中,然后通入飞船座舱内供宇航员呼吸用。在电解水系统中,Y极为(填阴或阳),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逸出的二氧化碳没有排除飞船内,而是通过管道③进入“二氧化碳还原系统”。在该系统中,二氧化碳跟氢气在一定条件反应,其产物有甲烷等气体。请评价这样处理的重要意义。
考查目标三 根据实验信息及有关数据,综合分析,考查考生定量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题: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克。 ②装好实验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上图所示,导管出口高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克。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室桌面收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是cL (25℃、1.01×105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M(O2)=。
考查目标四 依据化学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 例题: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3.6 g铝粉为主要原料制备 Al(OH)3,要求铝粉全部变为Al(OH)3,其他试剂消耗尽可能少。 可供选择的仪器: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滴管④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⑤50 mL(有标记线)、100 mL (有标记线)的烧杯若干个⑥试管⑦漏斗⑧导管⑨玻璃棒⑩滤纸。 可供选择的药品: A.37%的浓盐酸 B.2 mol/L的稀H2SO4 C.2 mol/L的稀HNO3 D.4 mo1/L的NaOH溶液 E.0.5 mol /L的Ca(OH)2溶液 F.酚酞试剂 G.石蕊试剂
问题: (1)应选用的药品是_,应选用的仪器是①,②、_、⑦、⑩。 (2)制备Al(OH)3的反应过程中,作氧化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消耗酸的体积为____mL . (4)如果没有托盘天平(其他仪器均可使用),你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制备Al(OH)3.其他试剂消耗尽可能少,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 (5)如果没有量筒(其他仪器均可使用),你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制备Al(OH)3,其他试剂消耗尽可能少,请简述该操作步骤_ _ _ _ _ _ _
(三)复习实验需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基础性 (2)注重拓展性 (3)注重应用性 (4)注重规范性
四、加强科内综合、查缺补漏熟练 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 1、综合复习中的组题及训练 精选精练、关注热点、认真组题、注重主干、跳出题海、减轻负担、规范训练、提高效率、举一反三、注重变式、以点带面。
2、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强调紧跟老师,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复习,不搞题海战术 强调要通过试题查缺补漏 强调加强解题能力、解题技巧的提高,特别关注审题 强调关注题型特点 强调要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进行心理疏导 强调理综卷应先做化学题 强调要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识,鼓舞学生自信心 和意志力的提高
谢 谢 !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 ②少用原煤做燃料, 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 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n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9.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 差不可能是 A.16 B.26 C.36 D.46
10.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 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是 A.Na+、CO3- B.Na+、HCO3- C.HCO3-、CO3- D.Na+、OH-
1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 KOH,反应中1mol KH A.失去1mol电子 B.得到1mol电子 C.失去2mol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
12.在273K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 2.00g氦气、1.40g氮气和1.60 g氧气 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A.6.72 L B.7.84 L C.10.08 L D.13.44 L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 HCOO-+H+=HCOOH B.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 S2-+2H2O =H2S+2OH 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Ca2++OH-+HCO=CaCO3↓+H2O
26.(13分)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26.(13分)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
27.(20分)有6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27.(20分)有6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 (1)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6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 (2)分别取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 2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3)鉴别余下未检出物质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ⅱ)。
28.(15分)下图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28.(15分)下图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已知气态烃D(其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3倍)跟物质F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浓烈黑烟的火焰。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A、B、D、E 、H。
CH2—C(CH3) COOCH2CH2OH 29.(12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 简式为 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下 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由甲基丙烯酸制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3)由乙烯制备乙二醇
非金属知识主线:(六种) 气态氢化物 ←单质 → 氧化物 → 对应水化物 → 相应含氧酸盐 HCl ←Cl2 → ClO2→ HClO→ NaClO、Ca(ClO)2 H2S ← S→ SO2 SO3 → H2SO3、H2SO4→ Na2 SO3 Na2 SO 4 NH3 ← N2→ NO、NO2→ HNO3→ NaNO3、Cu(NO3)2 CH 4 ←C→ CO、CO2→ H2CO3→ CaCO3、Ca(HCO3)2 SiH4 ←Si→ SiO2→ H4SiO4 H2SiO3→ Na2SiO3、CaSiO3
金属知识主线: 单质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相应盐 Na →Na2O、Na2O2 →NaOH →Na2CO3、NaHCO3 Mg →MgO →Mg(OH)2 →MgCl2、Mg(HCO3)2 Al →Al2O3 →Al(OH)3 →Al2(SO4)3、NaAlO2 Fe →FeO、Fe2O3、Fe3O4 →Fe(OH)2、Fe(OH)3 →FeSO4、 Fe2(SO4)3 Cu →Cu2O, CuO →Cu(OH)2 →CuCl2, Cu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