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10 Views
如何做到保证输血安全. 菏泽中心血站. 前言. 血液的质量问题,贯穿于从血液的采集血液的供给的整个过程。要做到保证输血安全就必须做好血源管理、血液制备和输血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血源管理. 保证血液安全最关键的是提高血源管理,包括实行无偿献血和加强适应性检查。. 1 、实行无偿献血。.
E N D
如何做到保证输血安全 菏泽中心血站
前言 血液的质量问题,贯穿于从血液的采集血液的供给的整个过程。要做到保证输血安全就必须做好血源管理、血液制备和输血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血源管理 保证血液安全最关键的是提高血源管理,包括实行无偿献血和加强适应性检查。
1、实行无偿献血。 我国在60年代中期以前,血液基本上来自卖血者。60年代后期逐步开展公民义务献血(即给单位下达献血指标)。公民义务献血虽然不同于卖血,但是由于义务献血以行政摊派为基础,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和无处不在的高额补贴实际上导致了变相卖血和冒名顶替等违法行为。1992年中央领导指出,“我国输血事业总的方向应该是无偿献血”,但是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和部分组织者认识上的偏差,全国各地无偿献血的发展极不平衡,1992年全国无偿献血平均仅为1.6%,其余为义务献血或卖血(各约一半)。1998年10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的出台为临床用血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从根本上保证血液安全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最安全的献血者是重复(或称定期)志愿无偿献血者,根据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定义,志愿无偿献血者是个人自愿捐出其血液、血浆或其它血液成分而不接受任何报酬,不论是现金还是可以折算成现金的其他形式的报酬,如休假。我国把无偿献血定义为“在采血单位和本人工作单位均不领取营养费、各种补贴费和其他报酬。”
为什么无偿献血者是最安全的献血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为什么无偿献血者是最安全的献血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⑴无偿献血目的是帮助不知名的患者而非获得任何个人利益,因而献血者能够理解为什么对献血者要制定一定的标准,能提供有关其可以或不宜献血的真实情况,或自我排除。而卖血者则会千方百计隐瞒其真实的健康状况,从而对其本人和用血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⑵无偿献血者一般都具良好的健康条件、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受过安全输血的教育,他们中各类可经血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低于普通人群(或偶尔献血者),更远远低于职业卖血者,因此用血者使用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发生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也最低。 无偿献血不仅保证了血源质量,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采集的血液因化验不合格而造成的浪费。无偿献血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保护个人隐私,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2、献血适应性检查(献血健康检查) 通过献血适应性检查可以确定献血者是否存在可能影响自身健康或血液质量的情况,同时向献血者进行血液安全性教育。献血者通不过献血适应性检查(甚至某个化验结果阳性)不一定说明他身体有病,病情诊断应由医生进行。 通过献血适应性检查可避免不适宜献血的人献血和避免不合格的血液用于患者,达到保护献血者的健康、保护受血者的健康、向献血者提供安全输血知识的目的。献血者无论第几次献血,每次献血前都应进行献血适应性检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健康咨询和血液化验。
⑴健康咨询。 对献血者健康检查(体检和化验)对保证血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健康检查前的健康咨询。通过健康咨询可以对献血者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作出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补充体检、化验的局限,也可能就此要求其不要或推迟献血。 健康咨询的结果取决于献血者提供情况的真实性。卖血者或替换献血者由于受到利益驱动,会千方百计隐瞒真实情况。义务献血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或因主观上不愿献血而添油加醋夸大病情,或因高额补贴导致变相卖血。无偿献血者出于爱心而献血,能够提供真实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排除对献血者或用血者不安全的因素,属于最安全的献血者。
⑵血液化验。 血液化验主要检查血液比重、血型和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如:谷丙转氨酶、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第1次化验合格后在二周内献血,献血时留样进行第2次化验(复核)。复检合格的血液方可发往临床。 献血适应性检查有三种结果:可以献血、暂缓献血或不能献血。
二、血液制备 血液制备对安全输血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将全血分成各种血液成分,可使临床医生根据情况进行成分输血;二是对血液或血液成分作一些特殊处理可以提高输血疗效和安全性,如对血浆和细胞进行病毒灭活,可以降低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艾滋病、肝炎等)的危险;对全血、红细胞或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可以降低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对全血、红细胞、粒细胞等进行幅照可以防止供者淋巴细胞在某些特定患者(如免疫抑制患者)体内繁殖而引起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三、输血管理。 输血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加强对血液和受血者进行血液免疫学检查,防止发生各类免疫性输血反应。
⑴抗体的筛检和鉴定。 红细胞抗体的检查广泛应用于输血反应的诊断与预防,以及不配合妊娠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等方面,是确保输血安全与患者生命的重要检查。 一旦在产前检查或输血前检查中检出不规则抗体,应确定其抗体的特异性并评估其临床意义。 在检测中,应综合多种检查方法,有效而正确地检出各种抗体,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出估价。
⑵交叉配合试验。 交叉配合试验主要是指红细胞系统的输注配合性试验,目的是为了避免输血引起的红细胞凝集或溶血反应。 盐水交叉配血不合常见的原因是ABO血型定型错误,而盐水配血试验无法预防IgG类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IgG类引起的输血反应可以严重影响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临床表现从不易察觉的轻微迟发型输血反应直至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导致患者立即死亡。 除盐水方法以外,还有许多配血方法,它们都可以用来排除IgG类血型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通常可以选择一种或两种与盐水法一起配血(如酶法、抗人球法或聚凝胺法)。
⑴合理用血。 临床合理用血就是只给真正需要输血的患者输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从而减少患者冒经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 要真正做到合理输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生要充分理解本专科范围内的输血适应症,同时要了解血液制品的种类、适应症、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免疫,应根据患者病情而选择不同的血液制品。 另一个问题,是要掌握好输注量,使患者真正达到预期的输血治疗效果。
⑵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中各种不同组分,根据需要安全有效地输给患者。 成分输血的优点是:①安全:血液中每种成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多种抗原,世界上没有发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除同卵双生子外),输血时不同的抗原进入人体后,都不可避免地使受血者产生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这些抗体便会与输入的相应抗原结合,产生同种免疫输血反应,因此,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输注有利于降低免疫反应。②减少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性。③提高疗效:成分输血是患者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将血液中成分提纯,浓缩后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⑶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是指采集者(患者)自身血液,或回收手术野或外伤区无污染的血液,以满足患者自身手术或将来应急性情况用血需要。 自身输血的优越是:输自身血不存在血型是否配合和同种抗原抗体反应等问题,同时不会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尤其是杜绝严重危胁身体健康的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染。
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是一个连续的、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贯穿了采供血到用血的全过程。通过统计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以及被怀疑或确认受血者输注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反应或意外,从中寻找改善血液质量和操作规程的方法,并建立预防机制。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是一个连续的、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贯穿了采供血到用血的全过程。通过统计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以及被怀疑或确认受血者输注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反应或意外,从中寻找改善血液质量和操作规程的方法,并建立预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