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國小國語補救教學教材教法

國小國語補救教學教材教法. 設計者:洪儷瑜(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歐素惠(台北市立龍安國小) 陳秀芬(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主講者:吳孟珠(高雄市旗山國小). 注音符號各年級基本學習 內容項目. 一年級:認念、書寫、拼音、朗讀與閱讀、記錄 二年級:拼音、朗讀與閱讀、記錄、應用 三年級:朗讀與閱讀、記錄、應用 四年級:應用.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注音學習常見問題 (一)聲、韻不精確 (二)四聲不分明 (三)一字多音 (四)ㄅㄆㄇ與ㄛ拼讀衍生介音ㄨ:婆(五)拼讀、聽寫.

sh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小國語補救教學教材教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小國語補救教學教材教法 設計者:洪儷瑜(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歐素惠(台北市立龍安國小) 陳秀芬(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主講者:吳孟珠(高雄市旗山國小)

  2. 注音符號各年級基本學習內容項目 • 一年級:認念、書寫、拼音、朗讀與閱讀、記錄 • 二年級:拼音、朗讀與閱讀、記錄、應用 • 三年級:朗讀與閱讀、記錄、應用 • 四年級:應用

  3.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注音學習常見問題 (一)聲、韻不精確 (二)四聲不分明 (三)一字多音 (四)ㄅㄆㄇ與ㄛ拼讀衍生介音ㄨ:婆(五)拼讀、聽寫

  4.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字形分辨: • ㄅㄉㄌ、ㄇㄈㄩ • ㄍㄑ、ㄛㄜ • ㄅㄣ、ㄏㄟ • ㄥㄙ、ㄅㄎ • ㄑㄥ、ㄆㄡ • ㄊㄙ、ㄋㄎ

  5.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字音分辨: • ㄥㄣ、ㄢㄤ • ㄜㄦ、ㄝㄟ、ㄛㄡ • ㄔㄘ、ㄕㄙ、ㄓㄗ不分

  6.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功能性構音異常 • 一、舌根音化把用ㄍ、ㄎ來代替大部分的聲母 • 二、舌前音化把大部份的音都用ㄉ、ㄊ來代替 • 三、不送氣音化在氣流跟音的協調上出了問題,所以常把氣流都省略掉,所以「婆婆」發成「伯伯」。

  7.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四、省略音化 把某一個聲母、韻母省略不發,例如「樓梯」變成「ㄡ ㄧ」,把ㄌ、ㄊ省略掉了; • 五、其他語音錯誤用雙唇音來代替很多的音,所以「飛機」變成「ㄅㄟ機」;也有些孩子會有語音添加的問題,像「不要」成了「不料」等等。

  8.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一、把目標音(ㄎ)誘發出來: • 二、詞的練習: • 三、把句子中的目標音(ㄎ)說對: • 四、在短文中把目標音(ㄎ)說對: • 五、類化訓練:

  9.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構音異常訓練教材 http://tw.myblog.yahoo.com/vina09215168/article?mid=13444 • http://moodle.hkes.hcc.edu.tw/moodle/mod/resource/view.php?id=5145 育榕e學園(桃園縣政府及桃園縣幸福國小)

  10. 聲調的制定趙元任的「五點制」 識字教學策略與方法

  11.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聲調分辨教學 • 1.單一聲調的練習最好依照難易度循序漸進: 第一聲 → 第四聲 → 第二聲 → 第三聲

  12. 注音符號補救教學 • 2.聲調的比對辨識建議依以下序列循序漸 進: 一、四聲比對 → 一、二聲比對 → 一、三聲比對→ 二、四聲比對→ 三、四聲比對 → 二、三聲比對 →四種聲調混合練習

  13. 字詞運用基本學習內容 • 以「認念」、「書寫」、「聽寫」、「應用」、「造字原理」與「工具書輔助識字」等六大主概念為核心,採螺旋式設計,隨年級、所學字詞量增加,而加深加廣。 • 以「認念」為基礎,進而能「書寫」(識字與寫字能力),而後「聽寫」(結合識字與寫字能力、聆聽能力)

  14. 字詞運用基本學習內容

  15. 補救教學策略—讀寫字 • 低年級 • 筆畫基本字(根據記憶容量、筆畫或獨體字) • 部件 • 部首 • 常用字 • 筆順規則 • 中高年級 • 讀寫字合一 • 部件(根據記憶容量、筆畫或獨體字) • 字彙知識(部首聲旁) • 識字量 • 猜新字策略

  16. 識字小偏方 一、口訣朗誦法: 橫戌、點戍、戊開口、戎踢腳 二、看圖識字(猜字謎): 三、有趣的識字遊戲 • 〈一〉 賓果、翻翻樂、記憶神童 • 〈二〉 成語闖關卡 • 〈三〉 加油添醋、字中有字、一拍即合 • 〈四〉 鬥牛 荒野大鏢客 • 〈五〉 拍手接寫、雙手萬能 • 〈六〉 別字

  17. 約、試、助、扭、歪、持、耐、扶、踩、板、跌、控、制、專、微、夕約、試、助、扭、歪、持、耐、扶、踩、板、跌、控、制、專、微、夕 • 糸+勺=約 • 言+式=試 (組字規則) 南一二下 第十二課 騎腳踏車

  18. (部件) 寫功課要專心, 算數學要小心, 天天運動有耐心,又持久, 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增加肌肉的的耐力。

  19. 組字口訣+自我教導 • 手+士+寸=持 • 「惠」字頭+寸=專 • 而+寸=耐

  20. 識字兒歌 白伯伯,住西螺,年輕時,受壓迫, 到處漂泊過生活,直到娶老婆,日子才好過。 山坡上,種龍柏,總共種了九百多, 工作後,很快活,拿出手帕擦擦汗, 伸伸懶腰拍拍手,不必害怕再漂泊。 取自小魯文化出版

  21. 蒙(聲旁、猜新字) 翰林五下 第十一課 聽!流星的故事

  22. 網路版生字簿http:///eword.ntpc.edu.tw/ 只要輸入要練習的生字,會自動搜尋,並組合成world 檔一頁5 字的練習簿

  23. 補救教學策略—詞彙 • 低年級 • 語詞聯想 • 語意構圖 • 相似、相反詞 • 詞彙網絡 • 中高年級 • 語詞聯想 • 語意構圖 • 相似、相反詞 • 多義詞(文句脈絡) • 詞素、構詞的規則

  24. 補救教學策略—詞彙 • 利用圖片、動作、實物或造句解釋本課語詞。 • 本課語詞有 腳踏車 出門 試試看 輔助 不自覺 保持 平衡 耐心 踏板 跌倒 控制 把手 專心 微風 夕陽 • 遊戲—比手劃腳 1.口語—是。不是。 2.動作 遊戲--造詞專家 南一二下 第十二課 騎腳踏車

  25. 語詞聯想 順序性 擴散性 南一二下 第十二課 騎腳踏車

  26. 語詞聯想 • 遊戲—TEMPO王 「一想到○○我就想到XX(要接地方)  一想到XX(地方) 我就想到○○ 」 例如: 夕陽(○○)海邊(XX) 海邊(XX) 「夏天」 (○○)  「夏天」 (○○)  「游泳池(XX) 南一二下 第十二課 騎腳踏車

  27. 「試試看」(相似、相反詞) • 例題1: 相似詞「嘗試」。相反詞「放棄」。 • 例題2: 成功是因為不怕困難,一再地「 」,而失敗卻是因為輕言的「 」 • 例題3: 他一下子就「嘗試」了,所以沒過 關。 南一二下 第十二課 騎腳踏車

  28. 上下文推論詞義(文句脈絡) 「什麼是『鴨間稻』?」到鄉下看外公的小玉聽了真是一頭霧水。 真的霧 霧氣、晨霧、濃霧 霧 不清楚 霧茫茫、霧裡看花 把兩個意思放進句子讀讀看,哪一個意思才合理? 康軒三上第七課 鴨間稻 洪儷瑜等人(2012)

  29. 詞素覺知(擴充詞彙) 真的霧 不是霧 霧裡看花 吞雲吐霧 晨霧 噴霧器 騰雲駕霧 興雲吐霧 霧茫茫 愁雲慘霧 洪儷瑜等人(2012)

  30. 詞素覺知(擴充詞彙) 農夫 農藥 農民 都跟「耕種」有關 農產品 農產加工品 果農 農莊 農舍 農事 農婦 農曆 農具 農忙 洪儷瑜等人(2012) 康軒三上第七課 鴨間稻

  31. 詞素覺知(擴充詞彙) 練習用「年貨」已知的詞素,擴充新詞彙,以不增加負荷之下擴充詞彙 年貨 洪儷瑜等人(2012) 康軒三上第十四課 華人賀春節

  32. 詞義推測方法 • 聆聽「天籟」 • 這個人不但聰明『絕頂』,而且十分用功,在短短的三年中,就學會了所有的演奏技能… 洪儷瑜等人(2012) 翰林第九冊五上‧聆聽天籟

  33. 詞義推測 • 詞義推測流程 翰林第九冊五上‧聆聽天籟 洪儷瑜等人(2012)

  34. 其他常見的詞彙規則 • 教師透過學習單呈現教學詞彙,協助學生整理出中文四字詞彙的常見規則,並讓學生練習。 翰林第九冊五上‧聆聽天籟 洪儷瑜等人(2012)

  35. 各式各樣的年貨應有盡有,像是紅色的「福」字,代表好彩頭的蘿蔔,以及美味的年糕等。各式各樣的年貨應有盡有,像是紅色的「福」字,代表好彩頭的蘿蔔,以及美味的年糕等。 1.詞素覺知:「盡」是全部的意思,應該有的全部都有 2.放回上下文,前面有提到「各式各樣」,也是在說有很多種的東西 3.放回上下文,後面就舉例好幾樣東西。 「應有盡有」可能是說各種東西都有,包含很多 洪儷瑜等人(2012) 康軒三上第十四課 華人賀春節

  36. 補救教學策略—句型 • 低年級 • 模仿句型結構 • 句子加長 • 句子重組 • 句子縮寫(代名詞、連接詞運用) • 中高年級 • 複雜句型結構(轉折連接詞) • 換句話說 • 改寫(很多句子縮寫) • 錯誤句辨識與改正

  37. 「扭來扭去」 (模仿句型結構) • 「動詞+來+動詞+去」的句型。 • 「扭來扭去」、「跑來跑去」、「走來…. • 可加「人物」或其他名詞,做句子加長練習。例如:「哥哥走來走去」

  38. 「……一……就……」 • 課文「語句」 「我一騎上腳踏車,心裡就有些不安。」 • 師:「……一……就……」 是因為前面發生的一件事,會讓你決定後面想的或做的事情,例如課本的這句話。

  39. 「……一……就……」 • 「我一寫完功課,就……」 • 「我一看電視,就……」 • 「……,就寫功課。」 • 「……,就跑回教室。」 • 小朋友自己試試看,用「……一……就……」來造句。

  40. 「……何況……」的造句 • 課文語句 「天庭有一個制度,不可以全部跑下來。何況由星星化成的人死後,仍然會變成星星回到天上的。」 • 「何況」的意思是更進一層的推論,他會加強最後面那句話形成的助力。

  41. 這裡有三個句子,小朋友想一想,哪一句有「更進一層」的意思在?哪一句沒有?這裡有三個句子,小朋友想一想,哪一句有「更進一層」的意思在?哪一句沒有? 例題1: 我最討厭數學了,何況這題又這麼難,我更不想算了。 例題2: 姊姊最愛漂亮了,何況今天是她的生日聚會,她一定會把自己打扮得像個小公主。 例題3: 氣象說今天的降雨機率是90%,何況現在的天空很晴朗,你最好帶雨傘出門。

  42. 練習接句子 「爺爺最疼我了,常常買玩具給我玩,何況今天是我的生日,……」 「……,何況他今天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我還是離他遠一點的好。」 • 小朋友自己試試看,用「……何況……」來造句。

  43. 「騎腳踏車」(句子加長) • 請你加上「人物和動詞」 • 學:「我喜歡騎腳踏車」 • 師:請再加上「地點」 • 學:「我喜歡在公園騎腳踏車」 • 「時間」、「動作」……

  44. (句子重組) • 例題: 「去騎腳踏車」 「 約好」 「我和爸爸」 「到運動公園」 • 學: 「 我和爸爸」 「約好」 「 到運動公園」 「去騎腳踏車」

  45. (改寫) • 「二堂哥是個蓋仙」 • 「二堂哥很會說故事」 • 「我們喜歡聽二堂哥說故事」 • 重複的只留一個  「二堂哥是個蓋仙,他很會說故事,我們都喜歡聽」 翰林五下 第十一課 聽!流星的故事

  46. (錯誤句辨正) • 「大家往天空一看,一顆流星真的畫圖著亮光,往東北角墜落。」 • 「大家往天空一看,一顆流水星真的畫著亮光,往東北角墜落。」 • 「大家往天空一看,一顆流星真的畫著亮,往東北角墜落。」 • 「大家往天空一看,一顆流星真的畫著亮光,往東北角墜落。」 翰林五下 第十一課 聽!流星的故事

  47. 補救教學策略—文章理解(故事體) • 一年級 • 看圖說話、預測 • 文章朗讀 • 字面理解問答 • 生活經驗連結與分享 • 二、三年級 • 文章結構 • 問答理解(二、三層次) • 摘要 • 生活經驗連結與分享 • 四年級以上 • 不同文體文章結構(6W) • 問答理解(1~3層次) • 摘要 • 詮釋 • 預測 • 擬問題

  48. Chall的閱讀發展階段 --- 閱讀學習 --- 讀以學 --- 學習閱讀 --- 學以讀 透過閱讀學習階段II 透過閱讀學習階段I 自動化階段 解碼階段 小 一 小 二 小 三 小 四 小 五 七 年 級 小 六 八 年 級 九年級

  49. 單課教學流程 • 引起動機(預測、喚起先備知識) • A.由上而下 vs. B.成分先於文本 • A. 文章概覽、字詞、文章理解、句型 • B. 字詞、句型、文章理解

  50. PIRLS與一般的閱讀理解層次 直 接 理 解 • 字面理解:摘取文內的訊息回答(層次一) • 行間理解:連結不同句子、段落摘要、統整不同句子推論作者未明說的(層次二) • 統整、推論、應用(層次三):全文的摘要、推論作者沒有明白說出來的、引用已知知識推理 • 評估、檢驗、批判文章表達方式 • 層次一:字面理解 • 找得到,文章內可以找到的資訊 • 層次二:行間理解 • 猜得到,文章沒有明說,但可以統整或連結獲得 • 層次三:詮釋、批判 • 運用背景知識詮釋、批判 詮 釋 理 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