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高等教育評鑑與排名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劉維琪 董事長

高等教育評鑑與排名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劉維琪 董事長. 內容概要. 高等教育評鑑 大學排名 評鑑中心任務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結論. 高等教育評鑑發展. 分為三個時期 教育部主導期 1975 年起,教育部逐年推展大學綜合校務評鑑及學門評鑑,以建立大學品質的管控機制 委託學術團體辦理期 1980 年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等 試辦各該學門評鑑 專責單位辦理期 2005 年成立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負責大學評鑑工作. 高等教育評鑑發展(續).

shlom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等教育評鑑與排名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劉維琪 董事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等教育評鑑與排名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劉維琪 董事長

  2. 內容概要 • 高等教育評鑑 • 大學排名 • 評鑑中心任務 •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 結論

  3. 高等教育評鑑發展 • 分為三個時期 • 教育部主導期 1975年起,教育部逐年推展大學綜合校務評鑑及學門評鑑,以建立大學品質的管控機制 • 委託學術團體辦理期 1980年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等試辦各該學門評鑑 • 專責單位辦理期 2005年成立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負責大學評鑑工作

  4. 高等教育評鑑發展(續) • 集權(Centralization)轉為分權(Decentralization) • 建立多元化評鑑系統 • 鼓勵專責評鑑機構成立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專責76所綜合型大學 •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 -專責37所科技大學與41所技術學院

  5. 高等教育評鑑 • 認可制 -對象:四年制一般綜合型大學 • 等第制 -對象:技職校院

  6. 高等教育評鑑–認可制 • 一個高等教育機構或學程(programme),獲得一公認的認可單位(a recognized accreditation body),透過評鑑過程,正式承認該機構或學程達到預期水準。(OECD)

  7. 認可制的歷史背景 • 源自於美國 • 實施近百年 • 美國最主要的大學評鑑制度 • 在美國,是一種被高等教育用來進行外部品質檢視的過程,透過此過程,各大學校院及學程均需接受仔細審視與查核

  8. 高等教育評鑑–等第制 • 技職教育評鑑: - 一~四等 • 93年校務評鑑: - 表現較佳 - 表現較差

  9. 認可制與等第制之比較

  10. 評鑑與國際接軌 • 目前我國大學系所評鑑作為,符應國際大學評鑑趨勢 • 得到國際評鑑機構認可之系所,可申請免評 • 未來宜鼓勵各校參加國際認證,並與國際大學評鑑接軌

  11. 大學排名 • 定義:大學排名(college ranking) 大學排行榜(league table) • 將大學某些相關特質相關指標,其中可能包含學術聲譽調查,以量化方式,依次序將大學依優至劣排列的一項活動

  12. 大學排名的運用 • 利害關係人:學生、學校及政府 • 已成為學生選校就讀的重要依據 • 大學排名國際化已促使各國高等教育努力複製美國研究型大學模式 • 強化高等教育商業化的力量 • 對高等教育品質提升具有一定的貢獻

  13. 大學排名系統發展 • 依區域(by region) -全國性 -區域性 -全球性 • 依屬性(by nature) -依領域(學門) -依系所 • 學生偏好(by student preference)

  14. 大學排名系統發展-1 (一) 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U.S News & World Report) ◆類型:National ◆意義:第一次單一國家全國性大學 排名

  15. 大學排名系統發展-2 (二) 90年代:加、英、日、德等國陸續跟 進,公布該國第一次全國性 大學排名 ◆類型:National

  16. 大學排名系統發展-3 (三) 1997年:亞洲周刊(Asiaweek) 進行 亞洲地區大學排名(2000年後停辦) ◆類型:Regional ◆意義:第一次跨國區域性大學排名

  17. 大學排名系統發展-4 (四) 200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 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 ◆類型:Global ◆意義:第一次全球性大學排名

  18. 大學排名系統發展-5 (五) 2004年11月:英國「時報高等教育 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跟進,公布「世界大學 排行榜」(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類型:Global

  19. 四大學術排名系統介紹 ◆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 「全美最好大學」(American Best Colleges) ◆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 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世界大學排行榜」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20. 一、「全美最好大學」(American Best Colleges) • 方式:學術聲譽調查排名(Peer reputation survey) • 指標與權重: • 網址:http://www.usnews.com.usnews/edu/college/rankings

  21. 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 方式:不採學術聲譽調查,全部採用客觀量化且已公開的資料 • 指標與權重: • 網址:http://ed.sjtu.edu.cn/ranking.htm

  22. 三、「世界大學排行榜」(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方式:6項質化與量化指標(其中聲譽調查占50%) • 指標與權重: • 網址:http://www.thes.co.uk

  23. 四、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 方式: • 採國際期刊科言論文產出表現的評比概念,以科研論文的質量表現進行排名 • 以學術生產力、學術影響力及學術卓越力三大方向作為評估構面 • 強調研究品質在學術論文質量評比的重要性 • 指標與權重:(詳後表) • 網址:http://www.heeact.edu.tw

  24. 四、「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指標與權重四、「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指標與權重

  25. 大學排名的問題 • 跨國性排名指標性質較為單一,只能反映出大學的某一面向 • 外界對其公平性的質疑(資料蒐集方式、指標更動、權重分配、學校配合度等因素) • 自然與社會人文學門間的差異、大學類型多樣等因素未考量進去

  26. 大學排名問題(續) • 多以問卷方式所做的聲譽調查為結果進行排名,摻雜過多個人主觀意見 • 多為媒體辦理,商業色彩濃厚,隱藏不少媒體商業利益 • 學術品質完全被量化 • 無法凸顯大學個別特色

  27. 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based indicators)之排名 • 普林斯頓大學指引 (the Princeton Review) • 以學生問卷調查(student survey)為資料蒐集來源

  28. 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based indicators)之排名(續) 排名指標

  29. 台灣2010年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指標 • 學生自治 • 宿舍規範 • 學生權益 • 勞動權益 • 教育私有化 • 性別平等 • 校規

  30.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任務 • 以品質強化(quality enhancement)為目的 -重「投入」與「過程」 -代表:以教學為主體的大學系所評鑑 -評鑑方式:認可制 • 以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為目的 -重「研究產出」 -代表:績效評比 -評比方式:排名制

  31. 以教學為主體的評鑑 • 重「投入」與「過程」 • 不可量化 • 不可相同指標 • 不可排名  -各系所成立宗旨、辦學目標、辦學特色都   不相同,不宜用同一把尺去衡量  -不同學校的學生素質不一致

  32. 評鑑焦點之演變 • 過去的教育─以『老師教學』為本位 現在─以『學生學習』為中心 • 過去的評鑑─傾向較為重視『投入面與過程面』 現在─走向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中心的評鑑,將更為注重『產出面』

  33. 學生學習成效評估 學生核心能力為何? 如何評估核心能力? 課程(活動)與學習資源如何配置? 學生學習成效為何? 學生學習成效如何改善與創新?

  34. 績效評比 • 質量並重 • 重「研究產出」 • 可量化 • 以相同指標進行比較 • 採擇優排名方式分項公布排名

  35. 績效評比項目 • 科學期刊論文質量評比 • 產學合作評比 • 師生獲得專利和證照評比

  36.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提供「以使用者為中心」之互動式排名系統 以配對(matching)代替排名(ranking) 以「多元」指標代替「單一」指標 以「即時更新資料」(updated data)代替過時資料(outdated data)。

  37.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http://cnt.heeact.edu.tw/ 點選這裡開始

  38.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步驟一: 依個人觀點選擇欲參考指標

  39.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步驟二:於所選取的指標上給予權重,權重加總總和需為100

  40.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步驟三:選取欲參考的學校範圍

  41.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所選取的指標 步驟四(結果):系統將依據個人所選擇之指標及給予之權重分析出合適之參考學校列表,並依序排之 各校之表現

  42. 大學選校互動系統

  43. 結論 • 評鑑≠排名 • 認可≠績效責任 • 大學評鑑在追求教學品質提升,並建立自我改善制度

  44. 謝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