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楊永年 ( 教育局體育組 ) 2624 4005 wingninyeung@edb.gov.hk. 預防受傷的出現是老師的責任 確保教學或活動沒有意外及受傷 應是體育老師緊守的原則 以相等於父母照顧其子女的標準照顧學生 是體育老師應有的專業態度 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 是社會對體育老師的期望 ( 李宗博士 2003). 體育課一向均重視安全. 體育運動日益受社會的重視 教育改革 : 家長積極參與 課程改革 : 多元化學習經歷 部份項目有一定的風險 廣泛的傳媒報導要求問責 體育老師宜提高警覺,採用有效的安全措施.

shir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楊永年 (教育局體育組)2624 4005 wingninyeung@edb.gov.hk

  2. 預防受傷的出現是老師的責任確保教學或活動沒有意外及受傷應是體育老師緊守的原則以相等於父母照顧其子女的標準照顧學生是體育老師應有的專業態度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是社會對體育老師的期望預防受傷的出現是老師的責任確保教學或活動沒有意外及受傷應是體育老師緊守的原則以相等於父母照顧其子女的標準照顧學生是體育老師應有的專業態度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情況下學習是社會對體育老師的期望 (李宗博士 2003)

  3. 體育課一向均重視安全 體育運動日益受社會的重視 教育改革 : 家長積極參與 課程改革 : 多元化學習經歷 部份項目有一定的風險 廣泛的傳媒報導要求問責 體育老師宜提高警覺,採用有效的安全措施

  4. 影響安全的範疇 • 符合資格的教師 • 熟悉教授項目的風險和相關的指引 • 瞭解學生的能力、健康與身體狀況 • 給予學生清晰的提示與警告 • 充分掌握天氣情況 • 清楚場地、設施、器材的特性及狀況

  5. 教育局指引 教育局通告 EDBC 第1/2000B號 水運會/游泳 取代 第六章/第十章 第4/2000B號 陸運會/田徑 取代 第二章/第四章 第4/2001號 遊戲日 取代 第十一章

  6. 教育局指引 體育 - 告示板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913&langno=2 學校安全與保險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42&langno=2 教育局通告第3/1998號 空氣污染指數 http://www.edb.gov.hk/UtilityManager/circular/upload/SMC/MC98003C.PDF 教育局通告第3/2007號 熱帶氣旋及持續大雨 http://www.edb.gov.hk/UtilityManager/circular/upload/EMBC/EMBC07003C.pdf 境外遊學活動指引 戶外活動指引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100/C_outdoor.PDF

  7.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教 師 資 格 • 曾接受體育教學訓練 • 具備指定資格(風險較高項目) • 游泳/獨木舟/彈網 等 • 認識教授方法及安全措施 • 跳高/擲項/體操等 • 師生比例

  8. 體育教學資格 與本地師訓機構達成共識,體育教學訓練課程必須包括: • 一般教育原理及體育學習理論單元 • 「體育活動技能及教學法」單元,涵蓋 * 田徑、游泳、體操、隊際球類運動、執拍運動等不 同類別活動 * 最少八項由課程發展議會所建議的活動 * 除上五項外,任教小學者須加修「基礎活動」 • 體育科教學實習

  9. 外聘教練需知 • 必須具備「一級教練」或以上資歷 • 學校不應委派未受體育教學訓練的任何人士擔任體育教學工作,教練絕對不能取代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工作 • 聘請手續已符合勞工署相關條例並已安排勞工保險保障 • 充分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宗旨,遵守教育局及學校的有關條例和措施 • 瞭解處理突發事件的程序 參考網頁: • 學校聘請兼職體育教練或與體育總會合作應留意事項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3025

  10.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行政措施 P.7 教育規例: 每校須有兩名曾接受急救訓練的教師 處理意外事件的程序須知會全體教職員 救傷用品齊備、易取、存放於全校師生皆知位置 處理事件後紀錄並保存有關資料 P.38 附錄二 體育課或活動意外事件報告 P.40-P.42 附錄三/四 家長同意書 P.43-P.45 附錄五 學生病歷紀錄 專業判斷

  11. 天 氣 • 風暴警告 室外 = 戶外 • 取消戶外活動:1號戒備信號 • 水/陸運會: 與場地負責人協商 • 暴雨警告 • 紅/黑暴雨警告:停止活動*** • 雷暴警告:與場地負責人協商 天文台網站http://www.weather.gov.hk/contentc.htm

  12. 酷熱空氣指數 • 氣溫/濕度 • 循序漸進 • 持續時間/休息 • 適當補充水份 參考資料: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附錄八 王香生(1988) 《高溫環境中運動與水份補充之關係》 http://cd1.edb.hkedcity.net/cd/pe/tc/rr/bulletin1998/bulletin03.pdf

  13. 空氣污染指數 • 空氣污染指數 EMC 3/1998 • 101-200:對空氣污染敏感者不要參加在空氣污染地區進行的活動 • 200及以上:學校應暫停在污染地區進行的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 • 環保署空氣污染指數預報: http://www.epd-asg.gov.hk/tc_chi/forecast/forecast.php • 環保署現時空氣污染指數 : http://www.epd-asg.gov.hk/cindex.php

  14. 防曬措施 在紫外線高時,應採取的措施: • 留意最新的紫外線指數 • 戴闊邊帽 • 使用能阻擋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 塗上可阻擋紫外線A及紫外線B的防曬液 並在出汗 • 或泳後再塗上 • 穿長袖而寬鬆的衣物

  15. 預防疾病擴散措施 • 器材、場地及更衣室使用後應進行消毒。 • 採取有效措施清理校內的積水,防止蚊子滋生及阻 • 止經由蚊傳播的疾病擴散 • 應不時留意活動場地附近的環境,若對環境衞生狀 • 況不滿,應立刻向有關單位或食環署反映。 • 學生須自備飲用水或自備器皿盛載飲水機的水飲用, • 不應共用器皿或直接使用射式飲水器。 • 提醒學生須注意衛生,體育活動後必須將皮膚上各 • 受污的地方,徹底地清潔,包括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 不應共用個人物品,例如毛巾等。

  16. 教學設施的管理 體育器材 適當安裝 例如:籃球架、手球龍門、體操器材… 妥善使用、搬運、存放、保養 有效的使用提示 / 警告標誌 場地 乾爽及平坦的地面 • 界線外有足夠的緩衝區/安全區 • 接近活動範圍的裝置有保護設施 • 例如:燈/柱/門/窗/風扇

  17. 保險(資助學校) 綜合保險 Block Insurance Policy • 教育局通函 第14/2009號 綜合保險計劃 ﹝公眾責任、僱員補償及團體人身意外2009/10及2010/11學年﹞ http://www.edb.gov.hk/UtilityManager/circular/upload/EDBC/EDBC09014C.pdf

  18. 綜合保險計劃 Block Insurance Policy 綜合保險 • 公眾責任 (第三者) (每宗意外:港幣壹億元) • 僱員補償 (資助薪金僱員) (每間學校每宗意外:港幣壹億元) • 團體人身意外 (特惠款項) (每名學生:港幣10萬元)

  19. 保 險(直資及私立學校) 適 切 保 險 • 教育局通函 第16/2004號 學校投購保險

  20. 風險管理

  21. 教師督導體育活動的原則 1. 必須在場 2. 具備相關資格 3. 熟識活動的運作 4. 確知學生的健康狀況 5. 監察及確保安全規例的執行 6. 對環境因素的監管 7. 向學生講解安全守則及意外緊急處理步驟 8. 保持警覺性 9. 小心、謹慎及隨時作好準備 Bucher & Krotee, (1998)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22.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