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75 Views
台南神學院. 組員 : 李婕 4980Y015 何宜蓁 4980Y040 蕭宇辰 4980Y016 羅雅伃 4980Y048. 台南神學院位置. 台南神學院位於台南市東門路一段 117 號,創立於 1876 年,並於 2002 年被台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此學院則隸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南神學院歷史. 台南神學院在當初成立時為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
E N D
台南神學院 組員: 李婕4980Y015 何宜蓁4980Y040 蕭宇辰4980Y016 羅雅伃4980Y048
台南神學院位置 台南神學院位於台南市東門路一段117號,創立於1876年,並於2002年被台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此學院則隸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南神學院歷史 台南神學院在當初成立時為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 追溯至更早之前,為英國馬雅各牧師為了宣傳教義,來台於高雄、台南兩地設立了傳道者速成班與養成班。並於1876年由巴克禮牧師合併成立為台南神學院(當初稱為台南大學,於1948年改名為台南神學院),並擔任第一任校長。 而與當初報告相隔一條新樓街的對面校區,則為第一位台灣人校長的黃彰輝牧師任內所建。 創校以來也經歷了多場戰爭,而因太平洋戰爭停辦則長達8年之久。
內部建築介紹 木門的門臼 在一開始進入神學院的門口時,可以先看到左圖的門臼,但在設置了鐵門之後,原本的木門也被拆除,不過門臼仍然保留了下來。
教學區域 進入大門之後會先看到神學院的教學教室,從外部較為顯眼的地方則是仿哥德樣式的尖塔。 哥德樣式強調著是高聳的外觀,此棟建築雖然只有兩層樓,但在外觀仿造哥德式尖塔的部份,則更加突顯出其特色與一種對於上帝崇敬的態度。 在整體三面較突出的牆面,窗戶形狀為尖拱型,其餘牆面則為圓拱型。
線腳 屋頂方面採用台灣當地的傳統屋瓦建造,配上了西方的建築樣式,構成出一種殖名地時期的建築特色。 建築整體外牆用淺色系的洗石子處理,深綠色的洗石子作為線腳與窗戶邊框的處理。
四葉窗 在整棟教學大樓尖拱窗的上方則有代表4部福音的四葉形裝飾(除了大門部分為十字架造型的裝飾)。
中庭走道 繼續往內部走,會進入中庭,地面上的走道為十字架形狀 圓圈設計代表世界,十字架表面為粗糙設計象徵耶穌基督焚而不悔的精神,而十字架中心交叉點則為刻印設計代表耶穌的權威性,以及耶穌就在這個世界中心。
禮拜堂 三連拱窗 禮拜堂建築為巴西利卡樣式(註一),邊緣的地方也用了深綠色洗石子的線腳裝飾,上方則有三連拱窗。 由於無法進入內部,但內部格局大致上為中央走道的中殿與盡頭的聖壇,聖壇上鑲有三面彩繪玻璃窗,將於後面介紹。 (註一:巴西利卡式) 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向,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
玫瑰窗 玫瑰窗的玫瑰二字並不是真的代表著玫瑰,是一種由直條紋與網格組成的放射狀玻璃鑲嵌圓形窗。 在德國,玫瑰花窗被頻繁地運用在哥德式與羅馬式的建築上-象徵「天堂」(註二) 。 而原本應五彩繽紛的玫瑰窗,因當時傳教與募款非常艱難,所以只做出了形式,省去了彩繪。 當時外國傳教士在台灣興建的教堂,意象較重於實質上的裝飾效果。 (註二)資訊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2102945
通氣孔 因應台灣夏季悶熱潮濕的海島型氣候,建築側面設計了通氣孔,使用了傳統的【釉面空心磚】,也將此禮拜堂帶入了台灣地方性的色彩。
禮拜堂後方聖壇的部份,從外部也可以看到聖壇上方的三面彩繪玻璃窗,由於是從外部觀看,所以依左向右的順序三面窗上的人物為 保羅、耶穌、彼得。
課程心得 西方空間藝術發展史這門課程十分特別,藉由課程全班到了台南各地,全 班一起出去這個機會非常難得,也由此見證台南真的是一坐古都,每棟建 築不但有西方風味,卻又融合侯台灣氣候以及建材使用,更突顯出當時殖 民地時期的建築特色。 而從面對一棟當初完全不了解的建築,到實地勘查、找資料了解此建築本 體與其背景的點點滴滴,到最後戶外報告面對同學分享所知的一切,又是 另一項尚未感受過的學習方式。 整個過程中,也曾遇到了一些問題,不過在同學與老師的建議之下,再次 深刻體會修正並承認錯誤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部份,面對分工與團體作業我 們認為就是在錯誤之中學習不足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