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53 Views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一)加入健康新興議題的學習內涵 因應當代健康潮流的趨勢與關注的議題,能力指標之補充說明,納入「媒體素養」、「抗癌性食物」、「生態飲食」、「詐騙問題」、「溫室效應」等相關議題之內容。 (二)力求能力指標與補充說明具體簡明 針對概念過於抽象、籠統,不易解讀的能力指標與補充說明,或某些能力指標轉化為各版本教科書的內容有嚴重不.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 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
E N D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一)加入健康新興議題的學習內涵 因應當代健康潮流的趨勢與關注的議題,能力指標之補充說明,納入「媒體素養」、「抗癌性食物」、「生態飲食」、「詐騙問題」、「溫室效應」等相關議題之內容。 (二)力求能力指標與補充說明具體簡明 針對概念過於抽象、籠統,不易解讀的能力指標與補充說明,或某些能力指標轉化為各版本教科書的內容有嚴重不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 依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之相關理論,重新分析原有能力指標及補充說明之連貫性,進行增刪、整併、拆解,或調整能力指標及補充說明至適合的學習階段。 課綱修訂重點說明 (一)、基本理念 針對內容敘述及順暢性,做文字上的修改,且相關用字依照各領域統一用字修改。 (二)、課程目標 無任何修改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三)、分段能力指標 在課綱微調原則之基礎上,分段能力指標數目並無任何增刪,只是依本領域微調之精神,分別從教育現場需求、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加入新興議題符合時代需求等向度,進行能力指標全面性的檢視與調整,相關修正如表一、表二、表三及表四所示: (四)、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的關係 項目標號依照順序、層級做重新排列;配合十大基本能力所欲呈現與達成的目標,依照改寫後的能力指標意涵,依序將指標重新放入。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五)、實施要點 教學評量部分新增:授課教師每學期上課前,應作好評量 計畫,明確訂定評量項目,每次評分均作成評量記錄,並力求成績評量客觀化。 一、培養健康觀念,擴大健康課程的內涵與層次: (一)在健體學習領域方面,增加認識藥物及對身體影響,提供藥物專業人員及可獲諮詢場所,內服或外用藥物正確使用,遵醫囑、不用他人藥物、適當存放等用藥觀念; (二)團體邀約重要性的暸解,符合社會規範的異性交往原則,如:尊重隱私、個人安全等;強化媒體素養教學,明辨、抵制誇大不實媒體訊息,尋找合法、安全、有效、經濟的健康服務等。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綱微調之特色 二、強調多元評量的重要: 特別明文強調多元評量的重要及實施步驟,如: 「健體領域」,授課教師在每學期上課前,應作好評量計畫,明確訂定評量項目,每次評分均作成評量紀錄,並力求成績評量客觀化。 至於健體領域課綱微調的詳細情形,及其微調哪些綱要和對照表等,有興趣有需要的老師可上教育部國教司網站下載相關資料,各領域都有詳細的說明。
健康與體育領域精進教學方法策略領域 接下來是介紹上健體領域的老師可多加利用的資源如下,我試著進入下列網站實際操作供老師以後教學可參考利用,應該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 (一)建構多元的教學資源中心 1.網路資源: 台灣健康促進學校 http://www.hps.pro.edu.tw/ 國民小學教師之健康教育教學專業能力充能網 http://140.122.145.81/ 台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絡 http://hps.giee.ntnu.edu.tw/index.aspx 六大學習網—健康醫學網 http://health.edu.tw/health/ 2.視聽媒材:圖片/照片/錄影帶/錄音帶/CD等 3.模型/實物 4.參考用書、期刊、雜誌、其他
健康與體育領域精進教學方法策略領域 (二)成立研究小組,研討健體學習領域微調內容,訂定學校課程發展與實施要項 1.透過領域會議,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研訂課程發展計畫。 2.落實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功能,增進領域間橫向聯繫與整合。 (三)辦理健體學習領域教師研習進修、教學研究會議,提升專業知能,落實教學效能 1.了解教材內容,進行主題研討與教學設計 健康教材10類別體育教材10要項生長發育與老化、死亡,開發身體功能與運動技能、個人衛生、飲食與運動、性教育、運動概念、人與食物、運動規則安全與急救、運動參與及規畫、藥物教育、休閒與體適能、健康心理、運動欣賞、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運動安全與傷害、消費者健康、運動與人際關係、環境教育、運動精神與道德
健康與體育領域精進教學方法策略領域 2.配合教育部政策,落實教師健康教育專業與教學能力 聘任專業師資,落實「健康與體育」課程所規範的能力本位教學。 依據教育部98年5月14日台國(二)字第0980065935C號令訂定教育部補助辦理國民小學教師健康教育專業能力提升計畫作業要點三年計畫:議題為:98學年度:性教育、個人衛生 99學年度:人與食物、健康心理、消費者健康、藥物教育 100學年度:安全與急救、生長發育與老化、死亡、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群體健康 3.辦理校內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觀摩活動,落實同儕合作和專業成長。 4.自辦或薦派教師參加健康教育教學研習,全面提升國小教師健康教育知能。
健康與體育領域精進教學方法策略領域 (四)實施課程發展與評鑑 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依健康與體育教材內涵、學校條件,因校制宜,發展具學校特色的健康與體育課程。 2.實施課程評鑑: 籌劃階段:宣導研習、專業訓練、任務分工、建構組織。 設計階段:組織運作、目標與架構、教學方法、資源、評量等設計、回饋機制。 實施階段:教學前研討、教學實施與檢核、教學後研討、回饋與修正。 成果評鑑: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專業成長、滿意情形、結果分享。 3.教科書編選: 能詳細閱讀能力指標之條文並深入理解指標意涵,以利教科用書之編選。 對於將指標轉化成教材部分,宜有較系統之分析以利教材之選編。
健康與體育領域精進教學方法策略領域 提供具有區域特色之補充教材。 (五)對教師的建議 1.詳細閱讀能力指標之條文並深入理解指標意涵,以利教科用書之選用。 2.轉化能力指標,設計教學活動,確保學生能力之培養。 3.依學校特色、地區特色及學生需求,選編補充教材。 (六)結合家庭、社區、校際間的合作以延伸學生學習的場域。
感謝您的聆聽! 報告完畢。 報告者:邱志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