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行驶于拐弯道上的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的繁荣之谜与前景展望

行驶于拐弯道上的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的繁荣之谜与前景展望. 高辉清 博士 gaohuiqing@sina.com www.doctor-cafe.com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 引言:一边是奇迹,一边是困惑 从 2003 年以来,它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2004 年,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名是第七位 . 2005 年根据修订后的数据名次一下“连升三级”,超过英、法、意等国而跃居第四,仅次于美、日、德。

she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行驶于拐弯道上的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的繁荣之谜与前景展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驶于拐弯道上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繁荣之谜与前景展望行驶于拐弯道上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繁荣之谜与前景展望 高辉清 博士 gaohuiqing@sina.com www.doctor-cafe.com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 引言:一边是奇迹,一边是困惑 • 从2003年以来,它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名是第七位. • 2005年根据修订后的数据名次一下“连升三级”,超过英、法、意等国而跃居第四,仅次于美、日、德。 • 2007年,我国GDP全年增幅至少在11.5%,而德国经济增长大约为2.5%。以此推算,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应超过德国,位居“前三甲”。 • 除此之外,2007年中国奇迹还有更新的证明,在这一年里我们具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中国石油,具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除了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之外,由于A股和港股的连续上涨,中国移动和中国石化也进入了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名之列。

  3. 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只是一个小角色,现在却越来越成为在许多国际事务发挥重要影响的一个主要角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也是一个历史之谜,全世界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只是一个小角色,现在却越来越成为在许多国际事务发挥重要影响的一个主要角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也是一个历史之谜,全世界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 为什么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巨轮却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海洋行驶得如此又快又稳?!

  4. 一、谁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 1、改革开发并非带来经济繁荣的充要条件 • 面对中国独特的经济表现,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经济繁荣! • 改革开放也许是中国经济繁荣的一个必要条件,但绝非充要条件。 • 首先,市场化改革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繁荣。前苏联及东欧的每个国家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有的国家如匈牙利开始市场化改革比中国早得多,有的国家如东德、捷克等国家市场化改革比中国进行得更彻底、更坚决,但这些国家却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转型期经济衰退,虽然后来它们的经济有所恢复,但其繁荣程度也无法与现在的中国相比。

  5. 其次,对外开放也不一定能够带来经济繁荣。 • 以原东德为例。 • 在德国统一后,德国政府就向原东德地区投入了庞大的资金,5年之内就达到了8000亿马克,按人均计算,没个原东德居民获得约30000美元的资助。 • 相比之下,中国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虽然是吸引外资的头号发展中国家,但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只有7300亿美元左右,按人均计算,每个中国人获得外资只用区区的600美元。

  6. 2、答案可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尽管这是一个看起来不象是答案的答案2、答案可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尽管这是一个看起来不象是答案的答案 • 中国的答案可能在于一个看起来不象答案的答案里:依然是改革开发,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在这种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在于坚持了“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没有回头路”等基本原则。 • 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很重要,否则光有渐进式改革开放,也会渐进到河里去了。“稳定压倒一切”同样不可缺少,因为对一个转型的国家来说,本来就处于一个高风险状态,保持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安定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 这些原则从根子上讲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密切相关。而对于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受其宗教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往往非白即黑,在对待改革的问题上,要么激进变革,要么一成不变,两者只能选其一。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可能恰恰是中国的成功难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复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7. 根据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就能够解释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许多现象:根据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就能够解释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许多现象: • 为什么改革会选择从农村开始? • 为什么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 • 为什么中国的股市会提前出生? • 为什么近几年会一直保持负利率。 • 甚至为什么北京的孩子比其他地方的孩子靠上大学? • …。

  8. 3、中国式的改革成功之处还在于:不断根据经济的不同发展水平,适时启动能够释放市场需求的相应的改革3、中国式的改革成功之处还在于:不断根据经济的不同发展水平,适时启动能够释放市场需求的相应的改革 • 中国的改革始于七十年代,从农村开始,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并最终导致了票证供给制度的取消。 •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鼓励兴办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轻工业,逐步解决“穿”和“用”的问题。 • 在九十年代,掀起引进外商投资高潮,着力解决基础建设资金不足、技术工人不足、管理理念落伍的问题,为重化工业的来临创造了良好条件。 • 进入新千年之后,政府适时启动了住房改革,启动了汽车消费市场,引导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二次重化工业时代。

  9. 二、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 • 近几年各方对经济形势判断之紊乱是前所未有的:从2004年起,每年年末做经济预测时,经济学家们认为第二年经济要下跌,但每次都大跌眼镜。 • 宏观调控政策之模糊同样也前所未有的:不仅宏观调控部门数量激增,出台政策繁杂甚至相互抵触,政策力度也超过常规。尽管如此,宏观调控效果依然不太明显,GDP增长甚至越调越高。 • 为什么会出现尴尬局面?我们要认清当前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和阶段性特征,然后才能排除认知混乱,认清形势。

  10. 1、当前的经济运行有三个独特的背景 • 近几年来,人们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认知毫无疑问非常模糊,这几年我国经济运行的规律不仅超出了我们从过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超出了国外实践所能够给我们提供的借鉴。 • (1)从历史纵向比较看,当前的经济运行正处于一个独特的中长周期之中 • 早在2003年笔者就提出了这一判断,并在当年12月《南方周末》的经济月评专栏文章“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中长周期”中给予了专门论述。 • 按最新较为“精确”的经济周期理论划分方法,经济周期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短周期(1-7年)、中周期(8-14年)、中长周期(15-25年)和长周期(26-50年)。其中,短、中、长周期分别也叫基钦、朱格拉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惟有中长周期由于是后人“补上”的,没有用哪个经济学家的名字作为别称。 • 中国经济自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截至1999年,按照“谷-谷”法划分,共经历了9个周期: • 前8个周期长度都在4~6年之间,平均为4.75年,属于基钦周期。 • 第9个周期有所拉长,历时9年,为朱格拉周期。

  11. 进入新千年,我国经济又开始了新一个周期。那么,它又将是什么周期呢?通过对2007年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中国经济运行开始步入一个中长周期,其中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五大动力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发展。这五大动力分别是:国内经济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进入新千年,我国经济又开始了新一个周期。那么,它又将是什么周期呢?通过对2007年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我们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中国经济运行开始步入一个中长周期,其中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五大动力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发展。这五大动力分别是:国内经济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 之所以说它是独特的中长周期,是因为它在我国历史上将是第一次,同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 •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伴随中国二次重化工业化而生,并可能直到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而逝,带来的必然是一次持续时间超长的景气上升期。

  12. (2)从国际横向比较看,中国正在承受着“成长巨人的烦恼”(2)从国际横向比较看,中国正在承受着“成长巨人的烦恼” • 一是由大变强的烦恼。其出路在于实现经济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换。 • 二是不适应自我的烦恼。具体表现在自我认识不清,社会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分配制度等各方面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 • 三是外界对你不适应的烦恼。过去中国经济规模不大,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态度相对比较宽容。但是,中国经济的总量越来越大,国际原有的秩序也已经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有所打破,按欧洲人的说法,中国的崛起已经对欧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构成了巨大影响,以至于欧洲人不得不考虑修改早已习惯了的秩序与习惯。按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原理,我们就不得不去承受欧洲人不断“敲打中国”的苦恼。 • 这些“成长巨人的烦恼”从好的方面讲是令人高兴的烦恼,犹如年轻人的青春逗;从坏的方面讲是让人提心吊胆的烦恼,历史上不少国家曾经因此而折断了经济腾飞的翅膀。因此,我们不得不万分小心地去面对这些烦恼!

  13. (3)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其特征是“长期问题短期化、经济问题社会化、国内问题国际化”(3)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其特征是“长期问题短期化、经济问题社会化、国内问题国际化” • 与上述三个“成长巨人的烦恼”所对应的是,当前我国经济活动具有三个明鲜明特点。 • 一是长期问题短期化。除了经典的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就业扩大、国际收入平衡与物价稳定)之外,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承担了许多“非经典”任务,主要包括: • 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投资消费的失衡,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等等。 • 这些“非经典”任务都是长期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已经积累到了某种临界点,以至于如果现在不解决,未来可能永远无法解决。

  14. 二是经济问题社会化。2007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所谓的“三过”问题,即货币流动性过剩、外贸顺差过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高。这“三过”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这一循环链的背后实际上有一个根本的成因——居民获得的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太小。收入分配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更多地是一个社会问题。除此以外,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大环保力度,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同样也社会问题。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二是经济问题社会化。2007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所谓的“三过”问题,即货币流动性过剩、外贸顺差过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高。这“三过”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这一循环链的背后实际上有一个根本的成因——居民获得的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太小。收入分配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更多地是一个社会问题。除此以外,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大环保力度,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同样也社会问题。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 三是国内问题国际化。目前,国内外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融合。这种融合带来显著的新变化:一方面,国际市场的任何大变化往往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说,2007年以来物价指数持续走高,主要的成因在于粮价和油价的上升,而后者的成因在很大程度则是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国内制订任何政策都需要将国际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可能被市场力量所对冲,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典型的例子是对房地产的调控和利率的调整。

  15. 2、2007年,中国经济开始实现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高空对接2、2007年,中国经济开始实现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高空对接 • 200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经济增长要由“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距今正好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经济增长的势头还在加速,甚至几乎进入偏热状态,但好转的迹象也已经有所体现了,“又快又好”与“又好又快”犹如两个杂技演员开始在高空进行对接。 • (1)经济增长先扬后抑 • 分季度看,2007年的经济增长先扬后抑。2007年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GDP增长11.1%,与2008年全年持平。二季度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突然加速,增幅高达为11.9%,明显高于近10年来同期增速的平均水平,这使得政府对经济增长由过快向过热转变的担心更为明显。进入三季度以来,国家加大了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的调控频率和力度,从而牵引了经济增速平稳着陆,三季度经济增长11.5%,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而从目前趋势看,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将继续平稳回落,预计为11.3%,全年增长11.5%。

  16. (2)经济增长结构有所优化 • 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增速提升最快,增长11.0%,加快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增长4.3%,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3.5%,加快0.2个百分点。 • 分需求看,消费增速逐季走高,消费与投资增长更趋协调。1-11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达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高速度,与投资增长率的差距也由2008年同期的13个百分点下降到10.4个百分点。 • 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分别高出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平均劳动报酬已经连续7个季度快于GDP的增长。 • 从节能减排看,在单位GDP能耗持续下跌的同时,2007年前三季度,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升转降,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0.28%,首次出现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双下降”的良好局面。

  17. (3)物价多次突破心理承受价位 • 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提高,从3月份开始持续超过3%的年度调控目标,7、8月份连续两个月突破公认的可承受通货膨胀率界限值5%, 8月份以后进一步突破6%,至11月到达6.9%的11年来最高点。

  18. 四、2008年的经济展望 • 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运行在中长周期的上升轨道,来自内外部压力导致的“长期问题短期化、经济问题社会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特征依然存在。 •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经济运行的一个明显有利的条件是,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宏观调控的各种取向已经基本确定,而且前期出台的政策将逐步产生效应。 • 与此同时,2008年经济运行环境中存在着一些新的制约,从而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9. 1、经济运行环境:存在三大挑战 • (1)国际环境看,美国次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与对中国的外贸战等三大因素可能导致的外部需求减少 • 这些年来,我国固定资产高速增长,产能快速扩大,却没有出现产能过剩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原因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外部需求帮助我们消化了过剩产品。但是,2008年的外部需求存在着锐减的风险。 • 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的最大变量。受其影响,美国经济增长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明显减缓,2007年一季度GDP仅增长0.6%,为14个季度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二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低位反弹,增长了3.8%,但是,这一势头预计难以持续。

  20. 其次,对中国产品外需影响最大的可能还不是次级债危机本身,而是来自于欧美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和可能的贸易战。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过去欧盟只是在私下进行督促,而很少象美国那样公开表态。但是以下两个原因使得欧盟开始改变了态度:其次,对中国产品外需影响最大的可能还不是次级债危机本身,而是来自于欧美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和可能的贸易战。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过去欧盟只是在私下进行督促,而很少象美国那样公开表态。但是以下两个原因使得欧盟开始改变了态度: • 一是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其对华贸易逆差自2001年以来已经扩大了两倍,2007年前8个月达1,33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5%。欧盟贸易官员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有望首次超过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 二是2007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兑美元走强,但兑欧元汇率却累计下跌6%以上,从而强化中国公司对欧洲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 • 正因为如此,欧盟开始正式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并且与中国联合成立一个贸易及汇率政策工作组,以促进相关事宜的开展。欧盟甚至暗示,如果中国没有明显的改进,他们可能要对发起贸易战。

  21. (2)结构性通胀转化为全面通胀 • 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宏观调控有四大基调,即“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在四大基调中,前二大基调的权重显然要更大一些,因为会议同时强调要从过去的“一防”转为未来“二防”,其中多出的一防就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也正是因为多出了这一防,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变成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并直接引发了年内第十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且,第十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幅度高达1个百分点,一次相当于过去的2次! • 首先,到底什么是通货膨胀?!正如人们常说“对于同一个问题,10个经济学家可能给出11种答案”。 • 实质上,通货膨胀也是物价上涨。只是物价上涨一般被认为是一个中性的词,而通货膨胀则常常被视为一个贬义词。通常地,当物价上涨到达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程度,比如说,涨幅过高、持续上涨、全面上涨等等,那么这种物价上涨就会被称为是“通货膨胀”。正因为如此,“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在此不妨翻译成“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全面物价上涨”。

  22. 其次,其次什么叫结构性物价上涨?国内外,衡量价格波动的都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即所谓CPI(Consumer Price Indicator)。CPI又是由居民八个方面的消费品价格所组成,这八个方面分别为: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和用品、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娱乐教育、交通、居住八大类。许多情况下,CPI的上涨只是因为其中少数几个方面的物价上升所引起,这种物价上涨叫着“结构性物价上涨”,相反的情况就叫“全面物价上涨”。 • 以11月份为例,我国CPI高达6.9%,为11年最高点,从结构看,八大类价格“五升三降”,其中,衣着类价格和交通通讯类价格就分别比2008年同期均下降了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5%。但是,其中80%以上的上涨是因为食品上涨所致。 • 粮食和肉涨价的快速上涨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和2008年上半年同时期相比净增130元,其中的82%来自于农产品的涨价。与此同时,国家对低保、社保人员和大学生等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明显的群体进行了相应的补贴,从而使得其负面影响降到极低,对2007年的投资和消费基本没有带来明显负面影响。

  23. 但是,这种局面不能长久持续下去。作为上游产品,粮食的价格如果长时间高位运行,会带来两个不利影响:一是会使得其他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水涨船高;二是强化人们的涨价心理预期。而来自这两方面的影响最终可能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并使得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经济进入停滞。这种情况将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必须把物价上涨消灭在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过度的半道上。但是,这种局面不能长久持续下去。作为上游产品,粮食的价格如果长时间高位运行,会带来两个不利影响:一是会使得其他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水涨船高;二是强化人们的涨价心理预期。而来自这两方面的影响最终可能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并使得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经济进入停滞。这种情况将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必须把物价上涨消灭在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过度的半道上。 • 不过,这似乎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因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实际上世界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2007年以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因为基础粮食价格上涨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美国和拉美的粮价上涨了10%,中国的粮价已经上涨了18%,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粮食价格上涨了25%以上。巴西2007年第一季度粮价是2008年同期的3倍。

  24. 究其原因,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高涨的石油价格与粮食危机的出现。2007年以来,石油价格上涨了30%以上,对油价继续上扬的担忧和经济上的考虑引发了开发生物燃料的竞争,生物燃料不排放二氧化碳,有助于遏制全球变暖。生物燃料开发成本较高,以至于过去迟迟难以发展起来。但现在油价的高涨使得生物燃料的开发变得有利可图,从事玉米和大米生产的农民开始将部分粮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了。据统计,2007年美国大约有25%的玉米用于生产汽车的乙醇燃料,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墨西哥人所吃的玉米饼受到了影响。由于玉米饼是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水平的下降,每个人都能够切身地感受,以至于2007年夏天有数千名墨西哥人走上街头从事抗议活动。究其原因,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高涨的石油价格与粮食危机的出现。2007年以来,石油价格上涨了30%以上,对油价继续上扬的担忧和经济上的考虑引发了开发生物燃料的竞争,生物燃料不排放二氧化碳,有助于遏制全球变暖。生物燃料开发成本较高,以至于过去迟迟难以发展起来。但现在油价的高涨使得生物燃料的开发变得有利可图,从事玉米和大米生产的农民开始将部分粮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了。据统计,2007年美国大约有25%的玉米用于生产汽车的乙醇燃料,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墨西哥人所吃的玉米饼受到了影响。由于玉米饼是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水平的下降,每个人都能够切身地感受,以至于2007年夏天有数千名墨西哥人走上街头从事抗议活动。 • 除了大量粮食被用于生物质能之外,一个更加不利的因素是,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将使得粮食价格高涨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25. (3)资产泡沫的破裂 • 历史上不少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资产泡沫破裂所引起,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级债危机皆是如此。危机爆发后,有些国家不仅经济陷于困境,有时甚至整个社会都会出现动荡。2001年底,阿根廷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引爆了蓄积已久的社会矛盾,导致全国各地动荡不安,十数天内竟然更换了三位总统。 • 资产泡沫破裂引发经济危机的事例在中国还没有先例,原因有二个:一是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育较晚,规模不大,即使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也影响不了全局;二是我国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只是在进入新千年之后才开始逐步对外开放,过去不存在国际热钱大规模冲击市场的可能。

  26. 但是,这些年来,情况已经变了。除了我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已在较大程度对外开放之外,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434家,2006 年底股票市值/GDP 的比例约43%,基金规模在1998-2006 年期间扩张了50倍,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占GDP的比例由1996 年的9.5%上升到2006年的25.9%。2007年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新增投资开户数4761万户,是2006年全年的9倍,使股民与基民超过1亿。居民金融财富近5 年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长,2006 年总量达到18.5 万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值由2001年底的17.4万亿元逐步上升到2006年底的35.2万亿元,城市住房价值/GDP到2006年上升到168%。居民住宅每年按照接近4.5%速度增长,到2006 年的存量达到383 亿平方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资产价格的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居民财富的增减,进而影响居民的投资和消费。

  27.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已然明显。受宏观调控影响,2008年企业利润增长将放慢,货币流动性也将减弱,资产价格出现深幅调整的可能性在加大。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已然明显。受宏观调控影响,2008年企业利润增长将放慢,货币流动性也将减弱,资产价格出现深幅调整的可能性在加大。 • 从历史经验看,一旦股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价格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银行坏账将急剧上升,进而就会对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

  28. 2、政策二个重要取向:好字优先与货币从紧 • (1)好字优先,正当其时 •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口号开始,“又快又好”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将注意力放在了“快”字上,而忽视了“好”,其中原因在于,面对着经济落后、国力薄弱的现状,经济发展“快”就是最大的“好”。道理也很简单,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好”对老百姓来说只是一种奢侈品。 • 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 “快”不再意味着“好”,“好”字开始具有更多的独立含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标准,“好”的含义则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二层意思:一是经济发展具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之间相互协调;二是社会发展具有和谐性,老百姓能够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

  29. 以此为准绳,就会立刻发现,在“好”字上我们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以此为准绳,就会立刻发现,在“好”字上我们还存在着许多缺陷: • 一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缺乏可持续性。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根据有关测算,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再过十年,全世界的主要不可再生资源供给就会因为中国而开始变得紧张。 • 二是环境污染大,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我国单位GDP 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每年因为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超过10%,换句话说,仅仅考虑环境污染这单一因素,我国绿色GDP基本就只是“零增长”。 • 三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成果为少数人所享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1984年为0.257,而后在1990年上升到0.355,到2005年达到0.463。中国正在从一个收入较为平等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在世界银行2005年发展报告中列出的数据的120各国家和地区中,按由地到高的顺序排列,中国的基尼系数到了85位,已经接近某些社会分化严重、经济增长停滞的拉美和非洲国家的水平。

  30. “好”的独立含义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始于2008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距今正好一年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好转的迹象已经有所体现了。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相比,“好”份量依然不够。有鉴于此,为进一步突出“好”字的份量。“好”的独立含义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始于2008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距今正好一年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好转的迹象已经有所体现了。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相比,“好”份量依然不够。有鉴于此,为进一步突出“好”字的份量。 • 具体地说,包括: • 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 注重三个转变(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转变) • 加大居民收入在初次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加强自主创新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

  31. (2)从紧货币政策,汇率与利率优先 • 当前,我国经济失衡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汇率升值预期继续保持,物价压力不见减小。 •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决不能犯历史性错误,不能出现股市、房地产和货币供应量三条曲线不断上升的危险信号。 • 2008年,我们必须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句话“所有该用的政策都可能用上”。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综合运用对冲措施,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 • 二是加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 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32. 其中,出于实现三个转变和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利率和汇率这两大价格调控政策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出于实现三个转变和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利率和汇率这两大价格调控政策显得尤其重要。 • 首先,适当加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利于降低商品进口价格,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另外,回应国际呼声,缓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从国际经验看,经济起飞的国家货币升值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要能够给予适当的控制,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 其次,从紧的货币政策需要正利率。2007年以来央行其实一直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存贷款利率上调了5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0次,后者升至14.5%,为20年来最高水平。尽管如此,人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从2003年以来,GDP增长和物价水平比翼齐飞,双双“加速”增长,与调控目标渐行渐远。  • 原因在于负利率。 • 许多人认为,加息对GDP的抑制会被热钱流入所对冲,而对成本型通货膨胀又无能为力。于是,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整就显得热情不够,虽经多次加息,依然不改变负利率的现状。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87%,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水平为3.18%左右,按全年我国累计CPI涨幅为4.7%计算,扣除通胀因素后真实利率水平为-1.52%。

  33. 然而。利率由负转正之所以有必要,原因在于它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偏热的必要前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然而。利率由负转正之所以有必要,原因在于它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偏热的必要前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 一是1990年之后固定资本形成增长率与真实利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高达-0.64,由此可见真实的负利率对于这些年来的固定投资快速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 二是真实利率与工业增加值三月增长年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55。真实利率每下降1%,实际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提高0.36%,真实利率降低对工业产出具有十分明显的刺激作用。 • 三是名义总需求缺口和真实利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达到-0.3。真实利率决定居民持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比例,真实利率波动导致居民对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需求发生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实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和货币流通速度发生波动。 • 四是真实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偏差存在负相关关系,真实利率每下降1%,货币流通速度偏差上升0.53%,可以说真实利率的降低不仅可以直接推动名义总需求,还可以通过货币流通速度渠道放大货币存量所造成的冲击。 • 五是投资收益与实际利率存在十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股票价格波动不仅与货币供给总量波动存在关系,而且与利率波动存在密切的关系。这说明低利率政策是导致资产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 • 由此可见,当前令人费解的、似乎永远难以治愈的“三过”问题根源在于利率水平太低,如果不迅速提高利率水平,并最终让它由负转正,宏观调控目标最终只能是“水中花”和“镜中月”。而只要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势头被抑制,生产资料的价格就下降,所谓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就会自然缓解或消除。

  34. 当然,一些人会指出,中国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主要来自于国际市场,而与国内的投资无关。然而,在笔者看来,在“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什么就涨”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变化在很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的投资需求所带动。尽管其他因素比如投机资金的炒作影响程度更大,但是至少导火索可能并非别人而是中国。当然,一些人会指出,中国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主要来自于国际市场,而与国内的投资无关。然而,在笔者看来,在“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什么就涨”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变化在很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的投资需求所带动。尽管其他因素比如投机资金的炒作影响程度更大,但是至少导火索可能并非别人而是中国。 • 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是“一只西海岸的蝴蝶轻轻地扇了一下小小翅膀,却在东海岸引发了一场倾盆大雨”。现在看来,在这场全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暴雨中,中国银行的负利率可能就是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 在目前的情况下,提高利率的负作用也不会太大,理由有二:一是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过去那种热钱四处涌动的局面不复存在,而且各国中央银行正在不断向市场注入资金,为的就是缓解当前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二是前几年,国际资本热衷于进入我国,与当时我国资产价格的迅速攀升密切相关,而从目前的趋势看,不论是在房地产,还是在股票市场,未来价格上升空间有限,投资的风险已经高于收益,从而必然极大削弱热钱流入的积极性。 • 退一万步讲,即使其他因素都不考虑,如果央行始终还维持负利率,货币政策还能叫从紧的货币政策?!

  35. 3、经济增长:适度回落 •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 • 在重化工业化的拉动下,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20%以上运行已经6年多,迄今尚未显示出疲态。2007年二季度之后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前10月,新开工项目同比增加22518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6.5%,增速比2008年同期提高22.1个百分点。从国家对投资调控政策取向看,在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在抑制高价房、豪华房和低密度房建设的同时,将加大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建设。与此同时,由于企业自有资金增长较快,宏观信贷调控对抑制企业投资影响相对较弱。另外,2008年是政府换届年,历史上每到政府换届年固定资产投资都会出现一次明显增长。这一切都决定了2008年投资将保持在高位运行。 •   但是,2008年投资增长存在较多限制因素。货币政策已经由稳健变为从紧,信贷规模将受到更严格控制,实际利率水平将不断上升,政府对各类资源价格改革也将持续进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员工福利将形成长效机制,在成本存在着上升趋势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将相应出现回落,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也必然因此受挫。与此同时,政府对节能环保要求更高,新上投资项目闲置更大。在这些因素影响下,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出现小幅回落。

  36. (2)消费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增长势头 • 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其本身增长就具有内在稳定性,加之政府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财政、金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进一步贯彻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完善工资收入的形成和调节机制。更多有利于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的公共政策,如卫生政策、教育政策、就业政策等将陆续出台,居民对收入预期信心的增强,特别是城市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未来几年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  (3)出口增速和对外贸易顺差增速将明显下降 • 尽管2008年我国也存在着一些有利于外贸出口的因素,比如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也将对我国旅游、咨询、金融等服务的国际出口贸易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弊大于利。除了前面所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等国际因素之外,国内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将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大,企业出口价格继续增大。再加上,我国外贸出口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08年的基数较高。这些因素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37. (4)物价稳中有降 • 世界粮食和能源价格依然将在高位运行,国内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也将导致上游价格相应上涨。但是促使物价下降的因素也很多:一是随着农业新增产能的释放,农产品尤其是肉类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将有所抑制;二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进口产品以人民计价将更便宜;三是由于国内的产能过剩,在国外市场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更多的产品将在国内市场寻找出路;四是经过2008年的快速增长,物价水平基数较高。这一切将导致2008年物价涨幅稳中趋降。 • (5)GDP增长小幅回落 • 根据上述分析,2008年三大需求增长“二降一升”,GDP将出现小幅回落。初步预计,2008年我国GDP增长10.7%,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

  38. 谢 谢 !欢迎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