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閱讀分享─ 《 這些人,那些事 》

閱讀分享─ 《 這些人,那些事 》. 製作者姓名:黃筱真 班級: J306 指導老師:蔡宣霈. 作者簡介─吳念真. 本名吳文欽,是位創意人、電影人、廣告人、劇場人。 1952 年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的九份。 1976 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 1978 年接觸劇本製作,後來擔任自由編劇。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也曾獲得吳濁流文學獎。著有多本暢銷經典作品。. 本書資料 & 選書過程. 作者:吳念真 插畫:雷驤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 年 1 月 版次: 9 刷

she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閱讀分享─ 《 這些人,那些事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閱讀分享─《這些人,那些事》 製作者姓名:黃筱真 班級:J306 指導老師:蔡宣霈

  2. 作者簡介─吳念真 本名吳文欽,是位創意人、電影人、廣告人、劇場人。1952年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的九份。1976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1978年接觸劇本製作,後來擔任自由編劇。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也曾獲得吳濁流文學獎。著有多本暢銷經典作品。

  3. 本書資料&選書過程 • 作者:吳念真 • 插畫:雷驤 •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 出版年月:2011年1月 • 版次:9刷 • 選書過程:我從以前就有逛網路書店的習慣,幾個月前,因為在瀏覽暢銷排行榜時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就買下來了,看完之後,覺得裡頭的故事都頗為有趣,於是選定這本書來分享。

  4. 其他著作 刻畫出青少年成長的作品 呈現出台灣民間文化之作品

  5. 電影劇本(1) 「多桑」指的是吳念真的爸爸。多桑的職業是礦工,後來礦工業不在像以前那麼興盛之後,家裡的經濟狀況也漸漸下滑、不如以前,而多桑也迷上了賭博,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多桑急公好義的精神,以及對日本與日本產品的忠誠。很不幸的,後來多桑染上了塵肺症而無法完成他去日本的夢想,最後在醫院跳樓身亡。

  6. 電影劇本(2) 描述日治時期台灣人所過的屈辱生活 描述關於「二二八事件」所發生的事

  7. 本書大意 • 吳念真:「對於故事裡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說:在人生的過程裡何其有幸與你們相遇,或輾轉知道你們的故事;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 本書是作者經歷過了種種的風風雨雨之後所寫下的一本書,算是生命記事的一種。內容包含「心底最掛念的人」、「日夜惦記的地方」、「搏真情的朋友們」等五個部份。透過作者真情摯意的筆,台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得以躍然於讀者的眼前。

  8. 老山高麗足五兩(1)─P.62~66 • 作者小時後居住在九份,那兒男人的工作幾乎都是礦工。礦工們的腳掌很容易長雞眼或累積厚厚的一層角質,所以每隔一陣子總會有人跟小店的老闆借剃刀,把被水泡軟的雞眼與角質給削掉。有一次,礦工們聚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削腳皮,或許是講話講得夠久了,發現地上的腳皮都乾了,覺得那些已經變成黃褐色還略帶透明的腳皮像極了切片的高麗參,連軟硬度都像!於是突發奇想,將之裝進了半截裝線香的紅色包裝袋,並在上面寫了字:「正老高麗足五兩。」此時村子裡廣播

  9. 老山高麗足五兩(2)─P.62~66 說某人家的廚房起火了,要大家幫忙救火;而礦工們聽完一哄而散,腳皮沒人理會,之後也沒有人記得此事。 • 幾個月後,有位叫阿溪的礦工說他的媽媽起死回生,是因為他某天在村子口向上天祈求願意讓一年的壽命給他娘時,有包五兩重高麗足出現在他腳邊,於是他就回去用慢火燉了一碗餵他娘吃,誰知道,隔天清晨,他媽媽就醒來了! • 往後只要是誰的媽媽過75歲生日,這些人都會辦一桌素菜給老人家添壽,這一桌他們就就稱之為「腳皮桌」。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典故的由來,只有那個叫阿溪的礦工除外。

  10. 小小起義(1)─P.89~92 • 作者所處的那個小學在離鬧區較為偏遠之地,來教書的老師通常都待不久,有一次終於來了一個待得比較久,且長相也較為斯文的老師了。 • 那個老師認為他們那些學生國語都講得太爛了,所以要他們再把ㄅㄆㄇ學一遍,且很注重發音。往後,只要他說話,只要發音不標準的就要他們再重講一遍,講到他滿意為止,有時候還會罵他們是「一群豬」。 • 作者班上有一個人叫憨貴,是他們班最後一名,且發音極不標準,腦袋不靈光也反應慢。有天上課上到一半,他舉手說:「報告老師,我要上廁

  11. 小小起義(2)─P.89~92 所。」老師要他重講一遍,他就乾脆每個字都捲著舌頭講,但是當他講到第六遍之後,大家都笑不出來了,每個人都聽到他拉肚子的聲音。 • 後來有一天老師講到蝙蝠可以發出音波,因此即便是晚上怎麼飛也不會撞到樹或牆,而憨貴竟然舉手跟老師說,蝙蝠會撞到竹竿;老師卻說,如果蝙蝠真的會撞到竹竿,他就跟他一樣是條笨豬! • 那天晚上寫完功課後,同學們就一同用竹竿去打蝙蝠,並放在老師宿舍門口,讓老師第二天早上能夠看到。從此以後,直到他離職,再也沒聽到他罵誰是豬了。

  12. 真實感(1)─P.194~197 • 有一個阿婆一輩子住在漁村,三十五歲那年先生就翻船而死了,七個小孩中最大的才十七歲,她以「我負責養小的,大的孩子自己養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大小孩提拔大,後來七個小孩都很成材,也因為從小就習慣互相扶持,所以兄弟姐妹間的清趕始終維持濃郁。 • 唯一遺憾的是,阿婆一直堅持住在漁村的老房子裡,怎樣也不肯搬到都市和孩子們一起住。 • 七十大壽那天,阿婆拿到了這一輩子都沒拿過的大紅包,三百五十萬元的支票一張──7個孩子各出50萬元,因為阿婆拒絕,所以老大說,那是要

  13. 真實感(2)─P.194~197 阿婆用這筆錢依成績高低發獎學金給孫子的,而阿婆當然也就接受了。 • 三個月後的某一天,阿婆到了銀行,說是要把全部的錢都領出來,行員以為是詐騙集團找上她了!阿婆很生氣地說,不要以為全台灣的老人都那麼好騙。經理也沒辦法,只好打電話給老大,糾纏將近半小時後,阿婆終於承認說她只是想把錢領出來,看看350萬到底是長哪樣。 • 之後每隔一段時間,阿婆總是會獨自走到銀行,找個行員小聲說:「歹勢,我來那個……」其實不用說,所有人都知道她要做什麼。

  14. 佳句摘錄 • (P.02)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這道理到了這樣的年紀幾乎已沒有什麼疑惑的餘地。 • (P.03)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再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 • (P.16)一切皆屬必然之下,我還有什麼好問的? • (P.38)人生很多滋味都要等到一個年紀才懂得去細細品味,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經遠了。

  15. 關於插畫─雷驤 • 雷驤,一九三九年出生於上海,為當代著名作家、畫家,及記錄片工作者。長年從事美學教育工作,常以速寫方式呈現生活風景,深受讀者喜愛。 • 作品:《愛染五葉》、《文學漂鳥》等小說、散文近30種。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77582

  16. 〈樓廈林立〉 雷驤的畫作(1) 〈台灣魔朵〉 資料來源: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01/115976/web/ 〈故居附近〉 資料來源: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01/123715/web/ 資料來源: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01/115976/web/

  17. 雷驤的畫作(2)─【北投新館】 〈書之舟〉 〈綠建築〉 〈公園的變遷〉 資料來源: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01/110758/web/

  18. 雷驤的畫作(3)─【暫別】 〈居家〉 〈凱道即景〉 〈故地〉 資料來源: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01/109999/web/

  19. 讀後感想(1) • 〈心意〉:故事裡的父親好像這一輩子在子女受到挫折或得到榮譽的時,都不曾用擁抱來鼓舞或嘉勉他們,嘴巴也不曾說出「我愛你」三個字,但從父親平時的小舉動裡都隱約透露出一些父愛,像吃便當時,他總會把裡頭的兩顆魚丸夾給兒子吃,兒子考上初中時,就買了一枝他必須做好幾天的工才買得起的俾斯麥鋼筆給他兒子,不需任何言語,好像父子倆都知道彼此的心意。這也讓我想起,我不論在比賽得獎或成績傑出時,我的父母好像也很少口頭鼓勵我,只是用一句很簡單的「嗯」字帶過,聽到的當時的確是覺得很洩氣,但後來會發現晚餐總會多加一道我喜歡吃的菜,不然就是中餐會突然說要帶我們去吃貴一點的餐廳。其實也不一定要他們喜形於色,我想這樣就夠了。

  20. 讀後感想(2) • 〈四個相命師〉:故事裡有個雙眼失明的算命師叫阿瑞,有一天作者的媽媽拿著父親的八字去算命時,就順便教那個阿瑞也幫作者算一算,他說,作者這一生也跟他爸爸一樣活得辛苦,只是他爸爸是勞力,而他是勞心,但是他一生衣食無缺、朋友環繞,皆屬必然,沒什麼好說的。看到這句話,讓我覺得,與其說是去算命,不如說他在開示,這世間上好像一切皆屬必然,我也不能說要什麼事發生,什麼事不發生,一切都是聽天由命,都同時也把握當下我所擁有的每分每秒。

  21. 分享完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