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壹、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貳、道德規範形成與變遷 參、公德心與社會生活 肆、公共倫理重視與加強

第二課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壹、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貳、道德規範形成與變遷 參、公德心與社會生活 肆、公共倫理重視與加強. 壹、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一、倫理與道德關係 1. 倫理:人類群體生活中,各種社會關係所應遵循規範。如五倫、人之間社會關係、人與自然萬物關係。 2. 道德:個人是非善惡的判斷。. 二、倫理與道德重要性. (一) 價值判斷 : 利己或利人. (二)維持社會秩序. 提供個人行為規範標準,減少人與人之間衝突,維持社會秩序. (三)擔負社會責任. 修養自己,也要關心群體生活,以提升整體社會生活 路見不平拔刀相見. 貳、道德規範形成與變遷.

Download Presentation

壹、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貳、道德規範形成與變遷 參、公德心與社會生活 肆、公共倫理重視與加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課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 壹、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 貳、道德規範形成與變遷 • 參、公德心與社會生活 • 肆、公共倫理重視與加強

  2. 壹、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一、倫理與道德關係 1.倫理:人類群體生活中,各種社會關係所應遵循規範。如五倫、人之間社會關係、人與自然萬物關係。 2.道德:個人是非善惡的判斷。

  3. 二、倫理與道德重要性 (一)價值判斷: 利己或利人

  4. (二)維持社會秩序 提供個人行為規範標準,減少人與人之間衝突,維持社會秩序

  5. (三)擔負社會責任 修養自己,也要關心群體生活,以提升整體社會生活 路見不平拔刀相見

  6. 貳、道德規範形成與變遷 一、道德規範形成原因 (一)人類本性發揚:人類本性中具有判斷是非能力。

  7. (二)宗教教義影響

  8. 勸人為善 佛教 基督、天主教 愛人 慈悲

  9. (三)社會生活需求 人類在群居中,為解決社會利益衝突,或 達成社會特定目標,約束社會成員。

  10. 二、道德體系變遷與多元性 • (一)道德體系變遷

  11. (二)道德體系多元性 可蘭經

  12. (三)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道德觀比較

  13. 參、公德心與社會生活 一、公德心意義與重要性 1.意義:尊重群體中他人的尊嚴與權益。 2.重要: ( 1)尊重他人權益並增進人之間的感情 ( 2)維護良好環境。 ( 3)促進社會和諧,提升國家發展。

  14. 二、公德心培養與實踐 (一)公德心培養:以身作則、傳布優良事例、透過思辨澄清疑惑、激發個人道德勇氣和良知、在行動體驗中建立公德心。 (二)公德心實踐:重視他人權益,除發揮道德勇氣,勇於向警察檢舉。

  15. 肆、公共倫理重視與加強 一、校園倫理:校園中,人之人之間互動所應遵循規範,維繫校園秩序基礎。 偏差現象 校園暴力 性騷擾 體罰 網路謾罵

  16. 解決之道 1.尊重教師專業智能。 2.鼓勵師長關懷學生、疏導學生情緒與壓力。 3.推動師生之間平權關係,建立良好互動關係。 4.全校師生参與校園公共事務,培養 參與感與向心力。

  17. 二、工作倫理與經濟倫理 (一)工作倫理:個人工作應具備基本態度,如專業知識、敬業樂群、守分盡責、保守業務機密、不貪不取。 1.醫生職業道德:尊重病人隱私、尊重病患決定、使用病患聽得懂語言。 2.記者職業道德:公正、客觀報導。 3.法官、檢察官職業道德:勿枉勿縱。

  18. (二)經濟倫理 1.意義:人類進行經濟活動時所應遵守相關規範。 2.舉例: (1)會計師職業道德:誠實作帳。 (2)企業負責人職業道德:永續經營 。

  19. 三、科技倫理與資訊倫理 (一)科技倫理:科技發明所產生倫理問題,包括運用科技時所應考慮規範。 如安樂死問題。 如代理孕母問題。 如複製人或動物問題。

  20. (二)資訊倫理 人們在製造運用資訊時所產生倫理問題。 1.適用對象:廣大資訊從業人員與使用者。 2.範圍:資訊生產、組織、處理、分析、保管、傳送、交易、複製、取用與消滅等活動。 3.四大議題:穩私權、正確性、所有權、使用權。

  21. 網路犯罪

  22. 詐騙集團

  23. 妨害電腦使用罪 第  358    條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使用電腦之保護措施或利用電腦系統之漏洞 ,而入侵他人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 併科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  359    條無故取得、刪除或變更他人電腦或其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致生損害於公 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  360    條無故以電腦程式或其他電磁方式干擾他人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致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  361    條對於公務機關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犯前三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 第  362    條製作專供犯本章之罪之電腦程式,而供自己或他人犯本章之罪,致生損害 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 金。 第  363    條第三百五十八條至第三百六十條之罪,須告訴乃論。

  24. 刑法 1.散布、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 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 2.意圖散布、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 著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前二項之文字、圖畫、聲音或影像之附著物及物品,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25. 四、生命倫理 重視自己與他人生命,且尊重所有生命尊嚴與發展空間。 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任何人不得惡意或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