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学校改进与文化建构

学校改进与文化建构. 张俊华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上海市中山北路 3663 号 电子邮箱: junhuazhang@hotmail.com. 请思考. 学校的文化失范特征有那些? 什么是文化? 学校改进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学校的核心文化有那些?. 主要内容. 文化失范的基本特征 环境文化 典章文化 精神文化 礼仪文化. 我所观察过的学校和课堂. 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山东、云南、四川、重庆、贵州、西藏、宁夏、广东、辽宁、吉林福建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香港、台湾。 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芬兰等国。.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校改进与文化建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校改进与文化建构 • 张俊华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 电子邮箱:junhuazhang@hotmail.com

  2. 请思考 • 学校的文化失范特征有那些? • 什么是文化? • 学校改进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 学校的核心文化有那些?

  3. 主要内容 • 文化失范的基本特征 • 环境文化 • 典章文化 • 精神文化 • 礼仪文化

  4. 我所观察过的学校和课堂 • 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山东、云南、四川、重庆、贵州、西藏、宁夏、广东、辽宁、吉林福建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 香港、台湾。 • 英国 • 美国 • 澳大利亚 • 芬兰等国。

  5. 一、学校文化失范的十大特征 • 1。环境不美:环境一片狼藉。 • 2。形象不佳:文化大使形象欠佳。 • 3。冲突不断:校内教师家长衣冠不整。师生相遇冷漠而过。语言、肢体冲突此起彼伏,学生的自我冲突不断。 • 4。课堂失控:教师缺乏掌控课堂的能力。 • 5。制度生硬:学校管理制度条文充斥着“严禁,禁止,不许”等军营语言。

  6. 文化失范的十大基本特征 • 6。会风失序:开会:迟到,早退,消极,负面、牢骚。 • 7。精神萎缩:教职工内耗,相互嫉妒,猜忌,帮派林立、精神不振。 • 8。管理混乱:领导管理者缺乏视野,行为混乱,粗放,无序,随意,朝令夕改。 • 9。学术缺失:缺失学术氛围,研究意识和省思机制。 • 10。关系对立:学校与家长,社区等校外关系紧张、处于二元对立情势。

  7. 核心内容 •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精,气,神的躯壳。学校文化是由教育领导者倡导而创建的,全体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品格。领导是学校文化建构的精神领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体系,信念,信仰的确立或重建。研究发现:环境文化,典章文化,精神文化,礼仪文化是影响学校改进提升与发展的四种文化。

  8. 什么是文化?

  9. 文化 •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现代汉语词典,1381)

  10.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 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11. 学校文化 • 是影响学校生存和引领学校发展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总和,前者指学校的自然环境及其基础硬件设施,后者指学校的人文环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信念,信仰,行为习俗,实践规范和精神气质。

  12. 一 环境文化 • 要体现净化,绿化,美化和教化功能。 • 作为学校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呈现给外界的应该是净化,绿化,美化和教化的高度统一,任何“一个化”的缺失都不能完整体现学校的环境文化,缺失“某一化”所显露的只是一种残缺美。

  13. 净化 绿化 • 净化是对学校环境的基本要求,即学校内外,班级内外的过道,走廊,墙壁,食堂,厕所等各个角落应该是整洁。 • 绿化是对学校环境高一层次的要求。有生命的含义,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草绿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宜人,而墨绿则是浓厚深沉。学校的绿化可以从开辟绿草地开始,然后用细密的佛甲草,缠绕的青藤,爬山虎,象征不屈品格的梅花,竹林,还有桃花,樱花,牡丹,杜鹃等各类花卉装点校园的各个角落。

  14. 美化 教化 • 美丽的校园应该有清新的空气,有优静的环境,有雅致的陈列品,有激昂或悠扬的音乐。 • 环境文化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的是教化。即让校园的每个角落,每面墙壁都能体现处处教育的理念,如通过展示师生的原创作品,名人,校友的名言警句等实现教育的功能,这也是构建环境文化的本质特征。构建环境文化的另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升环保意识,树立天人合一的观念。

  15. 二 典章文化 • 要彰显法理,规范,人文和激励特征。 • 学校的各类规定,章程,制度,条例等是学校成员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其内容涉及会议,请假,奖惩,备课,听课,督导,培训,问责,评价,绩效等等不一而足。本文将这类规定,章程等称为”典章” 。 • 忌讳制度条文充斥着“严禁,禁止,不许”等军营语言。

  16. “法理” • 所谓“法理”指学校的典章应该要符合法理,法律原则,体现法制精神。 •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教师资格条例》等这些律法精神具体细化在学校的典章中并内化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实践规范,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校”。

  17. 法理 • 对律法需有敬畏意识。 • 律法是底线,人人必须遵守;道德是高标,人人应该追求。 • 只有“依法治校” 才能培养现代公民和催生民主意识,才能培育群体的法制观念和创造文明。

  18. “规范” • 学校可以追求个性化,多元化,自由化,开放化等,但这种个性,多元,自由,开放应建构在规范的基础上,规范是一种底线和操守,是一种原则和立场。 • “尊重,忠诚,孝道,感恩,文明”等。

  19. “人文”, • 典章中需体现“人文”,人文精神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念,它存在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国家和政府, 具体的表现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关注的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关注的是全面人格的塑造,关注的是人终极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20. 人文精神:全球共同的价值追求 • 英国今天的教育的核心教育政策是ECM “Every Child Matters每个孩子都很重要”.在此政策的指引下,学校要营造一个 “Safe, Healthy, Happy安全,健康,快乐”的教育环境。 • 澳大利亚政府则提出学校要 “Student-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使每个学生尽可能成为他(她)可能成为的人”的理念。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激发他们的智力、社交、艺术和职业潜能,使他们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健康成长。

  21. 美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 通过树立学校的学习愿景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获得学校社群的共同认同与支持,共同努力来实现愿景。

  22. “激励” • 典章不仅是用来制约,管束人的,更重要的是用来激励和鼓舞人的。 • 美国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的领导风格之一就是“激励”。他有这样一条原则“奖励失败,不止是奖励成功”。

  23. 韦尔奇的 管理之道 • 告诫员工不要甘于平庸,有此念头的应另谋高就;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优聘劣汰;按部门来评估员工业绩;奖励员工以精神和物质结合,两个缺一不可 。

  24. 三 精神文化 • 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确立或重建。学校的精神文化指的是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信念信仰,思维模式等,具体表现是学校的校训,理念,校歌,校徽,校旗,校史,校园故事,校友事迹等一切表面物化,但实质是体现生命气质和精神追求的总和。 • 人的精神是人生命的最高级形式,只有精神气质能展示人的生命状态,人没有精神气质只能等同于行尸走肉,所以学校的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建构的最高价值。而精神文化所展现的应该是师生共同具有的宽容的品质,自强的精神,和谐的氛围,和创造的勇气 。

  25. 个体的宽容度应该具有四种品质: • 心胸宽阔 • 为人厚道 • 克己复礼 • 包容异己 • 教育宽容是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和谐的达程度依赖于教育宽容的实现度。

  26. 教育宽容需具备四种境界 • 第一种境界:包容群体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精神。 • 第二种境界:赞赏他人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精神。 • 第三种境界是尊重异议的“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精神。 • 第四种境界是超越自我的“以直报怨,抱怨以德”精神。

  27. “自强” • 《易经。上经》有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一谦逊低调 • 二知难而上 • 三厚积薄发 • 四保持节操 • 不为穷约趋俗,不为轩冕失志。

  28. “和谐” • 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29. “创造” • 英国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大学的使命是储存,创造和传递文明。中学也应该承载这样的使命:即天然反对庸俗,拒绝世俗,摈弃功利,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也就是创造文明,引领社会主流价值, 而非与社会俗文化混为一谈而相提并论,因为学校是教育的圣地应该要别于世俗,要追求卓越和高尚。

  30. 创造文明 • 应该成为师生的共同核心使命。承载这样的使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创造性意识,挖掘创造性潜能。

  31. 四 礼仪文化 • 要展示礼节,和善,唯美和文明气质。 • 学校礼仪文化是指传统,道德、习俗、信仰,言谈举止,修养,规矩,典礼,仪式,待客之道,迎宾之礼等方面师生的行为和实践规范。 • 其目的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师生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 学校的礼仪文化要展示礼节,和善,唯美和文明气质。礼节是一种内秀外显的行为,和善是一种情感态度的表现,唯美是一种情怀境界的追求,文明是精神气质的展现。

  32. “礼节” • “克己复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是礼,也就是为人要讲求礼制,礼节,礼貌。 • 孟子“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 诸葛亮治军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

  33. 礼是为人的根本底线和文明规范。 • 学校礼貌用语: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群体在这些简单却温馨的问候中可以感受情谊,感受温暖,感受和谐 。

  34. “和善” • 吉人,视善,言善,行善 • 恶人,视恶,言恶,行恶 • 师生一声轻轻的问候, 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友好的顿首,一个无声的礼让手势,就是视善,言善,和行善。 • 人与人之间相遇是冷若冰霜,互不相识,冷漠而过。因此,学校要改进文化先应该从视善,言善,行善做起,每天检点反省自己,要反对的是出言不逊,目中无人,行为不端也就是反对视恶,言恶,行恶。

  35. “唯美” • 德国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 作为学校,应该要有一种唯美主义的情怀和境界, 有追求美的理想,勇气和行动。具体来说,应该追求环境之美,服饰之美,语言之美,行为之美,心灵之美和气质之美。

  36. “文明” •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学校文明专指文明行为和价值观,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各种纪律,制度,讲究礼貌,讲究卫生等,是精神文明的表现。 • 上海的“七不规范”就是呼吁和培育全体市民的文明行为: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 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

  37. 学校的礼仪文化 • 学校的礼仪也是学校文明的结晶,是学校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本质是尊重,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师生的生活,学习,教育教学方式、自然的、和谐的融合,成为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体现出师生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

  38. 学校的灵魂是其文化 • 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精,气,神的躯壳。学校文化是由学校领导倡导而创建的,全体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品格。 • 教育领导者应该是学校文化建构的精神领袖,领导应该在文化,思维,行为,学术四个方面引领群体,应该是价值,规范,理解,宽容的典范。 •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体系,信念,信仰的确立或重建。价值体系是学校的粘合剂,负有凝聚学校成员思维,话语,行为的功能。但这一系列价值体系等必须由全体学校成员共同认识,内化,进而转化为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形成向心力。

  39. 五:学校文化构建的目的 • 是提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和希望。搭建教师实现个人和专业价值的舞台:让教师展示风采和才华,让学校彰显超凡的气质和品格。终极目的是营造师生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烈归宿感的精神家园。

  40. 精神家园的六大支柱和四大特征 • 优静的自然环境、人文的典章制度、专业的领导范式、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强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礼仪规范。精神家园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精神家园强调的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学校应成为师生的共同精神家园,体现的是师生的精神归宿,相互关怀和牵挂。只有深深根植六大支柱才能打下精神家园的基石,任何一根支柱的缺失将会导致精神家园大厦的倾斜,只有六大支柱的支撑,师生才能拥有安全感、幸福感、依恋感和归宿感,这是精神家园的四大基本特征。

  41. 六:学校文化建构的核心 • 是价值观的确立和价值体系的建构 • 学科的价值观教育 • 语文:伦理, 正义,同情,人道主义 • 历史:正义, 宽容,理解,真实 • 英语:尊重,倾听,国际理解,宽容,多元文化 • 数学:严谨, 理性 • 自然:多样性,和谐,感恩 • 研究性学习:独立性,合作 • 社会实践:热情投入,责任,义务感

  42. 一堂好课 • 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知识的运用,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挖掘,传递和内化.

  43. 思考:文化是什么? • 视善 • 言善 • 行善 • Hello • Thank you • Byebye

  44. 文化是什么? • 宽厚的胸襟 • 和善的态度 • 良好的习惯 • 文明的行为 • 和谐的氛围 • 自强的精神

  45. 文化是什么? We are all angelswith only one wing.We can only flywhileembracingeach other. 我们都是独翼的天使, 只有拥抱彼此才能飞翔 End

  46. 谢谢您的聆听 • 博客://junhuazhang.blog.hexun.com/ • 虚拟的空间、真实的表达 • 经验的共享、思想的碰撞 • 情感的交流、境界的升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