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732 Views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E N D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以及历史趋势,使学生掌握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以及历史趋势,使学生掌握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实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特点和本质; 3、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 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本章难点:1、垄断利润的来源和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调控手段和实质; 3、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 (三)垄断资产主义的实质 •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 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 主要特征有:(1)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为主;
(2)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所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2)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所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 • (3)竞争的主要手段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 • (4)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只是充当“守夜人”,基本上不干预经济活动。
2、垄断资本主义 • (1)、垄断的形成 •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一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 •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垄断的形成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的集中和生产社会化。第二,生产的集中和社会化必然要求资本社会化。第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资本主义垄断。由于垄断程度和组织方式的不同,决定垄断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最主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垄断的形成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的集中和生产社会化。第二,生产的集中和社会化必然要求资本社会化。第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资本主义垄断。由于垄断程度和组织方式的不同,决定垄断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最主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为垄断阶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为垄断阶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 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各个国家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开始出规,但处于萌芽状态。
第二个时期是在1873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以后。这一时期,连续爆发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由此广泛发展。但是这时的垄断组织还没有占统治地位,垄断协定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固的。第二个时期是在1873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以后。这一时期,连续爆发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由此广泛发展。但是这时的垄断组织还没有占统治地位,垄断协定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固的。 • 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高涨和经济危机的交替作用,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大大加快,垄断组织急剧增加,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 科技革命 股份公司 生产集中 自由竞争 垄断 兼并、联合 经济危机 2、垄断:
3、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卡特尔(Cartel),主要是在销售领域合作。不稳固。——德国。 (2)辛迪加(Syndicat), 主要是在采购与销售领域合作。 较牢固。——英国 (3)托拉斯(Trust),指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 在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作。牢固, 美国 (4)康采恩(Konzern),以金融控制为基础, (5)跨国公司—战后国际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舞台的主角 跨国公司年生产总值占 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 25% 工业国家总产值的 40% 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 全世界贸易总额的 60%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 主体——垄断资本家; • 目的——高额垄断利润; • 手段——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 • 形式——包装、技术专利和广告等非价格; • 范围——国内和国际市场; • 程度——更为激烈和持久; • 后果——破坏作用严重。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的形成 工业资本 工业垄断 银行集中和垄断 金融资本 银行竞争 银行资本 银行的新作用 万能的垄断者 普通的中介人 2、金融寡头是控制大量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资本集团。
(四)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1、私人垄断资本统治的实质:通过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国内外劳动人民;非垄断企业。 3、垄断价格的特点: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 (高价、低价)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4、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作用 1、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86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第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 第二,经济波动调整的需要——宏观调节 第三,社会矛盾协调的需要——人民生活改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直接经营企业 (2)国家和私人共有合营资本 (3)国家调节和控制下的垄断资本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力量为其服务,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和形式。 没有根本消除其基本矛盾。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动因: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和来源: 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来源: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3、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后果: 从资本输出国看: 带来高额利润和利息、缓解了国内危机;出现产业空心化、加深国家间的矛盾 。 • 从资本输入国看: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受冲击,增加外资依赖性
4、国际垄断同盟 : (1)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 ——欧盟 国际经济协调形式: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区域经济联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政府首脑会晤(西方八国首脑会议)
国际经济组织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三大支柱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专营国际金融的机构,职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专营国际金融的机构,职能: 调节功能 管理和监督职能 金融职能
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金融公司 发展中国家私人企业 有偿还能力的会员国 贫困的 发 展 中国家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非歧视和透明度等为基本原则,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并运行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立 法 司 法 行政管理 监 督 外 交 研 究
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 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和有限的国家之间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 对商品流通领域进行调节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对商品流通领域进行调节 规定同盟国的关税和外贸政策 对商品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资本流动进行调节 经济联盟
主要区域集团 欧、美、亚太地区基本经济指标 单位:十万人、亿美元
欧洲经济共同体(EU) 主要大事记: • 1957.3.25.欧洲共同市场成立 • 1967.更名为欧洲共同体 • 1991.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 1993.1.统一大市场正式建立 • 1994.1.欧洲经济区正式成立 • 1999.1.统一的欧洲银行开始运营,单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启动 • 2002年-2005年.欧盟将成为拥有5亿人口的21国组成的政治、经济集团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主要大事件: • 1987.10.正式签订《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 1992.8.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达成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 • 1994.12.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主要大事件: • 1980年10多个国家代表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第一次“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 • 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倡议,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地区12国第一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 • 1990年马哈蒂尔等提出 “东亚经济核心会议”建议 • 1991年中国正式参加 • 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第一次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具有了官方承诺的地位 • 1994-2003年每年召开定期首脑会议
亚太地区各次级经济区域及主要城市位置示意图亚太地区各次级经济区域及主要城市位置示意图
(三)垄断资产主义的实质:p193 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见;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企业经 营全球化
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增强 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分工 1. 生产全球化 世界性的 生产网络
生产活动全球化 资本 装配 设计
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增强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全球贸易快速增长 2. 贸易全球化 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超过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 金融自由化 3. 金融全球化 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信贷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 国际股票市场 国际外汇市场 国际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4.企业经 营全球化 第一.跨国公司从事各领域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 第三.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技革命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发展; 3、各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 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 • 后果——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
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于发达国家: 处于国际分工的制高点 发达国家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的达到相互依存的高度,在带来活力和机遇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的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新技术革命的巨大推动 新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机器体系的重大改善 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 生产关系调整与改革
阶级 对立 贫富 悬殊 抗议罢工 游 行 私人 占有制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威胁着资本主义 吸取社会主义的经验 资本主义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 实行改良
国家 履行政治职能 经济放任 全面干预 履行政治统治和经济管理职能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