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专题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专题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 (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 1 )指导杂交育种. 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对应例题: 水稻中,易倒伏 (D) 对抗倒伏 (d) 是显性,早熟 (E) 对迟熟 (e) 是显性。现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抗倒伏迟熟 (d d e e) ;另一个品种易倒伏早熟 (DD E E) ,能否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早熟的新品种? 请用图解表示培育过程,并简单说明。.

shay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专题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对应例题:水稻中,易倒伏 (D)对抗倒伏(d)是显性,早熟(E)对迟熟(e)是显性。现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抗倒伏迟熟(d d e e);另一个品种易倒伏早熟(DD EE),能否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早熟的新品种? 请用图解表示培育过程,并简单说明。

  3. (2)指导遗传病的预测与诊断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庭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或只患一种病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患病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对应例题:某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基因型为dd)。你能否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这个家庭中,子代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机率?( ). 1/8

  4. 解题指导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互推 基因填充法 (1)列出基因式 ①凡双亲中属于隐性性状的,其基因型可直接写出。 ②凡双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则至少含有一个显性 基因,即至少写出基因型的一半。 (2)根据后代出现的隐性性状推出亲本未知基因型。

  5. 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直接推知 ①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象 AaBb×AaBb(自交) AaBb×aabb(测交) AaBb×Aabb或AaBb×aaBb 提示: 先就一对相对性状考虑.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结合亲代性 状即可确定亲代基因型 对应例题

  6. 对应例题:南瓜中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例为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某植株”的基因型是。对应例题:南瓜中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例为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7. ⑴9:7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所以在F2中能表现出 9:7的表现型比率。 习题:高考高手P97 16(2008宁夏理综)

  8. ⑵9:6:1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AB)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Abb或aaB)能产生第二种性状,当2对都是隐性基因时(aabb)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F2产9:6:1的表现型比率。 习题:高考高手P94 1(2010安徽理综)

  9. ⑶15: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否则为另一性状,使F2产生15:1的表现型比率。 习题:高考高手P106 16

  10. ⑷ 当两对非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时,由于基因的相互作用,后代会出现其一性状的叠加。表现型只与显性基因数量多少有关。⑷ 当两对非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时,由于基因的相互作用,后代会出现其一性状的叠加。表现型只与显性基因数量多少有关。 习题:高考高手P108 10 练习卷 第15讲 (2)

  11. (5)9:3:4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阻碍作用,也就是说bb对A_起阻碍作用,当基因型为A_bb或aabb时表现同一种表现型。F2表现型的分离比例为9:3:4 习题:练习卷 课时作业15-2 (12)

  12. (6)12:3:1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阻碍作用;起阻碍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_B_或aa B_时(即只要有B存在)呈现一种表现型。所以在F2表现型的分离比例12:3:1 习题:练习卷 课时作业15-2 (11)

  13. ②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遗传现象 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 ; 15∶1 ; 9∶7 ; 9∶6∶1等,分析这些比例,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l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4. 根据后代基因型比直接推知 在已知子代基因型的情况下,根据子代基因型结合亲代性状即可确定亲代基因型 提示: 先就一对相对性状考虑.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结合亲代性 状即可确定亲代基因型 习题:练习卷 课时作业15-1 2、3

  15. 概率的计算 分解综合法 先就一对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考虑.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原理:自由组合规律的基础是分离定律,就其中每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且互为独立事件。 程序:先将问题分解为多个1对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并按分离定律分析→运用乘法原理组合出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概率。 优点:复杂问题简单化

  16. (1)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等于各对基因单独形成配子种数的乘积。(1)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等于各对基因单独形成配子种数的乘积。 对应例题: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产生的配子有几种? 解题:第一步写出各对基因单独形成配子的种数 Aa Bb Cc P: C c a B b 配子: A 第二步各对基因单独形成配子的种类数相乘:2×2×2=8, 可用2n表达,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

  17. (2)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子代基因型的种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型单独相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2)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子代基因型的种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型单独相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对应例题:双亲为AaBbCc和AabbCc个体杂交,子代有几种基因型? 解题:第一步:先分解为3个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并按分离定律解题。 Aa ×Aa→1/4 A A、1/2 Aa、1/4 a a(3种基因型) Bb ×bb→1/2 Bb、 1/2 bb(2种基因型) Cc×Cc→1/4 CC、1/2 Cc、1/4 cc(3种基因型) 第二步:根据乘法原理组合出后代的基因型种类3×2×3=18,

  18. (3)任何两种表现型的亲本相交,产生子代表现型的种数等于亲本各对表现型单独相交所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3)任何两种表现型的亲本相交,产生子代表现型的种数等于亲本各对表现型单独相交所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 对应例题: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顶生高茎和白花腋生矮茎两种表现型,已知在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中,后代全为紫花,在顶生和腋生这对相对性状中,后代表现型有顶生和腋生两种,在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中,后代表现型也是两种,那么紫花顶生高茎和白花腋生矮茎的杂交后代有几种表现型?( ) 4种 解析:直接应用以上规律,子代表现型的种数等于亲本各对表现型单独相交所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即1×2×2=4

  19. 对应例题: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种类依次是( )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B 解析:直接应用以上规律解题,Tt×Tt→1/4TT、2/4Tt、1/4tt,表现型2种,基因型3种;Gg ×gg→ 1/2Gg ×1/2gg,表现型2种,基因型2种;因此亲本的表现型是2×2=4种;亲本的基因型所产3×2=6种。

  20. (4)子代中个别基因型(表现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基因型(表现型)中各对基因型(表现型)出现概率的乘积。(4)子代中个别基因型(表现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基因型(表现型)中各对基因型(表现型)出现概率的乘积。 对应例题:如果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个体相交,后代中表现型为ABC的概率是;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是。 3/8 0

  21. 对应例题:基因型分别为ddEeFf×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前提下,回答下列问题;对应例题:基因型分别为ddEeFf×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前提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种类分别是。 (2)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D性状为显性、E性状为显性、F性状为隐性的概率是。 (3)该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ddeeff个体所占比例是。 (4)该杂交后代中,子代基因型不同与两个亲代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是。 12种、8种 3/16 1/16 3/4

  22. 三、近两年高考真题示例 (09高考全国卷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 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植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 C、1/16 D、3/16 B

  23. 2、(2010高考重庆卷)请回答有关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2、(2010高考重庆卷)请回答有关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 (1)假设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①在两组杂交试验中,I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II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I组,II组。 ②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2)假设绵羊的面色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则不同面色的羊杂交,其后代面色性状(填“能”或“不能”)出现一定分离比。 (3)克隆羊多利是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苏格兰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融合卵细胞培养后植入母羊体内发育而成。 ①比较三种细胞内的X染色体数:多赛特羊交配后产生的正常受精卵多利羊的体细胞苏格兰羊的次级卵细胞(填“>”、“”、“<”、“”、或“=”)。 ②已知哺乳动物的端粒(由DNA组成的染色体末端结构)在个体发育开始后,随细胞分 裂不断缩短。因此,多利的端粒长度应比普通同龄绵羊的。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ⅹAaBB和AABBⅹAaBb 不能 “<”或“=” 短

  24. (2010全国卷1)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2010全国卷1)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 循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 为,扁盘的基因型应 为,长形的基因型应 为。 2 基因的自由组合 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

  25.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4/9 4/9 扁盘:圆:长 = 1 :2 :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