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23 Views
十二、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草本,很少为半灌木。茎节常膨大,叶对生,全缘,常于基部联合,托叶干膜质或无。花两性,整齐,组成聚伞花序,很少单生;萼片 4 ~ 5 ,分离或联合,宿存,常有膜质边缘;花瓣 4 ~ 5 ,常有爪;雄蕊 8 ~ 10 ,通常为花瓣的 2 倍。蒴果,很少为浆果或瘦果;蒴果顶端瓣裂或齿裂;种子多数。 本科约 80 属 2000 种,广布全球;我国 32 属 300 种以上。. 1. 石竹. 学名 Dianthus chinensis L. 产地及分布 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主要产地为地中海地区。. 识别要点.
E N D
十二、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草本,很少为半灌木。茎节常膨大,叶对生,全缘,常于基部联合,托叶干膜质或无。花两性,整齐,组成聚伞花序,很少单生;萼片4~5,分离或联合,宿存,常有膜质边缘;花瓣4~5,常有爪;雄蕊8~10,通常为花瓣的2倍。蒴果,很少为浆果或瘦果;蒴果顶端瓣裂或齿裂;种子多数。 本科约80属2000种,广布全球;我国32属300种以上。
1.石竹 • 学名Dianthus chinensis L. • 产地及分布 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主要产地为地中海地区。
识别要点 • 株高30~50cm,茎直立。 • 单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基部抱茎。 • 花单生或数朵组成聚伞花序;苞片4~6;花瓣5,先端有锯齿,白色至粉红,花期5~9月。
学名 Dianthus chinensis L. var. hededwigii Regel.识别要点株高20~30cm,茎叶被白粉,花大,径4~6cm,色彩非富。 2.锦团石竹
学名 Dianthus barbatus L.识别要点 株高60cm,茎光滑,四棱。花多而小,密集成聚伞花序。花的苞片先端须状;花色有白、粉、红等,花期5月上旬。 3.须苞石竹
学名 Dianthus latifolius Willd.识别要点 为石竹与须苞石竹的的杂交种。花瓣表面具银白色的边缘,多复瓣或重瓣。 3.石竹梅
生态习性 • 耐寒性强,喜肥,要求高燥,日光充足和通风良好之处。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园林中广泛用于花台、花境及镶边植物,也可切花。
5.香石竹 • 学名Dianthus caryophylus L . • 别名 康乃馨、麝香石竹 • 产地及分布 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至印度。
识别要点 • 常绿亚灌木,茎叶光滑微具白粉,茎基部木质化。 • 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全缘。 • 花单生或2~5朵簇生;花色丰富;具香气;花瓣具爪。 • 花期5~7月。
生态习性 • 喜空气流通,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 喜肥,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微酸性的粘质土壤。忌连作。 • 喜凉爽,不耐炎热。 • 生长适温15~20℃,开花适温为10~20℃。
繁殖方法 • 扦插、播种和压条。 观赏与应用 • 切花和布置花坛。
6.常夏石竹 • 学名Dianthus plumarius • 别名 裂羽石竹 • 产地与分布 原产奥地利及西伯利亚。
识别要点 • 多年生草本,株高30cm。植株光滑被白霜。茎毡状丛生,枝叶细而紧密。 • 叶缘具细齿,中脉在叶背隆起。 • 花2~3朵顶生,花瓣先端深裂呈流苏状,基部爪明显;花粉红、紫、白色及复色,表面常有环纹或紫黑色的心,微香。 • 花期6月。
生态习性 喜凉爽及稍湿润,耐热,耐半荫,宜排水好的砂质土壤。 繁殖方法 压条,扦插,分株,播种繁殖。
栽培要点 • 栽培要注意品种隔离。管理简便,一般养护即可。 • 布置花境,岩石园;切花。 观赏与应用
学名Gypsophila elegans Bieb. • 别名 满天星、丝石竹 • 产地及分布原产小亚细亚、高加索。 7.霞草
识别要点 • 一年生草本,株高30~50cm。 • 茎叶光滑被白粉,呈灰绿色。茎直立,上部枝条纤细,叉状分枝。叶对生,上部披针形,下部叶驹圆状匙状。 • 聚伞花序顶生,稀疏而扩展,花小,花瓣先端微凹缺,花梗细长;花白或粉红,枚红色。 • 花期5~6月。
生态习性 • 喜阳光充足,凉爽、耐寒,不耐酷热;宜肥沃及排水好的石灰质土壤,耐干旱,瘠薄,叶耐碱土。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春秋季播种,早春3月或临冬11月皆可播种。 直根性,不耐移植。生长忌炎热,水肥适当有利于生长开花。 栽培要点
观赏与应用 • 宜与春季开花的球根花卉混植于花境、岩石公园中;切花。
思考练习 1.石竹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园林植物? 2.简述石竹、霞草、香石竹的主要识别点及园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