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3 Views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确立 1 .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整个活动中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确立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路线的问题早已存在,但是自觉提出思想路线问题却是后来的事情。它不是理论的简单推导,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E N D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确立 1.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整个活动中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确立的?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确立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思想路线的问题早已存在,但是自觉提出思想路线问题却是后来的事情。它不是理论的简单推导,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毛泽东提出思想路线问题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他当时针对的就是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提出思想路线问题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他当时针对的就是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的教条主义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论新阶段》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的同时,也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实事求是”,这并非是一种文字巧合,而是有着必然的思想联系。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论新阶段》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的同时,也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实事求是”,这并非是一种文字巧合,而是有着必然的思想联系。 毛泽东在1941年5月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就在全党得到确立。
这段历史,充分表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一件很重要但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段历史,充分表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一件很重要但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的曲折历程
在毛泽东晚年(1957年下半年以后),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期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偏离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进行的第一个拨乱反正,就是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理论权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开启思想解放的先河。 第二阶段:坚决支持并有力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思想启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阶段: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其一,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其一,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其二,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丰富了和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 其三,科学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指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致性。 其四,注重从制度上建设,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这就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邓小平的新贡献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如何理解四个基本点之间的共同点及相互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和目的。
在一定意义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三个基本观点。在一定意义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三个基本观点。
实事求是还内含了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点,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这是十七大的新提法。 在新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如何从理论上来理解? 如何从改革开放的的伟大实践来理解? 什么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是一个老概念。从现在查到的文献资料看,李大钊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与时俱进”这个概念的人。1917年10月10日,他在中华民国的第6个国庆日,写了一篇致《太平洋》杂志记者的短札,题目叫《此日》。“与时俱进”,是一个老概念。从现在查到的文献资料看,李大钊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与时俱进”这个概念的人。1917年10月10日,他在中华民国的第6个国庆日,写了一篇致《太平洋》杂志记者的短札,题目叫《此日》。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使用了 “与时俱进”这个概念,并使这个概念与实事求是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新的现实针对性。
贯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髓的思想,特别要重视理论创新。贯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髓的思想,特别要重视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 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第二、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是什么路? 实践效果如何? 走自己的路, 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 ; 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